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美学虚与实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共3篇)
篇1:老子美学虚与实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老子美学虚与实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一、老子美学“虚与实” 在版式设计中的原理
1、老子美学中的“虚与实”
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以“自然” 作为宇宙之本原, 以“道法自然” 作为人生之要义。“道” 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陈老子认为, “道” 具有“无” 和“有” 这样双重的属性。作为“天地之始” 的角度看, “道” 是“无”即无规定性、无限性。作为“万物之母” 的角度看,“道”是“有” , 即包含有规定性、差别和界限。 就现象界来说,宇宙万物也都是“无” 和“有”的统一,或者说是“虚” 与“实” 的统一。
“虚实结合” 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特点: “虚实结合” 讲究“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 的“气”不仅表现于具体的物象,而且表现于物象之外的虚空。没有虚空,就谈不上“气韵生动” ,艺术品就失去了生命。中国古代诗、画的意象结构中,虚空、留白有很重要的意义,没有虚实留白的美,中国诗歌和绘画的意境就不能产生。
2、“虚实” 美学在版式设计中的原理
邓石如则说: “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以黑,奇趣乃出。”“虚实” 留白在中国传统美学上被称作“计白守黑” 。“黑” 是指版式中编排的内容,虚”指细弱的文字、图形或色彩。“计白守黑” 指笔画之间的关系要得当。’ `疏可走马” 则指写字要有疏密。
书法版式中讲“分间布白” ,蒋和在《书法正宗》说: “布白有三: 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
这里的“分间布白” 指字行之间处理空白关系的方法。书画中版式如此,在平面设计版式中也一样追求字与字之间的疏密空间处理。
3、“虚实结合” 在版式设计中的`体现
空间是无所不在的,我们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三维空间,当然版面设计中也存在着“ 空间”的概念。这种空间的感觉并不是真实的, 用文字图形的元素组成“近、中、远” 的立体空间,比起平铺直叙的版面, 空间感强烈的版面更有层次,视觉度更高,也更加耐人寻味。
虚实结合,实为有为物,虚为无为境; 实制约了虚,虚则自由和扩大了实、丰富了实。只有虚中有实,化实为虚,以实暗示虚的存在,才能创造出意趣无穷、空灵的意境。
由感官直接接收到的视觉信息既是“实”我们因此视觉带来的联想部分,则是“虚” 的含义。在直接了解到的信息上增加了二次传达的功能,是超越具体形象而存在的。
二、在版式中如何设计“虚、实” 意境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里,讲究“中和为美”, “中”指不过于多,不过于少。“和” 指协调差异分歧,达到和谐统一,这个统一指和谐但也承认了不同。“中和为美” 的原则应用到版式设计里,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将不同的元素针对不同的主题用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饰不可过、亦不可缺。”
1、构图“恰到好处”
虚实结合的目的是强化我们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而补充的信息应作为次要层级来处理,以确保引导大众正确有效的视觉流程,对基本信息的读取,以及对直观信息的联想、二次信息传播。构图的“恰到好处” ,使得版式设计在信息传达的同时又能体现设计的美。
2、视觉度“以少用多”人们阅读的视觉流程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较强的视觉度是会改变整个版面的视觉风格,引导人们搜索信息且具有空间力场和遐想的意境。排版设计中图与图的色彩呼应,标题文字与内容文字调整字体、分栏,可以在视觉上利用有限的文字和图片,营造出具有力场的版面,避免版面枯燥杂乱。
3、文字营造“虚实”文字作为版式设计中信息传达的重要要素,在文字的排版中对信息和图片依照内容的层级进行虚实处理,适当的留白空间使版式更加优美。标题文字的处理要醒目和区别于正文,利用字体、粗细区别重点、或者字号大小、颜色,也可以改变字体原有的形状,按要求而设计。
文字量很多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强调重点。调整行距、字距配合文字达到舒服的阅读模式,有虚实对比更加强调文字的可读性。结合图片排版时,图片很多的情况下,可以将优质的图片占用多一些的版面,其他作为辅助,并且很好的协调图片与文字之间的空间距离。
三、“虚、实” 在版式设计中的意义
虚实的审美特征为“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 “虚实” 表现了空间无限与有限的关系,无限是对版式中内容的延伸和读者想象的空间,有限则是传达的主题内容。设计中的正负形象与空白背景的关系,都在视觉上造成虚实的效果。
虚实留白在版式设计中与文字、图形和色彩等要素相互作用,使作品具有灵动的美,设计的内容即“实” 是由于背景的空间即“虚” 才突显的引人注目。留白不只是指无或纯白,版面的“无”并不指一无所有启所指的是版面中的空隙与呼吸,视觉上的舒缓,高效率的信息传么设计中“虚、实” 运用的“恰如其分” 使版面有空间感,信息层级分明,突出主题形象,而无限的空间还会带给人们联想,使设计具有意境。
篇2:老子美学虚与实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1、老子美学中的“虚与实”
