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研究论文(精选6篇)
篇1:3G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通信行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3G无线网络用户呈现出迅猛的增长趋势,同时,网络运行的质量却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目前3G无线网络的整体服务质量就成为主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3G无线网络优化流程的技术上,针对3G无线网络的优化技术分析,希望可以提升服务运行水平,赢得更多用户的认可。
【关键词】3G;无线网络;优化;WCDMA
通信行业的发展,扩大了网络规模,增加了用户数量,但是,快速地增长,必定会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会对网络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就需要做好网络的优化,才能提出解决方案,让优化更为彻底。
13G无线网络内涵及优化流程
3G无线网络的出现满足了人们享受高速网络服务的需求,伴随着系统网络的发展以及外界环境的改变,面临的新型问题就会更多。这样,就需要持续的开展3G网络系统的优化,做好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调节,才能够对网络系统参数加以设定,确保3G无线网络整体的服务质量与水平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对于3G无线网络优化而言,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主要包含了数据的采集、分析,优化方案的制定,实施以及最后的调整五个主要步骤。
篇2:3G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研究论文
2.1覆盖优化
调整工程参数、调整基站发射功率等措施都可以帮助解决覆盖优化问题。在工程参数中,可以对基站的天线高度、下倾角和方位角等进行调整。通过分析,对网络覆盖产生影响的因素包含了边缘覆盖、盲区覆盖、导频信号功率不足、上线行链路不平衡等。为了解决导频信号功率不足,采取措施:
第一,以步长2dB增加无线信号最强基站的发射功率,但是如果区域相对较大,其发射功率最大值也会不过大,这样仅仅是增加发射功率是无法满足要求的。
第二,调整基站天线方位角或者是进行增益处理,但是可能会对其余的区域覆盖带来影响。
第三,通过分析,可以通过直放站或者是新的基站增加来解决这一问题[2]。为了解决边缘覆盖问题,采取措施:
第一,如果所需覆盖的小区范围过大,可以适当增加基站天线的下倾角,将导频发射功率降低,或者是做好低增益基站天线的更换处理,或者是加装一个衰减器在基站发射天线的馈线之上。
第二,增加导频发射功率,可以将小区的覆盖范围扩大,也可以加装塔顶放大器或者是用拥有高增益的基站天线来替代。为了解决盲区的覆盖问题,采取措施:
第一,将某一个小区的导频发射功率适当增加,让小区内存在主导频。
第二,优化多个服务小区的方位角、天线类型以及下倾角等多种基站天线物理参数。
第三,如果系统的容量没有限制,则可以通过直放站的安装,来增强覆盖。
第四,在高负载小区内部做好载波的增加。
第五,利用拥有高增益的基站天线或者是波瓣宽度较窄的天线来对某以建筑物及in行覆盖。为了解决下行链路的业务信道功率不足问题,采取措施:将下行链路业务信道的最大发射功率增加,这样可以确保导频平衡覆盖,也可以满足业务信道的平衡要求,但是可能会对邻近的小区下行链路带来干扰,需要注意。为了解决上下行链路的不平衡问题,采取措施:第一,将导频的发射功率降低,这样可以保证业务信号与导频覆盖的平衡性。第二,调整基站天线的方位角,将基站天线的增益减小,通过小区覆盖区域的缩小,就可以将上行链路的干扰降低,但是可能出现覆盖其他区域的问题。第三,通过新的直放站或者是基站的`建设,就可以解决不平衡问题。
2.2容量优化
容量优化,需要详细的分析WCDMA网络的基站话务统计数据,针对存在容量问题,且覆盖方面也有问题的区域,可以通过基站或者是微蜂窝增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果某一个无线网络基站话务负荷较重,常常会出现话务的拥塞问题,但是周边的基站不具备高话务量,这就表明话务量还存在明显的不均衡问题,需要对基站的软切换比例进一步检验,如果将软切换比例提高,就需要做好软切换对系统信道资源带来的浪费问题,通过参数调整,如果切换的比例不高,就可以利用天线方位角或者是下倾角的调整来满足要求,这样就可以确保话务量能够分担到周边存在低话务量的基站上。但是如此的调整,需要注意可能会影响到无线网络的覆盖[3]。
