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本文从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概述入手,对企业财务管理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原理和创新运用进行了分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论文 篇1: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问题
摘要: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发展现状,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起步晚,范围相对狭窄,缺乏风险管理机制和有效的制度规范,与巴塞尔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文章在参考国外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理论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具体针对性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有所借鉴。
关键词:风险管理;衍生金融工具;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经济的特殊部门,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伴随着银行业的日益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被利用的越来越充分,银行业也越来越脆弱,发展到现在,银行业要承担极大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随着金融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危机对经济的影响越加明显,这给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分析和论述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有效的商业银行监督。
一、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核算表内核算与表外核算不一致
将衍生金融工具完全放到表内进行核算是一个具有颠覆意义的突破,在国内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或者核算指引的情况下,很多商业银行还只是逐步地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在合约签约日的账务处理并不复杂,尤其是象远期、互换合约,在合约签订日的公允价值都是零。在签订日的表内确认实际上都是零确认,在形式上跟传统的表外核算并没有区别。表内核算衍生金融工具的难点实际上是在整个合约的存续期间,也就是要定时甚至逐日地对衍生金融合约进行估值,并且及时地把估值结果反映到损益表中去。
(二)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岗位轮换制度没有得到普遍推行,未能很好地造就业务的多面手和综合管理人才,也难以避免因为岗位人员老化而产生的各种弊端。
(三)基础金融衍生市场相对来说不够完善
相比西方国家,在传统的基础金融工具交易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之后,才诞生了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是在基础金融工具市场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发展与完善市场环境,使实体经济能有效地承担风险的发生,从而是衍生金融工具与基础金融工具市场相匹配。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银行资金构成和经营特点带来的风险
银行经营的负债性决定了其资金构成的债务性。银行负债偿还的不确定性要求银行必须留有一定的周转资金。如果周转金不足,就有可能给银行经营带来冲击。从银行负债来看,主要包括各种存款、出售金融资产借入资金、向中央银行或同业借款以及办理业务中的临时占用资金等四个方面。其中存款占主要部分,而存款偿付的不确定性使银行随时面临客户提取存款冲击。如果银行不能满足存款客户取款的要求,就导致银行信誉下降,发生挤兑风潮,造成银行资金紧张甚至面临停业倒闭的危险。
(二)银行资产规模及期限结构带来的风险
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是放款与投资。银行根据负债情况进行放款和投资,如果不合理,造成短存长贷或超规模贷款与投资,都可能造成资金短缺,使银行周转不灵,发生经营困难。
(三)经济管理体制
在不同的经济管理体制下,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的主体不同,银行的风险程度也大有差别。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逐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允许企业破产或倒闭,经营的风险性明显增大,而承担风险的主体由财政变为企业,但企业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有限,当出现长期亏损时,借入的资金便会逐步被占用,一旦破产或倒闭,就难以收回,造成资金损失。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内部风险防范机制
重视风险管理体系标准的建设。以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为指导,以国际管理标准的“过程模式”为框架,将质量管理体系的精髓导入银行内部控制;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全力打造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执行工具,使风险的监测评价、信息交流和反馈都在一个运转良好的运行机制中得到实现;着重加强风险预警工作,把风险的监测管理从单一向全面、从静态到动态、从事后向事前转变,从行业、区域、产品、客户等多个维度进行标准化的评级和预警,从而达到实现深层次挖掘风险成因、准确捕捉风险变化、及时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保证资本充足率,适度限制衍生金融品的发展,加强资产负债组合管理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用来衡量银行资本与资产风险预防程度相对而言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对于资本充足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决定中作了如下规定:“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核心资本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
(三)加强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
商业银行自身应建立表外业务报表制度,提高表外业务信息透明度,表外业务的风险在于其极强的隐蔽性,信息透明度很低,以致银行监管当局无法加以有效地监督、控制和防范,我国商业银行业目前有着蓬勃发展的势头,按统一标准建立表外业务会计准则和报告制度已极为必要,为此,应建立严格的表外业务经营状况报表报送制度,以便各商业银行决策者及时了解表外业务经营项目分布状况、经营规模以及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表外业务经营中可能带来的风险实施有效的监督控制。
(四)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经营控制制度
从企业风险形成的内因出发,大多源于企业内部经营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对关键部门和关键岗位缺乏严格的职权控制,相互牵制的力度没有到位,给企业风险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条件。企业要确定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目标,明确内部经营控制制度设计和风险管理建设方向,明确规定企业各级机构职责和具体岗位职能。在此基础上,设计起草内部经营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流程体系。企业管理层要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员工在对本企业风险管理的完善程度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完善内部经营控制制度、加大内部经营控制力度、消除风险隐患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张隽,朱明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5).
