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篇1: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
《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
读书人:郝博文(汽车工程学院)
书目:《再别康桥》——徐志摩
徐志摩一生都生活在诗歌里,他谈话是诗,举动是诗,就连毕生追求的爱情也如诗一样浪漫!我一直被徐志摩勇敢追求“爱”、“自由”与“美”的情操所吸引,他的诗作《再别康桥》更是经典到极致,浪漫的情愫令人神之所往,仿佛自己也来到了康桥,游于“星辉斑斓”的湖中!一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足以让人感受到康桥的静谧和安宁,念到这里,仿佛自己如诗人一样,轻轻的迈动着双脚,轻轻的走在康桥上,生怕吵醒了熟睡的虫子和鸟儿,破坏了康桥的静谧和宁静。
太阳就快落山,我站在康桥上,可以看到西边天上的五彩云霞,余辉反射四周,河畔的柳树仿佛穿上了金色的嫁衣,就像一位夕日下的新娘一样,美丽婀娜,风儿吹起她的衣角,她就这样在微风中向我走来,我陶醉着不自觉伸开双臂,朝她走近、走近,甚至就连她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也是如此迷人,一直在我心头荡漾、荡漾,陶醉了我的心智。
你看河中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柔波中它随着流动的河水飘荡,自由自在忘情地舞蹈。这时,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水底的小草,只要让我静静呆在康河水中,我便心甘情愿地只做一棵无名的水草。云彩和霞光的余辉倒映在水中,一阵风吹来,仿佛是被打碎的七彩石一般,撒碎在海藻间,像是彩虹的梦境。
我多么想“撑起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朔”,用小船满载一船的星辉,在星辉斑斓的河上放歌。但是,我怕打破了今晚沉静的夜色,我悄悄的划着小船,在稀稀疏疏的月色中寻找着志摩当时划过的地方,听风儿轻轻在我耳边哼唱!再美好的梦也有苏醒的时候,“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康桥沉默了,夏虫也为我沉默,“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见了,康桥!我就这样沉默在康桥上,我就醉在《再别康桥》的意境之中,久久不能自已。
徐志摩的浪漫情愫实在令人折服,简简单单的辞藻却能勾绘出如此生动静谧的画面,令人神之神往,欲罢不能。我喜欢徐志摩勇敢追求“爱”、“自由”与“美”的情操,也爱《再别康桥》所描绘的浪漫景色给人带来的无尽享受。
篇2: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朴实无华的句子,带给人的是一种飘逸洒脱的感受。别具一格的用词,使诗的意境更为精妙地体现,贴切而生动三个轻柔的动作加上“轻轻地,轻轻地,轻轻地”,诗中淡雅的忧伤像毛毛细雨,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人的心肺。
再读《别了康桥》,开头的几句,它就把我的三魂六魄都摄了去。感怀着它给我的清幽的.美和伤感的情绪。诗人的才情,诗人的多愁善感就如徐徐飘来的杨絮,平素中夹着深蕴,浑然天成。在你随心所欲中体味它的空灵、轻快。作者对剑桥大学的爱,对那读书生活的印象,挥之不去,萦萦于心,此中真情,此中真意,如何表达?这就莫过于康河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康河周围的一草一木,成了作者感情发泄的寄托物。正因为作者情之所致,所以就连河畔的金柳也成了新娘,“自己”还情愿做水草。写到这里诗人心头“荡漾”起了一阵阵不可抑制的柔情。“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诗人澎湃的感情,在此达到了高潮。你看,“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永留在他心爱的康河。
篇3: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
情如云彩飘逸。“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优美的旋律, 抒写出诗人飘逸洒脱的风度。“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既像是喃喃自语, 又像是浅回低吟, 来时内心充溢着欣悦与欢喜, 别时心底又充满了眷恋与惆怅。四句中用了三个“轻轻的”, 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已经离开地面轻飞曼舞起来;一“来”一“走”的短暂逗留中, 突出了一个“别”字。“多情自古伤离别”, 古往今来, 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 徐志摩却要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这份沉甸甸的离情别绪, 因此, 诗一开头, 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中。云, 既捉摸不定, 又实实在在;既远在天边, 又近在眼前。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第一个意象———“云彩”所蕴藉的情感。
情如杨柳柔细。《诗经》有云:“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柳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意象, 诗人之所以钟爱它, 一是取谐音“留”, 即对别离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其一插入土壤就能生长的旺盛生命力之意。但徐志摩却拓展了它的意象, 把它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的这一幻影, 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忆, 也是对如歌青春的呼唤;既是甜蜜爱情的再现, 也是对过去爱情的怀念。“新娘”既娇羞默默, 又光彩照人, 诗人眼中的康河, 就像是他心中的新娘, 神秘、华美, 撩拨着诗人的情感, 吸引着诗人渐渐地走进康河, 走进自然。作者曾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重返故地,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理想破灭, 爱情受挫。这情感如柳枝柔软脆弱, 感触似柳叶细腻深沉。
