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工艺标准

关键词: 高强度 螺栓 性能 连接

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工艺标准(通用4篇)

篇1: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工艺标准

word文档

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工艺标准(502-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钢结构安装用扭剪型高强螺栓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螺栓、螺母、垫圈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2.1.2 高强螺栓入库应按规格分类存放,并防雨、防潮。遇有螺栓、螺母不配套,螺纹损伤时,不得使用。螺栓、螺母、垫圈有锈蚀,应抽样检查紧固轴力,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螺栓等不得被泥土、油污粘染,保持洁净、干燥状态。必须按批号,同批内配套使用,不得混放、混用。

2.1.3 主要机具:电动扭矩扳手及控制仪、手动扭矩扳手、手工扳手、钢丝刷、工具袋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摩擦面处理:摩擦面采用喷砂、砂轮打磨等方法进行处理,摩擦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Q235钢为0.45以上,16锰钢为0.55以上)。摩擦面木允许有残留氧化铁皮,处理后的摩擦面可生成赤锈面后安装螺栓(一般露天存10d左右),用喷砂处理的摩擦面不必生锈即可安装螺栓。采用砂轮打磨时,打磨范围不小于螺栓直径的4倍,打磨方向与受力方向垂直,打磨后的摩擦面应无明显不平。摩擦面防止被油或油漆等污染,如污染应彻底清理干净。

2.2.2 检查螺栓孔的孔径尺寸,孔边有毛刺必须清除掉。

2.2.3 同一批号、规格的螺栓、螺母、垫圈,应配套装箱待用。

2.2.4 电动扳手及手动扳手应经过标定。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 选择螺栓并配套 → 接头组装 → 安装临时螺栓 → 安装高强螺栓 →

高强螺栓紧固 → 检查验收

3.2 螺栓长度的选择:扭剪型高强螺栓的长度为螺栓头根部至螺栓梅花卡头切口处的长度。选用螺栓的长度应为紧固连接板厚度加上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的厚度,并且紧固后要露出不少于两扣螺纹的余长,一般按连接板厚加表5-2中的增加长度,并取5mm的整倍数。

word文档 1

word文档

表5-2 螺栓公称直径 增加长度(mm)M16 25 M20 30 M22 35 M24 40

3.3 接头组装:

3.3.1 连接处的钢板或型钢应平整,板边、孔边无毛刺;接头处有翘曲、变形必须进行校正,并防止损伤摩擦面,保证摩擦面紧贴。

3.3.2 装配前检查摩擦面,试件的摩擦系数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浮锈用钢丝刷除掉,油污、油漆清除干净。

3.3.3 板叠接触面间应平整,当接触有间隙时,应按规定处理,见表5-3。

表5-3 间隙大小 处

法 1mm以下

不作处理

3mm以下

将高出的一侧磨成1∶10斜面打磨方面应与受力方面垂直 3mm以上

加垫板,垫板两面摩擦面处理方法与构件相同

3.4 安装临时螺栓:连接处采用临时螺栓固定,其螺栓个数为接头螺栓总数的1/3以上;并每个接头不少于两个,冲钉穿入数量不宜多于临时螺栓的30%。组装时先用冲钉对准孔位,在适当位置插入临时螺栓,用扳手拧紧。不准用高强螺栓兼作临时螺栓,以防螺纹损伤。

3.5 安装高强螺栓:

3.5.1 安装时高强螺栓应自由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打。扭剪型高强螺栓的垫圈安在螺母一侧,垫圈孔有倒角的一侧应和螺母接触,不得装反(大六角头、高强螺栓的垫圈应安装在螺栓头一侧和螺母一侧,垫圈孔有倒角一侧应和螺栓头接触,不得装反)。

