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案:听味道和小星星(精选12篇)
篇1:奥尔夫音乐教案:听味道和小星星
2010~2011年第一学期
《洪恩幼儿奥尔夫音乐》听后感
2010年12月4日星期六有幸参加“洪恩幼儿奥尔夫音乐”的讲座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收获甚多。
本次讲座由北京“洪恩幼儿奥尔夫音乐”研究赵乐老师为我们带来。赵老师以幽默有趣的形式让我初步了解了“洪恩幼儿奥尔夫音乐”,“洪恩幼儿奥尔夫音乐”就是以音乐教育人,让幼儿在音乐中看到希望,拥有力量。
“洪恩幼儿奥尔夫音乐” 有一个最基本的教学法——mi la sol教学法。Mi指的是教学流程,la是教学重点,sol就是技能技巧,其中,最吸引我的是sol这一块,因为一个好教学活动,除了让幼儿接受知识之外,过程的精彩很重要。比如,让幼儿学习音阶,怎样才能活起来?赵老师讲授的方法非常好,让幼儿在唱的同时“演”(既是动作记忆),有趣好玩,让气氛活起来的同时掌握知识。
“洪恩幼儿奥尔夫音乐”让幼儿的音乐活动不再枯燥无味,这归功于音乐的节奏,更重要也在于教师的引导。赵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导老师,现场的我们都有被赵老师的活力感染。这也是我此次在讲座中学到的,不管是什么教学活动,一个好的引导着,会让活动的成功事半功倍。
感谢幼儿园给了我学习的机会,也希望自己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中教学实践中,让幼儿在快乐学习中成长。
篇2:奥尔夫音乐教案:听味道和小星星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并能分辨出“狐狸”和“猎人”不同音乐形象的乐段旋律。
2、在教师引导下创编动作表现音乐,体验自由表现和创造的快乐。
3、激发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乐曲、玩具手枪。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合拢放开》
(为欣赏音乐做如下准备:
1、情绪上的准备:乐曲欢快轻松,调动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为感受乐曲作准备。
2、动作上的准备:律动基本上是手上动作组合,而需要幼儿创编的动作也基本是手臂动作,这样在动作上做了一个铺垫。)
(二)欣赏音乐,自由表现音乐。
(老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小乐段都按带着问题倾听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表现音乐的顺序让幼儿主动欣赏音乐、自由表现音乐,对于幼儿创编的动作不做统一要求,鼓励幼儿进行音乐创造,让他们感受活动的快乐。)
师:森林里有一只小狐狸,它可调皮啦,在大树中间跑来跑去,一会儿跑到这棵大树下,一会儿又跑到那棵大树后,这只小狐狸还非常聪明,看见猎人来了,它会赶紧藏好,当猎人走远了,它又会跑出来。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狐狸和猎人谁来了?
1、欣赏A段乐曲,表现猎人。
(1)听一遍:谁来了?小朋友知道猎人会干什么吗?谁来学学小猎人。
(2)猎人走几步就会开一枪,猎人可以怎样开枪?(不同方位)
(3)听音乐学做猎人。
2、欣赏B段乐曲,创编动作表现音乐。
(1)如果你是小狐狸,会怎样跑?
(2)用手指做狐狸,身体做森林,动作表现音乐。
3、完整欣赏音乐,老师小结,幼儿大胆做动作表现音乐。
4、分角色扮演
(1)老师做猎人,幼儿扮狐狸,进行音乐游戏。
(2)请个别幼儿做猎人。
5、创编活动
(音乐欣赏更侧重发展音乐的感受与体验能力,而不特别注重发展音乐的表演技能。所以幼儿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即可。)
(1)除了小狐狸,森林里还会有什么动物?(创编动作)
(2)猎人来了,小动物可以藏起来,也可以做一个“木头人”。(创编造型)
6、完整欣赏并表现音乐。
(三)谈话:音乐故事里的猎人没有打死小动物,生活中我们也要爱护小动物。动物音乐会开始啦,我们快去参加吧!
