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 对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扩大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如何, 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所以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建立适用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成为英语教学必须面对的课题。一般来说, 教学评价涉及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三方面, 以往抓教学质量注重从教师和教学管理角度制定措施, 对来自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方面的评价重视不够, 而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感受最深, 最有发言权, 因此, 在以网络与多媒体为载体的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改革背景下, 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建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 应从学生角度出发, 以学生为中心主, 突出学生评价的中心地位。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特点, 课堂教学评价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态度
教学态度反映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素质特征, 如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等。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 特别要和教学的主体——学生进行交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
(1) 教学责任感。
(2) 教学准备情况。
(3) 教书育人。
1.2 教学水平
教学水平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本质特征, 如业务水平, 知识面的宽泛程度, 对所授课程的相关领域是否熟悉, 讲解的逻辑性、条理性是否清晰, 能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等。教学水平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口语水平。
(2) 教学内容。
(3) 教学用语。
1.3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标按目标理模式设置, 不涉及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的项目, 以克服模式化教学导向, 鼓励教师有自己的创新和教学改革, 认可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师的个体差异。教学方法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手段。
(2) 教学方式。
(3) 互动性。
2 层次分析法在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2.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AHP) 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教授T.L.S a t t y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分解出问题的组成因素, 并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将因素层次化, 组成一个层次结构模型, 然后按层分析, 最终获得最低层因素对于最高层的重要性权值。这种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通过两两比较来确定最后的综合权重, 把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 得到的结果往往更为客观和准确。
综上所述, 评价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少数可用客观指标描述和分析, 多数则只能用主观指标去描述, 因而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具体权重。
2.2 层次分析法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步骤
2.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我们把被评价的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作为目标层, 影响和决定英语课堂教学的三个同一层次的因素作为准则层, 更具体的指标作为指标层。根据上述分析, 就可以构造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如图1所示。
2.2.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后, 接下来要邀请专家对准则层和指标层因素进行判断和比较, 构造判断矩阵。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主要是从学生角度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因而邀请了1 0名大学生对指标体系进行成对打分, 这里采用1-9比例标度 (其含义见表1) , 将定性判断定量化, 由此构造出若干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如表2~表5所示。
2.2.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根据层次分析法, 必须对上述表中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 计算各自的权重系数, 并对之进行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问题。
令表2中的判断矩阵为A, 计算满足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 式中为A的最大特征根, W为对应于的特征向量。另外, 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还需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 以此来检查决策者判断思维的一致性, 其计算公式为, 又查表6得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最后由公式计算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C.R., 当C.R.<0.1时, 就认为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是合理的, 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
由于上述计算过程繁琐, 占用篇幅过多, 过程均不一一列出, 只在表2~表5中列出计算和检验的各个参数。从表2中得到的各因素的权重值可以看出,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3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态度。
一致性检验:λmax=3.0183 C.I.=0.0091 C.R.=0.0158<0.1
一致性检验:λmax|=3.0092 C.I.=0.0046 C.R.=0.0079<0.1
一致性检验:λmax|=3.0092 C.I.=0.0046 C.R.=0.0079<0.1
一致性检验:λmax|=3.0183 C.I.=0.0091 C.R.=0.0158<0.1
2.2.4 层次总排序及整体一致性检验
由层次单排序, 计算出准则层 (B) 相对于目标层 (A) 的排序向量以及指标层相对于准则层的权重, 则指标层相对于目标层的层次总排序可通过公式计算出来, 结果列于表7中。
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 通过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所有判断具有整体的一致性。
3 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以此为例介绍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建立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时, 考虑到的影响因素相对来说较简单, 只是大体上概括了影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诸要素, 而在实际应用中首先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完整、可操作性强的, 能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英语课堂教学的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也必须在一套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 才能对评估对象作出全局性、整体性的系统评价。
从表7中的指标权重可以看出, 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占有绝对的重要性, 这结果也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因为一名英语水平较高的人不一定就是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教学方法, 才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使得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各种知识、技能。在“教学方法”的二级指标中, “互动性”这一子指标的重要性占第一, 它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也达到0.31 18, 可见, 在学生看来, 师生之间的互动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信息的传播, 更多是文字的学习、语言能力的训练, 因而教师应根据课堂具体情况, 适时地用概括而简洁的语言归纳、总结或提问、师生共同讨论等方式去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持久。同时, 在视、听、说课程中可以采用情景对话、小组讨论和表演片段等语言操练形式, 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从而将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有机结合成一体。
摘要:本文试图建立以老师为评价对象, 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详细介绍了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给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为科学客观的评价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框架。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 吴绍光, 蒋诗琴, 李春华, 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及其体系探讨[J].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1, 20 (1) .
[2] 宫欣怡, 李艳玲.关于外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J].天津教育, 2006 (6) .
[3] 王雁[J], 马学颖.浅谈多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甘肃科技纵横, 2005 (4) .
相关文章: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02-03
煤矿瓦斯治理自检自查报告02-03
央行分拆证券投资论文02-03
煤矿瓦斯治理及防治水工作现场会02-03
杉垣煤矿瓦斯综合治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02-03
预应力锚索在岩土边坡工程治理中的运用研究02-03
煤矿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方案02-03
浅析层次分析法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