2.3导频污染优化
导频污染是WCDMA网络覆盖中较为突出的现象,日常优化中基本上从导频功率调整、天线调整、增加或者减少基站等三个方面来降低导频污染率。第一,导频功率调整:解决导频污染最直接的方法是提升一个基站导频的功率,降低其它基站导频的功率,从而形成一个主导频。第二,天线调整:多个导频的共同覆盖一般是由于天线的方位与倾角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因此,根据实际测试的情况,通过调整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来改变污染区域内各导频信号强度,从而改变导频信号在该区域的分布状况。第三,增加或者减少基站:在无法通过天线调整来解决的时候,应该考虑在这些地区增加或减少基站、改变天线安装位置、替换天线型号等措施,但这需要结合扩容统筹考虑。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施3G无线网络优化之前,需要将其内涵明确,能够对网络优化任务的特征全面了解,才能设定优化工作目标,制定科学的网络优化策略,通过掌握具体的网络优化工作内容,确保3G网络拥有更加完备的功能,这样才能确保其拥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将可能存在的不足一一弥补,这样就能够提高质量水平与运行服务效率,将网络服务环境完善,这样才能够达到提高公众满意度,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东升,王晓蒙.移动通信3G无线网络优化探讨[J].信息通信,(05):175-176.
[2]王会涛.3G无线网络移动通信优化探讨[J].科技风,(12):55.
篇3:3G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研究论文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大中型矿山企业逐步采用以小灵通或者WiFi为主的无线通信调度系统。由于小灵通和WiFi无线通信调度系统以语音业务为主,缺少宽带数据和智能业务,所以矿用3G无线通信成为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1]。矿用3G无线通信系统主要由3G核心网、语音调度交换机、传输网络、矿用无线基站、本安手机等组成。井下基站主要采用定向天线覆盖,网络优化的优势在定向覆盖中并不明显。地面基站一般采用与运营商同等电信级的技术和覆盖方式。针对大型矿区地面覆盖和通信质量的要求对3G网络进行优化,可改善接通率、掉话率等关键指标,提供更加可靠、稳定、优质的网络服务[2]。网络优化不仅能保证通信的质量,还能提升系统的整体运行速度,在遇到紧急问题时提供稳定的通信环境。本文以某大型矿井无线通信系统为例,阐述3G网络优化技术在矿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1 网络覆盖问题分析及优化思路
不合理的小区覆盖会给网络带来诸多实际问题,如覆盖盲区和导频污染[3]。覆盖盲区:网络不连续覆盖,局部区域服务品质差,无法保证服务的完整性。导频污染:5dB的窗口内存在3~4 个小区重复覆盖情况,即满足软切换门限的导频信号受限于软切换集容量而无法进入软切换状态,从而形成导频干扰。导频污染会降低下行覆盖的信号质量,无法保证服务的完整性,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
优化思路:确定并增强主控小区覆盖;减弱非主控小区覆盖。
主要措施:优化天线的物理参数,如天线方位角、俯仰角、天线挂高等;调整导频功率。
2 网络优化方案
2.1 某矿区地面基站覆盖情况
按地面覆盖要求,矿区共设置5台地面大基站,井下基站暂定为20台,后期根据井下掘进及工作面情况,可直接增加基站,无需增加地面核心设备。地面基站覆盖情况如图1所示。
关闭中心站以后,对覆盖区的路线进行测试,发现网络中存在的覆盖相关问题主要在图1中圈出的地区发生。弥补覆盖空洞的思路是找出主覆盖。从图1可以看出,可为该区域提供覆盖的小区是F0230,F0229或F0098。
2.2 覆盖盲区优化
