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模式探究

关键词: 收款 方式 互联网 银行

一、“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现阶段,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影响下, 各家银行都在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另一方面, 各大银行以及互联网企业的支付方式以及收款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由原来的面对面缴费逐渐地转变为移动互联网支付。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公司的发展速度正在逐年加快, 在这种情况下, 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也在逐年提升。直至今日, 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 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商业银行要想获得持续有效地发展必须要重视自身银行机构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当前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一) 第三方支付布局了大量的支付场景, 损害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

目前, 在第三方支付商业组织机构正在飞速发展, 这些组织机构已经逐渐的占据了大范围的支付市场。其不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线上转账, 线上缴费, 线上还款等夫妇, 还可以使消费者能够通过线下缴费软件支付生活上的消费。2017年, 全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到了55万亿,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26万亿。另外, 在这种大环境下, 消费者的消费思维已经逐渐地转变为互联网+思维。可以说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兴起, 不仅带走了传统商业银行大量的客户, 同时还会银行所开展的POS业务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 在综合化网络服务体中, 银行位于链条末端

现阶段,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当中的大型企业主要有三家, 其一为百度, 其二为阿里巴巴, 其三为腾讯。这三家企业已经逐渐的占领了我国互联网用户市场、信息市场以及购物市场。现阶段, 社会群众对于银行机构所开展的业务参与倾向度相对较低, 具体而言, 淘宝在为人们购物生活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 大量的流动资金会逐渐的流入到第三方支付市场当中, 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市场内的流动资金就会逐渐缩减, 同时一些银行机构的客户群体也在逐渐流失。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向商业银行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三) 商业银行业务缺乏创新和特色

虽然, 现阶段各大商业银行机构正在积极努力的扩展线上业务, 但是所获得的成效并不显著, 主要原因就是业务过于单一, 产品缺乏特色性。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在于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竞争的过程当中并不能建立起自身的优势。同时再加上, 银行机构的上下游企业无法全面的了解各项互联网业务, 导致商业银行机构很难创新出独具特色的产品以及服务业务体系。

三、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下再发展的对策

(一) 互联网营销

商业银行在实际进行业务及产品销售渠道扩展期间, 必须要构建出专项互联网销售平台。从现实的角度分析, 目前, 人们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依赖程度正在逐年提升, 基于这一情况, 拓展网络营销渠道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提升销售额的首要工作。除此以外, 商业银行还必须要与护理网理财机构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关系, 并制定出共赢的战略协定, 这种战略协定在扩大商业银行的影响力之外, 还增加客户的选择范围以及选择灵活性。

现阶段, 我国诸多商业银行机构正在积极努力跌建设专属客户端, 该种客户端的有效建立不仅能够极大的提升商业银行的营销服务质量, 同时还可以极大的扩展商业银行的营销范围。进而降低第三方支付产业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不利影响程度。当商业银行通过该种客户端使自身机构的客户量提升之后, 需要构建出完善的B2C平台, 以此来进一步提升自身银行的销售质量以及信息搜集能力, 充分的掌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信息。

(二) 调整经营理念, 创新金融产品和支付方式

具体措施包括:第一, 从稳健致远, 努力维护良好的商业银行声誉转变到市领导层身体力行投入创新, 培养试错文化;第二, 从实行总分行制, 职位较为固定, 部门相对分割转变为细化创新目标与任务, 打通部门合作壁垒;第三, 从人才晋升体制复杂转变为完善人才激励制度, 跨界引入人才 (如用户体验设计、数据分析) , 创设敏捷开发团队。根据以上种种, 从传统银行文化转向互联网创新文化。

从创新金融产品和支付方式层面, 关键是网络金融产品的优劣。其首要标准应以客户为中心, 在客户操作的便捷性、产品的实用性以及客户的收益方面进行提升, 依托银行业的品牌效应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同时, 在便民的角度上创新支付方式, 如非接触式支付、二维码支付方式等, 既减少了客户银行卡过多不方便携带的负担, 又节约了支付时间。

(三) 加快变革传统商业模式, 运用大数据

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多以窗口一对一服务为主, 业务办理过程由银行工作人员独立完成。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商业银行在传统金融业务的同时, 融合互联网精神, 通过构建出完善的互联网平台来有效地客户需求进行集中处理, 进而提升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

减少人工, 增加电子设备进行业务办理, 如招商银行的可视柜台开卡, 工商银行的多媒体自助终端等, 大部分非现金业务均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办理。体验式金融服务可以提升客户自主办理业务的兴趣, 减少等待时间。商业银行必须要重视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的扩展工作, 以此来不断地提升自身银行的营销范围以及营销服务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 我国互联网技术正在飞速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 从传统商业银行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而传统的商业银行要想获得持续有效地发展, 必须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 顺应形势积极变革, 夯实客户基础, 提升价值创造力, 发挥自身资金雄厚、风控完善、信誉度高等优势, 从而构建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再造领先优势。

摘要:近年来,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显著上升, 互联网性质的金融产品也逐渐地得到了社会群众的认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变革, 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 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提出了应对冲击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 杨虎.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14 (04) :3-5.

[2] 李萍.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研究[D].2015, 06.

[3] 袁露茜.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2016, 05.

[4] 张军成.“互联网+金融”生态成长的逻辑与形态[J].生产力研究, 2016 (8) :25-26.

[5] 林华, 付宝江.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网点转型发展策略[J].金融纵横, 2015 (10) :76-79.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生活饮用水消毒方法 下一篇: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对传统会计的冲击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