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以“自然” 作为宇宙之本原, 以“道法自然” 作为人生之要义。“道” 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陈老子认为, “道” 具有“无” 和“有” 这样双重的属性。作为“天地之始” 的角度看, “道” 是“无”即无规定性、无限性。作为“万物之母” 的角度看,“道”是“有” , 即包含有规定性、差别和界限。就现象界来说,宇宙万物也都是“无” 和“有”的统一,或者说是“虚” 与“实” 的统一。
“虚实结合” 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特点: “虚实结合” 讲究“气韵生动”。“气韵生动” 的“气”不仅表现于具体的物象,而且表现于物象之外的虚空。没有虚空,就谈不上“气韵生动” ,艺术品就失去了生命。中国古代诗、画的意象结构中,虚空、留白有很重要的意义,没有虚实留白的美,中国诗歌和绘画的意境就不能产生。
2、“虚实” 美学在版式设计中的原理
邓石如则说: “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以黑,奇趣乃出。”“虚实” 留白在中国传统美学上被称作“计白守黑”。“黑” 是指版式中编排的内容,虚”指细弱的文字、图形或色彩。“计白守黑” 指笔画之间的关系要得当。’ `疏可走马” 则指写字要有疏密。
书法版式中讲“分间布白” ,蒋和在《书法正宗》说: “布白有三: 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
这里的“分间布白” 指字行之间处理空白关系的方法。书画中版式如此,在平面设计版式中也一样追求字与字之间的疏密空间处理。
3、“虚实结合” 在版式设计中的体现
空间是无所不在的,我们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三维空间,当然版面设计中也存在着“ 空间”的概念。这种空间的感觉并不是真实的, 用文字图形的元素组成“近、中、远” 的立体空间,比起平铺直叙的版面, 空间感强烈的版面更有层次,视觉度更高,也更加耐人寻味。
虚实结合,实为有为物,虚为无为境;实制约了虚,虚则自由和扩大了实、丰富了实。只有虚中有实,化实为虚,以实暗示虚的存在,才能创造出意趣无穷、空灵的意境。
由感官直接接收到的视觉信息既是“实”我们因此视觉带来的联想部分,则是“虚” 的含义。在直接了解到的信息上增加了二次传达的功能,是超越具体形象而存在的。
二、在版式中如何设计“虚、实” 意境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里,讲究“中和为美”, “中”指不过于多,不过于少。“和” 指协调差异分歧,达到和谐统一,这个统一指和谐但也承认了不同。“中和为美” 的原则应用到版式设计里,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将不同的元素针对不同的主题用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饰不可过、亦不可缺。”
1、构图“恰到好处”
虚实结合的目的是强化我们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而补充的信息应作为次要层级来处理,以确保引导大众正确有效的视觉流程,对基本信息的读取,以及对直观信息的联想、二次信息传播。构图的“恰到好处” ,使得版式设计在信息传达的同时又能体现设计的美。
2、视觉度“以少用多”人们阅读的视觉流程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较强的视觉度是会改变整个版面的视觉风格,引导人们搜索信息且具有空间力场和遐想的意境。排版设计中图与图的色彩呼应,标题文字与内容文字调整字体、分栏,可以在视觉上利用有限的文字和图片,营造出具有力场的版面,避免版面枯燥杂乱。
3、文字营造“虚实”文字作为版式设计中信息传达的重要要素,在文字的排版中对信息和图片依照内容的层级进行虚实处理,适当的留白空间使版式更加优美。标题文字的处理要醒目和区别于正文,利用字体、粗细区别重点、或者字号大小、颜色,也可以改变字体原有的形状,按要求而设计。
文字量很多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强调重点。调整行距、字距配合文字达到舒服的阅读模式,有虚实对比更加强调文字的可读性。结合图片排版时,图片很多的情况下,可以将优质的图片占用多一些的版面,其他作为辅助,并且很好的协调图片与文字之间的空间距离。
三、“虚、实” 在版式设计中的意义
虚实的审美特征为“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 “虚实” 表现了空间无限与有限的关系,无限是对版式中内容的延伸和读者想象的空间,有限则是传达的主题内容。设计中的正负形象与空白背景的关系,都在视觉上造成虚实的效果。
篇3:纸媒版式设计的美学应用研究
纸媒版式设计的审美特性
版式设计的受用者是人。在纸媒的版式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阅读者的审美需要,针对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创新版式设计,进而不断提高版式设计的审美特性。
1.纸媒版式设计的基本构成
纸媒版式设计的基本构成元素包括点、线、面、文字、图形等的版式编排。其中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是相互依托,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点是版面设计中的活跃元素,其可以起到丰富和平衡画面的重要作用,比如通过点的自由摆放,可以给人以视觉上的跳动感;线是纸媒版面设计中的分隔符号,其可以给人简单理性的感觉,不同的线也有不同的作用,主要起到连接和装饰的设计效果;面是版面设计中占有最大比重的元素,设计者通过设计出色彩、形状等对受众的视觉产生冲击,通常情况下,面的造成包含了自由形体、几何形体、图案、图片等等。文字是版面设计中传达信息的主要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与读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对文字的版式设计主要是对字体、字形加以设计,对此,版面设计者应该依照纸媒的实际需要,选择文字的风格和款式,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字体之间的相互搭配组合,一幅设计作品中不应包含过多的字体形式,而标题的设计易选择较为简洁的字体形式,对正文字体的设计则应该考虑阅读者的特点,对字号、字体、字距、行距等进行合理规划,通过不同字体的合理搭配,体现设计的可读性、创造性。