2、马立军.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朱振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8).
4、卜华,王先鹤.资产证券化的反思——从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说起[J].财会月刊,2009(6).
5、陈秧秧.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准定的回顾与展望[J].财会通讯,2008(7).
6、葛建新,徐经长.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新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胡开珍.新会计准则对上市银行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7(8).
8、霍艳丽.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上市银行市场预期表现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9、贾建军,张文贤.新企业会计准则运用对境内上市商业银行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7(1).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韩雪卿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论文 篇2:
中小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财务风险管理创新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本文从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概述入手,对企业财务管理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原理和创新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衍生金融工具;创新运用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衍生金融工具已经成为了当今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衍生金融工具的有效应用可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因此在这种前提下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运用进行研究与探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1.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通常来说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和发展有着其独特并且深刻的历史背景。即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持续转型和各国金融管制的不断放松,导致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不确定性在日益提升,这使得波动性较强的金融市场替代了过去相对稳定的金融市场,这使得传统的金融工具较难对新出现的市场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企业面临这种不确定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出现,为有效降低此类风险带来的利益损失,金融市场中各类创新金融工具不断涌现。除此之外,由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面对着金融环境的持续变化和自身经营理念的不断更新,也更加注重金融创新工作的进行。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下就导致了其各种新型衍生金融工具的推出和发展。即衍生金融工具在本质上是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必然产物,而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在实质上就是企业不断适应资本市场发展需要、不断进行自身融资模式、经营体制革新的过程。衍生金融工具发展到现今,经过不断的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结合,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形式变得更加巧妙、精确、可信,这其实也更好地体现了衍生金融工具的自身魅力和经济价值。最终企业在为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前提下,在不断促进衍生金融工具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2.衍生金融工具原理
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是根据其具体特性和原理来决定的,这主要体现在远期、期货、互换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原理进行了分析。
2.1远期
远期通常是远期合约的简称。而远期合约是指以一个固定的价格在一个未来的一个约定的日期。交易双方买入或者卖出某种具体数量标的物品的协议,而这一日期被成为交割日期,而其中的价格被称为交割价格。即通俗的说远期合约是一种即将到来的合约。除此之外,远期合约最为显著的特征通常是订立交易协议的具体时间和交易发生时间之间存在的滞后性。就我国企业而言,目前对远期合约进行应用的方式通常是以汇率为基础变量的远期外汇合约和以利率为中心变量的远期利率协议。这些远期合约的买入与卖出实际上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规避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而采取的财务管理措施。
2.2期货
期货是衍生金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说期货在本际上是一种标准化了的远期合约,但是相比远期合约期货更加注重套期保值功能、价值发现功能和规避风险功能,并且相比远期合约期货的整体流动性也更好。除此之外,由于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存在着本质性的不同,因此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并且通过期货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进行标准化的交易并且更为合理的规避金融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最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
2.3互换
互换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核心内容之一。通常来说呼唤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参加者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来签订协议,通过互相或者交叉支付相应的本金或者利息的多边交易行为。一般而言,互换的期限往往是中长期期限并且根据协议内容的不同,互换的主要形式也存在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两种形式。除此之外,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互换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规避利率变更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并且减少货币汇率变更给企业的涉外业务利润产生影响,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3.企业财务管理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运用
