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宫内节育器

关键词: 节育器 放置 妇女 避孕

取宫内节育器(精选十篇)

取宫内节育器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7月—2013年6月来我站要求取环的绝经后妇女56例, 按本人意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均为放置金属单环。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B超检查, IUD宫内定位, 同时了解IUD的类型;常规妇科检查, 了解子宫大小的位置。排除生殖道急性炎症、生殖器肿瘤, 雌激素及利多卡因应用禁忌证等。年龄45岁~69岁, 平均年龄57岁。身体状况良好, 绝经时间1年~18年不等, 全部为2胎以上经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17例术前不做处理, 直接取宫内IUD。试验组39例, 在门诊常规取IUD前一次性口服尼尔雌醇片4 mg, 并嘱第7天来站取宫内IUD, 术时2%利多卡因5 m L行宫旁神经阻滞麻醉。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39例一次性成功取出IUD36例, 成功率92.3%;对照组17例一次性成功取出IUD12例, 成功率70.6%, 2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见表1。

3 讨论

绝经后取IUD是计划生育工作中难度比较大的一项手术, 绝经时间长的妇女取宫内IUD尤为困难。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素水平降低、生殖器官也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 阴道黏膜变薄、干燥、弹性差, 阴道口萎缩变小, 宫颈变硬失去弹性、宫颈管变得非常狭窄, 宫口难以扩张, 造成节育器崁顿, 使取器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硬行扩张宫颈, 增加患者痛苦, 易发生心脑血管综合征, 因此减轻患者疼痛, 软化宫颈、增加宫颈的松弛程度是取环成功的关键。国内报道了多种软化扩张宫颈的方法, 但均因暴露时间长而增加手术时间, 我站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口服尼尔雌醇片1周后, 术中给予利多卡因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尼尔雌醇片为人工合成的雌三醇衍生物, 具有较强的雌激素活性, 在体内代谢为炔雌三醇而发挥作用。可使萎缩的阴道黏膜上皮及宫颈组织增生、充血, 阴道及宫颈黏膜腺体分泌增多、黏液量增加, 黏膜弹性增强, 从而使萎缩的阴道、宫颈变软, 宫口松弛, 子宫内膜轻度增殖[2], 使器械易于通过。利多卡因能改变神经纤维膜的通透性, 阻断子宫颈及子宫体向心传导, 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 使宫颈肌肉更有效松弛。受术者痛觉减轻[3], 同时减轻因迷走神经的兴奋而引起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从而使宫颈在原有软化基础上得到了有效松弛, 使取环更容易, 减少取环困难引起环变形或断裂。二者合并应用使器械易于通过宫颈, 使IUD取出成功率增高, 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

通过实践观察, 我们认为尼尔雌醇片配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IUD取出术具有安全、经济、实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64-371.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534.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篇2

【适应证】

1.放臵节育器的期限已到,须取出重新放臵者。

2.计划再生育者。

3.放臵节育器后因副作用或并发症,经治疗无效者。

4.经B超或X线检查节育器移位或变形,须取出重新放臵者。

5.带器妊娠,作人工流产时同时取出。

6.绝经6个月~1年。

【禁忌证】

1.急性生殖器炎症,需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取。

2.急性严重的阴道炎、宫颈炎,应先控制感染,然后取出,有尾丝者不受限

制。

【准备】

1.取出时间以月经来潮第1天或月经后3~7d为宜,因子宫出血、剧烈腹

痛随时可取。

2.金属节育器不带尾丝者,术前应作X线或B超检查,以了解节育器是否存

在及位臵,避免盲目操作。

3.测体温超过37.5℃,应查明原因,酌情是否取出。

4.排空膀胱。

5.妇科检查了解子宫位臵,注意宫口是否有节育器尾丝。必要时查阴道分

泌物滴虫、真菌,如有急性炎症应先进行治疗。

【方法】

1.麻醉与体位不需麻醉。取膀胱截石位。

2.手术步骤

(1)按常规消毒外阴道,铺无菌巾。

(2)阴道检查复查子宫大小、位臵、倾屈度及附件有无异常。

(3)取出节育器:扩开阴道,消毒,见有尾丝者用长血管钳夹住尾丝轻轻向

外牵引,一般取出无困难。无尾丝的节育环取出,钳夹宫颈前唇,用探针探测宫

腔深度、方向及节育器的位臵,用取环钩的钩尖朝前(图1),后倾、后屈位则将

钩尖朝后(图2),钩住节育环的下缘(图3)轻轻牵出。取下宫颈钳,拭净宫颈及

阴道,取出阴道窥器。

【结果判断】

【注意事项

1.术中注意要点

(1)防止损伤:子宫倾屈度未查清,取环钩与子宫纵轴不一致,反复钩取、节育器嵌入宫壁、盲目钩取均易造成宫壁损伤。钩取困难时,应在X线透视或在B超引导下操作,或等待下次月经后再取。

