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高管人事变动进入密集期

关键词: 请辞 密集 高管 银行

银行高管人事变动进入密集期(精选3篇)

篇1:银行高管人事变动进入密集期

银行高管人事变动进入密集期

2013年04月16日 03:39上海证券报我有话说

胡怀邦请辞交行奔赴国开行,田国立出任中行党委书记

⊙记者 李丹丹 周鹏峰 ○编辑 孙忠

近期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银行(2.89,-0.02,-0.69%)董事长的人事问题备受市场关注,截至15日晚间,上述事宜已基本尘埃落定:中行宣布中信集团副董事长田国立出任中行党委书记,胡怀邦则请辞交行董事长,已于15日奔赴国开行报到。这两家银行的一把手调动还将牵动后续数家银行的高管人事系列变动,至今这仍是一团迷。

昨日中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承认,中信集团副董事长、中信银行(4.25,0.00,0.00%)董事长田国立已担任中国银行党委书记。

一般而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均由一人担任,这也在某种程度意味,在走完必需的监管、人事流程后,田国立有望很快接替赴任证监会主席的肖钢担任中行的董事长。

就在同一日的晚间,交行发布公布称,根据国家金融工作需要,胡怀邦已向交行董事会递交书面报告,请求辞去交行董事长、执行董事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任自2013年4月15日起生效。

此前传闻,胡怀邦的去向是接任陈元担任国开行董事长,陈元则离职负责参与筹办金砖开发银行。也有消息称,15日胡怀邦已经奔赴国开行报到。但是截至记者发稿,国开行方面回应,目前尚没有对外发布的信息。

交行给予胡怀邦很高的评价。公告称,胡怀邦在交行任职期间恪尽职守、勤勉敬业,为推动交行制定实施“两化一行”战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及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资料显示,胡怀邦曾经在中国金融学院、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中投、交行分别任职,先后担任过银监会纪委书记、中投党委副书记、交行董事长等要职。

而谁来接任空缺的交行董事长之职,至今还是一个谜。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中信银行。田国立履新中行,亦将引发中信银行高层的变动。在任职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中信股份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同时,田国立还兼任中信银行董事长。田国立2011年5月下旬正式出任中信银行董事长,任期三年,截至目前任职尚不足两年。

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是商业银行高管人士变动的密集期。北京银行(8.53,-0.05,-0.58%)可能也将面临高层的人事调整。据年报分析,北京银行高层换届在今年8月进行,且有业内人士称,年满62岁的北京银行行长严晓燕有可能在此时隐退。

实则银行高层的系列变动早在去年已开始。去年9月,建行原副行长朱小黄接替陈小宪出任中信银行行长。更稍早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出任浦发银行

(9.67,-0.16,-1.63%)行长一职;随后,平安银行(18.35,-0.21,-1.13%)宣布孙建一和邵平分别接替肖遂宁和理查德出任整合后的平安银行董事长和行长

篇2:银行高管人事变动进入密集期

据消息,近日,《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试行)》获上海市委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方案主要就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优化国有企业股权比例结构、加快开放性市场化双向联合重组等多项重要内容进行了阐述。

据悉,相较于《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即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此份方案在表述方面虽无重大突破,但还是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方面,尤其是在对企业改革方面的论述更为细致明确。

方案提到要发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源整合优势,并且在企业改制重组决策程序上,将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同时,强调重组改制要证券、产权市场公开进行等,这些无疑预示着在沪版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资本市场将成为重要战场,上市公司则将成为改革的“主力军”。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方案中对国资管理公司的表述来看,外界期待中的国资管理平台即将迎来实质性启动。

点评:

近来市场对上海国资改革的热情有所下降,主要因为一些复牌公司的改革力度不及预期,而金丰投资(600606)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的案例仍然受到追捧。预计此次改革文件出台后,包括国有资本管理公司等平台将会有实质动作,资本市场将在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目前棱光实业(600629)与耀皮玻璃仍处停牌中,据公告披露,其共同的大股东建材集团将参与改革重组。

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

仪电电子(600602)、飞乐音响(600651)、市北高新(600604)、上实发展(600748)、锦江股份(600754)、上工申贝(600843)、金山开发(600679)、益民集团(600824)、兰生股份(600826)、海博股份(600708)等。

