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 实验课 培养 实践 学生

材料力学实验课是理工科学生的最为重要的一门基础实验课, 同时也是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内容的创新能够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新,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要改变旧的、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的模式, 建立一个新的、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方向的模式。为此, 教育部在全国实验教学工作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高等学校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特别是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 才能更好的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才能积累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才能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迅速适应工作需求。

1 创新实验内容的意义和目的

创新实验的设计思路则源于我们对实验教学改革目标的设想与期望。具体做法是, (1) 、实验室始终坚持以竞赛形式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竞赛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行组织、设计、制作、测试、分析论证全方位工程实践锻炼的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使学生在工程结构的综合设计、工艺制作、实验分析、实验操作、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上得到全面锻炼。 (2) 、逐步加大综合实验比例。实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应建立在创新实验内容基础上, 要在实验教学中不断创新实验内容, 开发新的实验, 特别是要开发和专业对口的具有实际工程背景的综合性实验, 目前已开发综合性实验16项。新开发的创新实验开扩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知识面。使学生做实验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启发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 我们对原来所开设的实验项目进行了调整, 对实验的测试方式进行了改进。例如:材料E值测定实验和应变片贴片实验整合在一起, 用电测方法来测E值, 同时以E值的准确性来检测应变片的贴片质量。这样做是为了把两项实验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帖片工艺上得到了实践。同时也学到怎样通过实验去检测贴片质量。通过所测数据, 也可知道产生帖片质量问题的原因。在创新实验内容上, 实验力学的教学中, 除开设框架结构应力分析等项综合实验外, 还开设了光测综合应力分析实验。即光测门窗结构应力分析实验, 此项实验采用了一面墙体并在上制造出不同的门窗结构, 并在光测应力分析方法对门窗结构应力进行分析。并以论文的形式编写实验报告, 经分析后提出改进意见, 此项实验的开展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生评议:除专业课外还没有一门实验课将专业知识和实验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开发了具有实际工程为背景的综合性实验, 使我们在实验室就能进行实际工程实验的锻炼。”这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方式

通过实验教学, 在全面分析学生能力结构的基础上, 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实验技能, 较好的综合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 挖掘学生潜能以及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标, 以实验理论为基础, 以实验方法、手段、技巧培养为主线, 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实验教学理念, 坚持实验内容的创新与开发。我们在力学实验课程的教学阶段, 就设法引导学生接触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 即接触实际承载工程结构 (模型) 的力学行为, 并深入地思考和分析, 从中积累一些重要的的感性和理性知识的储备。同时尽力给学生以主动权, 其实验从仪器调试、加载测试、实验数据分析等全部由学生自行组织完成, 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改变传统的力学实验教学方式让他们接触各种设备, 了解其功能、原理和构造。以实际工程为背景,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去开发的新型实验项目, 其参加者首先面临的是提交实验设计方案, 即需查阅参考书, 选择自己所做内容;然后, 做好实验前的理论准备和初步分析;进而构思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仪器调试、操作、测试、观察全过程;最后, 经思考分析, 写出书面报告进行答辩并交流。事实上, 在这个过程中, 势必涉及广泛的知识和各种实际操作技能, 这无疑是对参与者诸多素养的训练和检验。学生每完成一次实验都有一种成就感。通过开展创新实验, 学生的实验技能、科研意识和团队协作的实践技能都明显增强。

3 结语

这些创新实验, 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开放式的。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和学生共同探讨, 教学相长, 使力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内容能与时俱进, 推陈出新, 不断完善, 不断提高。客观形势在发展, 科学技术在进步, 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素质的创新型、综合型的又有个性的人才, 这正是实验教学事业发展的良机。诚然, 转变观念, 直至形成学校上上下下都广泛重视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教学, 不断落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氛围, 可能还需一些时日。但社会的需求, 必将催促它的不断成熟。我们迄今在这个方向所迈出的一步, 也仅是将思考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探索, 尚需实际教学的不断考核和改进。

摘要:为了适应现代工科人才培养要求, 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 加强技术型、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项目的开发。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即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创新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 段晓英, 等.巧设综合实验, 提升综合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4) :97~99.

[2] 孙体昌, 等.通过综合实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J].中国冶金教育, 2006 (4) :58~60.

[3] 黄爱民, 等.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科学, 2005 (28) :27~10.

[4] 朱莉.改革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3, 20 (1) :70~72.

[5] 徐晶, 等.开放式创新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21 (5) :21~2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提高《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 下一篇:小学数学动手操作的误区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