3.5.2 螺栓不能自由穿入时,不得用气割扩孔,要用绞刀绞孔,修孔时需使板层紧贴,以防铁屑进入板缝,绞孔后要用砂轮机清除孔边毛刺,并清除铁屑。

3.5.3 螺栓穿入方向宜一致,穿入高强螺栓用扳手紧固后,再卸下临时螺栓,以高强螺栓替换。不得在雨天安装高强螺栓,且摩擦面应处于干燥状态。

3.6 高强螺栓的紧固:必须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初拧。初拧紧固到螺栓标准轴力(即设计预拉力)的60%~80%,初拧的扭矩值不得小于终拧扭word文档

word文档

矩值的30%。第二次紧固为终拧,终拧时扭剪型高强螺栓应将梅花卡头拧掉。为使螺栓群中所有螺栓均匀受力,初拧、终拧都应按一定顺序进行。

3.6.1 一般接头:应从螺栓群中间顺序向外侧进行紧固。

3.6.2 从接头刚度大的地方向不受约束的自由端进行。

3.6.3 从螺栓群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方式进行。

初拧扳手应是可以控制扭矩的,初拧完毕的螺栓,应做好标记以供确认。为防止漏拧,当天安装的高强螺栓,当天应终拧完毕。

终拧应采用专用的电动扳手,如个别作业有困难的地方,也可以采用手动扭矩扳手进行,终拧扭矩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用电动扳手时,螺栓尾部卡头拧断后即表明终拧完毕,检查外露丝扣不得少于2扣,断下来的卡头应放入工具袋内收集在一起,防止从高空坠落造成安全事故。

3.7 检查验收:

3.7.1 扭剪型高强螺栓应全部拧掉尾部梅花卡头为终拧结束,不准遗漏。

3.7.2 个别不能用专用扳手操作时,扭剪型高强螺栓应按大六角头高强螺栓用扭矩法施工。终拧结束后,检查漏拧、欠拧宜用0.3~0.5kg重的小锤逐个敲检,如发现有欠拧、漏拧应补拧;超拧应更换。检查时应将螺母回退30°~50°,再拧至原位,测定终拧扭矩值,其偏差不得大于±10%,已终拧合格的做出标记。

3.7.3 做好高强螺栓检查记录,经整理后归入技术档案。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高强螺栓的型式、规格和技术条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报告。复验螺栓预拉力符合规定后方准使用。

4.1.2 连接面的摩擦系数(抗潜移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表面严禁有氧化铁皮、毛刺、飞溅物、焊疤、涂料和污垢等,检查摩擦系数试件试验报告及现场试件复验报告。

4.1.3 初拧扭矩扳手应定期标定。高强螺栓初拧、终拧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检查标定记录及施工记录。

4.2 基本项目:

4.2.1 外观检查:螺栓穿入方向应一致,丝扣外露长度不少于2扣。

4.2.2 扭剪型高强螺栓尾部卡头终拧后应全部拧掉。

4.2.3 摩擦面间隙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成品保护

5.1 结构防腐区段(如酸洗车间)应在连接板缝、螺头、螺母、垫圈周边涂抹防腐腻子(如过氯乙烯腻子)封闭,面层防腐处理与该区钢结构相同。

5.2 结构防锈区段,应在连接板缝、螺头、螺母、垫圈周边涂快干红丹漆封闭,面层防锈处理与该区钢结构相同。

word文档

word文档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装配面不符合要求:表面有浮锈、油污,螺栓孔有毛刺、焊瘤等,均应清理干净。

6.2 连接板拼装不严:连接板变形,间隙大,应校正处理后再使用。

6.3 螺栓丝扣损伤:螺栓应自由穿入螺孔,不准许强行打入。

6.4 扭矩不准:应定期标定扳手的扭矩值,其偏差不大于5%,严格按紧固顺序操作。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高强螺栓、螺母、垫圈组成的连续副的出厂质量证明、出厂一检验报告。