锦江股份:谋中端酒店蓝海霸主,迈入市场化发展新阶段

锦江股份 600754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许娟娟撰写日期:-06-24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 。①由经济型酒店向中档有限服务酒店拓展战略符合市场需求趋势,公司定增融资将加速经济型酒店的开店步伐,奠定有限服务商务酒店蓝海的霸主地位。②预计起,随着中档酒店培育成熟、上海迪斯尼开业,公司进入业绩加速释放期,近两年通过利息端开源节流保障利润平稳增长。③引入业内有名战投、优化股权结构,系集团迈出国企改革第一步,预计公司后续将在战略再聚焦、执行效率提升、管理层激励等方面有进一步推进。维持2014-EPS0.74/ 0.91元,目标价19.2元,对应2014年26xPE,增持。

经济型酒店经营回升,但面临成本上涨压力;消费升级推动中端连锁酒店需求提升,由经济型酒店向中档有限服务酒店蓝海延伸保障投资回报率及长期成长。①5月出租率/房价/RevPAR 同比表现较3、4月份均有回升,但成本端2013年人工及租金占收入比重提升较2010年提升5.7个百分点,竞争激烈。②中档酒店可一定程度缓解成本上涨压力,且目前中档市场连锁化率低、客户体验差,带来品牌整合需求,为相对蓝海,公司新拓展的有限服务型商务酒店即定位该领域,预计有超1亿人次的潜在消费者,CAGR3=60%。

引入战投系国企改革第一步,市场化发展提速。①引入战投推进混合所有制,将改善公司治理,推进激励事宜。集团系国企改革排头兵,后续有望继续推进,有利公司发展。②底上海迪斯尼开业,中档酒店初具规模,且已培育成熟,将进入业绩快速增长期。

风险提示:

经济增速放缓影响、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竞争、审批风险。

益民集团:产业基金获批,并购有望加快

益民集团 600824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訾猛,童兰撰写日期:2014-06-13

事件:

公司6月12日发布公告,2013年10月28日公司董事会六届十九次会议审议决定,公司拟与德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德益消费升级产业基金”(暂定名)。日前,该基金已取得了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基金名称:上海德同益民消费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

评论:

公司着力打造综合性商业平台公司,成立德益消费基金有助于以产业整合与并购等方式,推动公司在品牌消费品行业的扩张和进一步巩固现有品牌优势。维持2014-20EPS 为:0.22,0.25,0.29元,根据行业估值及考虑向金融和PE 投资战略转型赋予一定估值溢价,给予2014年35倍PE,维持目标价7.7元及“增持”评级。

德意消费产业基金获批,并购有望加快。公司于2013年10月28日公告与德同资本成立“德益消费产业基金”,规模7.5亿元,公司出资2.36亿元,德同出资1400万元,公开募集5亿元。项目已经获批,并于2014年6月6日正式成立,基金成立有利于加快并购步伐。

并购促转型发展,培育企业在商业消费领域新增长点。德益基金将专注于投资消费连锁行业和电子商务及其他新兴渠道的消费类企业,以及收购海外知名或有特色的消费连锁品牌整合后发展国内业务。公司通过本次投资借力PE,寻找企业发展新机遇。公司与德同资本共同设立产业基金,有利于通过利用德同资本的资源优势、产业并购经验及其各种专业金融工具放大公司的投资能力,利用基金以产业整合与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公司在消费零售行业的扩张和进一步巩固现有的品牌优势。预计未来将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助力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借助德同资本在私募股权投资和产业并购方面拥有专业的团队优势,将有效降低风险并为未来产业并购服务。

催化剂:

产业基金并购、东方典当增资、商业物业资产注入。

风险提示:

1)经济持续低迷,内衣销售受到影响;2)金价大幅下跌,产生较大幅度存货减值损失;3)国企改革低于预期;4)产业基金并购进度低于预期

海博股份公告点评:重组预案公布,战略转型物流及房地产开发业务

海博股份 600708

研究机构: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张西林,吴一凡撰写日期:2014-06-12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1)拟以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9.06元发行5.9亿股)的方式吸纳农房集团100%股权及农房置业25%股权,资产预估值达80.29亿元。

2)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本次重组的配套资金,初步测算,8.16元发行不超过3.28亿股,募集不超过26.76亿元。

