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精选8篇)
篇1: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ì rán miǎn lì chà dào méng lïng qī liáng()()()()()kān cè zhēn zhì qiáng hàn wēi é xīu zhù()()()()()
二、按查字典要求填空。(9分)
1.如果知道“凄”的字形,不知道读音,应用 查字法查字典,它的部首是,再查 画,用“凄”组成的两个 词:、。
2.如果知道“施”的读音,不知道字形,应该用 查字法查字典,音序是,音节是。在字典中“施”有四种解释:①实行;②用上、加上;③给予;④施舍。在“施工”一词中“施”应选第 种解释。
三、辨字组词(4分)
浆()挠()嘲()侠()桨()饶()潮()挟()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4分)
()崖()壁 如()如()可()一()水()石()()天()地()()起伏 安()乐()()山()岭
五、选择恰当的关联词。(6分)
不但„„还„„ 如果„„就„„ 不管„„都„„
虽然„„但是„„ 只有„„才能„„ 因为„„所以„„ 1.()天气很冷了,()爷爷仍然坚持锻炼身体。2.()坚持锻炼,()会有强壮的体魄。
3.()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不再过问。4.詹天佑()接受了修筑铁路的任务,()提前两年竣工了。5.()今天是星期天,()我们不上学。
6.()遇到什么困难,我们()想办法克服。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人怎能不可以向命运挑战?(改成陈述句)2.湖面平静。(改成比喻句)3.河水流淌。(改成拟人句)
4.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疾病才有保障。(用修改符号改病句)
七、阅读《詹天佑》回答问题。(10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cāo cháo)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sāi sài)外常常狂风怒吼号(háo hào),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zhuì duì)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多么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 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1.用“ √”画出文中的正确的读音。(2分)2.在原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3分)周密()嘲笑()勉励()
3.用“ ”画出描写野外条件恶劣的句子。(1分)4.在文中找出一个中心句,用“ ”画出来,并在中心句中找出一个词作为这段话的小标题,写在括号里。()(2分)
5.用“ ”在文中划出詹天佑说的句子。这两句话说明了
八、作文。(30分)
学校要举行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注意做到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一、读拼音,写词语。jiã chū shâ jì kînɡ zhì miǎn lì yǐn yǒnɡ()()()()()
七、补充下面的名言,并写出名人。
1、,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xuán yá qiào bì kuánɡ fēnɡ nù háo rě rãn jī xiào()()()
二、区别字组词。
施()挠()艰()毅()拖()晓()坚()义()讥()浆()斑()篇()饥()桨()班()偏()
三、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刚劲.(jìnɡ jìn)哈.达(hā hǎ)相.传(xiānɡ xiànɡ)塞.外(sài sāi)调.节(tiáo diào)扇.动(shān shàn)纤.(qiàn xiān)夫 瓜蔓.(màn wàn)阻挠.(ráo náo)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寝不()()思潮()()()()如洗()()石出()()不回 牙牙()()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怀好意地嘲笑别人。()
2、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3、终身遗恨。()
4、周到而细密。()
六、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3、唯有 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 起来,中国才有。()
4、我爱我的,爱我的,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更无法。
八、根据课文填空。(13分)
1、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了,比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货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东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的塑像。①.这件事指 ②.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2分)③人们为什么为詹天佑立铜像?(3分)
2、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①梦能“捉”吗?醒来再想捉住这梦是什么意思?(3分)②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3分)
3、①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上天空,()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是: ②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出母亲的面影我体会到了作者 的感情,此时,“母亲的面影”是 的。
③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在心头。‘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②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③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④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 说“这凄凉”是“甜蜜的”是因为 绘图,计算。()⑤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
4、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着,轻轻地()着,慢慢地()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①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动词。
②这两句话写出了战士们收获西瓜后 的心情.③课文为什么用“彩色的翅膀”作题目?
