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排查

关键词: 食药监 校园 隐患 排查

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排查(精选5篇)

篇1: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排查

星火小学校园及周边食品、玩具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总结

我校为贯彻落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的通知》(食药监食监二〔2017〕72号)、《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全省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的通知》(赣食药监餐〔2017〕7号)要求,结合《鹰潭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17年秋季开学校园餐饮食品安全检查的通知》(鹰市监管字〔2017〕250号)、《鹰潭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关于转发<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开展对销售“牙签弩”等危险玩具、“三无”玩具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鹰市监管字〔2017〕185号)内容,严防严管严控学校食品、玩具安全风险,保障校园餐饮食品、玩具安全,积极开展了食品卫生宣传教育、杜绝吃零食等活动,杜绝了学生食物中毒等突发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学校在日常工作中,始终把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长抓不懈,警钟长鸣。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共有6个班级,学校内没有小卖部,只有校门口有固定及流动摊点。

二、工作措施

1、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管理组织建立健全。学校成立了以张汉才校长为组长,余海球、徐田娥为副组长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领

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职责,学校与班主任、家长签定了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

2、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学校将健康教育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列入日常教学内容,加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养成不吃“三无”食品的卫生习惯。

3、进一步规范学校商店经营行为。对学校校门口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违规经营小摊点,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坚决取缔。同时,教育广大学生不吃零食,不吃“三无”食品,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4、杜绝危险玩具。学校通过晨会、班会、队会等形式教育学生不购买、不使用、不好奇危险玩具,特别的容易伤人的“牙签弩”“仿真枪”“弹弓”等玩具,做到自己不购买,发现同学购买能及时劝阻并向老师报告。

三、今后食品安全卫生工作的重点

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杜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广大学生的身体和生命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打算:

1、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责任意识和广大学生的食品卫生知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2、增加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日常检查、监督的频次,及时排查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服务师生,保障安康,努力营造学校幼儿园安全、良好的食品卫生环境,不断构建人

民满意的和谐校园。

3、继续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巩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取得的成果,彻底取消流动摊点,共同营造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更大贡献。

星火小学

2017年9月25日

篇2: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排查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思路。学校安全是教育工作的保障线,以《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

(二)工作目标。坚持安全发展,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工作机制,强化教育部门监管责任,实现学校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力争至2018年底,全区校园全部建成较为完善、有效运行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二、组织领导

区教育局成立由吴雪慧局长任组长,李可可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湖里区教育局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保卫科,联络人:叶宁,电话:5722662。

三、工作重点

(一)排查风险点,建立“一校一册”档案

学校排查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并逐一登记,建立单位安全风险管控档案,详细记录单位基本信息,风险点名称、风险点情况描述、风险类别、风险点详细位置、安全风险等级、存在危险因素、隐患情况、管控治理措施、管控治理责任部门、责任人及手机号码,形成动态化的“一校一册”管理制度。(见附件:湖里区学校安全风险点名册)

(二)全面开展学校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

1.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学校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安全风险的种类、数量和状况登记建档。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聚焦实验室、食堂、学生宿舍、在建工程、老旧校舍、大型活动、学生社会实践和周边治安状况。

2.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学校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确定风险类别,根据风险的可控程度、可能性、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损害的程度等因素,对学校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原则上分为iv级(低风险)、iii级(一般风险)、ii级(较大风险)和i级(重大风险)四个等级,依次用蓝、黄、橙、红四种颜色标示,学校绘制成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期间因设施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原因,致使安全条件有较大改善的,应根据情况重新评估并确定风险级别

iv级: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小,如发生,可能造成较小财产损失或人员轻微伤害;

iii级: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小,如发生,可能造成一般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

ii级:风险可能失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小,如发生,会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

i级:风险失控可能性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一旦发生,会造成较大财产损失或群死群伤。

3.教育系统预判。区教育局将结合学校预判情况,针对以往发生事故规律和暴露出的问题,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和学校各个层面人员,必要时邀请专家参与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预判,逐项分析研究,逐类预判评估,加强重大风险源管控,确保学校安全。

(三)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预防机制

按照“属地管理与分级治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对分析预判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实施定人定责管控,定期组织评估,确保风险在控可控,及时消除隐患。

1.严格管控。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学校的管控层级(学校、年级、班级、岗位),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

2.风险公告警示。学校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进行管理,逐一落实安全岗位的管控责任,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或湖里区学校危险因素告知卡,公布本校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教职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3.治理隐患。各校园及时收集、汇总相关的风险分级信息,编制学校安全风险清单,区教育局将组织对适时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情况进行抽查;

学校针对各个风险点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学校各部门、各岗位、各设施设备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4.应急管理。学校根据风险预判评估情况,科学编制应急预案。充分发挥与社区、街道及相关部门建立联防联动机制的作用,与相关联防联动部门有关应急预案相衔接。学校要建立专(兼)职应急队伍,重大风险岗位要制定应急处置卡,中小学每月、幼儿园每季度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要开展经常性的全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自护、避险逃生技能培训。

(四)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各校园要加强校舍、消防、校车、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断细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改自报的闭环管理。

(五)深入开展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工作

各校园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校园治安防控、校园周边环境、校园反恐防暴、消防安全、校车安全和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整治,建立完善校内风险分级防控制度,扎实推进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各项工作,实现校园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信息化、智能化,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物品和关键环节,加强技术安全防范措施,提高校园安全防控水平,为“平安校园”等级创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制定方案(2018年4月)

各校园要依据本实施方案所列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任务,结合实际立即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细化责任分工,抓紧组织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二)开展试点,制定标准规范(2018年5月—6月)