(2)节育器嵌入宫壁的取出:取环钩确已触到节育器的一部分,而钩取困难

时,应考虑到环嵌入宫壁。如钩到一部分并稍有松动,则应轻轻牵拉,如仍不能

完全拉出时,常为环嵌入宫壁较深的现象,这时可将钩到的一部分金属丝拉到宫

口,将金属丝剪断,夹住一端向外牵拉(图

4、图5)。如触不到节育器,可能为

完全嵌入宫壁深层,这时应在宫腔镜直视下试取。

(3)绝经时间长,子宫萎缩,IUD 嵌入子宫的程度加重,取器困难易致并发

症。为此可在取器前服用1周雌激素类药物,软化宫颈,使宫颈松弛,易于取出。

2.术后处理

(1)酌情休息。

(2)下次月经后方能盆浴和过性生活。

(3)取器后如有流血,给予止血剂。

取宫内节育器 篇3

[关键词] 尼尔雌醇;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50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99-01

由于不锈钢圆形宫内节育器(IUD)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少,因此一些妇女将其留在宫腔内几十年直至绝经。由于绝经后的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素水平显著降低,内外生殖器都出现萎缩现象,因此会给IUD的取出造成一定阻碍[1]。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56例在绝经后要求取出宫内生育器的妇女中,有16例在前一次取器失败。56例患者都在取宫内节育器前一周时口服尼尔雌醇,生殖器出现明显改善后,所有患者均取宫内生殖器成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9年至2013年3月收治的在绝经至少半年且不存在不正常阴道出血的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妇女56例,其中有16例在前一次取器失败。患者年龄为45-59岁,平均年龄为52.4岁;绝经年龄在41-55岁之间;绝经年限为0.8-9年;置器时间为8-24年。在患者进行的妇科检查发现,患者存在阴道黏膜薄,阴道口、宫颈等均紧缩且宫颈较硬、弹性降低,在手术时无法对宫颈进行钳夹;此外,宫颈口紧闭,宫腔测量探针无法进入,取器器械无法进入宫腔进而造成取器失败。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经过计划生育门诊进行妇科检查并在阴道涂片查雌激素水平后,均给予4mg尼尔雌醇口服,并叮嘱患者在7-10d后再来取器。

2 结 果

56例绝经半年后要求取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在服用尼尔雌醇后,在手术时阴道口较松,且阴道内分泌物明显增多,阴道内较为润滑,在手术过程中可以较为顺利的放入窥具,且患者没有出现十分明显的痛苦。宫颈紧缩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宫口变得相对松软且能够用钳夹夹住宫颈,宫腔测量探针可以顺利进入,测量宫颈。使用4号和5号黑格氏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管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阻碍,直至使用51/2号扩张器时才能感觉到出现阻力[2]。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放入取钩器,且56例患者均取器成功。其中有13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阻碍,造成IUD钢丝发生断裂,因此呈现拉丝状被取出,所有要求取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均成功过取出。

3 讨 论

IUD是目前我国临床上使用最为普遍的育龄妇女避孕措施,但由于许多妇女对其并不了解,不知道取出IUD的重要性和何时应当取出IUD,造成IUD未能及时取出,进而造成患者在出现腹痛、下腹坠胀等临床症状后才决定取器。

绝经后的妇女普遍存在子宫萎缩的现象,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造成雌激素水平降低,进而引发阴道和宫颈猥萎缩,子宫口紧闭。此时宫腔内遗留的IUD对子宫内膜和肌壁的损伤将大大加重,这也使取器手术变得更加困难。一些绝经妇女由于害怕手术过程中的疼痛不敢进行取器手术,耽误取器的最佳时机,这都大大增加的取器的困难度[3]。此外,一些医护人员在碰见绝经后取器困难的患者,就单单认为只要患者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就不会威胁到其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可以不取。然而,IUD长时间留置在宫腔内,很容易造成患者合并出现各类妇科疾病,此时患者出现腹痛、腰痛、阴道不正常出血等临床症状时,则认为是IUD引发的,忽略了其他真正的妇科疾病,耽误患者治疗。

尼尔雌醇的是一种合成雌激素的长效制剂,在患者在服用后可以储存于脂肪内并进行缓慢释放,有效改善阴道萎缩和宫颈硬化的现象,使子宫富有弹性,容易扩张[4]。由于其在治疗绝经期综合症方面疗效显著,目前尼尔雌醇在临床上早已被广泛运用,其可有效保障妇女生命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尼尔雌醇在改善绝经后妇女宫颈、内外阴方面具有较强的积极作用,但在刺激子宫内膜增生方面的作用则显得极为微弱。绝经后妇女在取宫内节育器前7-10d口服4mg尼尔雌醇,能够显著改善阴道、宫颈等部位状况,大大增加取器成功的概率。

