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创造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 担负着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教育能否搞好, 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的一件大事, 据此, 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谈如下看法。
1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 中共中央和国家教委几乎每年都有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指示和文件, 这是因为除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对于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以外,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学校德育教育效率不高, 在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以至当今社会改革开放时期整个文明的水准提高上没有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 长期以来, 学校德育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在德育目标上, 对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联系与区别处理不当, 往往以某一时期的政治口号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第二, 在教育方式上, 注重轰轰烈烈的活动, 忽视渗透和养成德育的实效性;第三, 在德育途径上, 往往把学校看成孤立的体系, 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德育网络构建尚未到位;第四, 学校德育的总体实施同社会的现实需求, 社会持续发展的未来需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程序的脱节。诸多问题的存在与社会因素影响也是有关的, 由于整个社会环境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和风气, 使得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甚至抵消。有人讲“学校是理想教育, 社会是商品教育, 家庭则是实惠教育。”对于青少年学生, 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不一致, 只能使他们无所适从, 使各种影响产生内耗。
2 当前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举措
2.1 总的举措
(1) 学校德育改革应从目标、内容、方式和途径上进行再认识, 要以思想首先教育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 使学生先做人, 再成长。
(2) 在德育方式和途径上, 应强调“养成”式的渗透教育, 强调道德行为规范, 要让学生养成作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社会中的“现代人”所应有的水准和道德规范。
2.2 具体方法
(1) 深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研究, 准确把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某些思想观点和倾向性问题, 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深入的剖析, 正确的回答。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现状, 才能够改进工作方法,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从而使学生的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性。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是加强学生德育修养的基础。追求人生价值是当代学生思考与求索的热点。引导学生树立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是加强德育修养的必然要求和基础。
(3) 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切入点。民族自尊心是产生民族凝聚力的基础, 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信念和动力。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栋梁, 只有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生的价值才更有意义, 才无愧祖国人民的养育。
(4)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学校是进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一方面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爱国主义内容。另一方面学校要利用各种活动, 如每周一组织升旗仪式, 每年到爱国主义基地参观学习, 举办辩论会、演讲比赛等方式, 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引导他们明确使命, 坚定理想信念, 以深厚的文化素质筑起新时期学生的精神支柱。
3 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必须有如下保障措施:
3.1 领导重视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基础
长期以来, 尽管教育方针在表述上不断发生变化, 但德育都被列为重要内容。因此, 学校领导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 站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千秋大业的高度上去认识和从事德育工作, 真正将德育工作提到学校议事日程上来, 认真领会、安排, 并积极地开展工作, 使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3.2 健全德育机构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保证
学校领导的重视只是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基础, 如果没有明确的组织去实施, 加强德育工作依旧是句空话。因此必须建立德育管理的指挥系统和德育实施的组织机构, 强调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和各项活动要和学校的德育工作结合起来, 彼此协调, 互相促进。保证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化、德育活动具体化、规范化。
3.3 目标管理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关键
德育的效果与质量是检验德育思想、德育实施的唯一标准,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全校教职工和各级领导的中心工作。要想在德育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 就必须树立整体观点, 把德育质量管理落实到德育过程的各个环节, 建立科学的、具体的德育目标体系, 使德育工作看得见, 摸得着, 更形象, 更具体, 于细微处见精神。
3.4 课堂教学是贯穿德育为首的主要途径
教学是学校最经常、最广泛、最主要的活动。“教书育人”是学校德育工作最主要的办法和途径。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学科特点将教材的思想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起来, 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易接受科学知识, 而且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促进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愉快。所以, 在进行课堂教育评价时要突出德育渗透的地位, 着意发挥教师的德育骨干作用。持之以恒, 必将使学校德育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要做到计划决策科学化、组织实施严谨化、目标责任唯一化、检查反馈及时化。在开展德育工作中, 要实行政策鼓励同制度保证紧密结合起来, 使德育管理工作形成闭合回路, 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向着科学、规范的方向健康发展, 并以此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新形势下, 围绕“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基本国策, 抓好学校德育工作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且应该也能够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借鉴和转化作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只要我们团结协作, 扎实工作, 大力弘扬主旋律, 学校这块教育阵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一定会出现一个新局面, 学校的这块净土会更加美丽纯洁。
摘要: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教育能否搞好, 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的一件大事, 所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德育
相关文章: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02-12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理顺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报告02-12
湖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工作的通知02-12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十三五”信息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02-12
浅谈关于加强税务新闻信息工作的思考02-12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协调函02-12
人员安全防范措施02-12
高校安全防范措施02-12
食品安全防范措施检查02-12
平台安全防范措施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