5、读下面的诗句,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①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这两句的意思是。朗诵时应充满 之情。②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这两句写出了。朗诵时语调要。③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这四个排比句表达出了,朗诵时语调要。
九、阅读理解。(19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①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在标有序号的句子后用一个词语概括你体会到的詹天佑的精神。(2分)
2、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
3、选词填空。精密 周密
()的仪器()的计划()的观察()的勘测
4、想一想作者围绕勘测线路,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分)
5、结合全文回答,你觉得詹天佑什么精神让你感动,为什么?(2分)
6、詹天佑这样做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
一、基础知识。(42分)1.看拼音,写词语。(4分)jū yōng guān()山势高,凿隧道非常困难,隧道里满是ní jiāng(),但是詹天佑坚持在这样â liâ()的环境下工作,他说:“我们一定要成功,不让外国人jī xiào()我们。”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寝具(qǐn jǐn)频繁(pín píng)缩短(suō suî)... 请教(jiāo jiào)闷热(mân mēn)朝霞(cháo zhāo).... 女娲(wā guō)水浒(xǔ hǔ)..
3.给字加上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6分)()()()尧 龙()()()4.按查字典知识填空。(7分)“张”用部首查字法要先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张”在字典中有多种解释:①量词;②看,望;③扩大,夸大;④使合拢的东西分开;⑤陈设,铺开;⑥姓。请给下面的“张”选择正确的解释。(1)渔季到了,渔民忙着张网捕鱼。()(2)一张张白纸,都要爱惜,不能随便浪费。()(3)听老师讲课时应专心,不要东张西望。()5.补充成语,再按要求做题。(11分)悬崖()()狂风()()可见()()思潮()()(1)“比喻从观察到的一小部分可以推测事物的全貌。”这个意思可以用上面的词语(2)画“的词是描写环境险恶的词语。
(3)画“~~~~~”的词为描写天气的词语,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6.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1)人怎么不可以向命运挑战?(改为陈述句)(2)湖面平静。(改为比喻句)(3)看了《雷锋》这部电影,我们受到了教育。(改为反问句)
篇2: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姓名
分数
一、读拼音,写词语。
yìrán miǎnlì
âliâ
níjiāng mãnglóng()()()()()qīliánggāngjìngxiānqūmíliànfùsū()()()()()
二、比一比,组词语。
施()挠()讥()浆()竣()斑()拖()饶()饥()奖()峻()挟()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悬()峭()()不安席
水()石()()()学语
百折()()安()乐()
四、选词填空。
勉励
激励
鼓励
1、詹天佑经常()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2、老师经常()我们勇敢地战胜困难。
3、指导员的话一直()着我前进。轻易
轻视
轻率
4、你不能这么()地作出决定啊!
5、他们认为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尝试,中国人就更做不到了。
6、你不要()李梅,她跑得可快了。
五、句子工作室。
1、我们难道不应该热爱祖国吗?(改成陈述句)
2、大家认为这是本好书。(改成否定句)
3、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我。(改成被字句)
六、日积月累。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周恩来)
2、我是中国人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邓小平)
3、惟有()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救民于水火,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4、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一个是()。
5、学习了本组语文,我体会到()。
七、课内阅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
,哪里要
,哪里要
,哪里要
,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詹天佑经常
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领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塞外常常,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按原文填空。
2、用“
”画出表示勘测线路十分周密的句子,用“
”画出具体写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句子。
3、结合短文理解句子。(1)“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说明詹天佑
。(2)“‘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作人员之口”说明他对工作人员。
(3)文中带点的部分是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内心活动,这些内容充分表达了他
的感情。
八、课外阅读。我代表我的祖国
1919年到1927年,我国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在欧洲留学。那里,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不仅经济上困难,政治上也很受歧视。有个外国学生向徐悲鸿挑衅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把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的时候,再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怀着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满腔热情,刻苦努力,争分夺秒,经常到卢浮宫,凡乐赛等巴黎各大博物馆,临摹世界名作,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候不出来。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的第一年,他的画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在几次竞赛考试中,他都取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轰动了巴黎美术界。那个向他挑衅的外国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失败者。
1、文章是按照
顺序写的、第2自然段的段意是
2、给文中画“ ”的句子换个说法。
(1)改成肯定句
(2)改成反问句
3、用词造句。即使:
九、习作天地。
篇3: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本课围绕介绍家庭成员开展听说读写教学活动, 中心话题是“The family”, 语法重点是能用who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第三方是谁。介绍家庭成员。教学内容为语法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材料, 同时也体现了语法项目与交际情景自然结合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开的。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 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本单元所谈论的是关于家庭成员的话题, 这贴合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容易对本课产生兴趣。但初一的学生年龄仍然较小, 尤其在有人听课的条件下, 他们更容易紧张,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本课的难题之一, 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注意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 大胆发言,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本节课所设计的学习任务。
三、Teaching aims
1. Language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recognize different familym e m b e r s a n d b e a b l e t o u s e t h e s e n t e n c estructure “Who is /are…?”, and the key words“photo, have a good day”.