各校园对照《厦门市学校安全风险清单表》,明确安全风险类别、评估分级的方法和依据,制定隐患排查清单,明晰重大事故隐患判定依据,完成制定“一校一册”建档工作。区教育局择优选择一批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较好的学校作为试点标杆学校。

(三)组织推广全面实施(2018年6月—11月)

各校园按照有关标准规范组织开展对标活动,推动学校健全完善内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对安全风险开展全面的排查、辨识、分级、建档、标识和管控,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五、有关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学校要充分认识建立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大意义,强化组织领导,把推进建立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作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对排查和预判出的风险点,必须严密监控,筑牢双重安全防线,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

(二)加强业务培训,强化示范带动。学校要加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掌握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办法、风险管控措施,以及隐患类别、隐患排查方法与治理措施、应急救援与处置措施等,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积极探索总结有效做法,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篇3: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排查

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决定在全学校开展校园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和安全大检查,为确保我校相关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本校安全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确保校园安全管理责任得到有效落实,无安全事故发生。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全面摸清我市基础教育系统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落实责任、认真整改、健全制度,彻底消除校园重大安全隐患,有效预防涉校突发事件,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学校的安全教育得到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增强。

三、行动时间 9月至12月31日。

四、排查整改内容和重点工作

存储、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落实情况,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监控及报告制度落实情况。

4.自然灾害防范:以校舍安全和汛期安全为重点,着重检查防范洪灾、泥石流、雷电、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有关措施和制度的落实情况,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教育开展情况。

5.消防安全:以宿舍、食堂、教室、体育馆、图书馆、礼堂等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着重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日常防火检查巡查、建筑消防设备设施和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是否符合要求、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

6.校园治安:以校园安保体系建设为重点,着重检查门卫制度、人防、物防、技防、值班巡查、校外人员及车辆管理、突出矛盾隐患排查等情况,加强校园欺凌专项整治。

7.集体活动安全:以大型集体活动为重点,着重检查实习实践活动、夏令营、集体外出等活动的安全教育、应急预案、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严防踩踏、溺水、人身伤害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8.预防学生溺水:防溺水宣传教育开展情况,溺水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家长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情况,协调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排查整改情况。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9月中旬)。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发挥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管理、检查和督促。为确保此次排查整治行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校园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联合检查组,对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进行组织、指导、检查、督促,检查组成员名单如下:

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全面排查,务求实效。

全面开展自查工作,牢牢把握制定检查方案、开展动员部署、排查问题及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总结检查成效、建立长效机制等重点工作环节,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注重宣传,强化监督。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这次校园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积极争取教职工、学生、家长、社会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参与、支持和监督,普及安全知识,共同推进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篇4: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提升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工作,制定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工

作方案如下:

一、排查重点

(一)重点产品:以乳制品、肉制品、酒类、食用油、食品添加剂、水产制品、糕点等产品为重点。

(二)重点问题:以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塑化剂)超标以及微生物、致病菌、真菌毒素超标、品质指标不合格等问题为重点进行整治。

(三)重点对象和内容:一是上述重点产品生产企业;二是生产过程使用的直接接触此类产品的容(器)具、管道;三是企业购进的食品容(器)具和内包装材料等。

二、工作措施

(一)部署自查自纠

以工作部署会或座谈会等形式,组织上述相关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进行动员部署,讲清目的意义,明确工作要求,督促企业严格按照重点产品、重点问题、重点排查对象与内容认真进行自查自纠,并提交自查报告;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不得使用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管道、容器、包装物等接触酒、食用油、婴幼儿食品。

(二)集中排查整治

在企业自查基础上,集中一段时间,重点对白酒、黄酒、配制酒、食用油、婴幼儿食品等易受塑化剂污染的食品生产企业的全面检查。一是严把源头关。重点加强原辅材料中塑化剂的监测,对购进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等可能还有塑化剂的物品要查明来源,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并做好记录,把是否含有塑化剂作为必检项目进行检测。二是严格生产过程监控。要对生产过程盛装和投(配)料的容(器)具、直接接触产品的各种管道进行认真检查,是否使用含有塑化剂的管道、容器、包装物等接触酒、食用油、婴幼儿食品。三是加强成品控制。着重检查有无按照规定开展产品出厂检验,委托检验是否订立协议,产品是否检验合格后出厂。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加强领导,严密组织,认真开展风险排查。要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研究解决遇到问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配合。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依照相关职责、任务,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具体实施方案,要对本地区酒类、食用油、婴幼儿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进行一次普查,在摸清底数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排查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和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篇5: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工作总结

为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食品安全分管领导谭XX、薛XX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积极开展调查摸底、宣传活动,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使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计划、按部署稳步推进。

二、突出重点、全面开展

1、宣传发动。通过校讯通、微信、qq群、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发动全校师生和家长上下配合、全员参与。通过标语、短信群发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

2、学校成立了“校外配餐食品管理领导小组”,按规定与符合要求的A级配餐公司签订配餐合同。配餐工作管理组织健全。实行目标责任制,学校校长具体抓,相关人员配合抓,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职责,每天的饭菜都有留样。总务处委派专人每天对配送的午餐进行监查,发现问题及时与配餐公司进行沟通。

3、深入开展,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抓手的,“珍惜合理利用零花钱”的社会实践活动,约束学生不围观和购买三无食品,发现问题立即查处,同时利用广播平台,向学生呼吁在上放学路上遵守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等等。

三、下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宣传,做到人人知晓食品安全整治行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努力发动家长的力量。实现真正的家校两手抓。

2、继续严抓配餐工作。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校园安全风险评估方案 下一篇:“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