7.2 高强螺栓预拉力复验报告。

7.3 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摩擦系数)试验及复验报告。

7.4 扭矩扳手标定记录。

7.5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7.5 施工检查记录。

word文档 4

篇2: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工艺标准

高强螺栓结合面处理依据的标准

一、机械加工依据-------JB/T5000.9—2007 《重型机械标准通用技术条件》,Q/SK2059~2065—2003《机械加工工艺守则》。

二、产品钻孔、装配依据-------JB/T5000.10—2007 《重型机械标准通用技术条件》,Q/SK2058.01~22—2003《装配工艺守则》。

三、产品检验依据-------JB/T5000.1—2007 《重型机械标准通用技术条件》,Q/SK2059~2065—2003《机械加工工艺守则》,Q/SK2058.01~22—2003《装配工艺守则》,JB/T4149-2010《臂式斗轮堆取料机技术条件》,Q/SKJ02.32-2002《混匀堆取料机技术条件》,DBJT《侧式悬臂堆取料机技术条件》,QGJT《桥式刮板取料机技术条件》,YG(M)CJT《顶堆侧取堆取料机技术条件》。

四、产品包装依据-------JB/T5000.13—2007 《重型机械标准通用技术条件》。

五、产品涂装--------------JB/T5000.12—2007《重型机械标准通用技术条件》。Q/SK754-89《除锈通用技术条件》,Q/SK8-89《产品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六、热处理:

1、铸钢件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检检测-------------JB/T5000.6—2007。

2、锻件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检检测-------------JB/T5000.8—2007。

3、钢件的正火与退火GBT16923—2008。

4、钢件的淬火与回火GBT16924—2008。

篇3: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工艺标准

螺栓是梁与柱的主要连接件,普通螺栓与高强螺栓均可应用于梁与柱的抗弯连接中,但两者的计算假定和计算方法是不相同的,这是由于计算时假定螺栓形心轴位置的不同而引起两者计算方法的不同。普通螺栓的抗弯中,所有普通螺栓均处于受拉状态,而在高强螺栓的抗弯中,高强螺栓部分处于受拉状态,部分处于受压状态。但在工程设计和一些注册结构考试的丛书中,经常出现计算错误,把高强螺栓的计算假定及计算方法与普通螺栓视为相同,从而造成结构工程事故。为了使工程设计人员避免在工程设计时出现错误,作者具体阐明普通螺栓与高强螺栓用于梁与柱的抗弯连接计算及工程应用。

1 两种螺栓在梁柱节点抗弯连接中的计算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钢结构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多,在钢结构的结构形式中,钢框架应用最多,在大型超市与普通厂房中,大部分采用此种结构形式,钢框架中主要节点是梁与柱的连接,梁与柱连接主要采用普通螺栓或高强摩擦型螺栓。下面作者以一例题详细介绍普通螺栓与高强摩擦型螺栓两者在梁柱节点抗弯连接中的具体计算方法:例题:如图1所示为梁与柱的螺栓连接,梁高600 mm(腹板高552 mm),端板宽度b=200 mm,螺栓排成五行两列,螺栓直径d=20 mm,螺栓有效截面积Ae=244.8 mm2,取螺栓距P=100 mm,其余尺寸详见图1。1)假如采用普通C级螺栓,求此连接能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2)假如采用8.8级高强螺栓,梁柱接触面采用喷砂连接,求此连接能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

图1的梁柱螺栓连接中,梁端剪力V通过端板与焊接于柱上的托板端部刨平顶紧传给柱身。而梁端弯矩M通过焊接于梁端的端板用螺栓与柱的翼缘板相连而传递。因此螺栓群只承受梁端弯矩作用。

解答1:普通螺栓的抗弯连接计算中,当用弹性分析时,中和轴位于端板的下部,如图2所示的0—0轴,但由于计算较繁琐,目前工程设计中都采用假定算法,即假定中和轴位于弯矩指向处的第一排螺栓轴线上,同时还忽略端板受压区(图2阴影部分)对0—0轴产生的抵抗矩,即利用公式:Nmax=Mmaxymax/m∑yi2≤Ntb可以求出普通螺栓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Ntbm∑yi2/ymax。根据《钢规》(7.2.1-5)普通螺栓:Ntb=Aeftb=244.8×170×10-3=41.6 k N。∑yi2=102+202+302+402=3 000 cm2,螺栓共2列,所以m=2。Mmax≤Ntbm∑yi2/ymax=41.6×2×3 000/40×10-2=62.4 k N·m。

