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是人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是人们坚持到底的勇气, 是人们在失败之后仍能重振旗鼓的信仰, 给予了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为之奋斗的不竭动力, 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 要成为一个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人, 就应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和品行, 提高人文素养。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分析
由于当代社会的高速发展, 我们的社会呈现出两种方向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是整体文明的提升, 一方面是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产生, 这导致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出现问题, 思政课需要不断优化和改善。对此, 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多元价值时代到来, 思政课堂面临考验
学校是知识的课堂, 社会是人生的大课堂, 但是当代社会出现了一些不那么美好的声音, 物质崇拜、金钱至上、网络游戏的冲击、不良视频的涌入、遍地网红、碎片阅读, 越来越多的非主流渐渐成为主流, 这些都将成为毒害大学生思想的因素,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二)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师资素质急需提升
思想政治的教育是一种知识的教育, 也是一种品德的教育, 更是一种爱的教育, 大学思政教师一定要提高对于大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 就学生的生源基础而言,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够, 部分学生抱着学习技艺的心态来学习, 对于专业课学习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而对于理论性很强的思政课程更是不重视, 学生的学习变得过于功利化, 考试也需要老师划重点, 并没有认真思考问题的由来以及解决办法。学生对于公共理论课不重视的学习态度, 高职院校“重技艺轻理论”的现象需要学校引起重视, 教师应针对这一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学养, 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与学科素养,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 不要让学生把思政课堂当成单纯的一堂课, 不断加强德育教育, 让学生提升对于思想受教的认知。
(三) 课堂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效率较为低下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 对于事物的看待拥有一套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 大学教师一定要找到与学生的情感共鸣, 从内心指导学生进行思政课的学习。现在的一些老师还在沿用传统单调的教学方法, 播放PPT, 照本宣科地进行朗读教材, 这样不利于发挥思想政治的课堂的实效性, 不利于调动思政课的课堂氛围。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所面临问题的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对高职思政课的现状分析, 我认为当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应用最新媒体、提升职业素养、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课堂的改革:
(一) 应用最新媒体, 打造高效性强的高职思政课堂
课堂高效性, 是每一位教师都追求的教学效果, 现在的思政课堂大多还保持着传统教学模式, PPT是老师的教学工具, 思政理论性过强, 事例不新鲜, 结合实践性的效果差, 这都不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因此, 笔者认为, 我们应该开掘新媒体的教育模式, 打造高、精、尖的思政课堂。新媒体被社会称为“第五媒体”, 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型媒体, 是对传统媒体的继承和发展, 新媒体技术与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为师生带来全新的课堂体验, 因此, 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应该将新媒体应用到教学当中, 通过形式多样的新媒体创新教学设计, 利用多种网络平台, 大学生常用的QQ空间、微信公众账号、微博等作为载体, 真正的将思政课与大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 使思政理论不再成为学生听不懂的理论, 而是学生摸得到的实践。
例如, 当教师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时候, 教师就应该将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当讲到“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内容时, 就可以指导学生发起微博投票, 建立学校、班级的官方微博, 发起话题讨论“你的理想是什么?”, 利用微博上热议的新闻结合所教授的内容, 利用图片、微视频等多种新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求知欲,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技能, 有利于推动有效大学思政课堂的构建, 推动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二) 提升职业素养, 打造示范性强的高职思政课堂
“世为人师, 行为世范。”“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非常之大的, 一位老师对应的是一个班的学生, 但每一个学生都会对老师记忆犹新, 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会直接影响他的学生, 学生喜欢模仿自己的老师, 尤其是自己喜欢的老师, 大学生在人格的培养与学业的培养一样重要, 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教育, 时刻为学生树立良好思想道德榜样, 以身作则, 给学生留下的良好的课堂印象, 这种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潜移默化的, 有利于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 提高个人觉悟。总而言之, 提升职业素养对于大学思政课的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在工作上有追求, 在学识求上进, 在品德上讲正义的教师是学生在树立人生理想过程中最好的榜样。
(三) 开展社会实践, 打造综合性强的高职思政课堂
开展社会实践, 这是一个能够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行为, 实践化的高效思政课堂即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打开学生眼界, 展开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形式, 激发学生兴趣, 指引学生朝向全面发展的道路迈进。大学生应该在大学阶段树立远大人生理想, 思政课就是要起到这一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将教学内容和社会热点问题实现有机结合, 紧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热点。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3门必修课。思政课程担负着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的重要职责。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需要学生理性、正确的认识, 进而有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中, 学生关注的“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反腐倡廉、收入分配、环境保护、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现实问题很少涉及到, 因此, 思政教师应该设计开放式课堂,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不断向外延伸, 向上发展, 提升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 培育全方位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综上所述, 思想建设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正确的思想进行引导, 一堂合理高效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修养, 使大学生真正将知识牢记于心, 内化于行。
摘要: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仅关系到其学习水平, 更重要的是它关乎一个人的个人修养、职业道德和行为处事, 因此, 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教化, 提升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思考能力。本文就基于笔者自身经验, 以大学思政课堂为载体, 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所面临的问题及策略分析的这一论题进行一番个人观点的说明和阐释。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堂,现状分析,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田洪芳.转型期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2 (30) :135-136.
[2] 陆晓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 (9) :210-212.
[3] 张富强, 刘慧.如何发挥思政课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J].2016 (34) :76-77.
相关文章: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02-11
企业预算编制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02-11
大数据时代下数字油田发展思索——智慧油田的现状及发展研究02-11
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分析02-11
石油管道工程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02-11
银行业IT部门所面临的风险及规避建议02-1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中面临的困境及合理化解决措施分析02-1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分析及措施思考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