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一个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 在英语学习方面明显弱于汉族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母语的干扰。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 他们的母语不仅包括本民族语言还包括汉语, 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本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双重干扰, 在学习英语时, 少数民族学生会将母语的特点带入英语学习中。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与属于印欧语系的英语在表达方式、逻辑思维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2) 民族文化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每一种语言对应相应的文化, 英语语言对应英语文化, 民族语言对应民族文化, 在相应的语境中, 语言能充分表达相应文化内容。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特征, 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这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其他语言文化容易产生排斥, 从而英语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参与少, 互动少, 缺乏动力。3) 教育滞后。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受当地的经济、教育发展滞后的影响, 英语学习起步较晚, 多数汉族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 学习英语的时间和强度要相对少一些, 在英语学习方面明显弱于汉族学生, 4) 课堂焦虑及畏难情绪。外语焦虑是学习者使用外语时所产生的害怕与紧张的情绪。焦虑情绪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反复出现并且很难克服的话, 学习者就会逐渐形成一种心理素质, 一旦这种心理素质形成后就会成为一种学习的情绪常态。生活在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学生, 由于民族地区的封闭和经济文化的差异, 在进入到开放的文化环境中后, 容易产生焦虑和畏难心理, 从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采取回避和放弃的态度。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 很多学生出现了怕学英语、厌学英语的现象, 因而成绩不理想, 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消除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对策
1) 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学习状态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 学生对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要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就要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 课间课后多与学生谈心, 对所教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都要平等对待。当学生从内心认可、接受了老师, 老师的教就容易落实到学生的学了。这种师生的情感交流, 加上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必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还有助于消除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和畏难情绪。2)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注重英语文化知识的导入。语言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是文化的载体, 不了解某一语言的文化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语言。正如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所说:“学习外语而不懂其文化, 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 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 而且每每出错。”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学生读懂听懂了每一个单词却不能理解整个句子或篇章, 究其原因, 除了学生自身语言知识有限外, 主要是缺乏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民族学生主要学习和生活在民族文化语言中, 缺乏对英语知识的现实情境的了解。要克服民族文化的障碍, 就必须对英语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英语文化的导入, 多渠道多途径地加强民族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1)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直接导入基础文化背景, 引导学生随时随地挖掘语篇中的文化信息。 (2) 鼓励学生英文阅读, 阅读材料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文化环境, 通过英文阅读, 可以了解英美文化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 (3) 鼓励学生看英文电影。电影也是文化的载体, 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最直接的反应和体现。3) 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存在的差异程度, 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把全班同学分为A.B.C.几个层次, 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分层教学法融入到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中, 具体的做法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困难, 根据学生的英语程度和各自的需求, 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计划, 在同一个班级内, 进行针对性的分层, 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统一进度, 但设定不同的目标, 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布置课内、课外任务时, 对不同层次程度的学生, 应布置不同的任务, 设计不同的问题, 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获取一定的知识, 品尝到英语学习带来的乐趣,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4) 编制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教材。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 目前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大纲、教学方式和教材并不适用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现行教材的很多内容民族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要编制适合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 创造性、灵活性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英语教学资源, 对现有教材进行大胆删减、更新, 内容要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的需求, 选材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 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三、结语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由于受母语的干扰, 以及民族文化、教育滞后、焦虑和畏难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他们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英语学习兴趣不高且学习相对被动。针对这些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 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努力创设适合他们学习的语言环境, 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同时要注重英语文化知识的导入, 结合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 编制适用的英语教材, 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 由于受到民族语和汉语的双重干扰, 以及民族文化、教育滞后、焦虑畏难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英语基础薄弱, 学习兴趣不高。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几个因素, 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以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因素,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红.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调查及对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8 (6) .
[2] 李月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8) .
[3] 李佩.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贵州民族研究, 2012 (4) .
相关文章:
探索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商大数据02-09
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及应对措施02-09
城市燃气输差形成因素及控制策略浅析02-09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02-09
影响我国食糖进口的因素及应对策略毕业论文02-09
浅谈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02-09
油田井下作业清洁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02-09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措施的优化02-09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措施分析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