位置1首先排除F0098,因为矿区西侧有较高的山遮挡,F0098的信号被大部分甚至完全遮挡;其次,位置1排除F0230。位置2排除F0229,厂区有高层建筑以及工业厂房遮挡,无法改善该区域的覆盖。最后位置1考虑F0229的方向,调整F0229小区到300°左右,把另一扇区天线转到厂区的方向来弥补F0229的覆盖区。位置2 考虑将F0230 小区逆时针方向调整到150°左右。调整天线方向以后,该区域的信号强度及覆盖等级测试结果见表1 和表2 (Cluster:簇;RSCP:Received Signal CodePower,解扩后的导频信号强度;Ec/No:Ratio ofenergy per modulating bit to the noise spectraldensity,每调制比特功率和噪声频谱密度的比率;Coverage Class:覆盖等级)。从表1、表2 可看出,覆盖盲区优化后,RSCP≥-85的比例从58.36%提高到了92.22%,Ec/No≥-10的比例提高到了97.84%,表明该区域信号强度得到增强,已解决弱覆盖问题。
2.3 导频污染优化
开启F0230基站以后,在该基站的覆盖区内存在较多导频污染。F0229在该区域成为导频污染,影响了主覆盖小区的Ec/No,因F0229 基站较高,该区域由F0229和F0230共同覆盖,所以F0229成为导频污染。将F0229小区天线机械倾角从5°调整到7.5°。经测试,优化后导频污染区域基本消除。测试结果见表3和表4。从表3、表4可看出,导频污染优化后,Ec/No≥ -10 的比例提高到了99.12%,RSCP也提高到了94.26%,表明该区域导频污染问题已解决。
3 结语
3G网络优化效果最为明显的手段包括天线方向角和倾角(机械、电子)调整、导频功率参数修改以及切换优化等。本文对某矿区进行网络优化后,信号覆盖率得到了大幅提高,保证了整套矿用无线通信系统的稳定与可靠,提高了矿井综合调度的效率以及紧急情况下调度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无线网络资源,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保证通信质量,以某大型矿井无线通信系统为例,阐述了3G网络优化技术在矿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从覆盖盲区和导频污染2个方面入手进行网络优化,优化后该矿区网络信号覆盖率得到了大幅提高,基本消除了导频污染区域。
篇4:3G热点区域网络优化探索
关键词:WCDMA;热点区域;网络优化
中图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6-0000-01
一、移动网络优化必要性和目的
移动通信的网络优化是指对运营商通过实际测试、用户反馈以及统计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各种数据,找到影响通信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通过调整网络配置、扩容等技术,使现有移动网络运行平稳,同时也对移动通信网络未来的规划及维护建设提出合理性建议。3G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很高,能以较少的投入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节省开支。3G已经取代了2G系统,所以继续完善3G网络建设,保证3G业务的有效开展,加强对其它运营商用户的吸引是非常必要的。
近些年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用户对网络的服务质量及便捷性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优化现有网络,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中国的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经过几年对3G网络的大力投资,高速建设,三家运营商的3G网络规模己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3G移动通信网络,拥有10亿的用户群。但是,网络的质量却远远没有跟上网络规模的发展速度,导致网络信号质量差、带宽不足。由于网络性能跟不上导致一些地区无法发展数据业务,不能充分发挥3G网络的优势,使得用户流失,网络运营收益降低。因此,网络优化工作的高效性可以直接影响到运营商的收入,对运营商的长期效益更有深远的影响。
移动通信网络是一个结构非常复杂且运营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网络。随着移动用户数的快速增长,用户群体的不断庞大,给现有移动通信网络的的容量带来巨大压力,再加上话务量的分布及其不规则,使得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很难做到一次到位,网络建成后总会因情况的不断变化出现各种问题。此外,无线频率资源十分有限,分配给移动通信使用的频率资源的更是严重不足,导致移动通信中频率复用非常普遍,同频干扰的现象很严重。上述原因,使得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状态,运营商的投资并没有得到很高的效益。因此,运营商要在运营中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网络进行及时调整,合理配置网络资源,通过网络优化使现网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二、导频污染的RF优化方法