篇3:奥尔夫音乐教案:听味道和小星星
1、感受乐曲轻松开心、诙谐幽默的心情,初步理解乐曲ABAB’…反复的构造,感知A段欢快跳动、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的特点。
2、引导幼儿在现有生活阅历的根底上,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活动预备:
教学图谱一张,用小纸张将“牙膏条〞一一遮住;教具大牙膏一个;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轻松、诙谐的心情,并大胆用动作开心地表现。
难点:初步理解乐曲的构造,感知A段欢快跳动、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
活动过程:
1、幼儿完好地倾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诙谐的心情。
2、教师结合教具简述故事?牙膏舞会?,关心幼儿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3、结合图谱,欣赏音乐,初步理解乐曲构造。
〔1〕教师听音乐指图谱,依次出示牙膏条;提问:牙膏跳舞时,音乐是一样的吗?
〔2〕幼儿随音乐指图谱提问:挤牙膏时,音乐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3〕请力量强的幼儿听音乐领指图谱。
4、教师启发幼儿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5、完好地随音乐表演。全体幼儿跳圆圈舞,B段时,教师依次请幼儿进圈当牙膏条,做出各种造型。
6、教师简洁介绍乐曲,启发幼儿起名字。
活动延长:
1、可在欣赏音乐的根底上,学惯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篇4:奥尔夫音乐教案
1、通过歌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应歌曲的拍子。
2、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二、活动准备:
CD、故事挂图、手腕标识带
三、活动流程:
1、暖身活动
以歌曲节奏做前期经验铺垫,ta ti ti 为步伐节奏配合语词进入活动室。
2、故事引导
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在家里准备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宝宝一大早就起床帮助,当起了小主人。客人来人,宝宝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对客人说:“你好,请进,请坐。”师问: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还可以对客人说什么?(给客人端茶,煮香喷喷的食物)师问:宝宝还可以做什么服务?(拿拖鞋、与客人握手)
宝宝一家还为我们准备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称叫做《啦啦啦啦来跳舞》。
3、感应拍子,倾听歌曲,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1)、感应拍子:
第一次:倾听——感应拍子。
第二次:对语词的理解和记忆(语词的内容可以作为下一次倾听音乐的要求)听音乐的时候教师可用倾听状的动作提示幼儿听的重点,并做一个动作的引导,也即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帮助记忆。
第三次:歌曲游戏帮助幼儿加深感应歌曲拍子(在律动当中,进一步地学唱歌曲)
A、集体游戏:幼儿围圈唱,回应老师相同的礼仪动作。
老师在圈内边走边唱,走到谁的面前,该生配合词义律动。
B、单人游戏:幼儿单人结合语词,配合歌曲词义做相应的礼仪律动。
C、双人游戏(固定同伴):幼儿双人结合语词,继续配合歌曲词义做相应的礼仪律动。
D、双人游戏(交换同伴):幼儿场地内间奏时四散找伴,找到同伴后根据歌曲词义做礼仪律动。(幼儿手上绑标识带,进行一一对应,如红色对应的找红色)
4、结束:今天我们一起玩了啦啦啦啦来跳舞的游戏,我们到外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这个有趣的游戏吧!
篇5:奥尔夫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乐曲ABA结构以及乐曲欢快活泼的性质。
2.大胆想象,在A、A′段创编打鼓吹号的动作,在B段创编玩具兵操练的动作。
活动材料:
1.录音机、音乐磁带。
2.玩具兵图片、和三段音乐匹配的图片三张。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旋律。
1.请你听一首乐曲,听完了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完整欣赏一遍)
2.觉得很快乐、很开心,你脸上的表情会怎样?(出示笑脸)
3.现在我们来给他穿衣服,听了刚才的音乐,你觉得可以给他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出示上身)
4.听了刚才这首乐曲,你觉得脚可以做什么动作?(出示脚的动作)
二、介绍乐曲名称、内容、结构。
1.刚才这首乐曲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玩具兵进行曲》。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耶塞尔写的。
2.这首乐曲讲的是有一个魔法师,他有一个玩具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兵。有一天,玩具箱里忽然响起了大鼓、号角的声音。玩具兵们一个个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精神地走出来到操场上去操练。操练结束,大鼓号角又响起来了,玩具兵们向玩具箱走去,魔法师用力挥动魔术棒,“嘭”的一声,玩具兵们都不动了。
3.我就是那个有法术的魔法师,我除了会变出许多玩具兵,我还有一个神奇的本领,会给音乐画画,现在我把这个魔法教给你们,请你们伸出手跟我一起画画。——(第二次完整欣赏一遍)
4.看!我们画的画像什么?
5.从图上看,这首乐曲一共分几段?哪两段相同?