情如潭水清澈。诗中用得最多的一个意象是水。水清如明镜, 包容着水上的一切:“那河畔的金柳”成了“波光里的艳影”, 荡漾在诗人心头, 也荡漾在读者心头, 榆阴下的潭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只有心清如水, 才写得出如此清澈美妙的句子;水爽似春风, 没有深情的水的抚摸, “软泥上的青荇”怎会“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因为这水的多情抚慰, 诗人竟然“甘心做一条水草”, 诗人对康桥的情确如水一样清澈!康桥是诗人生活的梦, 爱情的梦, 艺术的梦, 诗人像呵护自己的情人一样, 不忍心打扰她。同时诗人也清楚, 康桥带走了他的一切, 带走了他的灵魂, 带走了他真善美的追求与梦想, 这美好的一切, 永远地留在康桥。
情如夏虫沉默。作者重返康桥应该说是快乐并痛苦着的。快乐的是可以在康桥寻梦, 寻找青春、理想、爱情之梦, “撑一支长篙”, 到康河中“寻梦”, 寻到了满满的“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这是何等畅快, 何等惬意!接着, 笔锋一转, “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连“今晚的康桥”也沉默。本该高歌一曲, 现在却只能选择沉默, 这是何等郁闷, 何等痛苦!其实“沉默”是人最深的感情表达。柳永的《雨霖铃》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苏轼的《江城子》“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都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面对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 诗人情何以堪?“沉默”实际正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那份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感情。
徐志摩就是这样用含羞草般的触觉和婴儿般的情感去感知康桥的, 是他纯真的情感给他的诗作注入了浪漫的气息。虽然这种浪漫不能成为现实, 但是徐志摩那炽热与细腻的情感, 在诗行中随着康河的柔波静静地流淌。
篇4:《再别康桥》读后感500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们在这个学校同老师同学们一起玩耍的时间没有多长了,小学的时光正从我的手上悄悄的溜走了。没有多少天,我们就要各自奔向自己的中学。可是我却没有为这个学校做出十分伟大的贡献出来。望着周老师眼中的惆怅,我也不禁悲伤起来。从四年级转过来,周老师就让我多看点书,我先是很不认真的读。但是,在偶然中我发现了这首诗,我有些感触,但不是十分重视,可是在我的手中只有微小的一些时间和大家共处了,心里好些舍不得。
“那河边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作者眼中,康桥是那么的美,那么令人向往。在我眼中,铭小是我见过最美的地方。操场上的那棵粗壮挺拔的梧桐树,在树的旁边,是主席台,庄重又有气势。在主席台旁还有花儿,十分美丽,在花坛的芬芳里,我愿做一株小花。在校园的一角,有一排树,在树荫下,我们像小树一样茁壮的成长。
篇5: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
《再别康桥》是一首十分优美的抒情诗,它是诗人徐志摩在19秋天,再次到访英国,旧地重游诗兴大发时,写下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把康桥的美丽景象描写的真实细腻,因此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深地烙印。
徐志摩在第一节中连用三个“轻轻的”,表达了他离开母校剑桥大学的悲痛心情,让我们感到他轻轻的来临,又轻轻的离开。
二——四节略长,但作者却把康桥夕阳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等景物描写的淋漓尽致。这一段其实还用上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又将“榆阴下的潭水”,比作了“天上虹”。使用了这种手法,会让人觉得这句子十分美丽。
而五六两节,作者使用了“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等几个叠句把这首诗推向了高潮。
最后一节有以几个“悄悄的”来和第一段的“轻轻的”作为首尾呼应。
相关文章:
农村留守儿童人权论文02-18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02-18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论文02-18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02-18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论文02-18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论文02-18
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现状02-18
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02-18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论文02-18
家乡的古建筑教案美术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