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学习记忆口诀
初中历史记忆口诀(部分)
温馨提示:口诀只是帮助记住重要的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另外这种方法未必适合每一个人,喜欢则用,不喜欢则自己按照自己的方法去记吧!
以下口诀系本人原创,希望对学生有帮助!(红色字体为中考重点考察的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的悲凉三部曲:《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升中考重、难点
1、《南京条约》:1840年英国为了(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结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
1、割地:香港岛——1997.7.1回归,“7.1”建党(历史事件: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联系知识点;
2、开放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坡、上海(沿海地区:广厦福宁海)——抽字法;再联系改革开放的4大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前三个位于广东)、厦门(共同点)
3、赔款:(具体数字不用记!)
4、议定关锐:有利于外国进一步向中国资本输出(作用)
影响: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近代史。
口诀:一个中国人送一个英国人一个香囊(nang),然后去南开大学读书了。
针对口诀讲故事:一个中国男人送一个英国女人一个香囊(nang),这个英国人说:想娶我就去周恩来的母校南开大学读书修个本科文凭来娶我(你看没读好书连老婆都娶不到……)。常考知识点:谁(中)和谁(英)签订的条约?香港岛是哪个条约<香囊(nang)—南京>被割的?有什么影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关条约》: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
内容:
1、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常考台湾岛);
2、开放口岸:长江流域(具体哪些口岸可以不用记)——使帝国主义的势力由沿海流域深入到长江流域;
3、赔款:(具体数字不用记)——总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
4、最显著的不同点:允许日本设厂——进一步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也宣布洋务运动的失败。
口诀:骂日割台,然后去马达加斯加岛旅游。
讲故事:因为日本割了台湾,我们很气愤,所以我们要游行示威骂(《马》)日本,骂完后我们就去非洲东南边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旅游(这部动画片超级搞笑超级好看的)!
3、《辛丑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内容:(常考知识点)清政府必须禁止中国人搞反帝活动——标志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走狗”、“帮凶”。
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口诀:完全丑八怪。
讲故事:与八国联军签订的《辛丑条约》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设想你去了非洲那样黑不溜秋的热得要死的地方旅游回来不就完全变成了“丑八怪”么?!
4、口诀:2个强盗2次鸦片战争2个“园”
解释知识点:2个强盗——英法联军在第2次鸦片战争烧了圆明园(2个“园”)
5、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自强、求富; 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最后破产)、左宗棠(收复新疆);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思想制度;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失败原因:仅仅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辛亥革命:口号:民主、共和;代表人物:孙中山(核心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作用: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口号:民主、科学;代表人物:陈独秀(1921年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毛泽东、胡适、鲁迅;作用:思想启蒙作用。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口诀:洋戊辛新)
6、对比,联系世界历史相关部分:以上的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器物!当时西方已经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且即将迎来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开始),再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下面对比下这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标志: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主要能源:煤(联系:用煤烧开水然后带动蒸汽机);主要发明物:蒸汽机车又称火车(史蒂芬孙)、汽船;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870年;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主要能源:电,石油;主要发明物:电灯(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电话(美国的贝尔);汽车(德国的本茨)、飞机(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联系:平时家里用电的电器,汽车、飞机都要用到石油)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结束左右);标志: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主要能源:核能、太阳能;主要表现: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记忆口诀:汽 电 信(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讲故事:每个乡镇的电信局都建设的很漂亮很高大,因为收了、赚了不少我们老百姓的血汗钱,所以我们要“汽”电信局。
7、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
对象: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抽字法口诀:长孙无忌——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即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即唐高宗李治的舅舅)
8、1921年7月上海召开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重要意义)。记忆方法: “七.一”是建党节; “我们的党旗
反过来是像我们的汉子“七””或者锤子像“7”;
“八一”是建军节(八路军)
9、确立谁为核心的领导人物:
(1)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2)遵义会议(1935年):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记忆技巧:尊重毛泽东爷爷这位世纪伟人);
(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内容:伟大的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10、领导人物的核心思想是在哪次大会上确立的(区别于上面的核心人物:人和思想是不同的):
(1)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在延安招开)(记忆方式:汉字“毛”字与“七”字在笔画上有共同之处);
(2)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北京)(记忆方式:邓小平爷爷的“平”字多少笔画?五笔画,但是邓小平理论比“七大”的毛泽东思想晚些,所以是“十五”大咯);(往下召开的大会确定的领导人物的核心思想分别加一)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中共“十六”大
(4)科学发展观(胡锦涛):中共“十七”大;
(5)习近平主席的核心思想:中共“十八”大;(按照惯例是2012年下半年召开,我们推都推得出来!)