2. Ability goals
B e a b l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f a m i l y m e m b e r s b y l i s t e n i n g t omaterials.
Be able to talk about family members usingsimple structures.
3. Emotion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not only care about theirown families but also their classes, their schools…
四、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points
1. Different names of family members.
2.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
3.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to describe the family members in the realsituations.
五、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cooperativelearning method
六、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blackboard
七、Teaching procedure
(一) Leading-in (5 minutes)
Show a group of the teacher’s own familyphotos.
Review the words that they have learnt lasttime.
(二) Listening exercises (12 minutes)
1. Pre-listening
Make a conversation in pairs.
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B: There are…
A: Who are they?
B: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2. While-listening
2a: Listen and circle the words.
2 b : L i s t e n a n d m a t c h t h e n a m e s w i t h t h e people.
3. Post-listening
Pair work
A: Who is the man in green?
B: He is Cindy’s…
A: What’s his name?
B: His name is…
A: Who’re the two old people?
B: They are Cindy’s…
...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and make them know some simple listening strategies.
(三) Fun time: (3minutes)
Enjoy a short period of a movie named TheCroods.
Make the students relaxed.
(四) Reading (2d) (8 minutes)
1. Pre-reading
Talk about the picture in 2d with the students
2. While-reading
Read the conversation quietly and quickly and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people.
Sally’s sister Paul
Sally’s friend Kate
Sally’s brother Jane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Read aloud together.
3. Post-reading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in groups of three.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the controlled situation. Learn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五) Group work (12 minutes)
Help an foregingirl Amy to find a Chinese family to live with.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he real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ir speaking ability.
(六) Homework
1. 请给我写一封电子邮件, 介绍你的家庭情况, 邀请Amy到你家居住。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不少于40词)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2) Who are they?
( 3 ) What do you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like? (40 words)
2. Draw a family tree.
My email address: 355415336@qq.com.
Make the students consolidate what they learnt today and improve the stud ents’ writing ability.
篇4: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课标要求】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知识结构】
【试题解析】
例1 (2010·东莞)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便利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是()
A.割让香港岛B.赔款白银2100万银元
C.开放通商口岸D.英国同中国商定关税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的理解情况,通过审题可以看出,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中国东南沿海门户被打开,便利了列强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掠夺,故选择C。
例2 (2010·汕头)左宗棠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有关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A.率三路大军入疆,击败阿古柏侵略军
B.出使俄国,通过外交途径收回伊犁
C.出兵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主张加强海防,放缓西北塞防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左宗棠的历史功绩,通过分析题目可以看出,B选项说的是曾纪泽通过谈判的方式收回伊犁;C选项中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在乾隆皇帝带领下取得的;左宗棠提出海防和塞防同样重要,所以D选项不正确;左宗棠带领三路大军进入新疆,打败阿古柏伪政权,收复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地区,所以只有A选项正确。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2010年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逝世160周年,他曾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几百万斤鸦片,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他曾在被贬途中写下千古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位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洪秀全 C.左宗棠 D.林则徐
2.晓明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他要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他应该选择()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上海已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它见证了中国社会的百年变迁。近代使上海蒙羞开放为通商口岸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晓雯的曾祖父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
A.虎门销烟后B.《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5.电影《圆明园》借助西洋牧师朗世宁的视角客观回顾了圆明园的成园过程,再现了统治中国两个多世纪的一个大家族、四个帝王真实的皇家生活,探讨了清王朝的兴衰。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优良传统。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的洋枪队头目是
()
A.瓦德西B.戈登C.华尔D.西摩尔