导频污染的优化大量的工作是在RF优化,即调整天线高度、方向角、下倾角等,目的是增强需要的小区覆盖和降低不必要的小区覆盖。所以,优化的关键,需要考虑到如下的情况。
(1)通过测试确定哪些区域存在导频污染,以及严重程度,因为有一些地方比如水面上比较容易发生导频污染,但由于水面是没有用户或用户极少,可能就不必要过分关注那里有少量的导频污染现象。
(2)结合规划目标,确定这个区域应该属于哪个小区或哪几个小区(不要超过3个)覆盖,以及哪些小区是越区覆盖。
(3)根据目前相关小区工程参数配置情况来调整相应的工程参数(通常是天线方位角、倾角、挂高等),来达到增强应该覆盖的小区信号,降低是越区覆盖的小区信号,但需要注意,在选择调整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利弊,不要出现这个问题点解决了,另一个地方又出现了问题。
(4)如果调整工程参数不能解决,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考虑其它一些方法,如:调整导频功率、增加基站等。
三、规划阶段导频污染问题优化
在移动网络规划时,可以利用规划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测试,假设给定负荷情况下给出的网络整体性能,其中可以看出网络中哪些地方可能会出现导频污染,并加以分析。经过规划仿真软件的模拟及计算,软件可以画出导频污染的分布区域的图示。仿真软件可以直观的看到建成后的效果,规划时提前避免导频污染,把导频污染在规划阶段降到最低,从而为实际的网络设计方案提供设计分析。地图的精度和准确性传播模型的精确度决定了规划软件导频污染分析的准确性,实际应用中应加以考虑。
四、实际网络导频污染问题优化
规划仿真软件的设置的各方面条件比实际网络的地貌、无线环境、话务分布等要单一很多,所以实际网络中的导频污染现象的原因更为复杂。经常会出现在仿真时导频污染问题通过调试解决,但实际现网中同一地点导频污染严重。同理,某区域在仿真中存在严重的导频污染,而在实际网络中由于地形特点并不存在导频污染了。此外,仿真调整依靠计算机完成,方便快捷,而现网中的优化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操作起来会复杂很多。比如,想调整移动某一天线高度,刚好这个天线的挂高位置不能改变,那么只能用别的方法替代。但就仿真和实际网络优化解决导频污染的总体思路来说是很相似,具体的说,常用调整天线的角度、调整导频功率、调整导频功率、采用RRL'或直放站、加设微小区等方法。
五、具体网络优化案例
移动终端如果同时收到多个主导频,且功率而相近,存在導频污染,测试过程中发生了掉话。可通过调整天线角度解决掉话现象。如发现无线接通率指标差,应查看UEID分别为不同用户导致的,从而排除用户因素,从失败的业务类型来看RRC连接请求建立失败(业务相关)大部分为发起PS业务建立、RRC连接请求建立失败(其它)都为注册类业务。RAB请求建立时下行EC/IO处于-17左右,从而判定为下行质量差导致的,该小区覆盖处于热点区域3G网络边缘怀疑小区覆盖方向信号杂乱无主导频现象。从而导致当发起呼叫建立时容易造成未接通现象。核查小区无邻区漏配现象,本次通过调整小区异系统重选启动门限(SsearchRAT)(2->4)让UE在EC/IO迅速恶化前通过及时重选占上GSM小区以免由于EC/IO变差而导致的RRC、RAB请求建立失败现象。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RAB建立请求次数与调整前相比略有下降,RRC连接建立失败次数、RAB建立失败次数均有所下降。符合当小区覆盖质量较差时通过加快异系统重选占上GSM小区,所以本次RRC、RAB连接建立请求次数相比之前有所下降,本次话务统计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篇5:3G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研究论文
WiMAX之于3G
3G是支持高速无线通信的ITU规范。这一遍布全球的无线连接与GSM、TDMA和CDMA相兼容。下一代3G蜂窝服务能够为语音和数据提供一个远程无线接入范围。全球的运营商目前都在为城镇、郊区和交通流量较大的乡村地区部署3G网络基础设施。下一代3G蜂窝服务能够跨多种地域创建广泛的数据接入范围,从而为语音通信和互联网连接提供最理想的移动计算能力。