企业财务管理中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这主要体现在资金募集、降低理财成本、防止被并购、确保投资收益、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企业财务管理中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3.1资金募集
资金募集是企業财务管理中衍生金融工具运用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来说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资金筹集环节中,即主要是在对筹资成本管理等环节的应用。在企业资金筹集过程中较为常用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主要包括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货币互换、期权及和其他相应的组合型衍生工具,除此之外,在企业反收购的资金筹集和、认股权证和以及相应的改善企业资本结构等工作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可以更好地锁定筹资成本并且有效改良企业的财务结构和负债结构。例如,某企业需要进行一项较长时期分段资金募集,当时利率上调预期较大,企业通过签定远期利率协议将单一期限的筹资利率进行了有效的固定,企业借入的每一笔贷款,通过远期利率协议的应用企业可以将浮动利率的贷款在未来某一个时间段进行锁定,该企业在该项目资金募集使用上有效降低了应利率上调风险带来的财务风险,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自身募集整体水平的有效提高。
3.2降低经营成本
降低经营成本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的过程中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可以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例如企业在降低经营成本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利率较低的外汇种类作为筹资的对象,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兑换成企业财务管理实际需要的币种,然后通过互换、远期汇率合约等衍生金融工具来降低相应的经营成本。例如:某外贸公司,近年来人名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较大,为规避汇率风险,出口业务签立订单后,即向银行办理锁定汇率业务,如2013年2月收到订单,预计6月份收汇,公司在2月份与银行以6.18锁定汇率,合同金额USD100000,00。到期6月份按期收汇,以6.18结汇给公司,而当年6月份实际汇率为6.10,这样公司就赚取了人民币8000元的收益;同时该公司对于进口业务则采取押汇方式,公司从德国进口奔驰底盘业务,采用欧元结算,远期信用证方式支付。欧元波动较大,公司收到客户提交银行的单据后办理押汇,到期再支付给外商, 2013年9月2日办理一单业务,当天汇率为8.114,而2013年11月29日实际支付汇率为8.3229;2013年10月28日办理另一单业务,当天汇率为8.4424,而2014年1月10日实际支付汇率为8.2712。所以应用衍生工具交易有亏有盈,是有风险的。除此之外,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固定利率来换取浮动利率并且通过利率互换来对债务利率进行合理的优化,并且有效降低相应的融资成本和理财成本,最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
3.3防止被并购
防止被并购是企业财务管理中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的重要目的。通常来说由于现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并且企业间的并购与被并购变得更加频繁,因此企业为了防止被并购需要拓宽筹资渠道,在这一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即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可以有效突破特定市场对信用等级差别的限制,从而在企业面临被并购时可以实现筹集资金的目的来有效进行反并购工作除此之外,由于现代企业间的购并操作越来越繁琐频繁,因此收购与反收购已经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与筹资决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工作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并且同时有效避免由于企业投资股票并且其价格下降的带来的财务风险。另外,金融衍生工具在反并购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减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又财务负担和债务负担,并且减少企业财务管理中现金流出的压力,最终在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的同时更好地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稳定性。
3.4确保投资收益
确保投资收益是企业财务管理中衍生金融工具运用的重中之重。通常来说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确保投资收益的主要目标在于确保企业的未来投资收益。例如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如果通过预期发现未来的存款利率将会下降时,通过卖出远期利率协议企业可以更好地锁定未来的利率投资收益。除此之外,金融衍生工具在确保企业债券收益中也有良好的应用,例如当企业持有一个固定利率债券时,如果在债券没有到期时市场利率就已经下跌到相应的固定利率之下时,企业为了更好地防止市场债券收益的进一步下跌而使自己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时,可以通过债券利率互换协议来锁定其收益并且将相关的财务管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3.5增加企業经济效益
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财务管理中衍生金融工具运用的最终目的。通常来说为了更好地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增加投资回报。例如企业如果拥有一个浮动利率投资组合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先后购买两个相反方向的利率互换交易来增加其资产的投资回报水平。而当当企业拥有一个固定利率投资组合时,同样可以通过从事两个相反方向的利率互换交易来增加投资回报。除此之外,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利用利率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来对企业的合成收益曲线进行有效的优化,从而进一步将企业的固定利率投资期限进行相应的延长或缩短,最终有效实现企业的投资收益最大化目标。综上所述,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降低财务风险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的有效应用可以更好地锁定企业预期的理想收益率并且获得预期之上的经济收益,最终促进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和金融行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运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对衍生金融工具有着清晰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财务管理实践的运用创新促进我国企业整体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科]
【参考文献】
[1]赵锡,顾苏秦.金融衍生工具的税收问题探析[J].税务研究,2008,1(3):55-57.