根据大量临床经验总结得出,妇女在绝经半年后最好及时进行取宫内生育器手术将IUD取出。由于绝经后婦女普遍存在明显的内外阴生殖器萎缩现象,因此应当在取器前7-10d基于患者4mg尼尔雌醇口服,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术部位状况并减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此外还能够避免手术对子宫造成的损伤,有效提高取器手术的成功率[5]。

研究表明,尼尔雌醇对绝经后妇女阴道、宫颈的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用于取宫内生育器手术中不仅方便快捷,还能够降低医护人员手术的难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丽琴.尼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的效果评价[J].海峡药学,2012,24(02):78-79.

[2] 李芳.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106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07):21-23.

[3] 王海霞.尼尔雌醇配伍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151例临床报告[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01):56-58.

[4] 陈建中,樊毓方.212例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2):42-44.

开腹取宫内节育器2例分析 篇4

1 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 26岁, 孕2产1存1流1。因“发现宫内节育器异位3h”于2009年12月8日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3h在当地医院上环, 上环后感腹痛、腹胀明显, B超检查:宫内未见节育器, 子宫后方似见一节育器强回声, 遂来我院求治。患者阴道分娩后7个月, 产后哺乳至今, 自述于产后50d曾因胎膜残留在当地医院行清宫2次, 之后一直无月经来潮, 自以为哺乳期故而月经未来潮, 未在意, 采取避孕套避孕, 今日在当地医院求上环, 化验尿HCG阴性, 血常规、出凝血、白带正常范围, 遂行上环术。门诊病历记载, 术时子宫后倒明显, 宫腔狭小, 放入小号元宫环一枚, 困难, 放环后感腹痛、腹胀, 可忍, 嘱留观。观察过程中腹痛加剧, 查B超提示:节育器移位可能。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疗。入院后复查B超, 完善各项辅助检查, 急诊行腹腔镜下取器术, 术中见子宫后壁见一约1cm大小破口, 于直肠子宫陷凹处见少量积血及一元宫型节育器, 取出IUD, 肠线修补子宫后壁, 修补过程中发现宫腔纤维粘连、狭小。遂在腹腔镜检测下行宫腔镜检查:子宫后壁裂伤、宫腔内大部分纤维粘连, 仅见少量子宫内膜组织, 需要逐渐分离宫腔粘连, 修补子宫后壁后放置“O”型节育器一枚, 检查腹腔、宫腔无活动性出血, 关腹。术后给予抗炎、对症治疗, 加用倍美力、黄体酮胶囊人工周期治疗, 1周后患者无不适出院, 门诊继续治疗宫腔粘连。

病例2:患者, 24岁, 孕1产1存1, 因放置IUD术后3个月, 发现IUD异位半月, 于2010年4月入院。患者于1月18日, 产后6月, 哺乳期, 月经净4d, 在某计划生育指导站放置“安舒”型IUD, 术时医师告知子宫略小, 软, 放置小号环, 手术顺利, 术后常感下腹偶有隐痛, 工作忙, 月经复潮后未复查环位, 放环后2个月余到该医疗单位查环, B超示盆腔近后穹窿处似见一节育器。现月经净3d至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乔司分院就诊, 我院阴道B超提示:宫内未探及IUD影, 盆腔近后穹窿处似见一节育器。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后行腹腔镜下取器术。术中于左侧盆腔阔韧带后方探及IUD, 为大网膜包裹, 与肠管及侧盆壁粘连紧密, 中转开腹在直视下充分分离粘连, 取出IUD, 术后7d痊愈出院。

2 讨论

宫内节育器异位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宫内节育器异位分: (1) 节育器嵌顿或断裂。 (2) 节育器下移或脱落。 (3) 节育器位于子宫外。IUD腹腔内异位罕见, 据报道各种IUD所致腹腔异位发生率为0.04%~0.13%[2,3]。要充分引起重视的是IUD穿孔或异位于盆腔, 常合并腹腔内出血, 如果未严密观察和及时治疗, 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且内容物如肠管、网膜、肠脂垂、输卵管等如进入IUD内, 将引起急性腹痛或肠梗阻。因此IUD异位一经诊断, 应适时尽快取出, 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分析造成节育器异位最常见的原因, 手术放置IUD时子宫位置检查错误为最常见, IUD易从子宫峡部穿孔, 前位子宫多从后壁穿孔, 后位子宫多从子宫前壁穿孔。其次是子宫大小检查错误, IUD易从子宫角部穿孔, 如有宫腔粘连的患者, 分离粘连后宫腔的大小不清, 容易穿孔。第三是哺乳期子宫薄而软, 术中易穿孔。

