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疾病, 随着社会压力增大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多, 近年来宫颈癌患者明显增多, 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1]。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像程度, 从而指引临床对术后治疗方法的正确选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站近10年来妇科普查中确诊为宫颈癌患者90例 (全部病人均送上级医院治疗) 跟踪其治疗情况, 将其分为3组, 包括放疗组30例, 年龄28~68岁, 平均 (49±5) 岁;化疗组30例, 年龄27~66岁, 平均 (46±5) 岁;联合治疗组30例, 年龄29~70岁, 平均 (51±5) 岁。其中Ia期22例, Ib期28例, IIa期30例, IIb期10例。病理诊断为宫颈鳞癌41例, 宫颈腺癌32例, 腺鳞癌17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治疗患者取膀
胱截石位, 选取不同尺寸的电圈用以不同的病灶范围, 采用环形切除。术式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 包括全子宫切除、次广泛子宫切除、次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1.2.2 放疗方案[2]
采用15MV X-Ray体外照射加192Ir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 前期每周5次全盆照射, 每次DT1.8Gy或2Gy, 宫旁总剂量DT25~30Gy;然后采用每周4次盆腔四野外照射, 每次DT1.8Gy或2Gy, 宫旁总剂量DT15~20Gy;四野照射同时开始每周1次腔内后装治疗, 可宫腔与阴道同时或分别进行治疗, 一个后装置参考点每次剂量6Gy, 总剂量36~42Gy。
1.2.3 化疗方案
采用MVC方案 (包括MMC, VCR, DDP) , 剂量为MMC10mg/m2, VCR1mg/m2和DDP75mg/m2, 每3周1次, 3周为1个疗程。
1.3 问卷调查[3]
生活质量评价问卷采用QLQ-C30形式。QLQ-C30包括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疲乏、疼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失眠、纳差、便秘、腹泻、经济困难, 分别反应了健康状况、功能情况及症状情况。每项标准分为0~100, 其中总体健康状况和功能量表的得分越高说明状况越好, 而症状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状况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对各组间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所有数据均在SPSS 13.0统计软件包中完成。
2 结果
2.1 疗效情况
本研究90例患者中部分患者由于不符合手术条件行术前准备治疗, 包括术前放疗22例, 术前化疗18例, 术前联合治疗9例, 其余患者均术后进行放疗、化疗或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分别采用全子宫切除22例、次广泛子宫切除23例、次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30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15例。90例手术患者平均出血量为 (6.9±0.6) mL, 出血量<5mL者71例, 占78.9%, 出血量>5mL<20mL者15例, 占16.7%, 出血量>20mL者4例, 占4.4%。术后无一例出现创面感染或宫颈管粘连,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2 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程度 (表1)
表1可见, 各组生活质量得分均不高, 其中放疗组生活质量最好, 联合治疗组和化疗组较差, 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此外恶心呕吐及失眠亦有统计学差异, P<0.05。化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恶性呕吐症状明显, 而放疗组次症状较轻;同样化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失眠症状明显, 放疗组相对症状较轻。
3 讨论
随着宫颈癌发病率上升及其年轻化趋势, 它已成为现代女性常见疾病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各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程度。宫颈癌患者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 心理压力骤增和对疾病认知不足, 往往会产生严重后果。本组研究中失眠、疲乏等精神症状得分均较高, 也同样印证的这样的观点。Carter等[4]调查了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现他们中有32%感到身体明显不适, 30%患者有神经质, 25%感觉抑郁和焦虑, 23%感到社会交往受到影响, 这些调查结果都表明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本研究采用QLQ-C30问卷调查表, 它体现了患者健康状况、功能情况及症状情况, 能较完整、客观、准确的反应患者的生活质量。宫颈癌首选手术治疗, 但多年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并不适合首选手术治疗, 比如肿瘤较大, 或有较明显的周围转移, 而术后的常规放疗、化疗能大大降低复发机率。但是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尚无统一选择标准。因此,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种质量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程度。本次研究表明, 无论放疗还是化疗, 均较大的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中化疗组和联合质量组生活质量较放疗组差, 这可能是由于化疗为非靶性治疗方法, 对全身损害较大, 而放疗为靶向治疗, 相对损害较小, 且疗效较好。通过方差分析, 组间的生活质量、恶心呕吐及失眠症状有统计学差异, P<0.05。但并非所有患者均适合放疗, 部分患者对放疗不敏感者, 化疗或联合治疗依然为必不可少的治疗过程, 因此临床治疗中应该谨慎选取治疗方法, 尽可能做到副作用小、治疗合理的方法。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癌患者不同治疗方法 对其生活质量影像程度, 从而指引临床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我站1988~2008年妇科普查确诊宫颈癌患者90例, 全部病人均送上级医院治疗, 并跟踪其治疗情况, 将其分为3组, 均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放疗、化疗或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 在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 统计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问题, 对不同组见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生活质量得分均不高, 其中放疗组生活质量最好, 联合治疗组和化疗组较差, 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此外恶心呕吐及失眠亦有统计学差异, P<0.05。化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恶心呕吐症状明显, 而放疗组次症状较轻;同样化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失眠症状明显, 放疗组相对症状较轻。结论 无论放疗、化疗或联合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像较大, 其中化疗及联合治疗影像更大, 因此临床中应谨慎采用, 尽可能做到选取最佳、最合理、副作用最小的治疗方法 。
关键词:宫颈癌,放疗,化疗,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Ito T, Ishizuka T, Suzuki K, et a1.Cervical cancer in young Japanese women[J].Arch Gynecol Obstet, 2000, 264 (2) :68~70.
[2] 杨宇星, 俞小元, 程晓伟, 等.宫颈癌放疗前后FHIT蛋白的表达及与放疗疗效的关系[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9, 18 (10) :731~733.
[3] 罗健, 孙燕.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研究[J].中国肿瘤, 2001, 10 (2) :76~78.
[4] Carter J, Rowland K, Chi D, et al.Gynecologic cancer treatment and the impact of cancer-related infertility[J].Gynecol Oncol, 2005, 97 (1) :90~99.
相关文章: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尿酸水平相关性研究02-10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02-10
50例子痫前期重度并发症临床研究02-10
肝硬化血小板指标检测02-10
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正常分娩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02-10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