解答2:由于高强螺栓连接中,梁端板与柱翼缘板之间有预压力,在弯矩作用下,只要受力最大螺栓的拉力Nmax≤0.8P(P为高强螺栓的设计预拉力值),端板与柱翼缘板间仍将保持紧密接触,因此在高强螺栓群承受弯矩作用时的中和轴位于螺栓群的形心处,如图3所示。

根据《钢规》7.2.2条2款螺栓:Nbt=0.8P=0.8×125=100 k N。

经过上述例题,工程设计人员明白了普通螺栓与高强摩擦螺栓在工程设计中的具体计算方法,但在具体工程设计中,不少工程师错误地认为无论是采用普通螺栓还是高强摩擦螺栓,中和轴都假定位于弯矩指向处的第一排螺栓中心线上,从而引起错误的计算。我们假定计算高强螺栓的抗弯连接时同普通螺栓一样也把中和轴位于第一排螺栓中心线上,看高强螺栓连接所能承担的最大弯矩设计值是多少,计算如下:Nbt=0.8P=0.8×125=100 k N。∑y2i=102+202+302+402=3 000 cm2,螺栓共2列,所以m=2。Mmax≤Nbtm∑y2i/ymax=100×2×3 000/40×10-2=150 k N·m。

经过上述计算可见,如计算高强螺栓连接按照中和轴位于弯矩指向处的第一排螺栓中心线上,计算的承受最大弯矩结果将会大于高强螺栓实际所能承受的实际抵抗矩,所以如果工程设计人员按照普通螺栓的计算方法去计算高强摩擦螺栓,将会引起计算错误,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

2 钢框架梁与柱的螺栓连接中螺栓的选用

我国的钢结构设计中,绝大多数不区分结构承受荷载性质而统统采用高强摩擦型连接,而欧美一些国家对于承受静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多选用普通螺栓。笔者认为实际上对一般的建筑钢结构(即不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主张采用或优先采用普通螺栓连接,而不必采用高强摩擦螺栓而造成建筑成本的提高,优先采用普通螺栓的理由如下:

1)设计计算准确:

选择普通螺栓连接,首先按设计抗剪力计算螺栓抗剪断面直径d,计算与工艺因素无关,工程设计者心里有底。而选择摩擦型螺栓,其抗剪力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抗滑移系数u与连接处构件接触面的处理方法、除锈工艺、接触面清洁程度有关,选小了会增大螺栓直径,浪费材料,选大了,担心实际接触面状况有出入,设计者心里不踏实。

2)方便施工。

普通螺栓连接不是靠预拉力(预紧力)压迫接触面产生摩擦力抵抗剪力,因此构件的连接部位,即接触面,可以和其他部位一样在制作时进行防腐涂装,进入施工现场后,不必和高强摩擦螺栓一样再进行抗滑移和扭矩两个系数复验,对终拧扭矩要求不严,也省去24 h内的复验。这无疑会加快施工进度。

3)不会因超拧引发事故。

笔者从施工现场统计资料来看,高强摩擦螺栓因超拧引发延迟裂纹造成结构破坏的事故较多,预紧力叠加杆轴方向拉力者尤甚。使用摩擦型高强螺栓就必须达到设计预拉力(预紧力),而这个指标在施工安装现场是通过终拧扭矩间接控制的。现场连接件状态和送样有差别(扭矩系数取值有误差),扭矩扳手校验不及时也会有误差,栓接工未经考核、认证带来的操作问题,甚至部分技术人员不会计算终拧扭矩等因素存在,使超拧状况时有发生。国外对摩擦型高强螺栓终拧质量靠用超声波应力测定仪来测定,为安装企业必备。它的原理是测螺栓拧紧前后的(弹性)伸长,从而显示出应力值(MPa)。这种设备价值昂贵,且我国施工使用单位反映误差大。目前我国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还是规定用终拧扭矩来控制摩擦型高强螺栓的连接质量。如果采用普通螺栓,这种情况可以避免。从笔者经验看,对于直径d不小于M16的螺栓,认为使用100 k N·m的扭矩拧紧就可以了,不会有超拧这一说。