若重组完成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房地产开发及物流业务。本次交易中拟置出资产为海博股份除物流业务相关资产外的其他资产及负债(预估值为26.8亿元,增值率70.16%),拟置入资产:农房集团100%股权(预估值79.5亿元,增值率83.82%)及其子公司农房置业25%股权(预估值0.79亿元,增值率49.29%)。农房集团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账面值约43.25亿元;201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3.39亿元,对应2013年PB1.84/PE23.5。此举将使得公司地产业务跻身全国50强,而继续做大做强物流板块,并在物流地产上能够起到协同作用。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升至47.56%,配套融资用于上市公司业务发展。拟置出资产与光明集团持有的拟注入资产农房集团72.55%股权中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拟注入资产作价高于拟置出资产作价的部分,由公司以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向光明集团购买。不考虑虑配套募集资金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总股本从重组前的5.10亿股增至11.01亿股。其中,光明集团新增股份约3.41亿股,持股比例由目前的35.81%增加至约47.56%,与及其子公司大都市资产、农工商绿化合计持股比例约67.50%。配套资金将用于重组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业务发展,增强重组后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落实,短期公司估值或有压力但看好中长期物流业务的发展。1)我们理解此次重组预案是光明集团对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落实:对于控股股东光明集团而言推进了优质资产的资产证券化,重组后上市公司业务更加趋于市场竞争化,也符合做大做强上海国资国企上市公司的方向。2)虽鉴于房地产行业目前的不确定性,短期或给公司估值带来压力。但我们认为现代物流业是未来重点发展的行业,保留光明集团核心主业之一的物流业务也坚定了集团对海博物流的重视。6月11日,国务院讨论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且确定了农产品物流等12项重点工程,海博冷链物流的发展符合政策方向。中长期仍然看物流业务的大发展。

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由于目前仅公布资产重组预案,且该事项仍有不确定性,我们暂不调整盈利预测;维持2014-年EPS分别为0.36元、0.40元和0.48元,对应2014-2016年26、23、19倍PE。虽考虑地产产业链目前的不确定性公司估值短期或有压力,但我们看好中长期物流业务的发展,我们维持“买入”评级。我们将持续跟踪公司此次资产运作的后续进展。

兰生股份:“盘活存量资产+注入优质资源+优化激励机制”推进改革转型

兰生股份 600826

研究机构: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刘章明撰写日期:2014-05-29

投资要点:

公司高隐蔽资产,价值重估提供投资安全边际。公司是东浩兰生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平台(实际控制人是上海市国资委),外贸薄弱,靠投资收益维持业绩。但隐蔽资产较高,目前持有兰生大厦48%股权,兰生国建34.65%股权(旗下中信国建为国内单抗药龙头,成本法核算未体现真实盈利),海通证券1.99%股权等优质资产。我们测算,公司重估价值74.24亿,其中,传统贸易资产估值7.33亿(0.6xPS),兰生大厦重估22.66亿(单价8万/)、兰生国建股权23.37亿(57xPE)、海通证券股权17.87亿(市值重估),货币资金3亿。价值重估提供投资安全边际。

“盘活存量资产+注入优质资源+优化激励机制”助力改革转型深入推进。公司是高举高打的上海国企改革优质标的,也是“沪二十条”提出的“5-8家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之一,

篇3:银行高管人事变动进入密集期

不过, 在最近这股甚嚣尘上的零售业整合浪潮中, 最为引人注目的却是, 北京零售业翘楚物美商业和泰国正大集团旗下卜蜂莲花的“联姻”。毕竟, 这是继8月初华润创业与TESCO签署合资公司备忘录后, 内资零售商和外资零售商又一次选择以“抱团”的形式谋求发展。

毋庸置疑, 整合风已经拉开了外资零售商在中国市场的调整序幕。眼下, 即便是全球零售业老大的沃尔玛也没能幸免。22日, 继集中采购和关店风波后, 沃尔玛中国又现高管大变动。

沃尔玛调整进行时, 卜蜂莲花、TESCO借助外力输血, 家乐福屡次被传将要撤离中国市场, 这被外界解读为, 外资零售商将玩不转中国了。

有业内人士表示, 外资进入中国时, 中国零售业才刚刚开始, 内资没有蓝本, 只能学习外资。然而, 近20年来, 凭借着连锁经营管理经验在中国发展的外资, 对中国市场以及中国消费者的了解却并不足, 面临发展瓶颈只是迟早的事。因为, 本地化是做零售生意的一条生命线。

不管是兼并重组携手发展, 还是关店调整换业态, 对于零售行业而言, 这都是结构性调整的一种表现, 是现行环境下企业必须采取的举措。中国零售业的经营现状是零售企业区域性很强, 出了区域, 就水土不服。所以, 零售企业要实现长久的盈利, 只有走规模化, 走全国化发展这条路。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改革开放40周年银行业 下一篇:银行人事专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