三、分段欣赏。
(一)欣赏B段。
1.过渡:看来,你们已经把我的这个魔法学会了,看!接下来我还要变魔法,我这里有一根神奇的魔杖,现在我要把你们都变成玩具兵,我说“变变变”,念到最后一个“变”,你们赶紧就把自己变成一个玩具兵,你想变成什么玩具兵就用一个动作告诉大家。
2.教师转动魔杖:变变变!
3.啊!你是**玩具兵,你做的很神气。谁和他是一样的?还有谁和他是不一样的?你是什么玩具兵?(请幼儿上来表演)
4.好玩吗?我们再来变一次!不过我有个要求:这一次请你变出一个和刚才不一样的玩具兵。
5.呀,你现在是**玩具兵,你是**玩具兵。这么多的玩具兵,你们都来操练吧!你操练时会怎样神气的走?试试看!**玩具兵你是怎样操练的?(个别幼儿做动作。)
6.好,现在你们都要听魔法师的指挥,我说开始后,你们一起操练——(B一遍。教师哼唱自编的操练歌词,速度偏慢)
7.真不错,现在,我们再来操练一次,这一次要比刚才那一遍更神气、并加快一些速度。(跟着录音机音乐第二遍练习,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唱)
8.刚才我们听的玩具兵操练的音乐是第几段音乐?(师点一遍完整音乐。假如幼儿反映不大,在去掉两个乐句后,轻轻哼唱。)
9.我这儿有三张图片,你觉得哪张图表示玩具兵在操练,就把它贴在第二段上。
(二)欣赏A段和A′段。
1.现在,我们来听听你第一段音乐,仔细听,里面好象听到了什么声音?——(A一遍。)
2.你们会听着音乐做吹号、打鼓、走路的动作吗?——(请幼儿在座位上练习,用小手在腿上练习走。A一遍。)
3.现在玩具兵起立,我们找个空地方听着音乐练习打鼓、吹号和走路,注意不要和别人相撞。
4.师:表演得真神气。听,大鼓号角声又响起来了,玩具兵要走玩具箱了,魔法师挥动魔杖,“嘭”玩具兵都不动了。——(A′段一遍幼儿坐位表演,最后摆一造型。)
5.看,这儿还有两张图片,哪一张表示玩具走出玩具箱,哪一张表示玩具兵要走回玩具箱?(请幼儿摆图)
四、完整欣赏。
1.谁来告诉我刚才我们听的乐曲叫什么名字?它一共有几段?哪两段是相同的?
篇6:奥尔夫音乐教案
妹妹背着洋娃娃
歌词:妹妹背着洋娃娃,走到花园来看花,娃娃哭了叫妈妈,树上小鸟笑哈哈。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乐器演奏
2、学习随着乐曲旋律的快慢调整自己的动作 材料准备:洋娃娃、手鼓 活动过程:
一、节奏问好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伸出你们的手和老师问个好。小朋友们好
二、律动
接下来要请我们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动动我们的小身体。小朋友,我们的小膝盖在哪里?奥,对的,用小手拍一拍小膝盖,我们的小肚子在哪里?在这里,用小手拍一拍。我们的小肩膀在哪里?用小手拍一拍。小脸蛋在哪里,小脸蛋要轻轻拍。小脑袋在哪里。小脑袋也要轻轻拍。双手交叉画一个大圆,小手叉腰,低头,看老师,抬头,看老师,看左边,看老师,看右边,看老师。小脑袋转一圈,换个方向再转一圈。双手交叉画一个大圆,我们把小手放前面,和老师一样,交叉打开,交叉打开,交叉打开,交叉打开,耶······那我们现在一起和老师做律动《闪烁的小星》。音乐响起的时候和老师一起来晃动我们的身体。(放音乐)
三、学习新的曲目
1、引题 我们小朋友做的真棒呀!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小朋友们看一看它是谁?奥,它是洋娃娃,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洋娃娃对不对?它是小朋友的好朋友,它有着大大的眼睛,很漂亮。
2、串讲歌词 老师的妹妹也有一个漂亮的洋娃娃,妹妹很喜欢这个洋娃娃。有一天天气很晴朗,妹妹决定带着娃娃到花园里看花,于是她背起娃娃,来到花园里,可是娃娃不高兴,哭着要找妈妈。把妹妹急的不知要怎么办了,这个时候树上的小鸟看见了,觉得妹妹很好笑,就哈哈的笑了起来。