11、西安事变(1936年12.12)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了初步的基础;(口诀:除夕)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口诀:公正)
12、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1948年):
辽沈战役:锦州——关门打狗的战役;
淮海战役: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平津战役:和平解放。
口诀:三场战役的顺序:
(辽 海 津)谐音——聊 海 精(故事串联:我们聊一聊海里面的妖精)。
13、 1956年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口诀:制 造);
区别: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意味着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中国确立。
14、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成就:
“两弹一星”: 1964年原子弹成功爆炸;1966年导弹成功试验;(“两弹”元勋——邓稼先)1970年东方红卫星成功发射;
(含时间的记忆技巧:子弹射过去死(4)——1964;再过2年原子弹的弟弟——导弹出生;东方红卫星长得圆圆的,1970的0也是圆的)
15、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前面3个位于广东);1988年将海南岛设为经济特区。
我国其他省级单位数字记忆口诀:1 2 23 4
5数字解析:1代表1支解放军队伍;2代表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1997.7.1回归、澳门特别行政区—1999.12.20回归);23代表目前中国有23个省(其中台湾是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未来回归的话改名“台湾特别行政区”);4代表中国有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5代表中国有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以上数字1+ 2+ 23+ 4+ 5=35; 正是每年3月份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35个代表团。
此外,北京3月份召开的“两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6、现本人将初三世界历史某些较难记住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如下,历史这门课有许多是需要记忆的,那我们到底怎么记才更牢呢,本人通过抽字法、谐音、讲故事等方法将陌生的事物转换成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比较熟悉的事物,如此大家就记得比较牢固了!
一、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创始人 (记忆方法 | 口诀)
1、佛教---释(shi)迦牟尼 佛是放在寺(si)庙的
2、基督教---耶稣野鸡(谐音)
3、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木乃伊
二、公元前27年时期的罗马帝国的“元首”--屋大维
1、 联系巴西足球队有个足球先生--罗纳尔多(大罗↓),还有一个“小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小罗↓);
2、公元前5~前4世纪的希腊在位统治者---伯利克里 (西伯利亚)。
三、文学艺术
1、希腊人--《荷马史诗》 (河西走廊 )
2、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 (向俄罗斯索福气来了)
3、阿拉伯--《天方夜谭》 (我们经常仰天大喊“天啊!……”)
四、开辟新航路
新航路开辟的路线以及相应的航海家:
航海家————路线
1、哥伦布——大西洋——美洲(巴哈马群岛)
2、迪亚士——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3、达伽马——印度西海岸
4、麦哲伦——环球航行
口诀:大哥带着好迪(洗发水)到达印度买了小麦展开环球之旅。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英国人因(谐音)为权力而斗来斗去!)
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梅毒)
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法人)
第二篇:初中历史朝代记忆口诀(顺口溜 记忆诗)大全
提供几种不同版本的历史朝代歌:
第一种(通俗版)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简易版)
歌诀一
三皇五帝夏商周,归秦及汉三国休。
晋终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收。
歌诀二(香港中学生常用简易版本)
黄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
两汉三国晋,晋后南北分,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第三种[香港版本]
第一首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互征伐,南朝篡位繁,
北隋灭南陈,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第二首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二首另一版: .夏商西周和东周
东周前期是春秋
后期战国乱悠悠
秦朝西汉和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和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
西汉、新公元界线平帝分,
东汉、三国、西东晋,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
元、明、清。
民国寿命短,
社会主义气象新。
以上约计四千二百春。
第四首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历史朝代记忆简单版: 中国猿人是祖先,夏商西周和春秋.