分析病例1, 患者由于产后曾清宫2次, 可能损伤了子宫内膜基底层, 导致宫腔粘连, 放置节育器时, 未及时发现粘连, 可能与操作技术及工作经验有关, 另外哺乳期子宫较软, 如果节育器相对大而硬, 易穿孔。所以对于人工流产、清宫应适当、适时, 避免出现宫腔粘连。放置宫内节育器时要细心、考虑全面, 轻柔操作, 避免强放强取, 降低节育器异位的发生率。病例2, 节育器也异位于子宫外, 患者放置的是新型安舒IUD, 安舒IUD环型较大, 小子宫及哺乳期子宫不宜放置。所以计生部门技术人员应充分了解各种IUD的特点, 根据宫腔大小选择适当的品种及型号, 将放置IUD给受术者带来的不适及痛苦降到最低。笔者以为当前在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给受术者可选择的宫内节育器中, 一般首推荐安舒节育器, 安舒环是一种设计合理, 带器妊娠率低, 不良反应小, 续用率高的新型宫内节育器, 尤其适合于已往置器后副反应较显著者。安舒环为γ型设计, 可随子宫收缩而变形、减轻了排异反应, 降低了放环后腹痛的发生率。取放简单方便, 可避免取放时子宫内膜损伤、子宫穿孔发生的风险。不规则出血、白带增多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吉尼环。但据观察, 部分使用者放置安舒环后出现月经减少, 因此建议月经量偏少者最好不要放安舒环。另外安舒IUD环型较大, 小子宫及哺乳期子宫不宜放置。建议不能放置安舒环者, 如宫腔<6cm者, 哺乳期妇女子宫腔窄小、子宫软者放置ML375较合适, 据报道ML375对细窄形宫腔尤为适合, 在宫腔窄小的多次脱环的妇女, 其宫底横径<1.5cm使用ML375效果良好。对于宫颈松弛、易脱器者, 建议放置吉妮环, 因吉妮环由聚丙烯手术缝线穿起6个铜套组成种植在子宫肌层, 不易脱落。对于本身月经量较多者推荐使用曼月乐, 它具T形塑料支架, 纵形管内含52mg左炔诺孕酮, 放置后经量明显减少, 避孕的同时具有治疗作用, 缺点是昂贵, 有效期短, 5年即换。所以如果专业技术人员充分了解了各种IUD的特点, 据特点向需放置者推荐, 根据宫腔大小选择适当的品种及型号, 也能有效避免节育器异位的发生[4,5,6]。

分析宫内节育器异位腹腔的诊断要点: (1) 病史:患者一般都有宫腔操作史, 如刮宫、上环、宫腔镜手术等。还可能发生于某些病理性情况, 如侵袭性葡萄胎、绒癌等。 (2) 症状:一般有忽然剧烈下腹痛史, 如果合并腹腔内出血较多则出现心慌、头晕、出冷汗等休克症状。 (3) 体征:穿孔部位较小时, 患者仅有腹胀、下腹痛。如发生多量内出血则出现休克体征, 后穹窿穿刺可穿刺出不凝血。 (4) 辅助检查:血化验中性粒细胞数增加, 百分比升高;B超子宫外可见节育器强回声。X线检查子宫外可见节育器影。 (5) 治疗原则:可在B超检测下开腹探查取出宫内节育器或阴道切开取出宫内节育器, 或借助腹腔镜在直视下取出宫内节育器, 如果使用宫腔镜配合B超或腹腔镜可以诊断和处理各种类型的节育器异位。

综上所述, 在临床工作中, 放置宫内节育器时要细心、考虑全面, 适当选择宫内节育器的型号, 术中要轻柔操作, 避免强放强取。在临床医师接诊慢性腹痛的患者时, 要注意问避孕情况, 以期早期发现节育器异位。如果IUD异位一经诊断, 应适时尽快取出, 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87.

[2]古伟文.宫内节育器异位的诊治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4) :37-38.

[3]吴研洪.宫内节育器异位腹腔9例分析[J].天津医药, 2004, 32 (12) :775-776.

[4]李小燕, 向涛.564例取环原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7) :161-162.

[5]陶桂娥, 邓文忠.宫腔镜联合B超对78例取出困难节育器的诊疗[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21) :73-74.

取宫内节育器 篇5

平较低是此类鉴定增加的主要原因。目前宫内节育器仍然是我国妇女避孕的主要途径之一,宫内节育器医疗操作中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或意外及其与医疗行为的关系,医院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及责任大小等均需要明确。加强医生技能

训练,采取必

要的防范措施,客观评价和认识宫内节育器诊疗中的并发症,才能确保计划生育工作宫内节育器的安

全可靠。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07)01—0001—05

the initial review of the medico legal expertise for the medical tangle resulting from the use of intrauterine contracepflve

device.yixu 缸,xfe ying,chenxiao—gang,et o1.the school ofbasical andforensic medicine of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abstract】for the medico legal expe~ise,the medical tangle cases,caused by using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

vice,ale gradually increasing.one of the main reasons is the strengthened lawful protective consciousness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poor skills of the doctors.now the use of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 is still a main method of contraception.

so,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the possible complication or the accident during the medical practice with the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mplication and the medical treatment,and,if the hospital should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the degree of the responsibility. with the improved doctor’s skills,related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good understanding of complication,the smooth planned parenthood can be guaranteed.