3、闭眼听歌 好了,我们的故事讲完了,老师把小妹妹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为了很专心的听歌曲,我们要把眼睛闭起来。老师看看谁的小眼睛没有闭上啊?好的,我们小朋友的眼睛都闭上了,接下来请小朋友听歌。(放音乐,闭眼听一遍)
音乐结束了,请小朋友们把眼睛睁开吧,我们闭眼睛听音乐是为了让小朋友更加仔细认真的听音乐,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
4、念唱歌曲 现在呢,需要我们的小朋友把小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拍拍手,念歌词。小朋友,手起,(边拍手边说)妹妹背着洋娃娃,小朋友说。(小朋友说)走到花园来看花,小朋友说。(小朋友说)娃娃哭了叫妈妈,小朋友说。(小朋友说)树上小鸟笑哈哈,小朋友说。(小朋友说)收,老师说收的时候啊,就是,(小声的说)嘘,没有声音。好,那我们现在跟着音乐拍拍手,手起。小朋友们非常棒,刚才我们学习过歌词了,这次呢,老师要邀请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唱起来了,手起。
5,乐器演奏:刚才小朋友们唱的非常好,老师又请来了一个小乐器来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了,首先让我们听一听。刚才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啊?我们一起数
123把它请出来吧!1,2,3咚咚。我们看看他有一个圆圆的大脸蛋,旁边还有一个洞洞。它的名字叫手鼓。小朋友们说,手鼓,手鼓。好我们一会请小朋友把拇指放进洞洞里,其余四指握住鼓边。小鼓还会发出好听的声音,我们来演奏了!咚,咚,咚。(边拍边唱)妹妹背着洋娃娃
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一个一个的到老师这里领乐器,领到乐器的小朋友要和老师说什么?(谢谢)不用谢。好,拿到乐器的小朋友我们先来练习一下吧!好收!下面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演奏一下!让我们听听音乐。(放音乐)手起,刚才我们小朋友演奏的非常好,下面请小朋友到老师这来演奏。好演奏完我们要鞠躬说谢谢。小朋友们演奏的真棒。好了,现在请小朋友把乐器给老师送回来吧!谢谢小朋友,小朋友要怎么说呀。(不用谢)
6、体态表演 我们背着洋娃娃去花园里散步,小朋友,随着音乐跟着老师走。(表演歌曲内容,背着娃娃走,用脚打节拍。)小朋友我们唱歌给洋娃娃听吧。
小朋友注意了,当歌词唱到娃娃哭了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双手握拳放在眼睛上做哭的表情,歌词唱到叫妈妈的时候,小朋友双手放在嘴边喊妈妈。
五、总结
篇7:奥尔夫音乐教案
带来一个拍子,教师做动作,其余跟学
歌词:圣诞来了,圣诞来了,真开心,真开心,听到钟声敲响,听到钟声敲响,叮咚叮,叮咚叮
问:唱这首歌代表什么节日来了?
2.分声部演唱
(1)所有老师一个声部,授课教师一个声部
问:发现了什么?(两个声部)第一声部现场,第二声部后唱
(2)分两组,两个声部,边唱变做动作
师:自己唱好自己的声部耳朵听好另一个声部,两个声部和谐(第二遍)
(3)边走边唱,分声部
加难度,行走过程中唱,会碰到另一个声部的老师,千万不能被带走,唱两遍,唱到最后一句“叮咚叮”站到自己的位置
3.创设情境,创编动作
师:圣诞节你最喜欢谁?(圣诞老人)为什么?(因为圣诞老人会送礼物)
师:今天我们来做圣诞老人,来送礼物,好吗?要看好圣诞来人准备了什么礼物,是怎么送礼物的?
