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与高职教育发展的综述
“互联网+”指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 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 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 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那么“互联网+”到底与什么相加?它是指互联网+某行业。具体而言,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 这个行业既可以传统行业, 也可以是新生行业;另一方面, 这个+不是表面意义的结合, 而是深度的融合, 互联网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过程涵盖了以互联网为主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未来出现的相关信息技术。“互联网+高职教育”的结合将会促进信息技术行业与教育行业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有利于解决高职教育目前所面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等问题, 它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互联网与高职教育结合涉及到三个方面:互联网+学校、互联网+教师、互联网+学生。
第一, 互联网+学校。互联网的出现及发展使学校的物理空间被打破, 促进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实体学校与网校的相互结合, 形成了实体学习与线上学习、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互联网将促进教育资源的供给与需求更加匹配。这种新的模式将现有的教育资源重新整合和配置, 突破了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封闭式的教育模式。这种变化涉及到教育基本职能、招生制度等方面。第二, 互联网+教师。主要体现在资源的共享。1.教师与学生进行资源的共享。教师职能不断发生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激发者、合作者、引导者。新的时代背景下, 教师的能力需要不断扩展。教师不仅需要对于知识理解、掌握, 还需要激励学生对学习、对课程、对某个知识点产生兴趣, 激励学生不断学习;教师还需要变成合作者, 和学生一起研究问题, 探究难点、疑点等;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 使学生以认真的态度、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因此, 对于基本的知识点, 教师可将优质学习资源与学生在网络平台共享, 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2.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新兴的网络学习平台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也有利于教师的提升。教师也可与同行教师进行线上交流, 博取众长, 从而更新教学理念, 同时也可获取优质的教学资源, 进行知识的更新与完善。第三, 互联网+学生。1.对学生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对于学习资源具有甄别能力, 还要有自控能力、梳理能力。2.对于学生来讲,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3.学生也可在网络平台学习作业、查看答案, 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 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
二、现阶段高职教育中会计专业的发展现状
高职教育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目前的在高职教育的会计专业教学中, 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 比如讲授法、案例法等, 这也是由于会计专业本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以教师的传授, 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以大纲规定的目标为教育目标;以课前备好的教案为教学程序, 具有程式化、机械化的特点。教学原则强调知识的严密性、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 忽视知识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形成新的教学规范, 已成为我国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工作的变化
互联网+的兴起促使当代商业模式、交易方式、管理活动发生变化, 因而作为管理活动的会计工作的变化, 有以下几方面:第一,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职能发生转变。会计职能将从传统的信息处理转向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 由核算职能转变为管理职能。第二, 互联网+背景下, 随着生活中电子发票的应用、支付模式的改变, 会计业务不再是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 而是拓展到单位内部控制、项目论证、投融资决策、经营数据分析及运营风险管控等管理领域。第三, 互联网+背景下, 许多新兴技术兴起, 例如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与应用。这些新技术不断推进企业会计的变革, 会计流程、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将有机融合。因此,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职能、业务、流程的转变必然从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技能要求上改变对人才的需求, 即从原来对核算型会计人才的需求转向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发展措施
由于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工作职能和形式的转变, 迫使高职教育中的会计专业的教学必须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互联网+背景下, 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的改革。
第一, 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态度。
现代社会, 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每一个人能力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每个社会人都不仅学习者, 而且是知识的传授者。一方面, 现代社会慢慢成为知识经济社会, 每个人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不断完善自己的各种技能, 才能适应发展的社会, 才能高效率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因此, 对于每一个人, 不论是学生还是已经工作的成年人, 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美国的21世纪技能的报告中, 终身学习理念下, 要求学习者更加侧重信息素养、创新求解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大学生, 他们更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通过学校教育在课堂上不仅学习知识, 还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学习, 以巩固课堂知识。
第二, 教师更加注重引导。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也有更高的要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 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教师的引导者的职能更加突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 应该通过日常的教学和交流, 向学生潜移默化的传递学习方法。那么作为教师, 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与学生一起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比如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逐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布边曼说过:最本质的人性价值就是人性的独立。新的教育形式本质上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 促进学生逐步独立学习, 独立研究。
第三, 采用课堂学习与线上学习。教师应该走出传统的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 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以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渗入日常的教学, 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优势。目前高校课堂中, 手机成为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最大敌人或是第三者, 部分院校甚至在课前统一将学生的手机收起来统一保管。既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手机, 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想方设法, 积极去发现, 去开发有助于学生课堂使用的APP.如雨课堂、智慧职教等。通过这些APP使学生学生在上课时能够使用手机完成签到、手机做题、查看微视频, 完成课后练习等功能。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做好课前、课堂, 课后教学, 将手机与学生的课堂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也要鼓励学生分享在网络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来解释理论知识, 从而启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思考能力, 表达能力。
第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教师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电脑办公技能:文档处理, 课件制作, 微课的制作, 使用等技能。因此对于教师而言, 也要定期开展教师技能交流会, 探讨, 研究,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于学校而言, 应该引进高素质的年轻教师, 同时邀请教学名师进行讲座、交流, 以扩大教师的视野。除此之外, 学校也应加强本校教师与优秀的兄弟院校的交流, 培训教师队伍。
互联网与高职教育的结合, 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是高职教育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同时在进行教学时更加侧重引导学生学习。作为学校, 必须鼓励教师改变教学模式, 采用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教育行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 它使得我们的学习更加有效率, 生活更加便捷。学校教育未来方向:创新新教育和终身教育。高职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 会计专业是高职教育的专业之一。“互联网+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一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本文将从互联网+出发, 结合高职教育的现状, 以期对当代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教育,会计专业
参考文献
[1] 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http://www.tisi.org/Article/lists/id/3776.html.
[2] 郭宏伟.“互联网+”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发展与创新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 2016 (10) .
[3] 张瑞雪.互联网+背景下会计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探索[J].商情, 2017 (15) .
[4] 曾小芳.“互联网+”背景下的独立教师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 (3) .
相关文章:
“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品牌推广模式研究02-15
绩效评价02-15
五二班中秋节活动方案02-15
打造现代消防铁军02-15
消防铁军02-15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商业模式选择研究02-15
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02-15
互联网+背景下动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02-15
浅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原生广告发展趋势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