【keyword】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medical tangle,medicolegal expe~ise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是各国育龄期妇女普遍采用的避孕方法之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宫内节育器由于其经济实用

性而更为普及,占已婚妇女的25%。【】1我国是亚洲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且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妇女选择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随着人们医学

知识的普及和法律意识逐渐增强。近年来因使用宫

内节育器后引发医疗纠纷的案例时有发生。本文结

合案例复习相关文献,就宫内节育器使用所致的医

疗纠纷特点进行探讨。

案例资料

【案例l】某女,24岁。产后2月到某区计划生

育站要求安环。手术中突然出现下腹疼痛,x线片

示节育环位于腹腔内,立即转上级医院手术,术中发

现子宫底部穿孔,经治疗后病情好转。术后半年法医

临床学检查腹部及生殖系统未见异常。

【案例2】某女,25岁。月经史及生产史不详,3

年前生育一女婴后安节育环。因想生育二胎到某个

体诊所取宫内节育环,取环时突感下腹部疼痛伴阴

道少许出血,予止痛剂治疗后回家。后出现呼之不应

宫内节育器异位26例临床分析 篇6

【关键词】 宫内節育器;并发症;原因;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R1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426-02

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具有安全、长效、简便、经济、可逆和不影响性生活的特点,已成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放置IUD后,因放置时期、技术等各种原因,存在IUD异位等并反症,本资料分析26例I UD异位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 我站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站收治26例IUD异位患者。其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45岁;放置IUD时间最短为4个月,最长者22年。 哺乳期妇女12例,绝经期女性8例;有流产史的16例; 其中T形IUD异位7例,圆形IUD异位14例,MCu功能性IUD异位3例,宫形IUD异位2例。

1.2 治疗方法 对于IUD异位的处理,无论有无症状,一经发现应尽早取出。处理应根据异位的的情况进行:若崁顿于内膜下,可先刮内膜后再取出;若已崁入浅肌层,可在宫腔镜下将IUD钳住,外拉;若IUD完全崁入子宫肌层或者断端残留于肌层内,则行剖腹切开子宫取出;若为子宫外异位,可根据有无脏器损伤剖腹取出[2]。本组26例IUD异位患者,17例在B超监视下或通过宫腔镜经阴道缓慢取出,余9例异位子宫肌层内或进入腹腔,均行剖腹取环术。如:1 例圆形IUD出现阴道穹隆,切开拉出环体,将环丝剪断后在规范操作下拉出; 1例T形IUD纵臂部分嵌入子宫颈管在宫腔镜下用长弯止血钳夹住纵臂,稍微内退后旋转取出;1例T型IUD下移,探查宫颈外口未见T型环尾丝,两侧臂自子宫颈肌层穿出异位到穹隆部,用手术剪刀将外露侧臂剪断,然后用探棒轻推IUD向宫腔内移动少许,用取环钩钩住节育器,轻轻牵拉,主臂露出后,改用止血钳夹住主臂,取出IUD。1例T型IUD的双臂弹开时,其横臂的两端不同程度的插入内膜甚至肌层,而致IUD嵌顿,手术见子宫前壁底部及后壁可见二处IUD双臂穿过子宫,切开子宫浆膜层及少许肌层,取出IUD;4例MLCuIUD异位行剖腹取器术,1例手术中子宫前壁底部可见少许节育环嵌顿,大部分节育环位于子宫肌层,切开子宫浆膜层及少许肌层,取出IUD; 1例术后见金属圆形IUD大部分嵌入子宫峡部肌层, 1例在膀胱底部扪及一黏连包裹物,圆圈形,小心分离取出。

