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患沟通技巧对改善医患关系的作用

关键词: 接触 医患 病人 沟通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 每天都要接触病人, 医患间沟通相当重要。医护人员与病人的第一次接触可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良好的沟通可能立刻取得患者一定程度的信任,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医患交谈在医疗中是收集患者病史病理、协助诊断治疗的主要渠道。因此, 对于医生、护士来讲, 医患良好的沟通技巧有助于加深医患了解, 改善医患关系, 是医护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随着患者和家属对医疗知识的了解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以及社会的宣传、舆论的影响等, 出现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和医疗纠纷日渐增多的状况。为了缓解医患关系紧张,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但能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可缓解患者的心理痛苦, 而且还能缓解患者的生理痛苦, 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医生、护士必须加强自身的言行修养, 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患者充分感到医护人员可以信赖, 是治疗疾病的贴心人, 而鼓舞患者和病魔作斗争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 充分尊重患者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互相尊重是人与人之间良好沟通中的基础。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文化、经历和社会背景, 我们应予以尊重, 一视同仁。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心理学说, “被尊重”是作为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因此我们深刻认识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尊重患者的社会性、心理活动, 现在特别是现在社会转型期, 人的地位、贫富有在分化、变化, 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病人。让每位患者在医院有尊严感, 称呼病人时应尽可能用礼貌用语, 以“老人家、女士、先生”等称呼之, 我医院多年以“人文精神”为办院理念, 建立特色医院文化, 提倡亲情关怀、卓越服务, 改善就医环境, 创造了优美、温馨、先进、人文的就医环境, 应该说这是对病人真心尊重的一种表现。几年来基本未发生患者感到不被尊重而感到不愉快不满意情况。

2 深刻理解患者心态

只有深刻换位思考才能充分相互理解。病人相对与医院来说在医学专业知识方面是弱势群体, 是身心两方面均可能不健康的个体, 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与同情, 我们应多站在病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些病人在就诊时脾气常会非常暴躁, 甚至是无理取闹, 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 应该冷静地加强与病人的沟通。要常怀有恻隐之心, 学会宽容, 学会善解人意, 让病人的焦灼的心情平静下来, 尽可能从患者的角度进行理性的交流, 尽可能减少医患间的不理解, 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或困难。实践说明当病人心情不稳定听不进人的善语相劝时, 递上一杯水, 让其冷静下来把患者当朋友进行一些知心的交流不失为减少小的医缓冲突的方法。

3 适度热情照顾患者

热情对待病人中最重要一点是学会微笑。微笑会让人感觉到亲切、温暖、易于接近, 会让医患关系更加融洽。热情还表现在积极主动地关心病人。病人来就诊, 先一声问候、诊疗检查前的说明指导, 给行动不便的病人在候诊时倒杯热水, 找个合适的地方坐下等等, 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认真细致地去做到位。病人也会理解我们的善意。

4 仔细聆听患者倾诉

我们要学会聆听, 更要积极主动地去倾听病人的心声:目光集中-点头会意-适当插问-随同感慨-深谈细论。决不能让对方感到你有时心不在焉的现象, 病人会因此有不被尊重的感觉, 在我们的医患沟通中, 聆听是获取医疗信息最主要的渠道, 也是增进医患关系的方法之一。

5 良好的体态语言

体态礼仪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反映个人的修养与品质。我们在工作中的举手投足间直接影响我们给予病人的印象。我们应做到目光自信、面带微笑、精神饱满、衣服整洁大方、工作有条不紊, 这会给病人以信任感。当患者感到紧张痛苦时, 轻握其手, 或给予适当的安慰, 特别是小儿患者哭闹不配合治疗时, 可将其抱起、用其喜欢的玩具哄一下, 这是在精神上给予病儿以支持和鼓励, 缓解、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只要我们医务工作者能在工作中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真正尊重病人,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不断提高医患沟通水平, 我们的医患关系会更为融洽, 也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摘要: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出现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和医疗纠纷日渐增多的状况。为了缓解医患关系紧张,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交谈技巧与语言艺术, 不仅可减少医疗纠纷, 而且能促进患者的心理、生理健康, 而且还能加强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患关系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医患沟通学 下一篇:医患沟通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