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性病艾滋病工作计划5则范文

关键词: 实验室 性病 疾病 艾滋病

2024年性病艾滋病工作计划5则范文(通用2篇)

篇1:2024年性病艾滋病工作计划5则范文

2008年四川省艾滋病性病 防治工作计划(要点)四川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 二00八年二月二十九日

一、完善艾滋病性病疫情监测网络,提高工作质量。

(一)还没有建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没有建立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尽快完成实验室建设和申报验收工作,并于下半年正式开展工作。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应积极申报、尽早建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未建立筛查实验室的要设立检测点,按照有关规定对新婚人群、住院分娩的孕产妇、手术病人、输血患者、性病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应征入伍青年、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献血人员等开展抗体检测,并将初筛阳性者信息及时通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对通过验收的筛查实验室质控考核参加率达到100%,项目合格率应达到 95%;

确证实验室质控考评项目合格率达到100%。

•2004年以来,我省通过中财、省财等经费渠道支持建设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和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截至目前:

–确认实验室建设:每个市州安排到位中财8万、省财10万,共计18万,但目前仅凉山、乐山、南充、绵阳、自贡5个市州CDC建成;要求未建的16个市州在2008年上半年完成确认实验室设备采购、建设、申报,卫生厅完成组织验收、发文确认工作

我省实验室建设现状 –筛查实验室建设:

•目前全省建成筛查实验室336个,疾控系统省、市、县三级202个CDC中,已建成171个(包括成铁CDC),未建31个,包括:

–尚未申请县区25个:宜宾市南溪县、珙县,雅安市名山县、汉源县,巴中市巴州区、平昌县,阿坝州壤塘县、阿坝县(未支持)、松潘县、若尔盖县(部分支持),甘孜州康定县、雅江县、新龙县、稻城县、色达县、理塘县、泸定县、丹巴县、得荣县、巴塘县(未支持)、九龙县、炉霍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部分支持);

–已申请未验收县区6个:遂宁市安居区,宜宾市江安县、屏山县,甘孜州道孚县、甘孜县、乡城县

我省实验室建设现状

–卫生厅2007年组织对全省176个筛查实验室进行了质量考评,67个实验室为优秀(95-100分),占38.1%;66个实验室为良好(85-94分),占37.5%;39个实验室为合格(60-84分),占22.2%,其中疾控系统14个;不合格及未参加考评的实验室4个(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自贡市二医院、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医院、甘孜州九龙县人民医院),占2.3%,卫生厅已发文责令限期整改。根据整改情况,五通桥区人民医院、九龙县人民医院不符合要求,卫生厅近期将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规定予以撤消。医疗机构实验室建设

•《行动计划》要求:“到2010年底,建立并完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和检验检疫机构在内的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网络 ”,“卫生部门要在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建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 ”,“根据有关规定为新婚人群、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以及输血患者免费提供艾滋病咨询服务和抗体初筛检测;有艾滋病检测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对手术病人、性病病人等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对应征入伍青年免费实施艾滋病抗体检测;将公共场所服务人员艾滋病抗体检测纳入从业人员常规健康检查内容并依法告知检测结果。”

•凉山州根据《行动计划》要求,发文将新婚人群和孕产妇、手术病人、性病病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艾滋病检测纳入医疗机构常规性检测项目,其他市州应借鉴其做法。

•2007年实验室质量考评结果显示,医疗机构实验室质量亟待提高:考核结果为合格的39个实验室中医院占22个,70分以下的单位和不合格的单位全部为医院实验室,2008年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应特别加强医院系统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

一、完善艾滋病性病疫情监测网络,提高工作质量。

(二)继续按照《四川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流行病学调查与随访管理指导方案(试行)》要求,进一步加强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追踪随访管理工作,提高网络报告工作质量。

新检出个案流调率不得低于75%;

网络报告及时率达到80%以上;

艾滋病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随访干预比例不得低于70%;

艾滋病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CD4检测比例达到50%;艾滋病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非HIV抗体阳性配偶/固定性伴的HIV抗体检测率达到50%。

我省疫情基本数据

•截至2007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四川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15456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71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死亡984例,其中,因艾滋病发病死亡545例。

•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共报告四川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5666例,艾滋病病人58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死亡442例。2007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例数与2006年同期报告例数相比,增加2659例,增长0.88倍。

•2007年卫生厅安排经费用于开展感染者追踪流调、随访工作,但情况不很理想。剔除羁押人员、死亡等,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省能随访到的感染者为3997人,新报告的流调率为71.86%,随访率为70.65%。

一、完善艾滋病性病疫情监测网络,提高工作质量。

(三)由卫生厅组织领导,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当地的艾滋病高危人群规模估计,开展当地的艾滋病感染率调查,10月31日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数据逐级上报到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分析后,向卫生厅提交报告。