IEEE802.16e自提出以来一直都比较引人关注,特别是有Intel这样的业界巨头和无线WiMAX技术组织的推动,业界对802.16e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尤其是802.16e与3G的关系,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有的观点认为802.16e会取代3G,有的则认为802.16e不可能取代3G,只是3G的互补技术。为了分析802.16e与3G的关系,下面对这两种技术进行全方位对比。
对于802.16e技术和3G技术,首先由于定位的不同,二者存在很大差异。
从标准化程度上看,802.16e仅定义了空中接口的物理层和MAC层。在MAC层之上采用的协议以及核心网部分不在802.16e所包含的范围之内。802.16e的空中接口标准化工作预计近期完成。3G技术作为一个完整的网络,空中接口规范、核心网系列规范以及业务规范等都已经完成了标准化工作,涉及无线传输、移动性管理、业务应用、用户号码管理等内容。
从业务能力上看,802.16e提供的主要是具有一定移动特性的宽带数据业务,面向的用户主要是笔记本终端和802.16e终端持有者,
802.16e接入IP核心网,也可以提供VoIP业务。3G从设计最初就是为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共同设计的,对于话音业务,核心网络仍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实现,QoS有较高的保障。802.16e牺牲了移动性换取了数据传输能力的提高,它的数据带宽优于3G系统。但是3G的数据能力也在不断提高,3G增强型如HSDPA,已经可以实现10Mbit/s的接入速率。按照ITU的定义,3G增强型最终目标可以达到30Mbit/s。
尽管无线WiMAX技术的传输速率可达到3G的10倍甚至更高,其覆盖范围用低阶调制时可与3G匹敌甚至更远,但这不是3G标准的以无线广域网WWAN为基本模式、以公众语音及多媒体数据为内容、在全球范围内漫游的个人手机终端的基本市场定位,本质上无线WiMAX技术是作为3G及3G演进的一种无线城域网、多点基站互联的重要支持手段而已,两者潜在的市场尺寸亦有巨大差异,从而根本谈不上无线WiMAX技术会成为3G的终结者。
从覆盖范围上看,802.16e为了获得较高的数据接入带宽(30Mbit/s),必然要牺牲覆盖和移动性,因此802.16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主要解决热点覆盖,网络可以提供部分的移动性,主要应用会集中在游牧或低速移动状态下的数据接入。3G则是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是连续的,用户可以实现不间断的通信。
从无线频谱资源上看,3G拥有全球统一的频谱资源,而802.16e则正在试图寻找2~6GHZ之间的频率资源,各个国家目前可用的频率都不一致。因此,802.16e最终获得足够的全球统一频率存在一定难度。
篇6:3G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研究论文
某省目前移动通信用户规模较大,但在某些地区的移动交换无线网络覆盖强度并不到位,这位省内移动通信企业的服务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影响。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在于该省采用了传统的移动通信线路测试方法,这导致他们在技术应用方面难以覆盖所有区域,造成网络经营过程测试结果影响。如果考虑在移动无线交换网络中采用联合优化技术,分别对交换无线网络参数和语音服务呼叫项目进行检查调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施联合优化技术之前,应该首先明确该省在移动交换无线网络方面的联合优化技术应用原理。在移动通信管理进程中,主要才用到了交换无线网络实施管理,它其中的交换机能够在工作模式状态下对数据进行分析,记录寻呼没有响应或响应时间较长的区域,然后结合技术手段分析最近一段时间内被呼叫用户的具体地理位置。如此才能确定该被呼叫用户是否还停留于该区域中。如果在区域内出现语音服务呼叫失败情况则说明该区域的`通信网络信号覆盖相对偏弱,移动通信企业技术维护方面需要适当提高该区域的移动信号覆盖率,以达到增加区域信号覆盖强度的目的。为此,在移动交换无线网络联合优化技术应用中需要对其无线网络参数进行检查调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