3 不同情况采用不同螺栓

为解决普通螺栓承担的剪力及弯矩比较小的问题,可以采用承压型高强度螺栓,此种螺栓的弊端就是栓孔直径比较小,对接触面板件螺孔的定位配钻技术要求高,但承压螺栓不像摩擦型高强螺栓要求连接处构件接触面处理精细,只需清除油污及浮锈即可。对于实际工程中具体应用哪一种螺栓,笔者认为应根据荷载性质及工程具体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建议如下:

1)在一般的钢结构设计中(荷载不太大,可以用于动力荷载结构),建议采用普通螺栓,此种螺栓要求工艺处理费用较低,操作简单。2)在受力比较大,但结构承受静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可采用承压高强螺栓(承压型螺栓不可应用于动力结构),此种螺栓接触面处理没有像高强摩擦型螺栓那样严格,但相比普通螺栓而言,钻孔技术要求较高。3)在承受较大荷载,且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采用高强摩擦型螺栓。

4 结语

笔者从一例题阐述了普通螺栓与高强摩擦螺栓的计算方法,使工程设计人员明确两种螺栓的计算方法的不同之处,计算高强摩擦螺栓时不再按照普通螺栓的计算方法而造成计算偏大的结果从而造成工程事故的发生。随后笔者提出了两种螺栓在工程实践中的优劣程度,并且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在何种荷载情况下采用哪一种螺栓比较合理,而不是不区分结构承受荷载性质而统一采用高强摩擦型连接,从而造成建筑成本提高及一些没有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夏志斌,姚谏.钢结构——原理与设计[Z].

[2]汪一骏,顾泰昌.钢结构设计手册[Z].

篇4: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工艺标准

【关键词】钢结构连接;焊接处理;高强度螺栓

当前,人们在钢结构连接施工时,为了提高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般都会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和焊接施工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其中由于高强度螺栓连接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可以使得钢结构的承载能力的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在对钢结构进行连接处理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是采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下面我们为了让人们对钢结构连接和高强度螺栓施工的相关内容有着比较详细的了解,我国就对其施工工艺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钢结构连接与高强度螺栓连接

1.钢结构连接的相关介绍

在工程施工项目中,钢结构由于较强的稳定性和刚度,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而所谓的钢结构连接其实就是指钢结构构件在和其他构件进行相互连接的一种方法。在通常情况下,钢结构构件和其他元件进行连接施工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连接方法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了焊接、螺栓连接等。其中有益于螺栓连接方法施工工艺比较简单,其稳定性较强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而且我国也可以根据螺栓强度的不同,将螺栓连接方法分成普通螺栓连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这两种。

2.什么是高强度螺栓

而高强度螺栓连接作为螺栓连接方法中一种常用的连接方法,它主要是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作而成的,因此在对其进行施工的过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工具都要比普通的螺栓施工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且和普通的螺栓相比,高强度螺栓在使用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承受能力将有着有效的提高。而且其受力特点和普通的螺栓结构也不一样,这就使其耐久性得到了明显的增强。我们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是将高强度螺栓广泛的应用在桥梁工程、高层建设等工程设施当中,使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得到明显的增强。