2 讨论

IUD异位指IUD部分、全部嵌入子宫肌层或异位于子宫外(盆腔内、腹腔内、膀胱、肠管、阔韧带或腹膜外)。IUD异位将导致意外妊娠、出血、疼痛、脏器损伤等,是放置IUD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2.1 IUD异位的原因[3]:①手术者操作技术不熟练,未扪清子宫位置或大小判断不准确,探针或放置器进宫腔时方向错误、或未能将IUD放置子宫底部导致IUD下移、或在弯曲部位遇阻力未加注意,仍强行通过,损伤子宫肌层致IUD嵌顿或子宫穿孔IUD异位于子宫外。 ②子宫大小与IUD不相适,宫腔大放置小号IUD会造成下移,宫腔小放置大号IUD可引起子宫收缩,IUD下移、嵌顿。③哺乳期放置IUD较易引起IUD嵌入子宫肌层。国外学者曾统计,放置IUD手术者子宫穿孔中,在产后6周内者占13%,产后6~7周者为42%,产后8周以上为45%,故在对哺乳期闭经子宫放器时,须多加警惕[1]。本组病例,哺乳期妇女 6 例,施术医生对产后哺乳期妇女子宫体软,壁薄这一特点认识不足,因而没有引起注意和重视,所以放置IUD操作时动作用力稍大,导致子宫穿孔、IUD异位。2例MCu功能性IUD异位都是在哺乳期放置的,放置后不久(4+个月和10+个月)就怀孕了,从而发现IUD异位,经剖腹取出。④围绝经期开始,子宫开始萎缩,宫腔缩小,可致IUD变形嵌入子宫肌层。绝经后妇女由于子宫萎缩致节育器嵌顿,绝经1年生殖器萎缩程度与未放置者相似,无明显不利影响,绝经时间越长,生殖器萎缩越严重,节育器嵌顿发生率越高。⑤流产后或足月产后立即置器,因宫腔有创面加之子宫收缩,易致IUD嵌顿。本组病例7例人工流产术放置IUD,因为子宫未得到良好的复旧,宫腔过大,IUD不适合,子宫置器后持续收缩,进而造成IUD 慢性子宫穿孔出现异位的情况[2]。⑥节育器的异位、嵌顿与带器时间有关。随带器时间延长子宫肌组织的顺应性及宫腔形态、大小等多方面的改变,使异位、嵌顿的发生机率也明显增加。⑦ 某些特殊形状的IUD,如“爱母”IUD 、“T”形IUD横壁易嵌顿。的支架纤细,弹张力柔弱,两臂端的铜粒相对粗硬,对子宫肌层长期刺激,使子宫收缩引起的宫腔动态改变适应性差,长期断续的子宫收缩使铜粒刺破内膜和肌层到达浆膜层。

2.2预防措施[4]:①放置IUD一定要由经过专门训练、有经验的医师操作,特别要加强对基层计生服务站技术人员的培训。②增强责任感,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对哺乳期、长期服用避孕药者,反复人流或子宫有手术史的妇女,因其子宫壁较软,在思想上要提高对上述情况的认识及警惕性,放置IUD时须特别慎重,故操作时应加倍小心、轻柔[4]。哺乳期妇女置器慎用有臂的IUD,如T形IUD和MCu功能性IUD;置[器妇女慎用宫缩剂。③术前一定要认真做好妇科检查,查清子宫的位置、大小及软硬度,对极度子宫前倾前屈或后倾后屈者,放置前要先用手法纠正子宫位置,子宫位置纠正后再操作。提高放置技术,手术器械(如子宫探针、扩宫条或放置器等)进入宫腔的方向须与子宫倾屈度一致,如遇阻力,切勿有力过猛,必须查清原因,然后放置;放置IUD时应准确放入宫底,减少节育器下移发生;放置过程中动作轻柔,推器速度不宜过快、过猛,以免节育环的双臂猛地弹开,尖锐部分损伤子宫壁而致节育器嵌顿;送环入宫腔的动作要一气呵成,途中不停顿、不旋转,遇宫口较紧时应扩张后再上,避免损伤子宫肌层。④宫内节育器的异位、嵌顿与患者年龄、带器时间及节育器种类相关,因此在选择节育器时要选择与子宫相适应的节育器, 选择合适的IUD类型和型号。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IUD的使用时间也不宜过长,不要超过使用年限。⑤手术医生应告诉受术者IUD的种类、使用年限,到期需更换,IUD放置后常规随访,随访时间为放置后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1次,直至停用,遇特殊情况随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徐增祥 杨辛 盛韵姑 主编《妇产科急诊学》(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535.

[2] 吴舒慧 梁莉萍 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医学新知 2012,25(2):521.

[3] 陆永琴 宫内节育器异位的临床分析 吉林医学 2012 ,3 月33 (8 ): 1640-1641.