[2]温铁锁.企业衍生金融工具应用分析[J].企业管理,2013,5(8):44-46.
[3]杨晓敏.集成化财务管理在企业实施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3,2(5):51-53.
[4]赵莎.关于金融衍生工具使用后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思考[J].现代企业,2012,12(36):23-25.
[5]王烟军.企业融资政策选择行为规范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5(9):23-25.
作者:冯曦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论文 篇3:
风险管理对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和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以我国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对公司价值和业绩的效应。结果表明,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于公司价值及业绩影响性质不同。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对于公司业绩的提升具有正效应,但并未被投资者认可,对公司价值具有微弱负面作用。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 风险管理 公司价值 公司业绩
一、引言
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发展很快,已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而迅速地运用。早期企业采用购买保险的方式对财产方面的风险进行转移,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企业面临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遇到越来越多的不可保风险,公司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转变成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Brealey和Myers,2004)。学术界和实务界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能否提升公司的业绩和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和管理层效用最大化理论在这个问题上是不一致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认为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会对公司经营会产生直接影响,其通过降低市场摩擦成本改变公司现金流量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和政策,最终降低公司经营业绩的波动性,提升公司价值。管理层效用最大化理论则认为,虽然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可以通过降低市场摩擦成本提高公司价值,但也会因管理层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产生的代理问题对公司价值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将取决于两者的权衡,并不一定能够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风险管理和公司价值与业绩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综述
有关参与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对于企业价值和业绩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外。Anayannis和Weston(2001)首先提供了公司价值和风险管理之间关系的证据。他们调查了1990—1995年间720家不同行业的大型美国非金融公司(资产总额大于5亿),检查了外汇衍生品套期保值对公司价值(Tobin’s Q)影响,发现外汇套期保值与公司价值正相关,套期保值可以提高公司的价值,平均可以提高4.87%。当然也有许多学者的研究持相反的意见。Guay andKothari(2003)的研究结论表明公司衍生品的使用太少以至于不能解释Allayannls and Weston(2001)的价值奖赏,衍生品和公司价值之间的正相关性更多的是成功的公司使用衍生品的趋势的反映。Guay和Kothari(2003)认为风险管理,例如汇率和利率风险管理,实际上是很小的风险,管理这种并不大的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很小,因此,其溢价也不显著。jin和Jorion(2006)使用119家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公司1998—2001年的样本,研究了套期保值交易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后发现,套期保值和油气生产者的系统风险BETA值负相关,即套期保值降低了公司股票价格对于石油天然气价格的敏感性,而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套期保值并不影响公司价值。但如同他们所承认的那样,可能由于样本选择的关系,他们选择了投资者宁愿不进行套期保值的公司,歪曲了套期保值和公司价值关系的结论。这类研究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也有不少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由于披露数据要求等原因,还没有建立起相关的研究数据(王志诚等,2006)。本文尝试以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和公司价值与业绩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本文以2007年的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对这些公司进行筛选。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执行了以下筛选程序:金融行业是某些衍生金融工具提供者,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较大区别,剔除这些公司。sT公司和一般的公司相比较业绩和财务状况较差,会有极强的动机操纵下一年度的会计盈余,因此剔除ST公司。经过上述筛选后,最后的样本公司为1151家。
