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励志主题班会教案(精选3篇)
篇1: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励志主题班会教案
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励志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所背负的压力,初步形成主动磨练自己的意识。
2.树立自强进取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勇于承受压力的能力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活动重难点:
让学生初步形成主动磨练自己的意识,培养勇于承受压力的能力。
主题阐释:
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升学压力、家长期望、自我期望等各方面压力纷纷压到学生的心头,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并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力成为现代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课前准备:根据儿歌《蜗牛与黄鹂鸟》的歌词内容改编为话剧,布置学生课前排练。并提前将班会主题告知学生,要求学生对“如何对待压力”先做一定思考。
班会过程:
一、导入通过埃及的一个古老的传说引入:
蜗牛到达金字塔顶,主观上是凭它永不停息的执着精神,客观上应归功于它厚重的壳。正是这看上去又笨又拙、有些负重的壳,让小小蜗牛得以到达金字塔顶。在登顶过程中,蜗牛的壳和鹰的翅膀,起的是同样的作用。
可是生活中,大多数人只羡慕鹰的翅膀,很少在意蜗牛的壳。就像我们羡慕别人能有某种天赋或特长而获得某些成就,却整天埋怨我们身上要背负太沉重的“壳”一样。
二、提出问题:
那么我们身上背负的“壳”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稍作归纳。这“壳”能够搁下吗?(明确:人要生存就必然担负着许多责任和压力。)
三、讨论:
我们要如何背着“壳”前行呢?
观看学生话剧《蜗牛与黄鹂鸟》的表演,并要求学生根据话剧中的一些启示去归纳出自己的答案。
教师在学生发言后,用幻灯片展现三个小故事,并要求学生在故事中得出启示:
故事一:
德国法兰克福的钳工汉斯·季默,从小便迷上了音乐,他的心中有一个始终不变的奋斗目标——当音乐大师,尽管买不起昂贵的钢琴,但他能用钢板制作的模拟黑白键盘,练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竟把十指磨出了老茧。
后来,他用作曲挣来的稿费买了架“老爷”钢琴,有了钢琴的他如虎添翼,并最后成为好莱坞电影音乐的主创人员。他作曲时走火入魔,时常忘了与恋人的约会,惹得许多女孩“骂”他是“音乐白痴”、“神经病”。
他不论走路或乘地铁,总忘不了在本子上记下即兴的乐句,当作创作新曲的素材。有时他从梦中醒来,打着手电筒写曲子。汉斯·季默在第67届奥斯卡颁奖大会上,以闻名于世的《狮子王》荣获最佳音乐奖。这天,是他的37岁生日。
启示一:要能背着“壳”前行,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
故事二:
美国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赛尔玛陪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中的陆军基地里,丈夫经常外出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奇热无比,又没有人和她聊天,周围都是不懂英语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
她很难过地写信对父母说:“一心想回家去„„”她的父亲给她回了一封信,信中只有两行字,但这两行字却永远留在她的心中,并改变了她的生活,这两行字是什么呢?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从此,赛尔玛决定在沙漠中找到自己的星星,她观看沙漠的日落,寻找到几万年前留下的海螺壳。
她和当地人交朋友,互送礼物,她研究沙漠中的植物、动物,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把原来认为最恶劣的环境,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并出版了一本书《快乐的城堡》,她从自己的牢房中望去,终于望到了自己的星星。
启示二:要能背着“壳”前行,其次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故事三:
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无奈之下,农夫决定把枯井填上。
当泥沙落到驴子的背上时,驴子停止了哀叫,把背上的泥土抖掉,站到了上面。就这样它居然一步一步的走出了枯井。
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那原本是埋葬驴子的泥沙,被他抖落到脚下,变成了走出困境的阶梯。启示三:要能背着“壳”前行,还要有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意识。
四、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相关的励志名言?
教师举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其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等)。
五、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小结:
除了以上故事所给启示,你认为背着“壳”前行的过程中还应该具备些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
六、教师结语:
人生是一个背着“壳”前行的过程。不管壳有多重,希望同学们能够像蜗牛那样,化压力为动力,凭借自己的执著和自强,爬上自己心中的金字塔。
七、结束语:
播放周杰伦的《蜗牛》,带引全班同学合唱。
歌词: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历经的伤 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篇2: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励志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当今大多数中学生由于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而导致的一些心理压抑现象较多,这已影响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如何面对压力,化压力为动力,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活动过程:
大家好!今天我们开一个主题班会——如何面对压力?
一、引题
师:(出示两张“人”字卡片。)这两个字念作什么?
生:“人”
师:对。但是大家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问题吗?
生:一个右边的一捺太短太细,另一个字的一捺又太粗太长了!
师:很好。这两个字从整体看,给人的感觉是不协调。哎!有的同学已经在嘀咕了,我们今天又不是来上写字课的,怎么跑题了呢?不!没跑题。谁能说说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与这两字有什么关系吗?
生:字如其人。如果一个人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就会出现不平衡的发展,从而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就像这两个字一样。
师:请坐。说得很棒!
(出示另一张卡片“人”。)这是人字的正确写法,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身心都健康发展的人。当一个人承受了太大的压力,而
又得不到适时的疏通,往往会出现心理压抑,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像刚才那两个字一样,内心失去平衡,甚至于会出现心理问题。
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压力所造成的心理压抑已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
事实上,近几年,一些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离家出走、自残、甚至自杀的现象是时有耳闻。
以广东为例,2005年3月22日,高明市某中学的5名女生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而在教室里用刀片集体自残,其中一名女生竟在手臂上割了28刀!
