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核方式改革的温馨提示2011122(精选4篇)
篇1:关于考核方式改革的温馨提示2011122
关于考核方式改革的温馨提示
1、考核方式改革适用课程:所有课程,包括必修课及选修课。
2、任课教师在开学第一周要向教务科提交《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申请表》及《教学日历》,并在第一次上课时向学生公布课程的成绩评定办法。
3、成绩评定必须包含平时成绩、实验(或上机)和期末考试三部分内容(无实验或上机学时的课程不要求实验或上机成绩),平时成绩比例15%~50%,实验(或上机)10%,期末考试50%~85%。平时成绩包括平时出勤、作业、随堂测验、项目和讨论成绩,各项所占平时成绩比例为平时出勤10%~30%(缺勤5次以上,该课成绩为零分),作业20%~65%,讨论课20%~65%,随堂测试10%~30%,项目成绩20~65%,各项平时成绩比例之和为100%,各项分数均按照百分制给出。第五至第七学期开设的必修课都必须组织随堂测试(或设置三级项目)。设三级项目或含讨论课的课程,项目或讨论环节要占一定分数,但不能代替作业。
4、学校教务处对随堂测试次数、时间及工作量的规定
第一至第四学期的必修课,若组织随堂测试,测试的次数不多于2次/学期;第五和第六学期开设的必修课,随堂测试的次数为2~3次;第七学期开设的必修课,随堂测试的次数为3~4次;每次随堂测试的时间为15~20分钟。注:学院规定,设三级项目的课程,可以没有随堂测验。
每次测试的工作量按授课学生总数计算,记1.5*E个教分。(E为人数系数,具体参照《燕山大学教师本科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5、关于期末考试:卷面满分为100分,题量应按照平时考试105分钟,考试周考试120分钟来掌握。试题须经系部主任签字,再到学校教务处教务科办理考试手续,到教材科印刷试卷,返回学院教务科安排监考,打印考场记录单。
6、关于评阅:各项成绩打分一定要公平、客观。平时出勤要严格考核;作业及随堂测验必须批改,评分要有依据,批改后的作业要下发给同学,并于期末考试前收回备案;实验(或上机)成绩要公正,要拉开成绩分布,符合2431比例;期末考试成绩为卷面分数(满分100分)。评阅试卷要用红笔,评阅时,同一份试卷要统一加分或减分,不能出现同时有“+”有“-”的情况。作业、实验报告、随堂测验及项目报告,如有雷同,记本次成绩不及格,并于下次课及时通知学生。
7、关于成绩:课程成绩需在期末考试之日起10天之内提交,(自考试之日算起,含周六周日,超期未提交成绩者,需填写《成绩延期提交申请表》,并经系、学院、学校审批);录入之前请仔细参考教务处网站教师录入成绩帮助(http://jwc.ysu.edu.cn/help_result.asp)。请先录入平时成绩,暂不提交,保存后再录入实验及期末成绩,无误后再提交并打印成绩单。不及格率在25%以上的成绩将无法提交,选修课及重考课程可保存成绩后拨打电话8387513找董老师提交;必修课需要保存成绩后填写《成绩提交申请表》(可在教务处---文档下载---教师用表处下载)申请提交。更正成绩需携带试卷,填写《学生成绩更正单》,经系部、学院、学校审批方可更正。成绩延期提交或更正将影响学院教学运行状态评分,请及时提交成绩,慎重更正成绩。
9、关于存档:各项考核资料均需交学院教务科存档(含考勤表和考勤成绩、作业(B5纸)及作业成绩、实验成绩(实验报告在各实验室存档)、测验(教务处统一印发测验用纸,请到学院教务科领取)及测验成绩、项目报告(B5纸)及项目成绩、试卷),另外需要提交空白试卷、标准答案、评分标准、试卷分析、成绩分析(只分析试卷成绩,不含平时成绩,平台课需分析半数以上上课班级的试卷成绩)、平时成绩单等(相关表格在机械学院—文档下载处下载)。
机械工程学院教务科
2011年12月28日
篇2:关于考核方式改革的温馨提示2011122
尊敬的业主们:
小区减速带设计,是为避免车辆于地库行驶过程中,速度把持不一而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而设置,被动控制车速于车库安全行驶,是带给业主阖家欢乐,平安出入的前提,而如何正确通过减速带,如下方式将予以说明。
一、(车辆过减速带的错误方式):
汽车过减速带,经常冲撞或冲撞力过大,会对车辆造成损害,导致汽车跑偏等,损害轮胎、轮毂、托底等。
1、避免车辆用一侧的轮子轧过去。
2、避免通过减速带时,踩着刹车让车子通过减速带,因为这样刹车而产生的自重将对车辆前悬挂系统造成的二次加压损害。
3、避免高速通过减速带。
4、避免车辆单轮通过,长期如此通过减速带会造成不平衡的损伤,很容易不
经意间就伤害了悬架
二、(正确通过减速带的方式):
1、汽车过减速带,最重要的就是减速通过,速度降下来,冲击力会下降很多,车内成员的感觉也会相对较好。
2、汽车过减速带,应让双轮垂直通过,使冲击力平衡在车辆前轮。
3、汽车过减速带之前,要把车速首先降下来保持低速匀速通过。
篇3:本科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关键词: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创新