跟着很多不同的“圣诞老人送礼物”(创编动作)
4.自主选择乐器,并合作演奏
要求:四个老师一组,可以是一个乐器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乐器一个节奏
教学反思:
篇8:奥尔夫音乐教案
谈话:小朋友们爱上亲子课吗?上回我们学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小蜗牛》你们回家讲给爸爸听了吗?爸爸有没有问你们亲子课都学了什么啊?让没让你讲讲亲子课的内容啊。爸爸问了,你讲给爸爸或者是爷爷奶奶听的小朋友请举手。
各位妈妈爸爸们你们以聊天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所学的内容,就是培养孩子从小养成温故而知新的习惯。同时给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如果总用这种方式询问也许她会有不耐烦的时候,那就换种方式。你可以当学生让她当老师再演一遍我的课。我的建议您不防试一试,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有帮助的。好现在我们上课。
语言亲子游戏:“小小照相机”
目标:
1、通过这个亲子游戏,使宝宝对看图说话感兴趣,提高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
2、在游戏活动中宝宝锻炼说话完整,并能适当的用一些形容词,逐渐养成善于把看到的事物用语言描述的习惯。
3在游戏中加深母子之间的交流,母亲在游戏中学会启发诱导孩子如何抓住人物景物的特点去描述。
重点:妈妈在游戏中引领宝宝对游戏的兴趣和说话的完整性。
难点:在游戏中运用适当的形容词和动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朋友上节课老师教了你们一个手指游戏小蜗牛还记得吗?小手拍一拍一手握成拳变成小石头一手伸两指变成小剪刀,剪刀在下面,拳头在上面,变成蜗牛爬呀爬。
二、新授
1、手指游戏导入
这节课老师再叫你们一个手指游戏请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八两个八咔嚓咔嚓照相了,看看是不是一架小小的照相机呢?我们再来一遍,一个八两个八咔嚓咔嚓照相了。
2、讲述照片内容
我看看我的照片里有谁?她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梳着一个高高的马尾辫,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正好奇的看着我呢。你的照片里照的是谁?告诉妈妈你照片照了谁?宝宝和妈妈我们一起在玩一遍好不好?一个八两个八咔嚓咔嚓照相了,我的相片里是五颜六色的积木,我常用他来盖楼房,编花篮,它带给我好多快乐啊!这位宝宝你的相片照的是什么啊?
三、拓展练习(当个摄影师)
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们你们来幼儿园已经这么长时间了,对幼儿园了解吗?孩子们和你的妈妈一起重新参观一下我们的幼儿园多给他们照几张相好不好呢?当一次小小摄影师,和妈妈比一比谁照的照片多,谁把照片的内容说的的更完整好不好?现在开始,20分钟后回到教室。各位妈妈在有游戏中注意引领宝宝对游戏的兴趣和说话的完整性。不要注重细节,孩子还没有那么大的耐心,最好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去说。好现在请参观照相吧。
四、归纳总结
各位妈妈们在刚才的游戏中如果宝宝说话杂乱无章的话就请您要注意了,在生活中要培养孩子阅读,善于讲故事和你交流的习惯,语言有时候胜过百万雄师,是孩子求职路上的敲门砖。我们都希望孩子能说会道。如果孩子没有这个天赋还需要您的一臂之力啊。美术亲子游戏:“我的小照片”
目标:
1、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和善于把所看到的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在游戏中学会尊重父母
3、让孩子感受到所画的事物没有困难而言,家长在游戏中要淡化孩子绘画难度。重点:对绘画的兴趣
难点:用点和线画出任何物体
教具:绘画本和笔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学会照相了吗?你照了几张啊,觉得照相有趣吗?那以后和妈妈多用我们的照相机来照出你喜欢的事物好不好啊?现在把你的图画本拿出来,和妈妈一起画出你的小照片,喜欢哪张你就画那张,有没有感觉我好像画不出来,有些困难啊?有这种感觉的请举手。那好老师先教你用最简单的方法来画你看的的事物。
二、新授
1、讲授点线组合任何物体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对圆圆的苹果,这怎么画?一个曲线变成圆,一条曲线变成苹果把
这是什么?对是窗户,一条直线,两条直线,三条直线,再看这是什么?篮子怎么画?一条弯弯线两个点,连一连,再找出点来连一连,变成小篮子。
小朋友发现没有是不是任何物体都可以用点和线来画啊,有的线是曲线有的点是直线啊
2、画我的小照片
现在就请小朋友和妈妈们画出你的小照片,一个图画本妈妈用正面宝宝用背面好不好?对好的东西一定要留给妈妈用才是孝顺的好宝宝。现在就用点和线来画你的照片吧。
妈妈们不用教宝宝怎么画他们天生都有绘画的天赋,您只要用欣赏的目光关注,用赞叹的语言激励就是帮助宝宝了。
3、共同欣赏感悟收获
画完了吗?谁愿意把您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啊?小朋友们画的好画的不好老师和妈妈都喜欢,因为小朋友竟然能用画画的方式把自己看到的的事物画出来,并能用语言描绘了出来。我和你的妈妈有多开心啊,你们开心不开心呢?那你能不能每天都照一张小照片,画在纸上讲给妈妈听呢?那我们拉钩钩你出手,我出手,小拇指头拉勾勾。凡出言 信为先,和老师说:”凡出言 信为先”,就是凡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有没有能力做到。妈妈们可以鼓励孩子坚持做一个事情的做到底的恒心和毅力。
小朋友和老师都已经拉钩钩了,那下个兴趣就要带着你的绘画本来老师看看你照了多少张像给小朋友和其他阿姨们讲讲好不好?
