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

关键词: 带恩 问好 妈妈 老师

教育随笔: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共3篇)

篇1:教育随笔: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

今天,恩可妈妈带恩可来上课。再换鞋子的时候,恩可妈妈看到了我,于是就说:“恩可,快跟老师问好。”可是小恩可只是坐在鞋橱上看看了看我,恩可妈妈见恩可没什么反应,于是又接着说了一句:“恩可,你跟老师问好,老师就给你糖。”当听到这句话以后,恩可立马跟我打招呼问好了,可是我很尴尬,因为我根本就没有糖。于是我就跟恩可说:“恩可,你好!下了课老师给你糖好吗?”恩可乖巧的点了点头。

在课上,做工作的时候,恩可一开始表现还很好,后来就有点坐不住了,于是我又听见恩可妈妈说了一句:“恩可,你快来做工作,你好好做工作,下了课,妈妈就带你去玩。”听到这句话,我就想:恩可妈妈是不是经常这样随便就给孩子许诺呢?

下课后,我从同事那里找了两块糖拿给恩可,恩可很高兴。恩可妈妈说:“老师,不用,我就是随口一说,您不用给她。”听到这句话我就跟恩可妈妈沟通,沟通以后,恩可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一直在对我说:“我以后不这样说了,没想到无意识的一句话,会对孩子的影响这么大。”

我们对孩子无意识的一句话,我们说过就忘了,可是孩子会记得,当我们经常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就会来模仿,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随口给别人许诺,不守信用的习惯。别看孩子小,他什么都懂,我们成人要以身作则,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好学习的榜样。

篇2:教育随笔: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

今天午休时,班里的孩子们都乖乖地、有序上床睡觉了,可是嘉豪怎么也不上去睡觉,坐在桌子边噘着小嘴,斜着眼瞅着我。

我不禁疑惑了:咦,这孩子怎么了?我蹲下身去,小声地问道:“怎么了,宝贝?”“老师,你说话不算话,哼!”嘉豪说完白了我一眼,把头扭了过去。我一惊,同时大脑迅速旋转着:“我给孩子许过什么?那可不好,孩子还记着呢。”

我赶紧笑着问道:“宝贝,老师忙忘了,说说老师对你说什么了,好吗?”嘉豪噘着小嘴说:“你昨天说我们的节目被选上了,可是你原来说过,如果选上了就给我们买香蕉吃呢,我们都等了一天了!”

哦,我一拍脑门,猛然想起来是有这回事。

当时,园里计划举办庆祝六一节,要求各班出几个节目选排。为了迎接这个快乐的节日,也为了我们的节目被选拔上,我们班除了正常的上课外,就全身心地准备演出的节目了。选节目,排队形,练节目......每天真是忙得不可开交。

为了我们班的节目能被选排上,在排练中看到孩子们特别的辛苦,怕孩子们受不了,就鼓劲道:“只要我们的节目被选拔上,老师就给大家买香蕉吃!”听到这话,当时孩子们都特别高兴,练得也特别起劲,看到孩子们如此理解心意,我也很欣慰。

可是,由于忙着排节目,当时许下的诺言过了几天也就忘了,可孩子们却牢记在心里了呢。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羞愧,也为孩子等待诺言兑现的坚守精神而高兴,因为我知道:等待诺言兑现的孩子,也一定是一个坚守诺言的孩子!

想到这儿,我赶紧对嘉豪说道:“你说得很对,宝贝,老师一定会兑现诺言的,不过呢,你现在先去乖乖睡觉,等你醒来时,你和小伙伴们就一定会看到香蕉了,好吗?”“真的吗,老师?”嘉豪怀疑道。“真的,宝贝,我们拉钩!”“拉钩上吊一年不许变!”我和孩子都笑了,嘉豪很高兴地爬上床睡觉去了。

趁着孩子们睡觉的机会,我请保育员老师帮忙,去超市买了香蕉回来。看着诱人的香蕉和熟睡的孩子们,我在想着孩子们醒来后吃着香蕉开心的.样子,我不禁笑了......

篇3:教育随笔: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

教育孩子不要轻易使用威胁恐吓方式,这样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对于成长是很不利的!

例子:

有一次我和我的哥哥带着他5岁的女儿一起坐公共汽车,本来孩子在车上跟我们又说又笑玩得很开心,这时车上上来了一个警察,孩子就突然变得战战兢兢的,伏在他爸爸的怀里,连大气都不敢出了。我感到很奇怪,一问才知,原来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拿警察来吓唬孩子,说如果孩子不听话,就让警察抓走她,致使孩子对警察产生了一种畏俱感。而家长知道孩子害怕警察,每每当孩子不听管教时,也经常用让警察来抓她吓唬孩子,结果孩子一见了警察就吓成了这副模样。

分析:

孩子神经细胞的机能较弱,耐受力较低,许多外界的刺激对孩子的神经细胞是沉重的负担。而且孩子渲泄心理吸张的机制也还很差,吓唬孩子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损害,轻则精神紧张、遗尿、夜里睡不安稳、经常做恶梦等,重的则会出现神经、精神性的症状,会导致孩子没来由地产生恐俱感。幼儿的恐惧感若不能得到很好的克服,长大后,男孩可表现为胆怯、退缩、自卑、孤僻以及人际关系障碍,女孩则表现为过分害羞,过分娇气,过分依赖。难以承担起生活中最起码的职责。

学前期是发展孩子想像力的最佳时期,孩子想像力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但孩子们丰富的想像力有时也会给他们带来麻烦,其中的一个麻烦就是想像力引起孩子的恐惧。大人们可以发现,4--5岁的孩子常常会出现各种恐惧,孩子们怕黑暗、怕外星人、怕骷髅、怕幽灵、怕鬼怪等等。孩子的恐供是其正在发展中的想像的一种伴随现象。

幼小的孩子由于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因此他们有时便会按自己的理解解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例如,孩子在看了电视剧或者读了一些在我们大人看来完全是无害的、有趣的图书以后,常常会产生恐俱。孩子们感到恐俱的东西,对我们大人来说,都是毫无疑问的事,像外星人是人想出来的,兔精和老妖婆是不存在的,电视剧里的那个妖怪变的瘦老头样子很可笑等等。但孩子们用他们的眼光来看这一切时,那么这一切都会变成现实。因此,就会使孩子产生恐俱,这种恐惧有时严重的还会给孩子带来长久的,难于摆脱的心理压力。

对于孩子已经产生的恐惧,用大人的理解去给孩子解释,往往效果不好。例如,你告诉孩子外星人是没有的,骷髅是不能复活的,妖魔鬼怪是不存在的,这并不能解脱孩子的恐俱。要消除孩子的这种恐俱,最有效的办法是按孩子想像的逻辑来办事。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奋斗青年必读的励志短语 下一篇:不要错过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