一、本科院校考试改革的背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已经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作出部署, 一个时期以来, 教育部先后颁布实施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专题规划》、《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国家作出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因此, 各大院校已经把培养创新型人才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在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以下三种能力:一是迅速获取最新知识的能力;二是对知识进行加工提炼和创新的能力;三是把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能力即创业能力。[1]如何科学的利用考试这一手段, 对深化考试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现行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考试是检验老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体现。一般来说, 本科院校的考试课程都会集中安排于学期期末进行统一考试, 这种以“期末考试”成绩为评定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很难客观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 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 考试命题不科学
现行的考试题目多以知识记忆性试题为主, 考题的内容也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与老师划定的范围[2], 缺乏深层理解, 综合分析的题型, 这样的考核形式容易导致学生机械记忆、不求甚解, 即便对于论述或者案例分析题型, 学生在备考的时候总是从老师这找标准答案, 不愿意自己分析理解。因此, 这种命题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考试时间过于集中
高校的期末考试一般统一安排在学期期末进行。对于考试课程, 期末考试总成绩的比例划分按照“二八原则”, 即20%的平时成绩+80%的期末考试成绩, 这样的比例分配会导致学生重视最后的期末考试而临时突击以达到通过考试获取学分的目的。
(三) 试卷分析流于形式
试卷分析多安排在考试成绩评定之后, 根据卷面结果所反馈的信息, 针对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分析试卷的难易程度, 是为教师进行教学调控提供依据的重要手段。在大多数情况下, 试卷分析这一重要环节在学期末完成后并没有及时的反馈于教学活动中, 考试的评定效果和试卷分析的反馈作用就无法达到。
三、构建多元化考试改革体系
(一) 明确考试改革的目标
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的践行者要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树立起创新的理念和意识, 并把这种价值观融入到考试改革过程中。[3]
从考核全过程考虑, 考核时间、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评分标准及试卷分析等环节构建多元化的考试改革方案。
(二) 建立多元化考评体系
考评体系是考核方式的改革的前提, 以“能力测试”为中心[4]。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分别以“课堂出勤+平时作业成绩+课堂小组讨论+课程设计+期末考试”五项指标来构建以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增加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创新性思维的训练, 提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性的处理实际问题。
对于“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 这次考试改革的指标权重分配是:课堂出勤 (10%) +平时作业成绩 (20%) +课堂小组讨论 (10%) +课程设计 (20%) +期末考试 (40%) 。这样配比权重能够让学生摒弃以往以机械记忆备考的方式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 对于理论知识理解的更加到位和深入, 课程设计环节能够让学生既巩固了理论知识, 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把课堂上所讲授的开发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开发的项目中, 从而体会知识融会贯通的感觉。从学生的反馈来讲, 他们认为这样的教学活动安排相比以往的会更能提高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能力, 在项目开发环节也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 命题内容的设计
如何命题是考试的核心所在, 体现了教师考评学生的侧重点, 考试题目的设计不仅要按照培养方案上知识点的考核, 还要合理的分配记忆性和理解性的题目比例, 记忆性的知识点要精炼, 适度地增加理解性的题目比例, 彻底的打破学生靠机械记忆来应付期末考试的这种局面。
总之, 考试改革任重而道远, 在执行时需要各个执行主体全面配合。教师要更新理念, 学生要积极参与, 才能促进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健.关于建设创新型大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z2) 35.