音乐游戏:拍手歌
在小朋友在离开幼儿园之前我还要和同学们以歌声结束我们的课程好吗?上节课我们学的小蜗牛的歌忘没忘啊,那我们一起唱一唱。请坐。
这节课我们小朋友一起创作一首拍手歌。请小朋友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你拍一我拍一我们变出照相机
你拍二我拍二每天都要带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我们喜欢爬北山
你拍四我拍四老师叫我学写字
和老师做两遍,再和妈妈做一遍。
会说了,我们想不想唱一唱啊,听音乐,我唱上句你来接下句好吗?5678
都会了和妈妈一起唱一唱,我们听音乐,老师说5678开始
现在小朋友好我们分成2组我给小朋友2种乐器,我们用打击乐器来演唱开心吗?
你拍(手铃)一(沙锤)
我拍(手铃)一(沙锤)
我们(手铃)变出(沙锤)
照相(手铃)机(沙锤)
齐唱2遍
总结:小朋友愉快的亲自课又在我们欢乐的歌声中结束了,喜欢唱的说的画小朋友就把你看到事物画一画,唱一唱,说一说好吗?下次交作业的时候老师会有礼品(小粘贴)送给小朋友,看看哪位小朋友是凡出言 信为先讲信用好孩子。
各位妈妈们我把我要提示给各位家长回家辅导时所注意的整理了一下请看大屏
篇9:奥尔夫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小蜗牛》的内容,鼓励幼儿用肢体表现小蜗牛。
2、感受儿歌中的上行旋律和下行旋律,并能辨别圆滑音和断奏音,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木琴、铃鼓、木鱼等敲击乐器与幼儿人数相等。
2、小蜗牛图片、树、滑滑梯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小星星》做简单韵律活动。
二、通过小蜗牛,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1、玩手指游戏:“小朋友上节课老师教你们一个小蜗牛的手指游戏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小手拍一拍,一手握成拳变成小石头,一手伸出两指变成小剪刀,剪刀在上面,拳头头在下面,变成蜗牛爬呀爬。”
2、出示树的图片,师说:今天小蜗牛想爬到树上去看看。
3、教师演示,小蜗牛从树下爬到树上。师说:一、二、三、四,小蜗牛,爬上树。
4、教师演示,小蜗牛从树上溜到树下。师说:四、三、二、一。小蜗牛,溜滑梯。
5、老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小蜗牛,3—5遍巩固儿歌。
三、出示木琴,感知上行旋律和下行旋律,快慢、圆滑音和停顿
1、老师敲琴(上行音和下行音),学小蜗牛爬一爬,师说:小蜗牛以为这个木琴是棵树,所以要爬到树上去玩一玩,我们来做小蜗牛一起玩玩吧。
2、老师敲琴(快和慢)小朋友用小手当蜗牛爬。
3、老师敲琴(圆滑音和停顿),请小朋友当小蜗牛慢慢的爬上去,再滚下来。
四、鼓励幼儿用肢体表现小蜗牛。
1、“蜗牛爬在木琴上,他觉得太矮了,他想爬到一颗高高的树上,”请小朋友来做树,一个小朋友来当蜗牛。
2、游戏:《小蜗牛》我们用身体来当蜗牛
五、集体玩游戏《溜滑梯》(A大调圆舞曲)小蜗牛溜滑梯遇到了一个石头,怎么办?可以跳过去,(波尔卡舞曲)让幼儿肢体感受圆滑音和断奏音。
六、节奏练习。
1、听音乐《小星星》,教师示范拍手。
2、幼儿和老师一起根据《小星星》节奏,进行拍手。
3、发放乐器,幼儿进行敲击,练习节奏。
节奏如此:······○(大圆处拍手)
篇10:奥尔夫音乐教案
针对小小班的幼儿,幼儿对音乐具有很强的`敏感些,特别是动物的叫声,幼儿比较喜欢去模仿这些声音。本节课是“吴老太太的农场”故事为主题,开展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听懂指令「踏脚」、「拍肩」
2、能随着音乐摆动身体
3、能模仿动物的叫声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幼儿能听懂指令「踏脚」、「拍肩」,并感知音乐的旋律摇摆身体,模仿动物的叫声。难点在于: 幼儿会音乐问好,从未接触过奥尔夫音乐课。
活动准备
1、教材:Music Activities 2
2、教具:小狗、狗、小鸭、鸭子、小鸡、公鸡、母鸡的真实图片
3、音乐:上课律动、小狗的叫声、小鸡的叫声、鸭子的叫声、吴老太太的农场 ( 附:CD2、CD3、CD4、CD5、CD1)