取宫内节育器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受术者112例均为自愿来我院取宫内节育器的绝经后妇女, 年龄43岁~65岁, 平均45岁;带环时间9年~25年, 平均18年;妊娠次数1次~7次, 平均4次;阴道分娩80例, 剖宫产32例 (其中1例为第一胎自然分娩, 第二胎剖宫产) ;节育器类型为:金属圆环44例, Tcu节育器24例, 宫型节育器16例, 金属塑环12例, V型节育器10例, 母体乐6例。

1.2 方法

受术者常规术前妇科检查及 X线透视或 B超检查节育器的位置、类型, 按常规方法取宫内节育器。

1.3 取宫内节育器困难与失败的标准

4号扩宫条扩宫困难, 节育器拉丝取出或断裂取出为取节育器困难;探针不能进入宫腔, 宫颈缺乏弹性, 扩宫困难取环钩无法进入宫颈内口, 钩取节育器未成功者为取节育器失败[3]。

2 结果

取宫内节育器成功90例, 困难10例, 失败12例。10例取节育器困难者有9例为节育器嵌顿拉丝或断裂取出 (断裂者术后B 超证实宫腔无残留) , 1例就诊时Tcu节育器尾丝断裂 (在 B超监测下取出) ;失败者有8例宫颈缺乏弹性, 探针无法进入宫颈内口, 4例取节育器时感觉节育器与子宫壁粘连紧密, 嵌顿较紧, 取环钩钩住节育器难以取出, 后在B 超监测下见节育器变形, 没有强取。所有失败者嘱其顿服尼尔雌醇4 mg, 5 d后取环, 在B 超监测下均一次取出。 手术中发现:绝经后1年内取节育器者除1例困难外均顺利取出, 而失败者均为绝经1年以后者, 所有失败者在口服尼尔雌醇4 mg 5 d后在B超监测下均顺利取出。

3 体会

3.1 取宫内节育器的时机

进入绝经期的妇女大多带节育器已有20年~30年的时间, 由于时间较长, 很多人忘记自己节育器的类型, 再加绝经后惧怕手术, 甚至认为可以终生不取而导致取节育器延后, 有的甚至在绝经后15年~20年才来取节育器, 加之早年生产的节育器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 有的已远远超过有效时期, 这些都增加了取节育器的难度, 也给受术者带来痛苦。解决这些问题, 一方面医生要加强业务学习, 掌握手术技巧, 了解最新节育知识, 另一方面上节育器时要与受术者沟通, 告知节育器的类型、有效期、注意事项等, 指导妇女在绝经后1年内取节育器的知识[4]。另外, 我国很多妇女绝经后不取出节育器, 节育器留置在宫腔内可长达几十年时间, 由于生殖器萎缩, 节育器无疑像异物长期刺激宫腔, 可引起病变和妇科疾病, 如腹痛、腰痛、阴道流血、排液等症状, 容易误诊, 临床也证实绝经后1年内取节育器较顺利。

3.2 用B超监测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的优点

B超监测下可以了解子宫的大小、形态、节育器的位置, 特别在出现节育器嵌顿或断裂时B超可减少取器盲目性, 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减轻受术者痛苦。本组1例Tcu型节育器尾丝断裂在B超监测下顺利取出, 4例取节育器失败者B超证实节育器已变形, 所有取节育器失败者口服尼尔雌醇4 mg 5 d后在B超监测下均顺利取出。所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应在B超监测下实施。

3.3 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可给雌激素

因为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宫颈萎缩失去弹性、宫口紧闭, 探针难以进入宫颈内口, 而雌激素可以软化宫颈, 使阴道黏膜上皮和宫颈组织增生、腺体分泌物增多、黏液量增加、弹性增强, 使萎缩的宫颈软化, 改善了宫颈条件, 便于扩张[3]。笔者认为绝经后妇女取器前应给雌激素。本组给予口服尼尔雌醇是因为它是雌三醇衍生物, 能选择性作用于阴道及宫颈管而对子宫内膜作用很小, 用药后可以明显减小取节育器的难度, 避免损伤生殖道, 提高手术成功率, 此法简便、安全、有效, 手术中节育器嵌顿、断裂的现象明显减少。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绝经,避孕

参考文献

[1]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420.

[2]张清连, 张玉珍.42例病人的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 2007, 21 (1C) :243-244.

[3]郝福荣, 赵代莉.尼尔雌醇配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IUD的体会[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4, 20 (5) :20.

取宫内节育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201 3年12月至201 4年10月来站要求取IUD的妇女660例, 年龄25~67岁, 孕1~6次, 产0~3次, 置IUD2~35年。660例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2 90例, B组2 30例, C组1 4 0例, 三组基本资料接近。

1.2 方法及判定标准

术前常规检查, 排除手术禁忌证。严格按手术操作规范操作。A组术后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0.5g, 每日1次, 服用3天。B组术后口服妇炎消胶囊, 每次3粒, 每日3次, 服用4天。C组不用抗生素。三组受术者术后7天来站复查, 询问术后状况, 并行妇科检查。术后盆腔感染判定标准按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诊断标准[1]的最低标准:宫颈举痛、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

1.3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盆腔感染:A组11例 (3.8%) , B组8例 (3.5%) , C组6例 (4.3%)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6, P>0.0 5) 。