[2]周治森.高校考试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4第5卷第2期.
[3]张凤俊.高校考试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第24卷第4期.
篇4:关于考核方式改革的温馨提示2011122
【关键词】 光学基础实验;考核方式改革;实验教学
【Abstract】Focusing 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basis optical experiment and the unreasonable place of examination way in our college ,put forward a more scientific easonable and feasible appraisal way,so that it can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experimental skills,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pt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Key Words】optical experiment; examination reform; experimental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 G64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02
1 引言
光学是物理学中最古老的一门学科,也是当前学科领域中最活跃的前沿阵地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途。它和其它学科一样,也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虽然它的理论成果、新型光学实验技术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经典的实验方法仍是现代物理实验最基本的内容,因此,作为基础的光学实验课,学习的重点仍应该是学习和掌握光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及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加深对经典光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对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认识。
2 目前基础光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光学实验不够重视,兴趣不大
有些同学认为光学实验课程是一门考查课,不像理论课程那么重要。加之,光学仪器调节操作复杂,很多需要在暗室进行,实验操作需要耐心和细心,且伤眼费视力,一些同学不愿劳神费力,存在实验不认真,重复测量时随意编数据,或参考别人数据的现象。
(2)实验报告预习抄袭严重
光学实验报告为了避免学生照抄照搬教材已经做了改革,报告首页为预习思考题,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及查找资料找到正确答案,可有些同学不愿花时间和精力预习,实验预习抄袭严重,存在一个班级只有几个“模板”的现象。
(3)实验过程中不认真,不愿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实验操作中,两人一台仪器,往往存在这种现象,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操作仪器,动手能力差的同学总是记录数据,充当了“记录员”的角色,这样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光学实验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要将光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验,可有的同学在实验中遇到问题,不愿动脑,遇到问题就找老师,不愿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
3 考核方式改革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的同时,需要改革以往的考核方式,建立更为合理,切实可行的考核方式,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实验预习,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从而更扎实的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及理论知识。
3.1目前的光学实验考核方式
光学实验现有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占10%;实验报告占90%(其中基础性实验项目11个占70%+综合性实验项目1个占30%)。考核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
(1)平时成绩主要考察考勤情况,应进一步细化。
(2)综合性实验所占的分值比例偏高。2014年我院新开设了综合性实验课程,所以综合性实验不应在基础光学实验课程开设,将其并入综合性实验中。
(3)反映不出学生操作能力。平时实验一般为两人一组,其中一个同学操作能力强,另一个同学操作能力弱,从实验报告中反映不出二者的差距,会导致实验能力弱的同学每次实验都在记录数据,不能调动学生操作实验的积极性。
