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方山地质实习报告

关键词: 六合区 山岗 南京 产业

南京六合方山地质实习报告(共4篇)

篇1:南京六合方山地质实习报告

南京方山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赵兵 学号2012210482 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班级12级地理科学班 导师丁邦恒老师 时间2012年11月2日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南京六合方山的地理位置及概况………………

南京六合方山雨花台组沉积地层………

南京六合方山火山地貌及岩层特征……………

结束语…………………………………………… 第一章

南京六合方山的地理位置及概况

长江北岸的南京六合至仪征一带,耸立着一座座孤立的古火山,合称六合方山群,已知有25座,包括方山、瓜埠山、马头山、塔山等。六合方山便是其中一座引人注目的古火山,不仅形态保存较完整,而且结构较典型。六合方山位于南京市六合区东沟镇北4km,距南京长江大桥约76km。

南京六合方山交通位置

第二章 南京六合方山雨花台组沉积地层

方山基底是中下统雨花台组河流相沉积地层,岩石为中生代石英砂岩和砂砾岩。在地质历史时期,滁河的古河道流经此地,由于河流的搬运作用,使河床的底部沉积大量的岩石,形成大约有50—70米的沉积地层。

位于方山山脚的雨花石采石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古滁河的沉积地层和沉积环境的变迁。首先,从地层的剖面,我们可以得出河流搬运作用具有分选性,沉积物的粒径从大到小排列,同时,这些沉积物具有很好的磨圆度,以鹅卵石为主,其中质地优良的称为雨花石,被用作制作精美工艺品。其次,从地层的层序来看,可以明显得出,在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区的沉积环境不是稳定、连续的,河流的河道出现过震荡和摆动,沉积环境发生过数次变迁。

第三章 南京六合方山火山地貌及岩层特征

六合方山位于郯庐断裂带东部边缘,在古地质时期,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尤其是喷出性岩浆岩发育较好如:玄武岩、橄榄岩和灰岩等。如今的方山是一座死火山,但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个火山锥,顶底高差约150m,最大海拔高程188m,面积约2km2,外围直径1200~1600m,东西窄而南北宽;外形大致呈截头圆锥形,俯视呈马蹄形,豁口在北侧,侧视呈梯形。

南京六合方山火山地貌

方山山顶中央,为古火山口位置,地貌上呈一洼地,深约30m,实际火山口深陷约80m。火山口外围为火山口垣,其东、南、西三侧为高耸陡峻的玄武岩岩墙,而北侧为低矮的豁口。火山口之下为火山颈,即为岩浆喷溢通道,其内充填次火山岩。

六合方山火山锥是由上新世晚期火山喷发的火山碎屑岩和玄武岩质熔岩,以及次火山岩—灰绿岩构成,前两者构成方山组。

六合方山地质示意图 方山组位于雨花台组之上,方山组由下至上依次由火山碎屑岩、下橄榄质玄武岩和上橄榄质玄武岩构成,产状平缓。

火山碎屑岩可见厚度大于5m,分布于海拔高程约60m以下,构成火山锥的底座。

下橄榄质玄武岩出露于方山海拔高程约80m以下,可见厚度大于20m;柱状节理发育,表面受岩浆高温烘烤,呈红褐色。上橄榄质玄武岩分布于方山海拔高程约80m以上,可见厚度约50—80m。

第四章

结束语

野外实习对于一个实践性和体验性比较强的学科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野外实习,使同学能在吃苦忍耐能力、应变能力、主动性、互相关心、互相 帮助、团队精神、人与自然和谐等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实习,不仅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开阔了视野,获得了知识,而且极大地发挥了团队精神,互助互励,表现出很强的集体凝聚力,加强了彼此间的友谊。

篇2:南京六合方山地质实习报告

一.南京六合方山地学考察

1.实习内容:

a.南京六合方山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次火山岩,火山机构和火山地貌的认识,了解火山喷发的全过程。

b.学习地形图的使用,地层剖面图和路线地质剖面图的绘制,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等)及野外地质记录等常规地质工作方法与技能训练。

c.初步学会利用野外地质素材,组织归纳,并编写地质实习报告的能力。

2.实习报告:

方山位于南京市六合区横梁镇,为典型的休眠火山。远望如一方印,古称印山。因戴笠飞机在此失事,一度亦称戴山。

周围较低的部分分布着白垩系上统赤山组砖红色砂岩及第三系中统洞玄观组砂砾层,形成缓坡。在洞玄观组之上覆盖着上第三系上新统的方山组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

根据方山组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的分层及上下关系,可以判断方山火山喷发分为两期。第一次喷发期为溢流,组成一套致密橄榄玄武岩,气孔状玄武岩(简称下玄武岩),其喷发停歇后堆积了一套含火山碎屑沉积岩。第二次喷发期为溢流──爆炸──溢流,构成了一套玄武质集块岩及细粒橄榄玄武岩,细粒气孔状橄榄玄武岩(简称上玄武岩)。除上述二次喷发期的玄武岩类岩石外,还有晚期粗玄岩、玄武岩沿火山通道或原生裂隙侵入,构成岩颈及岩墙,结束了喷发活动。

方山玄岩喷发形式是属中心喷发型,方山是位于一完整的火山口部位,可观察到下面几个特征:

1、在地貌上,方山是一个平缓的圆形低山,周围较低部位分布着白垩系上统赤山组砖红色砂岩及第三系中新统洞玄观组砂砾层。覆盖其上的有下玄武岩,含火山碎屑沉积岩,上玄武岩,这些岩石产状较平缓,倾角一般为10─15度,局部可达30度。但它们的倾向却是变化的:北及东北坡均向南、南西倾斜,而西、西南、南及东南坡玄武岩均向北倾,这是由于火山喷发晚期火山口塌陷所致。

2、较靠近中心的火山口部位,分布着玄武质集块岩,产状较陡,一般在30度左右,倾向与岩流方向相反,构成火山锥,中心管道部位即为粗玄岩充填。

3、具放射状及环状裂隙,部分为玄武岩岩墙侵入充填。

二.南京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

南京地质博物馆由老馆和新馆两大部分组成,老馆为一幢具有德式风格的红色三层楼房,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有馆藏标本两万多件。设置了《地学摇篮》、《中国的石文化》、《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4个展厅;新馆设置了《行星地球》、《生命演化》、《恐龙生态园》3个展厅。

我们参观了全部展厅,了解了中国古代地质学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地质科学发展历程;领略了源远流长的中国石文化历史,感悟了“石人合一”的无我境界;加深了对世界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中国古代采矿技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知识的认识;对灾害发生的根源、预防及治理等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

篇3:南京六合方山地质实习报告

一、问卷调查的目标和内容

1. 调查目标

(1)了解桃花节期间桃花岛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的量和质;

(2)了解桃花节期间游客对景区所提供的接待设施和项目的满意程度。

2. 调查的具体内容

(1)游客获得节庆活动信息的途径;

(2)游客参与桃花节期间节庆活动项目的数量及内容;

(3)游客对桃花节节庆期间接待设施的评价;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1. 游客获知节庆信息的途径

通过调查,游客获知节庆信息来自于以下几块:亲朋好友推荐、广播电视广告、网页信息、微信平台推广、宣传资料等。调查后得知,游客更多的是通过亲朋好友推荐来参加桃花节节庆,比例占46.19%。其次是通过微信平台的推广,比例占26.08%。而通过网页信息、广播电视广告等途径获取信息的在少数。

2. 游客参与桃花节期间节庆活动项目的数量及内容

桃花节期间的节庆活动有观赏桃花、观看节目演出、品尝食物、桃花摄影比赛、购买农产品、垂钓、参加或者观赏桃花节相亲会、自行车骑车比赛等。根据调查,节庆活动参与较高的有以下几项:观赏桃花99%,观看节目演出67%,购买农产品86%。桃花摄影比赛有45%的游客参与,桃花节相亲会有36%的游客参与,垂钓有22%的游客参与,自行车骑车比赛有11%的游客参与。