一、完善艾滋病性病疫情监测网络,提高工作质量。

(四)继续做好艾滋病哨点监测、行为监测等综合监测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数据收集、分析、利用能力建设,12月20日前,各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交当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综合评估报告,汇总后报卫生厅。

一、完善艾滋病性病疫情监测网络,提高工作质量。

(五)认真落实“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性病监测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川卫办发〔2008〕7号),做好性病监测工作。

–省卫生厅确定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省级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病性病研究所为省级性病临床治疗指导机构。

–各市、州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当地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和临床治疗指导机构,切实加强性病监测网络建设,责成至今无独立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科室的市、州疾控中心和疫情严重的县级疾控中心尽快成立,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做好性病监测工作。

一、完善艾滋病性病疫情监测网络,提高工作质量。

–成都市青羊区疾控中心等6个国家级性病监测点除梅毒、淋病外还要开展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等主要性病的监测工作。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病性病研究所作为国家级淋球菌耐药监测点要规范开展淋球菌及其他病原体的耐药监测工作,并指导临床用药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各市、州卫生行政部门责成卫生执法监督所切实加大辖区内性病诊疗市场的整顿力度,坚决取缔无证开业和无证行医,严格性病治疗广告管理,规范性病的诊疗咨询等服务;责成疾控中心加强对辖区内县级疾控中心艾滋病性病监测工作人员、性病防治专业机构的能力培训和技术指导,规范性病诊疗服务,提高性病疫情报告质量。

–省卫生厅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整合艾滋病防治等多渠道资金,适当增加性病监测工作经费。各地应争取本级财政投入,切实加强性病监测工作。

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促进大众健康行为

(一)各级、各部门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要贯彻到全年,使宣传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增强大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发挥各部门作用,结合实施“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中国儿童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活动”、妇联“面对面”、团委“青春红丝带”等宣传教育活动,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促进大众健康行为

(三)各地要继续加大宣贯《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国家、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力度,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知识巡讲活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90%以上应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

(四)利用农民工学校、建筑工地讲座、公共场所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流动人口宣传教育力度。人员流动较大的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出入境口岸等公共场所70%以上应设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候机(车、船)室60%以上应放置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三、整合各种资源,全面推广高危人群干预措施

(一)继续在吸毒人员集中的地区扩大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覆盖面,完成国家下达的2008年开设8个门诊的任务,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覆盖不到的地区开展清洁针具交换工作。

已建立的门诊要稳步提高治疗人数和减少脱失率,开诊在3-6个月的,日门诊人数不低于50人;开诊在6-12个月的,日门诊人数不低于100人;开诊在12个月以上的,日门诊人数不低于150人。

美沙酮门诊治疗年保持率达到65%以上。

西昌、乐山市中区流动车试点应积极探索工作模式,总结经验,努力提高工作质量。省级工作组将于今年对开诊12个月以上的门诊开展效果评估工作。

•全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由2004年的2个扩大到2007年的32个,并增加了2个流动美沙酮门诊,覆盖范围达16个市州30个县(市、区)。每天有近4000名静脉吸毒者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

•不符合开诊12个月以上日门诊量达到150人要求门诊:宜宾、甘洛、资阳、大竹

•根据公安系统掌控的吸毒人员数据,国家工作组确定我省2008年新建8个门诊点,各地防艾办要积极推荐,省级工作组研究后,上报给国家工作组。

三、整合各种资源,全面推广高危人群干预措施

(二)全省所有县区均要针对暗娼和嫖客、男男性行为者、多性伴者等性途径传播高危人群开展安全套推广使用等综合干预工作,尤其要积极掌握男男性行为者规模、分布及流行特点等,加大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工作力度。

经性传播干预措施覆盖卖淫妇女比例达到70%。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比例达到50%以上。

为检测咨询筛查阳性者提供疑似阳性咨询的比例不低于80%。

三、整合各种资源,全面推广高危人群干预措施

(三)采取各种措施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卫生行政部门要对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动员和支持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安全套推广、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发放宣传教育材料及开展同伴教育培训等干预活动。

四、加大“四免一关怀”政策落实力度,做好抗病毒治疗工作

(一)继续加强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及省级联系点工作,做好总结评估,并向全省加以推广。

–2008年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年会提出示范区工作指导思想:

1、继续扩大覆盖面,注重质量和效果;

2、总结经验,在全省开展经验交流和推广;

3、完成示范区评估工作并提交评估报告;

4、重点开展与示范区评估工作有关的指导和督导

(二)建立农村以乡村为主、城市以社区和家庭为主的,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救助的社会支持机制。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适宜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家庭帮扶模式。