为了改革考核方式,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完善考核方式,使考核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更加合理。从而在平时的实验中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完成预习报告,实验中认真动手操作,提高操作能力,课下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2)将操作考试纳入考核,建立操作考试题库,难易适中,题量合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相应实验操作,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实验中认真动手操作,提高操作能力。
(3)合理安排好学生的复习操作、操作考试和老师的工作量问题。
3.2改革后的光学实验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中应增加实验预习和实验前随机提问
进一步细化平时成绩考核,将考勤、实验预习、回答问题纳入平时成绩,合理制定其分值比例,调动学生课前预习。在实验前,老师检查预习报告,给出成绩,严禁照抄照搬别人的预习报告,可以请教,参考别人的答案,但是一定要弄懂之后,按照自己的思路组织语言给出答案,如照抄,发现后,本次实验预习成绩为零。
(2)严禁实验报告抄袭
杜绝抄袭他人和让别人抄袭,可以参考别人的答案,但必须弄懂弄会,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严禁照抄照搬。如发现实验报告抄袭,抄袭和被抄袭者此次实验报告均按零分计算。
(3)期末进行实验操作考试
为了反映学生的真实操作水平,将实验操作纳入考核。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考察如果随堂打分是不可行的,因为实验开始前老师要巡视学生操作是否规范,有的学生操作中出现问题要老师解答,任课老师无暇顾及。另外一次实验,老师只能观察几组同学的操作过程,如果按某一次的操作给出学生成绩,给出的操作成绩未免有失公正。另外两个学生一组,其中一个同学操作,只能给出一个同学成绩。所以为了公正反映学生操作水平,期末时进行操作考试。
实验教研室目前光学实验任课老师两名,实验员一名,光学实验班级每学期6—8个标准班,实行操作考试后,操作复习与操作考试的工作量很大。另外,操作考试不能占用太多课时,这也限定了操作考试时间和考试题量。
操作考试前任课老师指导学生到实验室复习实验操作,一个班级给4节课操作复习。为了减少学生和老师负担,采用抽取部分实验题目进行考试。
我院光学基础实验课程共开设12个实验项目分别为:(1)利用分光计系列实验4个:分光计的调节及棱镜角的测定;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玻璃折射率;用掠入射法测定透明介质的折射率;用透射光栅测光波波长。(2)光具座系列实验4个:薄透镜焦距的测定;光具组基点的测定;用双棱镜干涉测光波波长;单缝单丝衍射光强分布实验。(3)其他实验4个:利用牛顿环反射测平凸透镜曲率半径;显微镜与望远镜;迈克尔孙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利用旋光仪测糖溶液浓度。从12个实验项目3种类型实验中抽取5-6个实验项目进行操作考试。考试时间为1小时,一次考核10名同学,采取随机抽取试卷形式。操作试卷只考察学生的操作能力,不再设置思考题,因为思考题已经在实验预习报告中进行考核,且纳入了平时成绩。
(4)合理设置比例
考核方式中凸显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及其在课堂参与中的表现,确立考核方式中各项所占比例,制定切实可行的光学实验考核方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初步定为:平时成绩占10%(考察实验预习,回答问题情况);实验报告成绩占50%;期末操作考试占40%。考勤另计,迟到一次扣5分,旷到一次扣10分。
4 结束语
光学考核方式的合理制定,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操作光学实验的积极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光学实验动手能力,使其更好的学习光学理论知识和应用,并为以后从事教学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元华,马秀芳.光学基础实验课程的改革[J].物理实验,2005,25(4):22-24.
[2]万巍,陈湛旭.基础光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改革[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9):66-68.
[3]张巧芬.光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2):111-112.
[4]刘竹琴,杨能勋.光学实验课程新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9):1125-1127.
相关文章:
饮食安全温馨提示语02-11
2024关于教职工体检的温馨提示02-11
关于举办电梯乘坐安全知识讲座的通知02-11
放学安全温馨提示语02-11
关于学生离校前的安全提示02-11
下班安全温馨提示02-11
关于外来车辆停放的温馨提示02-11
关于高空抛物温馨提示02-11
消防安全温馨提示语02-11
关于厕所用纸温馨提示语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