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是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摇篮, 为社会、为广大企业培养输送合格实用的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为更好地完成该任务, 各高等院校要全面推进其教育教学改革模式, 突出和加强实训教学环节,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许多高等院校的多数课程在其教学计划中也都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所占的课时和比重, 例如, 《基础会计》课程的总课时一般为72课时, 其中实训课时要占到20~30课时不等。要做好《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训教学工作, 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明确《基础会计》课程实训教学的目标
《基础会计》实训教学是该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学习会计专业、了解会计业务、熟悉会计岗位、认识会计工作的入门课程, 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实训中, 要从《基础会计》课程目标出发, 合理设计实训业务量和实训难度, 以一般工业企业常见的经济业务为模拟对象, 以账务处理程序中所涉及的基本环节为实训内容, 围绕“凭证—账簿—报表”这一流程, 先示范后操作, 让学生通过强化训练循序渐进地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 了解会计原理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通过模拟实验增加学生对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工作的感性认识, 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和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实训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会计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熟悉各类凭证、账簿的格式和应用, 学会运用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处理一般经济业务, 把书本知识与实际业务联系起来。
2 合理制定《基础会计》课程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步骤
《基础会计》实训教学一般是组织学生在校内模拟实验室对某一具体会计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实际业务, 按照会计规范要求, 用真实的凭证、账簿和报表, 完成从填制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会计工作流程。具体为: (1) 建立账簿体系:根据模拟企业的期初资料, 正确开设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并登记各账户的期初余额, 了解账簿的启用规则。 (2) 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根据模拟企业的具体经济业务, 填制 (或取得) 、审核原始凭证;了解原始凭证的种类、用途、取得途径, 掌握主要原始凭证的填制内容和方法;掌握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要求、程序和方法;正确填制和审核各类原始凭证。 (3) 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收、付、转三种记账凭证;了解和掌握记账凭证的种类、用途、填制方法;掌握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要求、程序和方法;正确填制和审核各类记账凭证。掌握凭证的整理和装订方法。 (4) 登记日记账和明细账:根据有关的收、付款凭证序时, 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有关会计凭证登记各明细账户;了解各类账簿的用途、格式、登记要求;了解各类账簿的登记依据, 掌握各类明细分类账、日记账的登记内容和方法。 (5) 编制科目汇总表:根据记账凭证登记T形账户, 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数, 准确无误地编制科目汇总表。 (6) 登记总账:根据科目汇总表准确无误地登记总账;了解总账的用途。 (7) 对账、结账:掌握对账、结账的方法;了解错账的更正方法;正确结账、对账。 (8) 编制会计报表:根据账簿及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平衡表的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9) 会计档案整理:整理、装订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 (10) 实训总结:将实训体会、感受、收获和建议等撰写成实训总结。
3 科学分配《基础会计》实训课时
对于《基础会计》实训时间的安排, 可以选择与《基础会计》理论课程同步进行, 边讲边练, 讲练结合;也可以安排在理论课程讲授完毕后, 在期末几周集中进行, 笔者认为采用前一种方式效果更佳。因为在开设专业理论课的同时, 配套进行实训, 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 可以巩固和深化基础会计理论知识,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模拟实验的目标要求与具体内容可安排和分配学时如下 (以30学时为例) 。
4 认真做好《基础会计》实训总结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应安排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辅导学生,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实训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 熟悉会计工作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的组织过程, 指导学生完成各环节的实际操作业务, 锻炼动手能力, 加深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课程结束后, 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切实做好实训总结工作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并要求学生总结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和解决措施。同时, 指导教师应认真考核学生实训课程的出勤和完成情况, 公正公平地评定学生的实训成绩, 按五级分制评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不同等级。
总之, 《基础会计》实训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会计》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而且可以为后续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高等院校《基础会计》实训应尽量选择和编排适合会计初学者的教材或资料, 采用分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方式, 改进以往不重视审核程序、不按岗位分工的缺陷, 加强操作的规范化, 并不断地探索新的实训教学方法以丰富实训课堂, 提高实训效果。
摘要:基础会计实训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该课程实训的内容主要是带领学生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通过该课程实训的实际操作教学活动可以检验学生所学会计基本方法、会计基本技能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以提高学生实训操作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为将来从事会计实际工作打下夯实基础。
关键词:实训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孙凤琴.基础会计实训[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08.
[2] 关振宇.基础会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08.
[3] 汤孟军.基础会计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03.
相关文章:
立体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运用02-17
现代职教理念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02-17
浅谈民族风情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2-17
游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02-17
提高稀酸浓度在净化洗涤中的应用02-17
论研讨式学习在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运用02-17
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02-17
全语言教学理论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论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