(二)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锐思数据(www.resset.cn)、金融界(www.jrj.com.cn)、巨潮资讯(www.cninfo.cnm)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http://www.csrc.gov.cn)等网站上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并逐家手工收集整理得出。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对数据进行了抽样复核。本文数据处理使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
(三)变量定义与描述本文选取了风险管理和公司价值、业绩以及相关控制变量,其定义与描述如(表1)所示。(1)被解释变量。包括两类:一是公司价值变量。西方学者大多采用Tobin’sQ来衡量公司市场价值。Smilhson andSimkins(2005)指出,关于风险管理能否增加公司价值,实证研究有10篇这样的文章,其中有9篇文章用Tobin’s Q代表公司价值。国内也有很多学者用Tobin’s Q来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本文选用Tobin’sQ来衡量公司价值。二是公司业绩变量。本文同时选取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每股收益、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净利率5个单变量反映公司经营业绩。(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为公司是否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虚拟变量。由于不同公司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口径不一致,关于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名义价值占资产或负债总值的成套数据无法获得,因此只能使用虚拟变量表示各公司期末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情况。如果年报披露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是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公布了当期曾经持有衍生金融工具并披露具体的公允价值或者名义价值,则不论期末持仓盈利或者亏损,也不论使用规模大小,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虚拟变量(RM)取值皆为1;另外,即使年末无衍生金融工具持仓头寸,但是当年曾经持有且其盈亏计入当期损益,RM也取值为1,反之则为0。(3)控制变量。为分离出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对公司业绩和价值的影响,需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国内外文献的经验研究结果都表明,公司的规模、资本结构、公司成长性和资产结构等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本文引入上述变量等作为控制变量。第一,公司规模。一般认为,规模较大的公司处于其生命周期更为成熟的阶段,成长空间较小,因而具有较低的市场价值。国外很多文献都对公司规模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小企业有较高的收益,公司规模和公司价值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国内的实证研究也表明资产规模与公司价值负相关。公司规模以上市公司会计期末总资产表示,用来控制规模因素对公司业绩和价值的影响。第二,资本结构。合理的资本结构安排对于公司财务安全性、业绩和外界对其价值评判具有不可忽略影响。负债有助于减少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增加公司的价值;但随着负债率的升高,公司面临财务困境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加,对公司的绩效产生负的影响,由此认为负债率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方向不确定。本文以资产负债率表示公司的债务融资水平,用来控制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和价值的影响。第三,公司成长性。一般认为,市场扩张较快的公司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预期符号为正。本文选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来衡量企业的成长性,定义为公司前后一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用来控制公司的成长性对公司业绩和价值的影响。第四,资产构成。资产构成指的是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资产构成不同的企业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构成也会不同,进而决定企业的经营风险的大小,最终对公司业绩和价值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固定资产比例和无形资产比例作为资产构成的控制变量加入模型。
(四)研究模型设定 为了从数量上考察风险管理及其相关变量对公司价值和业绩的影响程度,根据上文分析,本文以公司价值和公司业绩为被解释变量,以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行为为解释变量,以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固定资产比例和无形资产比例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了如下检验模型,并使用OLS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与公司价值和业绩之间的关系:
作者:贾炜莹 陈宝峰
相关文章:
金融监管衍生工具分析论文提纲02-25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论文提纲02-25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论文提纲02-25
金融衍生工具心得体会02-25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论文02-25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02-25
金融监管衍生工具分析论文02-25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论文02-25
衍生金融工具02-25
金融衍生工具规避风险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