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在改革开放中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锻炼环节, 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重要渠道。新时代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不再局限于打零工, 做兼职, 而是更侧重于长才干, 惠民生, 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当地实际, 服务社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推普”助力语言脱贫攻坚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 在各民族间有数十种语言和文字被使用。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人口在6000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 其中有15个民族是云南特有的, 各民族间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风俗, 因此, 普通话在满足各民族间的生产生活交流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少数民族来说, 普通话的推广, 其作用不亚于送政策、送资金、送项目。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 是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消除交流障碍, 实现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
普通话是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用语, 经历过语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后, 大学生对“推广普通话”这项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能轻松驾驭。从自愿报名的在校大学生中挑选本地少数民族学生组成一支支志愿服务的队伍, 由各个志愿服务队的小组长带领本队深入到目标村寨开展语言扶贫APP学习宣传, 对目标人群包人包户, 动员监督目标人群下载并使用“语言扶贫APP”, 分阶段组织发动目标人群学习普通话和认读规范汉字, 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开展日常辅导和“送教上门”, 本村学生坚持做到走到哪教到哪, 营造讲普通话的环境氛围。每个志愿服务小队须按照《“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开展创建普及普通话示范村 (行政材) 的实施方案》, 配合当地村委会, 积极参与到创建普及普通话示范村的活动中, 做好宣传、组织、发动、培训工作, 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语言脱贫,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二、“访千村, 助成长”体验活动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一部分在校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 出现不会与别人沟通、不擅长人际生活、害怕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 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等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当然, 高校里也不乏那些善于交际的大学生, 但是通过调查不难发现, 在面对社会实践活动时前者与后者都存在这样一个共同点, 活动流于形式, 活动报告数据造假内容高度统一, 活动效果不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大学生没能把走访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云南高校为例, 组织大学生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效果不明显, 一方面, 组织者的活动想法往往过于理想化, 他们不能真正了解农民的需求, 不能因地制宜, 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需要;另一方面, 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不高, 意识不到此项活动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活动过程中敷衍了事, 甚至抱着游玩的心态没有按照活动目标获取真实可靠的数据, 活动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想法, 不能发挥作用, 对自身成长影响不大。
因此, 为了能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真正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走进三农、服务社会, 须组织大学生志愿队伍到家乡开展“访千村”的调查活动。“访千村”活动主要以调查了解乡镇发展的基本情况、农业发展状况、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及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家乡建设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考察基层就业学生工作情况、发展情况等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以集中培训, 分组活动, 随机走访调查为主, 由参加本次走访的大学生组成志愿服务队伍, 每支队伍10到20人, 每支队伍活动前均参加过统一培训, 熟知此次活动的重要性且做好本队伍的人员分工, 做到人人有任务, 人人有事做。活动走访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的村镇。通过深入走访调查, 改变那些接受了很多教育但不愿回家贡献自己知识和力量的大学生, 同时让参与走访调查的大学生了解目标村镇的发展状况,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根据自己所调查的三农需求, 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锻炼相关能力, 为这些地区的发展献策出力。
三、“助三农, 促发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根据活动前期的调查分析, 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助三农, 促发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此次活动的成员以本专业挑选出的优秀大学生为主, 由指导老师带队, 邀请有经验的老生做好活动前的培训工作。根据活动需求结合参与学生的户籍等个人实际情况做好小组分配, 从组长到组员, 做好分工规划, 层层落实、互相监督、彼此协助, 为确保此项活动深入顺利地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活动前期的需求调查, 把参与活动的学生志愿服务队分为农科队、宣传队、环保队、敬老队、医疗队5种服务小队。农科队的志愿者们需发挥专业优势及知识优势, 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优势及农村需求,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农科队的成员还需走进田间地头进行生产实践指导, 切实做到科技支农。宣传队通过开展文化宣传、禁毒防艾知识宣传、宪法知识宣传等活动, 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法律意识,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保队的志愿者以开展节能环保活动、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 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宗旨传达到老百姓的生活中。
摘要:新形势下, 当代大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 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实现汇聚青春力量, 助力脱贫攻坚。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脱贫
参考文献
[1] 袁梦杰.精准扶贫背景下山区贫困县脱贫路径选择[J].2016 (19) :473.
[2] 叶竹钧.《懂.通.传.到》[J].语言文字应用, 2004 (02) :125-130.
[3] 王文光.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相关文章:
新形势下部队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02-06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以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02-06
阐明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02-06
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02-06
新形势下做好独立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的探索与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为例02-06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与发展02-06
启发式教学在声乐实践中的应用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