四、加大“四免一关怀”政策落实力度,做好抗病毒治疗工作

(三)2008年国家下达我省抗病毒治疗任务为800人,各地应严格执行救治工作规范,加强医疗救治网络建设;强化业务培训、药品管理,提高治疗质量。

抗病毒治疗12个月病人(含成人和儿童)按照要求完成随访比例达到70%以上。每年至少完成1次病毒载量检测的病人比例达到50%以上。

抗病毒治疗12个月病人(含成人和儿童)依然存活并坚持治疗的比例达到80%以上。以前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开始治疗6-12个月病毒被抑制的病人比例达到70%。

四、加大“四免一关怀”政策落实力度,做好抗病毒治疗工作

(四)继续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财支持在12个项目县提供孕产妇和婚前保健人群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抗病毒药物应用、感染孕产妇和婴儿的随访以及医学指导等服务和相应补助。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85%以上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累计治疗儿童艾滋病病人数达到符合治疗标准儿童病人数的90%。

四、加大“四免一关怀”政策落实力度,做好抗病毒治疗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采供血管理,严格血液管理责任制。卫生部门要会同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活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强制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杜绝艾滋病医源性传播。

(六)艾滋病致孤儿童100%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五、强化项目管理,做好项目工作

(一)各级要将中央补助地方、省财政、第四轮全球基金项目/中英项目、中国-默沙东项目、第六轮全球基金项目、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和其他资金来源的项目纳入当地艾滋病防治规划,统筹安排,形成合力,加强沟通、协调、管理和监督,避免资源重复浪费。

(二)各级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卫生部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理的通知》(财办社〔2006〕23号)、国家财经纪律和国际合作项目经费管理规定,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五、强化项目管理,做好项目工作

(三)建立长效督导机制,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的督导评估工作。

•省级每6个月对市(州)督导一次,并抽查部分重点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实施情况,市(州)级每季度对所辖县(区)督导一次。各地要对照《行动计划》认真组织自查,做好国家、省《行动计划》中期评估的准备工作。四川省艾滋病防治措施落实质量奖 方案-(草案)•奖励目的:提高艾滋病防治措施落实质量

•奖励范围:以市、州为单位

•奖励周期:每年一次

•奖励依据:全省艾滋病防治措施落实质量考核 •

指标完成情况

年度奖项设置 •疫情监测领域: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发现奖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有效管理奖

•高危人群干预领域:

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质量奖及优秀门诊 •

控制经性途径传播措施落实质量奖

•抗病毒治疗领域:

抗病毒治疗工作质量奖

•实验室检测领域: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质量管理优秀奖

谢谢!

篇2:2024年性病艾滋病工作计划5则范文

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为了在2014年开好头,起好步,为了在专业防治上取得成绩,特制订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14年我中心艾滋病防治的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推进“四免一关怀”为主的艾滋病综合关怀工作,有效抑制艾滋病疫情蔓延,努力减少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督促社区服务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泛宣传教育,完善艾滋病防治工作基础资料,积极协助上级部门做好艾滋防治工作,促进各项工作进一步的规范化。

三、工作要求

1、建立健全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性病检测网络;

2、中心、各站艾防人员相对固定,职责明确分工,防治任务分解到站,督导服务站完善基础资料建设;

3、积极参加区疾控中心年度目标任务培训及艾滋病防治培训;

4、中心、各站宣传栏每季度更换一次艾防版面,印发宣传资料

年入户率达25%以上;

5、开展艾滋病专题防治活动,农民工及学生艾防知晓率分别达85%及95%以上;

6、在村居、流动人口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开展1-2次艾滋宣传活动;

四、具体工作:

1、加强性病艾滋病的宣传力度

(1)深入工地、工厂、居民小区、娱乐场所及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适合各自层面的宣传教育,知识讲座等活动;制作流动板块,更换艾防宣教版面,生动形象的宣传艾滋防治知识;

(2)利用“艾滋宣传日”在园中园等居民小区广场外,采用拉横幅,发放艾滋病宣传单及宣传安全套避孕和预防艾滋病的双重作用,积极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免费发放避孕药具;

2、分解任务目标,很抓落实到位

(1)结合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中心的要求及公卫手册的内容,落实到个人,签订责任书,做到医护人员责任明确;

(2)定期召开中心及各站艾防人员例会,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注重技术指导,强化督导,及时发现并改正工作中出现的差错;

3、做好医学监测和行为干预工作

(1)对所有来本中心孕检的孕妇及入院病人都进行HIV及梅毒抗体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2)采用培训、讲座、免费发放安全套及手册等方法,对娱乐

场所女性工作者进行干预,再以培训前问卷调查及培训后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干预的效果;

2014年1月1日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关于中国圣诞节的思考 下一篇: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防艾宣传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