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多发于中老年人, 目前,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健康[1]。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是目前临床医生首选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依靠增加心肌供血, 降低心率和动脉血压, 改善心肌代谢。丹红注射液具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液液黏度等作用。为了探讨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该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就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6例, 本组选取86例患者诊断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 HO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和诊断标准。随机将8 6例患者分成两组, 治疗组4 4例, 其中男23例, 女21例, 年龄50~76岁, 平均年龄 (56.2±2.4) 岁。对照组42例, 其中男25例, 女17例, 年龄52~81岁, 平均 (54.9±2.8) 岁。病程1-6年, 平均病程 (2.4±1.5) 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52例;两组患者伴有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4例、贫血患者7例、糖尿病患者42例、高血脂症患者9例。
1.2 治疗方法
1.2.2 对照组
给予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肠溶片) 、扩冠 (硝酸酯类药物) 、抗凝 (低分子肝素钙) 、消心痛、降酯 (辛伐他汀) 药物, 伴有高血压病患者服用降压药, 伴有糖尿病患者给予控制血糖, 2个星期为1个疗程。
1.2.2 治疗组
上述药物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20m 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 L, 静脉滴注, 1次/d, 2个星期为1个疗程。在注射时, 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 应注意使用0.9%氯化钠生理盐水注射液。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缓解时间、心绞痛消失时间、硝酸甘油耗量及心电图的改变, 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颁布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
1.2.2心弦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1) 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次数及硝酸甘油日耗量减少不到50%或病情略有加重。 (2) 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日耗量减少50%~80%; (3) 显效:相同程度的活动量无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 硝酸甘油日耗量减少80%以上。
1.4.2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1) 无效:心电图没有明显改善, 达不到上述指标值。 (2) 有效: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 但未达到正常或主要导联的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 或T波平坦变为直立; (3) 显效:心电图恢复到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服药2周后观察临床症状, 由 (表1) 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 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3 P<0.05) 。
2.2 比较两组服药2周后心电图改善情况
由 (表2) 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88.64%, 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1 P<0.05) 。
2.3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程度、次数、硝酸甘油耗量情况比较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耗量、心绞痛缓解时间及心绞痛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 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痉挛, 使心肌发生短暂性缺血与缺氧, 以致出现心前区、胸骨后疼痛。男性多于女性, 40岁以上多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往往合并高粘血症, 血液粘稠度增高, 导致心肌负荷增加, 血输出量减少, 微循环灌注减少, 加之冠状动脉狭窄时, 因血液阻力增大伴血液粘度增加, 可使冠脉血流量大大减少, 引起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 导致心绞痛, 因此治疗心绞痛首先是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现象, 而不是单纯的控制患者的胸部疼痛。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 其病位在心, 属本虚标实之证。基本病机为气虚、气滞、血瘀, 心气不足, 血液流动缓慢, 形成血瘀。丹红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红花;活血化瘀是丹参的主要作用, 其主要可以缓解心肌供血情况;而丹红不仅活血化瘀, 且具有通络止痛的功效。经研究发现, 丹红注射液可以明显缓解患者出现的心绞痛等引起的胸痛症状, 该组实验表明: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对心电图的改善总有效率88.6 4%, 优于对照组 (71.4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1, P<0.0 5) 。而对心绞痛的改善, 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 优于对照组 (76.1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3, P<0.05) 。综上所述, 丹红注射液是治疗心绞痛最有效的药物, 能够迅速改善病症, 效果明显, 而且对肝肾功能没有不良影响, 值得在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就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6例, 将其为两组, 对照组42例, 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药物治疗, 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缓解时间、心绞痛消失时间、硝酸甘油耗量及心电图的改变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均比对照组消失早,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 用对照组总有效率76.4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丹红药物治疗优于常规抗心绞痛药物, 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万桂香, 郭春香, 白桂荣.丹红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60例[J].陕西中医, 2012, 33 (5) :596-597.
[2] 王傲雪.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7) :45-46.
[3] 史大英.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 (18) :162.
[4] 霍云霄.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 2012, 2 (14) :693-694.
[5] 郑志奇.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脏肺血管杂志, 2011, 19 (9) :1563.
相关文章: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146例治疗分析02-21
产后大出血43例临床治疗观察体会02-21
初中历史课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探讨02-21
初中历史课后教学反思02-21
自拟益气通络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02-21
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单用或联用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02-21
71例妊娠期肾绞痛患者治疗的临床分析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