3. 游客对桃花节节庆期间接待设施的评价

(1)道路和停车场

通过实地调查,景区的进入性较好,道路都得到硬化,有专门的桃花大道直达景区门口。在景区门口,有一个大型的简易停车场,可一次停泊近千辆私家车。在回答交通是否便利这一项,对此满意的游客占到71%,但也有21%的游客表达不满意。在回答停车是否便利这一项,对此满意的游客占到33%,却有43%的游客表示不满意。究其原因,桃花节节庆活动持续时间较短,仅为10天左右,只能包括两个周末。工作日游客较少,而双休日期间游客大批涌入。节庆逢双休时,道路拥堵非常严重,造成车辆进出两难的困境。停车场容纳不了那么多的私家车,从而造成游客对交通、停车的不满。

(2)公交巴士

南京市民如果选择公共交通,可乘坐地铁S8线或者502路至六合县城,然后乘坐632路公交车至竹镇,转G61路至景区。公交车比较干净宽敞,班次每30分钟一班。公共交通比较方便。

(3)景观与环境

在对景区的评价中,对景区环境满意的游客占被调查游客总数的91%。但也有部分游客在调查建议中说,由于景区管理的疏忽,桃园里随处可见垃圾,比较煞风景。建议应该加强景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加强对游客的引导。

(4)景区公共厕所

景区内有一个标准的公共厕所,男厕、女厕位置各10个。这在非节庆期间是够用的,但在人流量大的节庆期间就明显不够用了。在景区厕所是否干净卫生一项,36%的游客表示不满意,46%的游客表示一般。景区厕所厕位是否够用一项,68%的游客表示不满意,21%的游客表示一般。

(5)参与性项目是否丰富、有特色、有趣

以2014年桃花岛桃花节的节庆活动为例,虽然有民俗表演,但节目多为一般的歌舞,鲜有结合当地特色民俗文化的原创节目,同时也缺少游客参与互动的表演节目。在参与性项目是否丰富一项上,有41%的游客表示满意,但表写示一般、不满意的游客人数分别占到总数的38%、22%。在参与性项目是否有特色一项上,表示一般、不满意的游客人数分别占到总数的24%和21%。在参与性项目是否有趣一项上,表示一般、不满意的游客人数分别占到总数的33%和18%。

(6)景区餐饮

桃花岛景区建有烧烤台、餐饮酒店,景区外围10公里范围内,有多家农家乐,可满足游客多样饮食的需要。但实际调查发现,景区所提供的餐饮还未能达到游客的要求。景区内部的餐饮所提供的烧烤品种较为单一,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饮食需求。景区外部的农家乐因为离景区有段距离,加之道路的拥堵,所以显得不太方便。游客在景区餐饮品种是否丰富、景区餐饮是否可口这两项上评价不高。

(7)景区农产品

桃花节期间,桃花岛景区专门辟出农产品集市街,用来满足游客购买当地土特农产品的需求。在集市上,当地农民把农产品进行出售,例如香椿头、野蒜、豆腐、杂粮、活珠子、花卉、果木植株等。总体来看,游客对景区所组织的农产品集市的评价较高,认为农产品价格比较合理,而且农产品比较丰富。但也有部分游客觉得农产品包装比较粗糙,不便于远距离、长时间运输。

参考文献

[1]贾宁,聂艳梅,雷芳等.浪漫须形与神谐——中国浪漫之都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思考[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1,04:115-133.

[2]李亚洲,吴小根,罗浩.南京市明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河南科学,2009,03:362-365.

[3]闵曙辉,张郴,潘颖.基于问卷调查的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初探[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02:102-106+124.

篇4:南京市六合区茶叶产业发展探析

1 茶叶产业发展情况

1.1 产业发展迅速,实现清洁化生产

全区现有主要茶叶生产企业12家,其中有QS认证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其中南京六合平山林场发展有限公司、方山林场和南京六平茶叶有限公司三大茶叶基地面积占全区茶叶面积38.5%。南京六合平山林场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其“华平”牌雨花茶因受平山森林公园气候环境影响,生产出的茶叶具有品色独有、品质独特、品味独俱的特性。方山林场位于六合区东部,从2005年开始种植茶叶,现有茶叶面积66.7 hm2,每年有5t“极目”牌有机茶“走出”方山,成为茶客新宠。南京六平茶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南京市六合区茶叶加工、销售服务体系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公司现有133.3 hm2生态茶园,年产“六平”茶叶达15t。目前,全区超过半数茶叶制作实现机械化,拥有鲜叶分极机、杀青机、揉捻机、精揉机、理条机、全自动烘干机等先进的清洁化加工生产线。