战国秦朝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历史朝代记忆口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补充五胡十六国口诀:
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
前西二凉和北燕,政权仍为汉族建;
前赵北凉夏匈奴;前秦后凉汉(成汉)氐建;
羯后赵,羌后秦,十六小国长混战。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十国”名称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
北汉,可记作: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中原乱。
▲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用口诀法记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孔孟儒,行“仁政”; 道“无为”,老庄兴; 子墨子,讲“非攻”; 韩非子,“法治”行。
▲用口诀法记忆安史之乱起止年代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公元763年被唐军打败,历时8
年。叛乱的起止年
代可用口诀来记: 安禄山,史思明,
骑胡虎(755),溜山(763)城。 ▲用口诀法记忆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内容
1857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统一思想;1853年3月,洪秀全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这些内容可用口诀记作:
洪秀全,拜上帝, 太平天国大起义;
秀全要把古扇扇(1853年3月),
南京定都换了天。 ▲发展顺序版: 先秦:夏商周
统一:秦汉
分裂:魏晋南北朝
再统一:隋唐
再分裂:五代十国
民族矛盾尖锐时期:两宋(少数民族政权:辽金西夏)
定都北京:元明清
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国
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篇:历史教学素材: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02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高考备考: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02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前221-220)
同期的世界
秦朝(前221---前207) 印度孔雀王朝
西亚 安息
秦汉时期(前221-220)
欧洲 古罗马 第一节秦朝的统治(前221-前207年)
一、政治
1、统一原因
秦王一统多原因,经济发展用贤能。 民族融合奠基础,民心思安反战争。
远交近攻新策略,秦国变法渐强盛。
2、统一概况 东灭六国①十秋春,南服越族又北征。 收复河套败匈奴,修筑长城帝国兴。
疆域陇西东临海,南濒南海北长城②。
3、意义 a政治
统一国家多民族,结束割据意义深。 b经济 经济发展民安定,各族人民喜盈盈。
4、集权措施
秦王嬴政都咸阳③,中央集权举措新。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①政治方面
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大权权至尊。
a中央
中央三公④设诸卿,各司其职听帝君。 b地方 地方推行郡县制,县乡里亭辖行政。 c秦律 颁行秦律为地主,历代律令有范本。 ②经济方面 土地私有纳田税,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车轨修驰道,开凿灵渠⑤筑长城。
③文化方面
统一文字为小篆,旋后隶书又流行。
焚书坑儒控思想,严禁私学图愚民。
以吏为师法为教,举措影响两分明。
④影 响 中央集权初形成,祖国疆域初奠定。
巩固统一多民族,积极作用要肯定。
加强统治严酷刑,矛盾激化民抗争。
5、秦末起义 ①原因
秦末残暴民难忍,农民起义多原因。 a役繁 徭役繁重兴土木,田地荒芜民贫困。 b刑酷
刑罚严酷兴连坐,农民亡逃多抗争。 c税重
田租户赋多捐税,土地兼并民难忍。 ②概 况
陈胜首义大泽乡⑥,“伐无道,诛暴秦”。
a陈吴首义
张楚政权定于陈⑦,陈吴被害业未竞。 b刘项反秦 刘项起兵反暴秦,项羽巨鹿败秦军。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刘邦西行入咸阳,秦朝灭亡影响深。
③意义 a政治上 秦末起义诛暴秦,重创地主振人心。
要求平等反王侯,“布衣将相”汉振兴。
b经济上 秦朝暴政史为镜,休养生息汉施政。 c精神上 陈吴揭杆反暴秦,首创精神励后人。
二、经济
户籍征税兵徭役,统一货币度量衡。
开凿灵渠传铁器,土地私有按亩征。
三、民族关系
南征越族开灵渠,北收河套修长城。
四、外交关系
国人迁朝避暴秦,徐福东渡到东瀛⑧。
五、文化
雕塑珍品兵马俑⑨,秦砖汉瓦楚歌行。
小篆隶书书同文,法家思想为至尊。
[注释]
①六国:指战国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②长城:秦长城东起辽东西至甘肃临洮。③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咸阳:今陕西咸阳,秦朝都城。④灵渠:位于广西兴安,沟通湘江和漓江。⑤大泽乡:今安徽宿州。⑥陈:今河南淮阳。⑦东瀛:对日本的一种称呼。⑧兵马俑:即陕西临潼秦皇陵兵马俑。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第二节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一、刺史制度