5月9日,深圳一名年仅12岁的小学生也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在留下了一份遗书后,爬上自家楼上的天台,跳楼自杀身亡。
除此以外,每年由于压力大而在中考中发挥失常者也不在少数。
可以说,由于压力大,尤其是学习压力大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我们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面对压力,我们该怎么做?这也成为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面对压力?”
师: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得先弄清什么叫“压力”?
生:(发言略)
师:对于压力,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定义:
①物理学指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如气压、血压等。
②制服人的力量、强迫人就范的力量。如舆论压力。
③承受的负担或过重的负担。如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等。
既然太大的压力会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我们为什么不来讨论一下如何“消除”压力,而要讨论如何“面对”呢?把压力消除掉,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甲):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生(乙):没压力会使人变懒散、会堕落的。
„„
师:其实,压力无处不在。
很简单的一个事实是:人都生活在大气中,一呼一吸就是压力在发生作用,你说这种压力能消除吗?而要想逃避这种压力,只有一种人可以做到,那就是——死人!
所以,人活着就会感受到压力。没有人对压力是可以“免疫”的,不管你喜欢与否,压力每天都会陪伴生活、陪伴你我。
好了,既然不能消除它,那如何面对它呢?我这边就有一位同学碰到难题了,请大家一起来帮她出出主意,也来当回心理医生。
所以在压力面前,你首先要自信、要坚强;其次,碰到难题时要懂得向他人求助,与人沟通、与人合作。
除此以外,在学习上不要给自已的定位太高,也就是你的期望值与你的现实水平之间的差距不要太大。否则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最后,考试时应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战时如平时”;而且适当 的紧张是有好处的,毕竟“有压力才有动力”嘛!
篇3: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励志主题班会教案
一、坚持以愿景目标凝心聚力,汇聚全员发展共识,坚定全员发展信心
进入“十二五”,在圆满实现“夯实稳定发展基础,打造十年百万特油”目标任务之后,针对员工中存在对发展前景迷茫、稳产信心不足、工作动力不足等现象,公司党政班子审慎客观地分析发展机遇和潜力优势,结合油田公司总目标、总思路和总要求,深刻认识到保持百万吨原油生产规模是公司一切工作的核心,也是党委工作的重点所在。为使这一主题深入人心,我们立足公司新的定位和前进方向召开了主题宣讲大会,采取班子成员分片讲,机关部门专题讲,劳模标兵带头讲等方式,开展了15场次的主题宣讲,向干部员工讲透潜力优势、讲清目标任务、讲明责任要求,增强广大员工对“推动公司实现新发展,打造百万特油再十年”的思想意识,坚定全员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同时,我们充分运用专题网页、《特油人》简报、橱窗、班车电视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我们将这一主题作为36台班车的统一车标,更提升了宣传的效果。员工们都说:只要见到贴有“推动公司实现新发展,打造百万特油再十年”鲜红车标的就一定是我们特油公司的班车!深入的宣讲和广泛的宣传,较好地凝聚了全员推动公司实现新发展的共识,油田公司给我们下达的产量指标从2011年125万吨,到2012年126万吨,再到2013年127万吨,连续3年保持箭头向上,我们也连续两年超额完成了这一业绩指标,目前的产量也保持在运行线以上,良好的生产形势,更加坚定了干部员工“打造十年百万特油再十年”的信心和决心,保持“十二五”稳产120万吨、“十三五”稳产100万吨,助推油田公司千万吨稳产成为全体特油人共同的目标和愿望。
二、坚持以“双深双促”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聚集发展正能量
为确保实现“打造百万特油再十年”目标,进一步凝聚全员智慧力量、破解制约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难题、完善发展思路和措施,2012年,我们广泛实施了“深入基层察实情促发展,深入员工办实事促和谐”(简称“双深双促”)调研活动,将主题教育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使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有效地拓展与延伸,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有机融合、相互推动。
“双深双促”调研活动,有效增强了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员工,密切联系员工群众的意识,领导班子成员和25个机关科室深入联系点调研走访作业区、班站50余次,走访一年员工560余人次,通过点对点交流、面对面宣讲70余次,查找制约公司发展的问题100余个,征集员工意见260余条,形成调研报告9篇,进一步明确了增强目标任务信心、效益发展信心、安全环保信心、和谐共建信心、队伍能力信心“五个信心”的工作重点和要求。在组织开展的“参加一次班组活动、参与一次现场劳动、结一名互助对子、进一户员工家庭”“四个一”活动中,两级班子成员带头参加班组活动60余次,参加班站义务劳动110余次、结成互助对子180多对、家庭走访126户次、为员工群众解决生活方面的困难80余项,有效密切了党员干部与员工群众的关系,使两级机关干部为基层、为员工群众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问题到一线解决、工作到一线落实、形象到一线树立”的氛围逐步形成。
三、坚持以“两强两提”挖潜增效,紧扣效益发展主线,激发全员工作热情
近年来,为增强全员目标任务、效益发展、安全环保、和谐共建、队伍能力的“五个信心”,按照油田公司稳健发展工作要求,在强化科学管理,提升发展质量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稳”和“增”,在寻找落点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强化作风提效率,强化管理提效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主题宣讲,进一步坚定全员保持百万吨生产规模不动摇、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不折腾、构建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不懈怠、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松劲的信心和决心,形成思想拧成一股绳,行动做到一致性的良好氛围,有力调动了全员工作创新和管理创效的积极性。
相关文章:
沟通协调机制怎么写02-05
项目报告和沟通机制02-05
浅谈管理沟通推动企业文化02-05
激励机制:沟通02-05
家校沟通机制02-05
分公司间沟通机制02-05
摔泥炮的散文02-05
从三个方向谈企业内部沟通02-05
小学家校沟通机制02-05
加强企业内部沟通交流的方法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