栾庄学区迎接督导总结

关键词: 迎接 学区 督导 评估

栾庄学区迎接督导总结(精选2篇)

篇1:栾庄学区迎接督导总结

凝神聚力 真抓实干 致力打造农村一流小学

栾庄学区

在这次迎接省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和国家义务教育均衡督导检查中,我学区以两项督导评估工作为学校发展之契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各项工作本着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准备。目前为止,我们学区从硬件配备、校园文化建设到特色办学理念,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大幅度提升。在此,把我们在工作中的几点主要做法向大家做一简要汇报。

一、围绕目标科学决策

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必须有特色办学的理念支持。今年3月份,学区张海斌校长提前谋划,向全学区所辖各校、园提出了“让每个孩子的一生都成为精彩而成功的故事”的办学理念。在张校长校长的精心指导下,所辖各校结合自己的优势,制定出了各自迎检思路。

二、用人所长精细分工

迎评工作做起来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为了调动同志们的积极性,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我们聚合全体教师商议制定了迎检逐日推进表,并根据各位老师的长处,进行了精细分工。比如:胡晓东副校长主管寄宿制小学,负责督导重心栾庄小学迎检的全面工作;王永杰副校长吃苦耐劳,为人忠恳,是各专用教室和校园文化设计布置组组长;谷润生副校长常年与成职教打交道,经验丰富,是成教组长;黄永红主任心思缜密,做事有条理,负责两项督导的文件学习,数据采集上报及语言文字处理;孟海峰主任为专业教室器材整理组长;余春华老师经验丰富,是档案组组长……每一组工作安排之后,均有全体教师商议审核后逐步实施。

三、以身作则激励士气

迎检准备工作长达半年多时间,特别是炎热的夏天,为了赶进度,根据分工老师们自觉加班加点,我们几乎没有放过假。这些都对同志们身心两方面进行了严峻考验。为了鼓舞士气,激发同志们的斗志,学区领导班子成员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冲在最前面,抢着干苦、累、脏的活儿,整个迎检准备过程老师们没有一个人叫过苦、喊过累。

四、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

由于迎检期间,部分工作来的急、要的紧,老师们被迫放下教学工作,进行紧急加班。这一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完全依靠学生干部,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组织才能和管理才能;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的能力,最大限度发挥自主管理对学生的约束、激励、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五、众志成城攻坚克难

学校的环境卫生整治是个难题,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学区整体规划,重点推进,分步实施,先后数次组织学区全体教师共同整治校园环境。劳动中,学区校长张海斌身先士卒,带着大家一起拔草、铺垫地面、油漆门窗、擦玻璃、清理卫生死角、搬运图书架等。经过几次集中整治,校园环境卫生问题解决了,大大加快了学校的工作进度。

学校的文化建设,也是时间紧,任务重。暑假里的,王永杰副校长带领三位教师冒着酷暑对栾庄小学操场墙体进行美化。各位班主任利用晚上加班做班级文化,一直做到夜里十二点。

“万里长征刚开始了第一步”,今后,我们将以今年的迎评工作为引领,继续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完善学校育人机制。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让农村的孩子们也能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

篇2:栾庄学区迎接督导总结

秋高气爽,苹果飘香。我们迎来了省教育督导评估的各位领导,专家,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专家的亲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良好的祝愿。中梁学区在上级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关怀下,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建”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充分挖掘师生的创造潜能,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努力办好令家乡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现就我校教育教学管理与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中梁乡乡位于秦州区的西北部,距区城11公里。全乡辖18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共4142户19800人。总面积86平方公里,2010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484.5万元,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2100元。全乡有小学学校9所,其中:中心学校1所,完小6所,校点2个。校园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校舍达到了坚固、适用、无危房和能满足教育教学所需的基本要求。2012-2013年度, 全乡适龄儿童总数1221人(女519人),在小学就读1221人,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儿童入学率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2012年小学毕业入学率100%。2011-2012学年度辍学率0%。15-50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100%。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教师队伍 教职工84人,工勤人员1人,其中 初级职称49人,中级职称30人,高级职称1人,未定职级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中师(高中或中专)学历11人,大专以上学历73人学历达标率100℅。

(二)教育质量

按照国家和省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乡9所小学都按国家和省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合格率均为100%。2012年应届毕业生入学率100%。

(三)办学条件

全乡有小学9所,合格学校9所,合格率100%;小学占地总面积47207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66平方米,达标率100%;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 5746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8.0平方米,达标率100%;2008年锁定的D级危房已全部排除;小学图书总量17716册,生均图书24册。合格率100%;小学教学仪器配备合格学校9 校,配备合格率100%;小学文体器材配备合格学校9 校,配备合格率100%;小学劳动课设施配备合格学校9校,配备合格率100%;实验教学率100%。

三、主要工作措施

近年来,我学区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巩固了“两基”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法保障适龄儿童“进得来,留得住”

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全部入学,进得来,留得住,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做好此项工作,我们做了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依法施教,确保入学率达到100%。

二是每学期的开学宣传进村小组,进家庭,把控流保学工作做在前头。学校将易辍人员进行排查摸底,对贫困家庭子女采取“减、免、缓”等措施,开启“绿色通道”,保证学生及时入学;对厌学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查找根源,并制定解决方案;对留守儿童学校积极开展关爱活动,造具留守儿童花名册,每位教师结对帮扶一位留守儿童,使他们能在学校感受到亲情,感受到温暖。

三是把国家民生工程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每个学生免费入学,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得到相应补助;