3 讨论

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主要适用于Ⅱ类即清洁-污染切口及污染较轻的Ⅲ类切口手术[2]。无菌手术术后感染的预防, 主要在于严格的消毒和无菌操作, 而非依赖于抗生素的应用[3]。取IUD是一种无菌手术, 手术时间短, 创伤小。只要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术中严格消毒和无菌操作, 规范的手术室管理及受术者具有正常的免疫力, 取IUD无须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在基层医疗单位较普遍, 不管何种手术, 习惯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这一方面与医疗环境及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力有关, 但笔者认为最主要还是基层医生对抗生素的应用指征、预防用药指征及抗生素滥用造成的危害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关。

笔者为此建议有关职能部门除出台相应制度来约束外, 更应加大对基层医生这方面知识的宣传及培训力度, 使得抗生素在基层医院使用更加规范、合理。

相关链接

王凤亚对实施放、取宫内节育器的患者术前用5%碘伏会阴、阴道消毒3天, 清洁消灭阴道内存在的大量细菌, 减少术后源于阴道定植菌的上行性感染机会;术后应用中成药妇科千金片或妇炎消胶囊预防性治疗。在预防术后发热、宫内感染、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等方面, 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组没有显著差异。王凤亚认为, 计划生育手术患者术后尽量不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需要应用抗生素时, 应规范合理使用。

王凤亚.放、取宫内节育器不使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 2015, 28 (3) :265.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62.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 2006, 44 (23) :1594.

取宫内节育器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2年10月至2009年3月间取器的妇女, 年龄45~73岁, 放器时间10~35年, 绝经时间2~30年, 均为无尾丝金属节育器, 形状为“V”、“O”, 见表1。绝经后2~5年占绝大多数, 5年以上的约40%, 5年以上者均为以前有恐惧心理未取, 现在有症状而要求取器, 表2。由表2看出, 绝经后宫内节育器有近半数以上或迟或早会出现一些症状, 症状轻重会因人而异, 轻者往往被忽视。

1.2 操作方法

术前B超诊断节育器在宫腔内, 测量生命体征, 无取器禁忌证。空腹2h顿服米索前列600μg, 2h后按节育手术常规操作, 这时观察宫颈口松弛度, 节育器是否容易取出。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5号扩张器顺利通过宫颈, 取器顺利, 小腹偶有不适, 能耐受。无效:须从3号扩张器逐渐扩张宫颈口, 直至扩至5号后再取器, 受术者感到疼痛、恶心、出冷汗偶有昏厥。

2.2 疗效

100例患者中96例有效, 占96%;4例无效, 占4%。

3 讨论

3.1 绝经期妇女由于激素水平下降, 各器官退行性改变, 阴道、宫

颈、后穹窿的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改变加剧, 而节育器大小不改变, 这时往往引起节育器嵌顿, 宫内节育器嵌顿后取器困难, 易发生子宫损伤。建议:绝经后半年后取器, 以防感染及其他不适[1]。

3.2 绝经后妇女取器是计划生育手术中一项普通工作, 但也有一定的难度, 临床上都是凭经验操作。

宫口松弛度是取器难易的关键[2]。米索前列醇口服方便快捷、经济、不良反应少, 利于受术者接受, 易掌握, 可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宫内绝育器

参考文献

[1]石红, 吴源清.1189例取环、诊刮、子宫内膜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5, 11 (4) :218.

取宫内节育器 篇10

例2.患者, 30岁, 孕2产2。因置T型IUD 2年, 下腹痛逐渐性加重2个月, 在当地医院及计划生育指导站取IUD失败, 于2009年7月1日急诊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 下腹轻压痛。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型, 阴道畅, 阴道后穹隆可触及T型IUD, 不活动;宫颈光滑、子宫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腹部X线透视:耻骨上2cm处可见IUD。子宫造影检查示:IUD位于宫腔之外, 可能在盆腔内。入院初诊:T型IUD异位。给予抗感染治疗, 下腹疼痛缓解, 体温及血常规正常, 于2009年7月2日在硬膜外麻醉下, 切开后穹隆, 发现IUD与盆底腹膜粘连, 用大血管钳钳夹T型IUD横臂, 缓慢取出, 查无出血, 按解剖逐层缝合盆底腹膜及阴道壁。痊愈出院。

讨论

宫内T型IUD外游的原因有2种: (1) 询问病史不详细, 对高危子宫未引起重视, 安放时操作不当致子宫穿孔而将IUD直接送入腹腔; (2) 由于T型IUD较硬且有棱角的横臂, 如放置不正, 压迫子宫肌层先嵌顿后穿出子宫。上述2例均为放置T型IUD后, 在不同时期内出现阴道出血及腹痛, 取器失败。病例1为哺乳期瘢痕子宫, 未经阴道生产, 可能是宫颈扩张不充分, 前位子宫未纠正, 操作技术不熟练而致子宫穿孔, IUD异位于盆腔内。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眼球穿孔伤护理 下一篇:画画情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