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系统哲学视域下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高等学校为例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加快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主力军,其科研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系统研究,并科学评价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能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有助于构建高等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新模式,从而使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更好地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然而,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多种要素,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需要一种系统观的考察维度。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指导,从系统哲学方法论出发,基于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运用系统哲学思维和方法,对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同时,以内蒙古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评价为研究对象和内容,遵循导向性、系统整体性、实用可操作性、动态连续性、科学可测量性等原则,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尝试性地构建了内蒙古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选取的评价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设计的评价体系包括投入、过程和绩效三个要素的6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系统地采用综合赋权法,将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综合后,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再通过TOPSIS方法和数据包络法对内蒙古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要素和指标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为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出对策建议。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概念范畴与理论基础,重点介绍了本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并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指导,运用系统论、系统哲学方法以及科技创新综合评价理论,论述了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必要性。第二章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及现状进行阐述,找出了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显性问题和隐性要求,提出了对高等学校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客观需要。第三章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行系统性构建。重点论述了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该系统的特征、基本内容、构成范畴、评价方法及构建的系统过程,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提供基础条件。第四章是在系统哲学视角下以内蒙古为例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内蒙古15所高等学校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呈现出整体偏低且水平不一的现象,在科技创新能力的投入、过程、绩效以及效率方面都存着诸多问题,对科技创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五章针对分析所得的共性问题,对如何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分别从要素建设、结构建设、功能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系统哲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概念范畴与理论基础
一、科技创新与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
(一)科技创新及其重大意义
(二)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三)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二、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二)系统论
(三)系统哲学
(四)综合评价理论
三、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必要性
第二章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现状分析
一、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现状考察
二、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存在的显性问题
(一)实践能力落后于理论研究
(二)评价指标的设计存在缺陷
(三)能力评价运行缺乏保障
三、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隐性要求
(一)国内科技创新改革的动力
(二)国际科技创新评价的推力
第三章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建构
一、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系统特征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二)构建思路
(三)构建步骤
三、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构成
(一)基于要素的指标范畴
(二)基于结构的指标范畴
(三)基于功能的指标范畴
四、评价的方法
(一)建立评价指标库
(二)指标筛选
(三)指标权重计算
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系统过程
第四章 系统哲学视角下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证分析
一、内蒙古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二、内蒙古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证分析
(一)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投入评价分析
(二)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过程评价分析
(三)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绩效评价分析
(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效率评价分析
第五章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推进方略
一、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要素建设
(一)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人才要素的建设
(二)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的建设
(三)强化科技中介功能要素的作用
二、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结构建设
(一)优化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环境结构
(二)强化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保障结构
(三)完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结构
(四)合理布局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结构
三、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功能建设
(一)政策带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
(二)社会需求与地方特色相结合
(三)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机制改革
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系统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关文章:
停车收费管理系统论文提纲02-10
系统设计论文提纲02-10
erp管理系统论文提纲02-10
中学生心理论文提纲02-10
信息系统应急管理论文提纲02-10
系统论文提纲02-10
监管系统论文提纲02-10
负荷控制管理系统论文提纲02-10
空管系统论文提纲02-10
电影评价系统管理论文提纲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