7.两次鸦片战争都直接冲击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并使之逐渐发生变化。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诗句与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有关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9.光绪皇帝曾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追悼在中日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足壮海军威”的悲壮场景,从下列哪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
A.《林则徐》 B.《太平天国》 C.《甲午风云》 D.《末代皇帝》
10.梁启超、林缵统等八十余人在《呈文》中指出:“外夷久存觊觎之心,而吾又以台鼓舞之,诱召之……是吾割肉而自毙也。”这段话是对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危害的形象描述()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阿蛮为了养家糊口,进了日本在苏州开设的工厂做童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寫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4.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②①
15.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中列强曾经攻占北京城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中国近代史上,堂堂的大清帝国是列强眼中的“一只羊羔”,可以任意宰割。曾经割占过中国领土的列强有()
A.英法美 B.英美日 C.英日俄 D.法美俄
17.晓强的曾祖父一生坎坷,饱经沧桑,老人生于1848年,卒于1940年,他一生可能经历()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林则徐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
二、非选择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纪念鸦片战争17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7月22日起在虎门镇举行,数十名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齐聚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虎门,交流和展示鸦片战争学术研究的成果。
材料二 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根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写出与材料三有关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名称与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怎样的危害?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國《泰晤士报》报道英法联军劫掠某皇家园林时的情况:“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材料反映的中国被劫掠发生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和破坏的地方是哪里?
(2)中国面临如此劫难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3)列强在这次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他们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20.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中华民族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我们休戚与共;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多风雨,所以我们懂得国必兴旺。”这段话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发展的渴望。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处境。请你依据图片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图一 闭关锁国下的清王朝图二 鸦片战争
图三 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 图四 八国联军在北京挨家抢劫
(1)根据图一分析闭关锁国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次战争中签订的《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3)图三描绘的状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4)读图四,你认为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5)从后三幅图中,你认为中国近代的斗争主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D 2.A 3.A 4.B 5.B 6.C 7.D 8.B 9.C 10.C 11.C 12.D 13.B 14.A 15.D 16.C 17.B
二、18.(1)《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2)主观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软弱妥协。(3)“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当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为民族复兴、祖国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闭关锁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独立与完整,但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2)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4)直接目的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5)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课标要求】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结构】
【试题解析】
例1 【2010·株洲】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A.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都属于洋务运动的作用,但结合题干分析,在洋务运动影响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近代工厂,这说明在洋务运动影响之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B。
例2 【2010·东莞】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族独立富强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发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这些努力都未达到目的,于是先进知识分子又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
C.民主共和D.“民主”与“科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A、B选项是洋务运动的口号,C选项是辛亥革命的内容,只有D选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1860年,曾国藩就上奏咸丰皇帝说,“……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师夷智以造炮制船”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开平矿务局
C.汉阳铁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
2.解放军东海舰队于2010年6月30日至7月5日在东海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有专家分析认为,中国军队对于自身海上实力的自信,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回顾中国海军的近代化历程,你认为应该从哪一事件开始()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
3.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步履蹒跚,充满坎坷。洋务运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B.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C.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D.建立了南洋、北洋和福建水师等新式海军
4.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