1.2 推进标准化生产,打造知名品牌

近年来,六合区把推广茶叶生产标准化作为提升茶叶质量的关键措施来抓,通过建立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示范区,加强技术培训,大力推广茶叶生产标准化。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积极开发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提升茶叶的内在品质。目前,该有“极目”、“尖山”、“金牛”、“大荡湖”等14家企业茶叶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华平”等3家获绿色食品认证,“六平”等4家获有机食品认证,拥有“华平”、“极目”等一批知名茶叶品牌,“华平”牌雨花茶连续多次获得江苏省“陆羽杯”名特茶评比特等奖。为了适应当今品牌消费潮流,六合区在努力提升茶叶质量的同时,非常注重品牌建设,精心培育南京市名牌、江苏省名牌,以打造知名品牌,扩大市场份额。目前全区有1个茶叶产品获江苏省农业名牌产品,3个茶叶产品获南京市名牌产品。茶叶名牌产品的涌现,大大提高了产品知名度,提升消费者认可度,促进产品销售,增加了种植效益。

2 茶叶产销形势和问题

2.1 市场需求放缓

“雨花茶”曾作为六合区的地方名片,用于馈送贵宾的首选。而在茶叶消费中,长期以来存在茶越细嫩价格越高,加之单芽采制成本高、宣传成本高等因素,前几年极品茶的价格一路上涨,名优茶已经被卖成了奢侈品,也助涨了普通茶叶价格,严重脱离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平民消费的范围。但在近年,由于受市场整体环境影响,六合区以名优雨花茶为主的茶叶市场总需求开始放缓,理应作为大众化消费产品的茶叶,渐渐开始恢复原有本质,定价回归理性。针对区内茶叶企业来说,应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大众供应性价比高的茶叶产品,迎合大众化消费。

2.2 劳动力成本上升

近年来,年年都有采茶工难请的信息,本地采茶工的工资每年上涨10%以上。2016年,春季采茶工均价已达到120元/人·天,人工工资的支出占了销售收入的30%以上,生产500g雨花茶的人工支出已经达到400元以上。而茶叶是季节性产业,春茶的采摘期很短,往往只有一个月左右。由于劳动力成本太高,绝大多数茶叶生产者的夏秋茶常常弃而不采,造成严重浪费的同时,也造成了全区茶叶产品结构单一,几乎所有茶叶企业都以雨花茶为主,平均价格水平一直居高不下。

2.3 面临线上竞争

随着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部分茶叶企业开始试水电子商务,增加了网络销售业务。茶叶电商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全国各地传统茶叶企业、中小茶企、茶叶经销商、茶农也纷纷进入网络市场,线上竞争日益白热化,茶叶品质良莠不齐,电商盈利水平持续下降,传统电商发展遇到了瓶颈。而雨花茶作为地方品牌,其加工成本高,工艺复杂,面临激烈的线上竞争,并不具备优势,线上业务想要脱颖而出,需要提供越来越高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

3 发展思路

3.1 进行“绿茶改红茶”的市场探索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六合区部分绿茶企业在制作工艺上采取了“绿改红”的措施,进行“绿茶改红茶”的市场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短期内来看,生产红茶是有一定的市场,但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话,全区还不能盲目扩大红茶生产产量。下一步要客观应对市场变化,探索市场规律,科学调整产品结构。

3.2 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

结合全区生态茶园建设,大力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提高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推广应用先进的茶叶加工技术和装备,实现智能化加工,提高茶产业中的科技贡献率。通过科技集成创新,推动茶叶生产走向标准化,进一步走向品牌化。

3.3 提升茶叶生产附加值

在茶叶的产业化发展中引入“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长期以来,大家习惯于就茶论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拓展茶作为饮品之外的功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开发茉莉雨花茶、茶含片、茶保健品等多样性和功能性产品。同时,以美丽茶园为载体,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将一产和三产相融合,让茶的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通过茶艺工坊、体验式茶园等多种方式,让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让更多的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参与到其中,从而带动茶产业振兴发展。

参考文献

[1]滕清,杨步银.南京市六合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园艺文摘,2015,(9):214-21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电话的发明》的教学反思 下一篇: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协调利用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