二、钢结构焊接方法选择

目前,我在对钢结构进行安装施工的过程中,焊接施工是其中主要的施工方式之一,其中人们主要是采用电弧焊施工的方法来赌气进行处理,这样不仅有着很好的焊接效果,还会对整个钢结构材料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满足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但是在特殊场合下,人们有时也会采用电渣焊接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得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手工焊:钢结构手工焊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的优点。一般来说,手工焊接法的科学技术含量以及焊接设备的成本都不算高,并且它适用于任意两个或多个钢结构部件之间的焊接。但除了以上优点之外,手工焊接也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缺点。我们目前常用到的手工焊接机械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交流焊机,一种为直流焊机。前者交流焊机比较适用于普通鋼结构的连接,而后者则适用于一些对焊接要求比较高的钢结构。

2、埋弧自动焊:埋弧自动焊,又称“电弧焊”,是一些小型设备焊接中常会采用到的一种焊接方式,其焊接原理是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达到将两个钢结构构件连接起来的目的。电弧焊的焊接效率比较高,焊接质量也有所保证,最重要的是电弧焊的操作技术简单灵活、易学。因此,电弧焊常常被应用于一些大型构件的制作加工中。

三、焊接工艺要点

焊接连接是现代钢结构最主要的连接方法,焊接连接构造简单,任何形式的构件都可直接相连;用料经济,不削弱截面;连接的密闭性好,结构刚度大。焊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焊接工艺设计:确定焊接方式、焊接参数及焊条、焊丝、焊剂的规格型号等。

2、焊条烘烤:焊条和粉芯焊丝使用前必须按质量要求进行烘焙,低氢型焊条经过烘焙后,应放在保温箱内随用随取。

3、定位点焊:焊接结构在拼接、组装时要确定零件的准确位置,要先进行定位点焊。

4、焊前预热:预热可降低热影响区冷却速度,防止焊接延迟裂纹的产生。

5、焊接顺序确定:一般从焊件的中心开始向四周扩展;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后焊收缩量小的焊缝;尽量对称施焊;焊缝相交时,先悍纵向焊缝,待冷却至常温后,再焊横向焊缝;钢板较厚时分层施焊。

四、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

栓连接分为普通螺栓连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两者区别在于高强度螺栓是由强度较高的钢经过热处理制成,高强度螺栓施连接是目前与焊接并举的钢结构主要连接方法之一,高强度螺栓施工时,用特殊扳手拧紧螺栓,对其施加规定的预拉力。

1、一般要求。刚强度螺栓工艺对材料要求很高,材料的合格与否关系到钢连接后的牢固程度,如果螺栓不合格或者受到污染,钢结构连接后容易出现松动、掉落等问题,影响建筑质量,因此在使用前,要对其性能做好检验,运输中轻装轻卸;工地储存要将其放置于干燥、通风、防雨、防潮的仓库,安装要按需领取,没有用完的要及时装回容器;安装中,接头摩擦面要清洁干燥。

2、安装工艺。一个接头上螺栓连接,应从螺栓群中部开始,向四周扩展,逐个拧紧。扭矩型高强度螺栓的初拧、复拧、终拧,每完成一次应涂上相应的颜色或标记,以防漏拧。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内。一个接头多个高强度螺栓穿入方向应一致。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栓头和螺母,螺母有圆台的一面应朝向垫圈。强度螺栓连接副在终拧以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

3、紧固方法。高强度螺栓的紧固有两种方法,即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一般采用扭矩法和转角法紧固:扭矩法分初拧和终拧两步,初拧使各层钢板充分密贴,终拧将螺栓拧紧;转角法也是两次拖拧,初拧使用短扳手,将螺母拧至构件,做下标记,终拧改用长扳手,从标记位置拧至终拧位置。

五、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现代化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钢结构材料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这不仅使得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还保障了工程施工的质量。不过由于现代化工程项目的形式多种多样,还是采用普通的钢结构连接方法,是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因此我们就要将高强度螺栓施工工艺应用到其中,从而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使其施工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智慧.多层钢结构住宅建设中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4)

[2]喆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1(0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紫金山风景区 下一篇:对一起塔式起重机倾覆事故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