A.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5.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使中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使中国走向了富强的道路
6.人类思想的每一次解放,必然带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是因为它
()
A.没有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
B.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全方位进行变法
C.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
7.北京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北京大学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一所名牌大学,它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8.戊戌变法像一块巨石,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死水塘中,激起了轩然大波。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B.戊戌变法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
C.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9.“民生”是党和政府历来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级政府都把解决好民生问題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很大的努力。20世纪初,一位伟人将民生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之一。这位伟人是()
A.曾国藩 B.孙中山 C.李大钊 D.陈独秀
10.皇帝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是我国封建制度的一个标志性符号。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1.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事件,史诗巨片《辛亥革命》于2010年8月在长春电影节举行开机仪式,阵容堪比《建国大业》。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2.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反抗帝国主义压迫
C.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同封建复古思想做斗争
13.“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息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分不开()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4.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民主义 ②民主,科学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④③①②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①④③②
1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B.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D.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16.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C.学习西方技术,维护国家统一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依据材料一回答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分别指什么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相同积极作用。
(2)材料二提到“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这些政治力量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3)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18.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兴华中学八年级(1)班的同学以“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
(1)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在不同时期为推动近代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将A、B、C、D处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事件填在右面的横线上。
(2)请写出A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主要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什么。你认为他们的措施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中国近代化最终未能真正实现,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A 2.C 3.A 4.C 5.C 6.C 7.B 8.D 9.B 10.C 11.C 12.D 13.D 14.A 15.A 16.D
二、17.(1)经济上的工业化是指洋务运动;政治上的民主化是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文化上的“西化”是指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2)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3)特点:由军事器物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感悟: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意思相近即可)
篇5: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字词。
1.那些铁窗卧在草地上,被长势pénɡ bó( )的草fù ɡài( )着,工人们皆xián qì( )它们的xiù( )迹bān bān( ),都zhu mà( )它们,我觉得这些工人有点儿kě chǐ( )。
2.他shàn chánɡ( )做dà shà( )构图设计,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jīnɡ yàn( )。
二、词语天地。
1.根据要求写词语。
东施效颦(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
“独一无二”的近义词 、
一无所知(以“一”开头的词语)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一个人( )树立自信心,( )可能成为他渴望成为的那种人。
(2)( )你比昨天做得好,( )该为自己喝彩,为自己加油鼓掌。
(3)( )丑石不是一般的顽石,( )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
3.《丑石》中的“丑得不能再丑”和文中的“ ”的意思相近。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施病心而颦其里(街坊)
B.挈妻子(妻子和儿子)而去之走
C.胁息然后带(腰带)
D.比期年(一周年)
三、句段长廊。
1.对“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表明要再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
B.表明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
C.表明发现这块石头后感到莫名其妙
D.表明对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
2.句子小魔术。
(1)“比尔的想法对吗?”这句话在文中起着 作用。
(2)续写句子。
做河里一条最活泼的小鱼,做林中一棵最挺直的小树,做草地上一朵朝气蓬勃的小花,做天空中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做 ,做 ————————————……
3.请你写一句课外的有关“美与丑”的名言。
4.展开想象写话。
想一想下列这些人会对丑石说些什么呢?
门前摊了麦子,丑石碍了地面,奶奶生气地说:“
————————————————。”
看到丑石不能垒墙,伯父说:“
——————————————。”
“我”从丑石上摔下来磕破了膝盖,我用脚踢着丑石,说:“ 。”
四、课文回顾。
1.本单元的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丑石》赞颂了丑石 、 的精神,也让我明白了 ;《东施效颦》告诉我们 ;《楚王好细腰》给我的`启示是: 。
2.《有些人》主要写了四件事情,我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①“挖”出自信;② ;③陷入自责;④ 。
3.结合生活实际或者相关例子谈谈对下列句子的感悟。
(1)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2)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是要做一个最好的你!
