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兴起于美国, 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它对于改善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 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在其新著《教育改革研究》一书也指出:“合作教学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 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故作为学科教学一个重要环节的试卷讲评课, 合作学习方式也值得积极探索与实践, 以克服以往教师一讲到底的试卷讲评课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难以真正做到给每一个学生“把脉汇诊”、“对症下药”的弊端。
高中政治试卷讲评课中运用合作学习方式, 不仅能帮助学生认清现阶段的学习状况, 纠正错误、查漏补缺、巩固知识, 还能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近年来, 我们正在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中探索和实施合作学习方式,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目标及意义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又云:“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其中表示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 必须重视小组中每位成员的力量与智慧。而合作学习正是以学习小组为基础, 以互动合作为特征, 以学习任务为导向,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学习方式。有效实施合作学习, “教师教学设计应该落实两种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合作技能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施合作学习, 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试卷讲评课的课堂实效, 并以此提升学生学科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另一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合作学习在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中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 这一点在我们县政治教研活动中, 通过对学生进校成绩差不多的两个班级的成绩数据分析, 发现实施合作学习的班级学生优等和中等分数的人数明显增加。合作技能的发展虽然很难用数据来衡量, 可以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思维的碰撞, 尝试为他人解疑答惑, 借鉴他人的学法等行为中丰富自己的合作体验, 发展自己的人际交往和协作能力。
教育是一个“文火慢炖”的过程。教育的作用不仅反映在当下, 更会在未来起作用。提高学习成绩是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施合作学习的眼前目标, 但不是终结性目标, 培养学生的交往与协作能力是高中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施合作学习更具深远意义的目标, 这种锻炼和培养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
二、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 组建学习小组
美国学者斯勒文认为, 在课堂情境中, 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即集体目标与个体责任。集体目标是指学生追求外界对集体成果的认可, 教师只有提供明确的集体目标, 才能保证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助。个体责任是指每个小组成员对集体的学习都要做出贡献, 这是避免能力强的学生代替其他学生完成任务的必要措施。故一般情况, 有效的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别及学习基础等, 采取异质分组的原则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 以实现集体目标与个体责任。但在实际操作中, 也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 我们选取的这个文科班, 该班学生性别结构不平衡, 六十几人的班额仅十几名男生, 而且高中文科班级学生相对敏感, 按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家庭背景等异质分组可能导致部分弱势学生的抵触情绪。而且还考虑到, 日常学习中, 学生的教材、学习资料较多, 且都放在自己抽屉里, 试卷讲评课上也需要及时查阅。如果每次上课都要变动座位, 容易出现资料遗失。试卷讲评课合作学习的资料整理、学习情况记录需要延伸到课外。邻近座位的学生相互比较熟悉, 更容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同伴”关系。笔者这里的“同伴”既不同于“同班”也不同于“同学”, 而是要真正一起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 既能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获, 又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建议, 要在相互交流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体验过程, 学会与人共处的品质技能的学习小组。据以上实际情况, 该班级的合作学习小组采取了按前后桌邻近座位组建六人小组的方式。
合作学习中关键的因素应该是两个:一个是以上提及的“同伴”, 另一个是“分工”。因为有分工, 才需要合作;因为有分工, 才需要每一个学生承担责任;因为有分工, 每一个成员都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的学习活动。学生如何分工, 需要教师进行研究, 需要教师将分工的方法与技巧教给学生, 也需要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理解。分组后, 由每个小组选定组长, 组长为学习活动的召集人、主持人, 集小组成员智慧命小组组名, 以强化团体意识, 包括组长在内的六名成员排定组内序号, 轮流担任记录员和发言人, 以激励人人参与展示, 这是高效课堂非常关键的环节。
(二) 细化合作任务
试卷讲评课的合作学习并不是将试卷分析和讲评的任务放手丢给学生。教师对学习任务的设计是高中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施合作学习的关键。明确清晰、可操作的学习任务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 教师应明确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通常教师激趣设疑→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讨论“小展示”→班级“大展示”→质疑答问→评价反馈。但试卷讲评课中的合作学习与新授课各环节的侧重是有区别的, 学生已经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了自主学习任务, 教师在试卷讲评前如果不精心设计小组学生任务, 学生会感觉味同嚼蜡。在实践中, 我们将学习任务细化为以下内容:
⑴教师给出本次考试的成绩等次的标准, 由各小组记录员为组员记录成绩并填写在记录卡上。
⑵选择题部分:第一步:小组成员交流错题情况, 将六人共同错误的题号报给教师, 其他错题由组内做对的同学负责讲解指导;第二步:教师根据各小组汇报情况, 请同学进行跨组指导;第三步:各小组由发言人汇报尚未解决的疑惑, 教师予以解答。在以上学习过程中, 小组成员将自己的知识缺漏和解题技能上存在的问题记录在试卷上, 课后由记录员汇总记录在记录卡上。
⑶非选择题部分:第一步:小组成员两两组合, 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为对方试卷解题答案找错并纠错;第二步:教师结合试卷个例分析本次考试非选择题部分出现的典型错误;第三步:小组成员根据交流和教师讲解的情况用红笔修订答案, 将本人典型错误报记录员, 由记录员记录在记录卡上。
⑷课后组长收齐本组修订后的答卷和记录卡上交, 教师再次汇诊。
其次, 基于是试卷讲评课。教师在规定合作任务之时, 有两点必须遵循:其一, 任务要有适当的难度, 处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入专研学科知识;其二, 任务学生单凭个人或在规定的时间内个人无法完成的, 这样有利于学生感受团体的力量, 取长补短扩展知识。研究的过程就是实践探索的过程, 其付出和投入也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教学管理和监控能力的提高。合作学习使教师与学生个体对话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增多, 师生关系更加密切, 师生交流更加顺畅, 在落实新课标的路上迈进了一步。
(三) 提供有效指导
合作学习的实质告诉我们, 任何一种层次的合作学习,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都包括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一是有没有合作学习这种形式, 即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个体的, 还是团体的?二是有了合作的形式之后, 有没有合作的方法。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方法, 对学生来说, 不是他们生来就会的, 也不是传统的教学所能培养的, 而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日常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来培养的。
在实施合作学习之前,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和技能的指导:如讨论交流轻声细语、小组展示富于创新、学生发言层次分明, 出入小组井然有序、就题论题坦诚交流、学会提供解释、学会请求帮助、学会支持赞赏、学会质疑扩展等。在实践中, 为了教师能提供有效指导, 我们把合作学习方式的试卷讲评课分为四个步骤:
在步骤 (1) 中, 教师客观分析本次考试的成绩情况, 让学生知己知彼, 真正达到以考正误, 以考促学的目的。
步骤 (2) 为师生互动的步骤, 由各小组对前面教师任务设计中填写的“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小组记录卡”的情况作汇报并提出本组尚存的疑惑, 先由其他组能答疑的同学答疑, 后教师即时补充、指导。
步骤 (3) 以学生自主合作为主, 期间, 教师巡视各组, 观察各组学习情况, 对相互交流比较活跃的小组驻足倾听;对交流不畅的小组予以合作协调的指导, 并适度地参与小组活动予以引导。随后, 教师根据各组汇报的六人共同错题情况, 及时答疑让学生感受拨开云雾见日出的喜悦。
步骤 (4) 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师结合事先准备的答卷个例对失分原因予以评析归纳。
以上各个步骤的时长视每次考试具体情况 (考试题量、题型结构、错题量等) 而定, 通常实施合作学习的试卷讲评每次需一个半课时, 前三个步骤约一课时, 第四个步骤约半课时。
高中政治合作学习的试卷讲评课上, 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性, 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施展才华, 让成绩落后的学生得到来自同伴和教师的详尽辅导, 让出现不同错误的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关注个体交往技能的发展, 引导学生学会表答、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欣赏、学会采纳。教师应“心中有人”, 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交流解疑的平台,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四) 落实激励评价
从高中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施合作学习的目标出发, 其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和对学生合作情况的评价两个方面。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形成休戚与共的小组合作关系, 我们把两方面评价采取团体捆绑评价方式。
⑴学业成绩评价:每次考试成绩划定为A、B、C、D四个等第, 第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起始成绩, 以后的每次考试成绩与起始成绩做比较。A、B、C三个等次保持得1分, 保持D等不得分;每进步一个等次得2分, 每退步一个等次为-2分;两次保持A等另加2分。团队成绩以总分计算, 一学期评价一次。根据得分高低评出团队一、二、三等奖, 获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小组成员可获得个人学期总评成绩加3分和2分的奖励。
⑵合作情况评价:采取小组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合作情况评价为过程评价, 以鼓励、赏识为主, 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自我肯定, 但做出评定结论时要有充足的理由。
参考文献
[1] 马兰编著.《合作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 盛群力 郑淑贞编著.《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年.
[3] 《合作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王坦,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相关文章: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02-17
看图说话在初中地理复习课中的运用02-17
探究式教学在化学复习课中的运用02-17
微课在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探讨02-17
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02-17
“批”出思想“注”出灵魂——批注式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课中的有效运用02-17
翻转课堂在导游考证课中的运用02-17
浅谈新课标在数学讲评课中的运用策略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