1、秦 朝 监察制度源先秦,秦朝御史传诏令。 监察百官多进谏,“汉承秦制”有改进。
2、西 汉
武帝划分监察区,刺史巡查州慎迎。 3 东 汉 剌史监察辖军权,改称“州牧”权更盛。 郡县转为州郡县,监察机构空虚名。
二、郡国并存制
1、汉高祖 汉初郡国两并行,高祖分封图永存。 王国割据后反叛,侯国收税隶属郡。
2、汉武 帝
王国势大胁帝君,武帝颁行“推恩令” 分割王国多列侯,归郡管辖权归君。
“附益之法”又颁行,诸侯收税禁迎宾。 禁止参政无权势,中央集权终又成。
三、察举制
1、西 汉
中央集权秦汉兴,选官制度汉革新。 皇帝征召与察举,岁举人才重贤能。
杰出人才遭重用,武帝繁盛有原因。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2、东 汉
东汉察举重孝廉,选拔人才有变更。 乡举里选重声望,门第望族多公卿。
官僚集团多豪强,世家地主渐形成。
四、编户齐民
1、制 度 汉朝强盛人丁盛,管理百姓举措新。 平民百姓入户籍,编户齐民有身份。
2、负 担
承担义务据资产,兵役徭役赋税征。 丁税更赋民沉重,田租较轻民贫困。
官府巧立附加税,男女服役多艰辛。
秦汉强盛国强盛,人民辛勤民贫困。
五、两汉主要帝王的活动
1、高祖措施 ①政治
刘邦起兵灭暴秦,约法三章民欢迎。 汉王败楚都长安,前朝为鉴举措新。
分封王国埋祸根,郡国并存最鲜明。
②经济 复员释奴还爵宅,十五税一抑商人,
③民族 北伐匈奴遭围困,国力弱小先和亲。
2、武帝措施 ①政治 武帝雄才措施新,改革官制明治令。 选举贤能察举制,王国“附益”“推恩令”。
刺史监察独尊儒,中央集权又形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②经济 盐铁官营抑物价,铸钱五铢商税征。
③民族 北败匈奴通西域,“百越”“西南夷”设郡。
④外交 接待朝日两使节,交往频繁促强盛。
⑤文化
儒家思想成正统,设立太学读儒经。
岁首正月“太初历”,重视文史多名人。
3、光武帝 ①政治 刘秀起兵灭“新”朝,年号光武东汉兴。 光武柔道治天下,优厚武将重文臣。
剌史尚书台扩权,地方官衙减大臣。
乡举里选重孝廉,豪强势大多公卿。
②经济 复员释奴民返乡,三十税一汉中兴。
③民族 光武遣使“西南夷”,西南回归喜盈盈。
④外交 三韩①遣使见光武,加强联系交流频。
光武赐印②倭奴国,日本出土得印证。
4、汉明帝
①民族 东汉初年局不稳,西域匈奴又占领。 明帝遣使为班超,经营西域三十春。
②文化
东汉使臣求佛法,明帝请来两高僧。
兴建洛阳白马寺,利于统治又愚民。
[注释]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①三韩:指秦汉时期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②赐印:1784年,日本出土“汉委奴国王”金印,证实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使者金印的真实性。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四篇:初中生物学习记忆口诀总结
(一)
w6162.taobao.com
一、显微镜使用部分:
1、取镜时可概括为:右握左托略偏左
即: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偏左的位置。
点评:七个字就把取镜的全部要点包括进去,学生记忆起来就轻松多了。
2、对光时可概括为:三转三找
即:一转转换器,找低倍镜;二转遮光器,找大光圈;三转反光镜,找光源。
点评:四个字包括了显微镜对光中转动的部件、顺序和物镜、光圈的选择。很多学生在做实验中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理解了这四个字的含义就能驾轻就熟了。
3、观察时可概括为:放→压→降→升→调
即:在载物台上放上标本→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把物镜降到最低处(侧视物镜)→缓缓上升物镜(上视目镜)→调节准焦螺旋
点评:五个字就把观察显微镜物像时具体步骤和注意点都表示出来,学生再也不会无所适从地相视而对了。
4、移动标本时可概括为:偏哪往哪移
即: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偏什么方向就向什么方向移动标本。
点评:由于显微镜呈的是倒像,这五个字,为学生在解此类题目时提供了一条安全而快速的绿色通道。
二、制作临时玻片标本部分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可概括为:净→滴→取→浸→涂(或展)→盖→染
即:擦净玻片→滴上水滴→取出材料→浸入水滴→展平(或涂匀)材料→盖盖玻片→染上颜色
点评:用七个字把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及注意点都概括进去,并且七个字记忆也很符合我们读和记的节律,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学生能朗朗上口。
三、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部分
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可概括为:浓度谁大谁吸水
即:两种液体接触时,哪种液体的浓度大,它就会把另外一种液体中的水分吸收过来。点评:有了这个规律,学生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只要知道哪一种液体的浓度大就可以马上知道是谁在吸水,谁在失水。也可以通过谁在吸水马上判断出哪种液体的浓度比较大。再也不会因为出现多个细胞多个液体流向而晕头转向了。