五、口语交际。
菲尔丁说:“如果丑陋的人偏想别人称赞他美,跛脚的人偏想表现矫健,那么这种原来引起我们同情的不幸情况又会引起我们的讥笑了。”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丑 石(节选)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我”“怨恨”是因为 ;“默默忍受”赞美了丑
石 的精神。
2.作者赞扬丑石“伟大”的原因是( )。
A.它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
B.它感到自己的无知
C.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
D.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
(二)海 边 荒 石(节选)
高立群
水光中轮转着石头们含蓄而神秘的色彩,
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像冰雪。它们多得数不清,坦坦荡荡、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简直像一座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拦截了我眺望大海的目光。
我深深地被诱惑了,赤足涉入清澈的水中。左一块右一块,犹如贪婪的盗墓者,我挑着拣着。手里捧不下了,我就把第一批收获排放在岸边,转身又去掏摸。我决心要带一批石头回去,它们的美勾起了我的占有欲。
不知过了多久,我捧着又一批宝贝回到岸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我手中的美石“劈劈啪啪”落下去,险些砸痛自己的脚。
那些“首批中选”的石头呢?它们怎么都消失了?我只迷惑了两秒钟,就发现它们依然一动不动待在原处,只是,岸上的的石头不再美丽。我看见一些普通的石头别扭地排成整齐的一列,灰头灰脑,怪模怪样。有的带点儿灰乎乎的红或者绿,有的干脆灰不溜秋或色如沙土。我不敢相信它们就是令我一见倾心的宝贝。呆视之间,我脑中竟跳出那样一个字眼:死亡。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死去的原因,只是来自我——一个倾慕者,对之爱不释手,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占为己有。
1.按要求写词语。
(1)文中的“多得数不清”让我想到了 、 等词语。
(2)“大吃一惊”还可以换成 、 等词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多选)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我还能续写两句:有的 ,有的 。
3.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指的是海滩上精美的石头。
( )
(2)第3自然段中“眼前的景象”指的是“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像冰雪”。 ( )
(3)“死亡”在文中指石头失去了奇异之光。 ( )
(4)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
4.“石头”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5.下面选项与短文主题相符合的是( )。
A.石头在水中美丽,在岸上就变得丑陋了
B.我们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则办事
C.对大自然真正的爱,不是贪婪地占有,而是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领悟到自然的美妙与永恒
七、习作百花园。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存在很多“美”的现象,当然“丑”的现象也是很多的。请你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写一写自己发现的身边的“美与丑”的事情。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第二单元提升练习参考答案
一、1.蓬勃 覆盖 嫌弃 锈 斑斑 咒骂 可耻
2.擅长 大厦 经验
二、1.守株待兔 螳臂当车 举世无双 绝无仅有 一衣带水 一往情深 2.(1)只有……才…… (2)只要……就…… (3)因为……所以…… 3.丑到极处 4.C
三、1.B 2.(1)承上启下的过渡 (2)草原上一匹驰骋的骏马 山谷中一朵芳香的百合 3.美貌是转眼易过的,可是丑陋是永久的。——巴尔扎克 4.没有用还在这儿碍手碍脚的,真讨厌 看你身体这么巨大,又那么重,没想到竟然这么没用,真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啊 你真是太可恶了,长得这么丑,还把我的腿弄破了,你真坏
四、1.不屈不挠 默默无闻 看事物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它有没有用处 不切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对领导不能只知道投其所好;如果我们是领导,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用正确的方法来修身养性 2.敬畏自律 君子谋道 3.(1)有些事物丑到极点,也就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美,比如怪石、奇松都是以丑为美的。 (2)我们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能获得成功。比如我们在绘画上有天赋,但是不敢参加比赛,恐怕自己画不好,这样也不会有成功的可能。
五、我们应正视我们的不足,也应该看到我们的优点,众生平等,不要盲目遮羞。
六、(一)1.“我”觉得丑石那么不寻常,却默默无语,它应该早点显示出自己的价值 甘于寂寞、不屈服于误解 2.ACD
(二)1.(1)不计其数 数不胜数 (2)目瞪口呆 惊诧万分 2.BD 紫红如玛瑙 碧绿如翡翠 3.(1)√ (2)× (3)√
篇6: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1课 地球的形状
一.填空题
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2.古希腊学者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以及人们对(出海的帆船)长期观察,提出地球是(球形)的假设。
3.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帆船,发现总是先看到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4.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航行,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5.第一个进入太空观察到地球的是(苏联)国的(尤里.加加林),第一次从月球拍摄地球照片的是(美)国宇航员。
6.2003年10月,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乘(“神州5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了(14)圈,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2005年10月,(“神州6号”)把费俊龙和聂海胜送入太空。7.从太空看地球是个(球形)。8.地球大小的数据: 赤道周长:(4009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