2.纸媒版式设计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在纸媒版式设计中形式美法则可以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形式美法则是指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虚与实等等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基本原则。对比与调和是纸媒版面设计中的常用设计手法,设计者可以借助色彩的明暗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体验,调和是设计师在设计中追求的舒适统一视觉效果,以融合设计中的诸多元素。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美法则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其可以给人以视觉上的稳定状态,给人以整体、稳定的感觉,对称包含了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等等,而均衡则体现了设计师对整个版面的把控,可以帮助人们在不均衡中寻求和谐美,让版面设计产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美感效果。但是纸媒版面设计人应该避免恪守毫无创新性的对称,避免给人呆板的视觉感受。虚实结合是图形与留白之间相互依存的状态,只有留白才能够体现图形的实体状态,让版式设计的整个画面张弛有度,但是过度的采用留白则可能让整个版面设计呈现零散的状态,降低了版面的视觉冲击力。为此,在版面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注意图形与留白的相互衬托,注意适当的留白,以营造出虚实相生的完美意境,让纸媒版面更加完善。
纸媒版式设计的美学应用
纸媒版式设计是设计师对设计内容本身的正确理解以及美学修养的审美创造。通过对纸媒版式外在的形式变化,让整个版式设计呈现出不同的艺术价值,同时让纸媒作品更易受观众的喜爱,满足受众的审美需要。
1.纸媒版式设计的美感运作
版式美感设计不仅仅是不同的图形、文化、照片等素材的简单堆砌,还包含了设计师对设计元素的灵活应用。版式设计是其他设计形式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总体形势的美化。纸媒版式设计的基本美感运作的外在表现形式重点是版式,版式设计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其审美效果会直接作用于整个设计,直接影响受众的审美共鸣;版式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只有充分考虑受众的审美需要,才能提高受众对纸媒版式设计的兴趣,让受众对版式设计产生心理上的审美认同,进而对纸媒产生浓厚的兴趣。版式设计可以借助问题与图片的对比、版式色彩与浓淡程度,给观众心理上的审美愉悦。版式设计是为纸媒的主旨服务,其设计必须要符合相应的美学规律,为此,设计者必须充分提取有用的设计素材,以给受众最大的视觉和心理感受。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纸媒版式设计中,设计人可以借助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展现自己的美学设计思路。比如,纸媒设计者可以通过版式编排与取舍来体现版式设计的主旨内涵,也可以通过对视觉的主次进行灵活掌握,体现版式设计的情感内涵。
2.以美学原理塑造纸媒版式设计的视觉魅力
美学原理在纸媒版式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的展现版式设计的视觉魅力。美学原理在设计中的表现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通过制造缺憾美可以展现纸媒版式设计的视觉魅力,通过在版式设计中添加没有完全闭合的多边形,可以让人们产生更多的联想,提高设计的认知度。另外,设计者还可以借助塑造完整统一的版式设计,强化设计的总体感,让纸媒版式呈现出统一和谐美,给人视觉上的舒服感。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设计均衡美,提高纸媒版式设计的视觉魅力,均衡的视觉效果可以满足人们传统的审美需要,满足人们心理上对对称的需要,总之,各类版式设计都应该遵循相应的美学原理,将具有美感的事物进行有效结合,以正确的传达视觉语言。
结语
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纸媒必须不断创新版式设计,以不断提高受众的视觉享受,为此,在纸媒版式设计中,设计师必须熟悉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元素,并按照基本美学原则对各类设计元素进行合理编排,以不断提升版式设计的审美效果。
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美学与包装设计的融合02-09
帐篷的设计美学解析02-09
艺术美学的本质02-09
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以书画艺术为例02-09
糖尿病眼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02-09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02-09
试论鲍桑葵《美学史》逻辑与历史的研究方法02-09
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02-09
音乐美学鉴赏方法研究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