四、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部分
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可概括为:
氮肥→叶;磷肥→花、果实、种子;钾肥→茎,还可促进淀粉的形成
即:氮肥主要作用于植物叶片上;磷肥主要作用于植物的花、果实、种子上;钾肥主要作用于植物的茎上,还可促进植物体内淀粉的形成。
第五篇: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学习记忆口诀
一、汉语拼音
a o e, i u Ü, 标调多按此顺序;
如果 i u 紧相连, 标到后者头上去。 拼写规则讲得细, 任何声母不独立; zh ch sh r z c s, 自成音节后加i 。 iou uei uen,别犹豫, 单用头变w或y; 如果前面有声母, 去掉o e合规矩。 i母打头搞独立, i in ing前加大y; 其他所有复韵母, 都把小i变大y 。 u母单打莫迟疑, 前加大w就可以; u母为首独为户, 要把小u变大的。 凡带Ü母要注意, 独立去点前加y; n l相拼不去点, 去点只指j q x 。
二、词类辨别
有些词类难区分, 典型特点要记清: 动形加不名不行, 动能加甭形加很; 连词前后能调换, 介词前后调不成; 叹词总是单独用, 语气助词词后跟。
三、词组辨别
基本词组四类型, 嵌字不同可辨清: 联合能嵌和而并, 主谓能嵌较很更, 嵌的地得是偏正, 嵌着了过是动宾。 的字介词和方位, 三种结构自分明。
四、划分单句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常在主宾前, 谓前是状谓后补。 定的状地得后补, 形式标志要记住; 遇到格式有变化, 仔细分清莫含糊。
五、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有诀窍, 方法步骤要记牢: 基本成分先找找, 主谓宾语是否少; 成分不缺看搭配, 主谓动宾可搭好; 搭配恰当看句子, 重复之处不能要; 次序不当须重排, 用词不妥应换掉;
再看逻辑乱不乱, 自相矛盾不可靠;
感情色彩别弄反, 事情次序别颠倒;
对症下药仔细改, 切勿信手胡乱搞。
古文今译口诀
古文翻译,有其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难解句子,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
仔细斟酌,揣摩语气。要求做到,合情合理。
词句间段,紧密联系。跳跃句子,补出隐意。
加上括号,表明增益。人名地名,不必跳译。
人身称谓,掌握惯例。吾余为我,尔汝是你。
常见虚词,没有定意。对待之法,因句而异。
全篇译完,还须仔细。逐句流畅,错字无迹。
改无可改,方可搁笔。
得分口诀
首先沉心读进去,把握作品的大意。
借助题眼和题干,参照注解和设题。
第二注意抓语言,借助语感心洞然。
辩析语意看语境,语气语势照顾全。
第三情景要相合,情景交融是准则。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后议论抒情多。
第四叙事抓脉络,记叙顺序别搞错。
通过描述塑形象,性格特点要把握。
第五要知干溯源,曲解倒置戴错冠,
扩大缩小换概念,无中生有偏概全。
第六技巧是重点,碰到术语绷紧弦,
细描象征和铺垫,衬托铺陈和渲染。
第七修辞有考点,比喻夸张和委婉,
对比借代和双关,铺排互文和用典。
第八作者要记牢,作品风格要通晓,
联系时代和背景,婉约豪放别混淆。
第九注意抓意境,意境本由形象生,
合理想象是途径,通过意境看心胸。
第十注意辨类型,诗言志来词言情。
散曲语言通俗化,戏剧语言有个性。
十一当心限定语,褒贬语句要警惕,
无限拔高和贬低,陷阱往往在这里。
十二出题有顺序,先是局部后整体,
逐题找准对应点,推敲排除重迁移。
标点符号顺口溜
文章若要好,意明很重要。
停顿分清楚,语气莫混淆。
标点使用好,句顺意明了。
小不点儿妙,此歌请记牢。
引文特殊词,豆芽上下掀。
文中要注解,弯弯两半月。
意思还没完,六点紧相连。
转折或解释,一横添后边。
起止与联系,短横插中间。
前后有分界,中间加圆点。
书报和篇名,曲角镶边沿。
特别强调处,圆点字下粘。
说完一句话,莫忘画小圈。
疑问与发问,耳下垂小圈。
句中有停顿,豆芽跟后边。
并列词语间,点上瓜子点。
并列句子间,豆芽顶圆点。
总括与提示,点儿上下叠。
[ “ ” 引号 ] [ ( ) 括号 ] [ ------- 省略号] [ —— 破折号] [ — 连接号] [ • 间隔号] [ 《 》 书名号] [ • 着重号] [ 。 句号 ] [ ? 问号 ] [ , 逗号 ] [ 、 顿号] [ ; 分号] [ : 冒号]
命令与欢呼,滴水下屋檐。 [ ! 感叹号 ]
一、口诀复习法
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
1、问号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
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
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
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
例:
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c.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例:
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
c.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