4、老师必须要有的背景知识与经验:① 农场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语调高低变化对比强烈 、动作夸张形象
② 熟悉小狗、鸭子、小鸡、公鸡、母鸡的叫声,会模仿它们的叫声
③ 肢体动作:小狗(双手五指伸开置于太阳穴处学小狗在地上跑跳)、母鸡(手肘放在胸部两侧做开合动作)、鸭子(双手置于腰两侧做小鸭子走路)
④ 故事儿谣律动:A:手指张开置于胸前双侧做左右摆动状,再双手
打开画个大圆圈。
B:学动物叫
C:双手举高挥舞,自转一圈
间奏:双手插腰左右摇摆。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Warm-up (5 minutes)
音乐问好:1 2 3 4 | 5- 小朋友们好 5 4 3 2 | 1- 孙老师你好
音乐热身律动
上课律动 (CD2)
11 135 3 |5 3 5 3 |
我们 现在拍 手 (拍手)(拍手)
11 132 1 |2 1 2 1 |
我们 现在拍肩 (拍肩)(拍肩)
11 135 3 |5 3 5 3 |
我们 现在踏脚 (踏脚)(踏脚)
22 253 2 |1 1 1 - ‖
我们 现在拍 手 要 上 课
2. 教学呈现Presentation (5 minutes)
导入:教师手拿照相机夸张的说:“小朋友,老师周末的时候去吴老太太农场参观了,还拍了好多的照片,小朋友们看--”
在电视上呈现照片:第一张(吴老太太的农场全景照片)、第二张 (小鸡、母鸡、公鸡的照片)、第三张(小狗的照片)、第四张(鸭子的照片)
3. 教学活动Practice + Activity (10 minutes)
讲故事 吴老太太的农场
师:它们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认真的听故事吴老太太的农场。
吴老太太有一座很大的农场,她养了好多的动物,每天和她作伴,有小狗、鸭子、母鸡和小鸡等等。
老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请一面翻开习作本的图案,让学生认识动物。老师先介绍,再让学生指图,最后再以CD4~6之动物叫声,让学生模仿动物叫声及模仿动物肢体动作。讲述过程中,力求语调高低变化对比强烈,好让孩子以您的声音来感受故事的情境。
故事儿谣
师:让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跳舞吧。 (播放CD1 吴老太太的农场)
A:吴老太太有座很大的农场,养了许多动物,
「小狗―汪汪」
B:「鸭子―呱呱」(每次可替换不同的动物名称加叫声)
C:每天一起嘻嘻哈哈,快乐又逍遥。
律动:
A:手指张开置于胸前双侧做左右摆动状,再双手打开画个大圆圈。
B:学动物叫
C:双手举高挥舞,自转一圈。
间奏:双手插腰左右摇摆。
4. 复习Review (5 minutes)
故事儿谣律动
师:让我们围个圆圈一起游戏吧,老师在中间扮作吴老太太,唱到小动物时,小朋友都向老师围过来,唱到快乐又逍遥时恢复到圆圈形状。
(故事儿谣律动 CD1 )
说再见:bye-bye小狗!bye-bye小鸡!bye-bye小鸭 !bye-bye 孙
老师
教学反思
篇11:奥尔夫音乐教案
1、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语词替换。
2、认知唱名do、re、me、fa、sol。
3、学会懂得与别人分享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道具准备:故事挂图2。
乐器准备:手摇铃、木鱼。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幼儿以半圆形式坐好,将乐器摆放在椅子底下。
教学重点:
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语词替换
教学难点:
认知唱名do、re、me、fa、sol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挂图2)
师:小熊说:“我想送顶草帽给妈妈,因为我的妈妈每天都要接送我上幼儿园,太阳会晒黑妈妈的,我想送定草帽给妈妈遮太阳”。小猫咪说:“我的妈妈是个舞蹈家,在跳舞时要穿漂亮的舞鞋,所以我决定送一双芭蕾舞蹈鞋给妈妈”。小狗说:“我的妈妈是电影明星,我想送一只染发膏给妈妈,希望妈妈越来越漂亮”。宝宝也想到了送给妈妈的礼物,我们一起来听听宝宝送了什么礼物给妈妈?
