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 重任 建设者 教育工作者 品德课

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 及早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是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应首当其冲, 肩负起这个重任,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也必须把探究作为一项新的目标, 把培养探究式人才作为主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教学要注重并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和活动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一定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发展需求, 采取有效教学方式, 有效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

1 积极营造一个相对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课堂环境能够为学生的学习与思维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支持, 并且也只有在充满学习气氛的环境中, 学生才能在探究式的学习中互相启发和影响。从教学需要出发, 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念, 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而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探究思维有独特的作用, 教学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 老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 为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 制造一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条件和氛围, 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 从而激发其探究感, 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 把激起的强烈探究意识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 发展其探究思维。并且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 只有这样才能在整治课堂的教学中以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和引导学生, 因为在学校教学中老师的一句玩笑话或肯定的话语都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作用。可见, 只有真正实现协调、平等的学习关系, 才能为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通过问题引导提高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思想品德课, 是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 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 对学生的要求也有进一步的提高, 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相关知识, 通过自己的有关实践, 去加深理解, 并运用到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之中, 以达到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目的。要激励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师首先自己应刻意求新, 不因循旧习, 用于抛弃旧习和陈规, 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探究性人才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 教师对思想品德教材内容进行探究性的发现和探究性的发挥, 要创设探究性的教学氛围, 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的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再次,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把看书权、思考权、讨论权还给学生, 提倡在看、思、说中质疑和提高。要呵护每一个具有探究意识的冲动和念头, 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探究的言行。探究式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老师要有效引导学生提出学习问题, 尤其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探究式教学。因此, 老师可以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同现象进行有效的分析, 然后再在恰当的时候给予他们一定的解释, 这样有助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 在思想品德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 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 尤其是自己身边的企业性质进行观察, 并且让学生对自己观察到的企业性质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也就是说, 老师要尽量让学生在自主式的探究性学习中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之中, 与此同时, 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同性质企业所具备的经济性质进行有效性的分析, 进而让学生对不同性质的企业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并且学会对部分错误观点进行反思, 实质上是对质疑方法的实践运用, 从而实现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3 进一步拓展探究教学的内容

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 我们的学生创造心理淡漠,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不断探求新知, 敢于创新。对学生独特的见解, 甚至微弱的发光点都要及时地加以肯定和鼓励, 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探究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例如在讲到环境保护这一节时, 笔者首先口述一则新闻:入冬以来, 我国北方受到沙尘暴袭击的案例, 然后提出问题:第一、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第二、北方遭受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面对这个问题, 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做些什么?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和评价, 结果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看法和大胆构思, 达到了培养能力的目的。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实行探究的空间和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可是探究学习的思想可以说是无限的。因此, 除了要有效了解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的探究性学习之外, 还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突破课堂的地域限制, 对学生加以引导, 让他们真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探究性思想品德活动当中。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博物馆社会性的公益活动以及资料研究等。这样, 通过多种社会活动的参与, 就可以很好地锻炼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 并且通过这个过程的锻炼学习, 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 而且还能够对自己多个方面的能力有综合性的锻炼, 从而有效打破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地域限制, 让老师和学生树立合理、科学的教学观念, 一同在探究性的快乐课堂学习中进步和发展, 实现双赢的局面。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思想品德课也应成为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阵地,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当代思想品德课教师的神圣职责, 让我们积极实践, 深刻思考, 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人才而共同努力。总之, 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能够从思想上对学生加强培养, 并能够积极把握时代脉搏, 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融会贯通, 因材施教, 恰到好处, 就可以使自主探究能力落到实处。

4 结语

在现代化社会中面临新的发展形势,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教学发展的要求, 针对当前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老师可以采取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有效利用问题引导来实现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 以及不断开拓思想品德教学探究的空间等方式, 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学习实践, 逐步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在教育教学上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目的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探究不只是一种思想意识, 更是一种认识水平, 不只是一种方法, 更是一种能力。所谓探究, 一定是充满个性色彩的, 对所看到的事物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而这种想法是非常规推理的, 有跳跃性的, 有灵气的, 乃至灵感的。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思品,探究式教学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论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下一篇:省略与空白手法在卡佛“极简主义”小说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