四是成立扶贫助学基金,争取政府的拨款,社会的救助,全校师生的捐款,转救助身边的贫困学生。

(二)、着眼学生未来,促进全面发展

1、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抓德育工作的目标是:让学生最终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态度是:学校无小事,贵在坚持,把小事做好;习惯是:抓好细节,持之以恒;信念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措施是:实施立体式德育,加强德育工作的组织建设,点(少先队)线(班主任)面(全体教职工)体(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用力。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德育教育的场所。近年来,我校立足实际,整治校园环境,利用醒目的宣传标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却有着明确的德育导向性。如:诗词文化进校园的宣传、养成教育宣传、卫生与健康教育专栏、习作专栏等。不仅如此,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坚持一天两播,为学生自我陶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每班每月都有一个不同主题的班队活动,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人人管人,人人被管”的班级管理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班级建设的主动性,使班风、学风得到明显的好转。

3、关注贫困生和学困生的健康成长,抓好和谐校园的建设。关注贫困生,学校都成立了扶贫助学基金会,由教师带头,面向学生、社会及知名人士捐款,使全校近几年来无一人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事迹并在专栏、广播站上广为传诵。关注学困生,学校在开学初都制定了学困生辅导计划,采取结对帮扶等措施,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做到思想上不歧视,行动上有计划,使每位学困生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关注留守儿童,学校积极开展了“1帮1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儿童能在学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为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学校还能注重育人环境的拓展与优化,通过召开家长会,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网络。

(三)、抓教学常规管理,促教学质量提高

1、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了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我们制订了《中梁学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管理。教导处每学月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的教学常规检查评估,对教师的备课、讲课、作业批改、单元检测、期中检测、试卷分析等进行全面检查、分析。每检查完,都要进行座谈,对检查较好的教师给予表扬;对检查较差的教师进行解剖分析,限期进行改正。并进行认真分析与总结,把检查结果在全校进行通报,作为职效考核依据,通过这样的措施,进一步端正了教师的教学工作作风。

2、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研工作已成为我校最大的办学特色,多次在区联片研讨会上交流介绍经验。学校非常重视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及校本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制定了课改实验方案和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教导处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组织教师观看全国名优课堂教学录像,各教研组每周一次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师驾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能力。每期一次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评选出校级优秀“教学能手”。为了让校本教研落到实处,学校鼓励教师进行新课程研究,要求教师坚持写好教学反思、教研论文及总结材料。几年来,我校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有20多篇曾获省市区级的奖励。同时我校以研促教,大力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我校还将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中,如果不达标者取消年终评优的资格。

3、立足校情,突出办学特色。一是形成了体育教学特色,体育教学成为了我校的一个传统优势。在体育课教学中,一直强调以强健学生体魄为宗旨,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二是创建艺术教育特色,科技艺术节活动,书画竞赛活动,班级文艺汇演活动及校外和课外艺术培训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宽基础、强能力、多兴趣、有特长”的显示学生个性的办学特色。学校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治校,形成精干、务实、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行政作风,一方面加强制度管理;另一方面加强人文管理,着眼于和谐校园建设;第三方面,充分发挥政教、教研组的作用。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首先,注重加强师德建设,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其次,做好年轻教师的培训工作。三年来,为了能够让他们尽快的成长为合格的教师,学校加大了对他们的培养力度,通过组织外出培训、学习、教研组培养、教导处直接管理等方式,使她们目前已经基本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再次,广泛搭建各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坚持业务学习制度的同时,我们积极为教师创造外出学习提高的机会,一年来先后组织教师30人参加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及教研活动等。在组织教师走学习的同时,我们还针对教师教育教学中的薄弱方面,多次聘请教研室领导到我校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辅导讲座。多次举行优质课比赛和说课比赛等活动。

(五)、强化学校安全管理

我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学校安全工作做到制度化、经常化,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一是完善制度,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及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种岗位安全职责及制度,制定了各种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各类灾害事故处理在第一时间。学校与各部门、班主任 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各部门各班主任也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以学校各部门为主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工作网络。二是认真做好安全值班检查,切实抓好学校安全防范。学校对重点部位承包给专人负责,每周至少一次安全检查,对其它部位实行月查制度,并做好记录。三是强化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对上级有关安全方面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学校结合实际,认真组织检查落实,另外 以“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加强安全教育。每年围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开展相应的安全演练活动;每学期各班开展一次以安全为主题的大讨论,主题围绕:寻找身边的不安全因素、应该怎样自我保护、怎样提高自救自护能力;每年开展一次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经常开展交通安全教育、食品卫生知识讲座;每学期请派出所领导及司法员到学校开展了法律法规及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四是加强校园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环节的管理。各校经常组织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对损坏的照明设备进行及时更换。我们特别强调各校要安排值班领导每天在上操、集合、放学等学生集中出入教学楼时间段对学生上下楼梯及学校大门道路口进行监管、指挥,以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故及车祸的发生。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由于我学区距离城市较近,加之许多学生家长在市上租房子打工,我学区学生随父母进城就读,去享受优质教学资源,是我学区小学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

3、教学质量亟待提高。虽然我学区教育教学质量比起前几年来有了很大起色,但与我学区其他兄弟学区比还有很大差距。

4、教师队伍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我学区的教师队伍经过多年建设,数量有了增加,质量得到提高,但是,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看,这支队伍还不是完全适应的:一是专业搭配不合理。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推进,更急需音、体、美及英语等专业教师的补充。二是教师素质还不完全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学历与其实际教学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5、留守儿童逐年增加,成为我学区面临的又一严重问题。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加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二)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级教育网络,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让全体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三)努力提高学校现代化教育管理水平,争创一流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总之,中梁的教育我们将紧紧抓住科学发展,均衡发展这个核心,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努力实现中梁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中梁学区迎接省教育督导评估检查汇报材料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小学留守儿童帮扶方案 下一篇:梁原学区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