二、语词游戏,语词替换及感应休止。
1、练习A段的语词替换及休止
师:在歌曲里面宝宝想到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除了送礼物给妈妈,请你们猜猜他还想送礼物给谁?(幼儿说出新语词,老师用钢琴伴奏A段旋律。如:“我爱爸爸”、“我爱爷爷”等。)
2、用肢体感受B段的8个乐句
师:宝宝很爱爷爷,他会帮助爷爷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说,老师用语言提示带动做律动。如:帮爷爷捶捶背,扶爷爷下楼梯等。)
3、结合A段的语词替换和B段的肢体律动,分配角色感受整首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给XX送礼物吧!(两人先分配好角色再听音乐送礼物)
三、肢体乐器,听音乐做肢体律动。
师:我们都懂得了关心别人,现在请两个好朋友一起来跳舞吧。
A段:旋律节奏 拍手、拍膝;
休止两人对拍手。
B段:两人肢体互粘共舞。
A段:旋律节奏两人亲手走出节奏;
休止自拍两下或原地跳两下。】
四、乐器演奏,手摇铃和木鱼。
师:有一些乐器也来为这首好听的歌曲伴奏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来了?(手摇铃、木鱼)他们也想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请小乐手们拿好乐器,我们要开始在舞台上演奏了。(在拿放乐器或演奏时注意常规的培养)
A段:旋律轮手拍膝敲手摇铃。
休止符拍手敲木鱼。
篇12:奥尔夫音乐教案
1、听辨声音的长、短。
2、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3、会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声音的长短变化,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有趣的声音》、《火车开啦》。
2、图谱。
3、乐器。
活动过程:
一、声音游戏。
1、在音乐《火车开啦》中,和幼儿玩“开火车”游戏,让幼儿说说:到站时,听到了什么声音?火车开动时是什么声音?说出哪个声音长(短)?
有哪些小动物来了?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模仿叫声及动作。如:。
(小小猫;喵 - 小狗:汪汪 汪汪)让幼儿说出谁的声音长(短)?
小羊:咩 -咩- 小鸡:叽叽 叽叽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并模仿,知道谁的声音长(短)?
(启发:动物园里、大街上、厨房里、天空中------4---5人)
二、肢体游戏。
1、听音乐《有趣的声音》,鼓励幼儿模仿音效,让幼儿说出听到了哪些声音,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
2、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有长也有短,老师用一根长纸条表示长音,如:喵-;把这根长纸条剪成两段,就变成两个短音,如:汪汪;出示纸条,让幼儿形象理解。
3、启发幼儿用肢体表现长短不同的声音,如:长音,伸长手臂;短音时,握拳手臂收回。
4、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演奏声音的长短节奏。如:拍手、踏脚、摇头-----
三、节奏游戏。
1、认识乐器:三角铁、木鱼,知道名称和用法。
2、让幼儿用自己手里的乐器敲出声音,说出是长音还是短音。
3、出示节奏谱《不一样的声音》,a组幼儿用三角铁演奏长音,b组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手、踏脚----)演奏短音。然后b组幼儿用木鱼演奏短音,a组幼儿用身体动作(踏脚、开枪、敲鼓---)演奏短音。
4、a、b组看图谱分段演奏。
四、活动小结。
我们周围有许多长短不同的声音,音乐就是由很多长短不同声音组成的。
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教案《奥尔夫火车舞》01-23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教案01-23
奥尔夫音乐小金鱼教案01-23
3月12日奥尔夫音乐活动01-23
奥尔夫音乐小红帽教案01-23
澳大利亚考察邀请函01-23
中班奥尔夫咕呱呱音乐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