地球表面积:(510067866平方千米)
二.判断题
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2.天似鸡蛋,地似蛋黄。(×)
3.人们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球形的。(×)4.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第2课 地球的表面
1.地球表面的形状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沟壑)、(平原)、(海洋)等。2.地球仪上的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3.地球表面70%是(海洋),30%是(陆地)。4.在地球表面占最大面积的是(海洋)。
5.20世纪70年代以前,摄影师在(飞机)上进行拍摄。70年代以后,人们利用更先进的(卫星)在空中拍摄地面,更清晰准确。
6.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3课 地球的内部
一.填空题
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2.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为三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球中心部分叫做(地核);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3.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到(14)千米。5.地球内部的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
6.科学家从(火山)、(地热)、(地震)等方面收集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他们还从(地震波)来推测地球内部的结构。
7.通过地震,科学家们知道地球表层是由(岩石)构成的;通过火山爆发,科学家们知道地球内部充满了(岩浆);通过温泉等地热能,科学家们知道地球内部(温度和压力非常高)。
第4课 火山和地震
一.填空题 1.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1991年法国火山学家(蒂娅·喀夫特和摩西斯·喀夫特)夫妇在考察日本云仙岳火山爆炸时,不幸双双遇难。
2.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3.火山将要喷发前,会冒出(水汽)和(烟尘)。
4.从火山喷发的现象中,我们可以知道:地球内部(压力大,温度高)。5.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是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6.1976年我国(唐山)发生的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可见地震是可怕的(自然灾害)。
7.地震发生前会有井水(水位变化),动物(行为异常),(不寻常)的微波,大地(变形),瓦斯(泄漏)等征兆出现。
8.地震主要有(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构造)地震三种类型。9.我国有史以来损失最惨重的地震是(汶川大地震),它高达(8.0)级。10.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11.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屋里,你应该(就地避险),如果在屋子外,你应该(向空阔安全处疏散)。二 判断题
1.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2.地震发生时会引起水灾,但不会发生火灾。(×)3.火山喷发比地震容易躲避一些。(√)
4,。地震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一般没有任何征兆。(×)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预报地震的方法会越来越科学准确。(√)6.火山喷发有可能引起地震,地震也有可能形成火山喷发。(√)7.火山周围常形成温泉。(√)三.选择题 1.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⑴)⑴地壳的运动⑵地下的温度太高 ⑶人类的活动
2.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⑵)⑴火山喷发⑵岩层断裂 ⑶山洪爆发
3.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是(⑴)
⑴地壳较薄处并有裂缝的地方⑵地壳较厚而坚固出 4.火山喷发前的现象是(⑴、⑵)⑴大地震动⑵地下有声响
⑶空气中有异味⑷地壳温度骤然上升 5.地震前,岩层变化的顺序是(⑴)⑴弯曲 褶皱 断裂⑵断裂 褶皱 弯曲
6.如果当我们在家时发生地震。正确的做法是:(⑵、⑶、⑷、⑸、⑹⑻)⑴开门迅速跑到楼下⑵躲到桌子底下⑶把书包或衣服顶在头上⑷跳窗逃生⑸躲到卫生间等面积小的房间⑹打电话求援⑺不理它8.大声呼救 四.问答题
1.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
答: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2.什么是地震?它有什么危害?举例说明? 答: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地震能引起山崩、地裂、水灾、火灾等。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造成24.2万多的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震区内大多数建筑物倒塌。2.地震发生在家里,怎样保护自己?
答:地震发生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墙角躲避。同时,要关闭电源、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漏。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乘电梯,可利用两次地震的间隙,迅速撤离。
3.地震发生在公共场所,怎样保护自己?
答:地震发生在公共场所,正在比赛或演出的要立即停止。观众应躲在排椅下,震后有秩序地组织观众疏散。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后,在老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切忌拥挤、跳楼。
第5课 地表的变迁
一.填空题
1.(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2.大自然中能搬走碎石,改变地貌的力量有(火山喷发)、(分吹)、(海浪的冲击)、(雨水)等。
3.人类的(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活动改变了地表。
4.我们用沧海桑田来形容地表发生的变化,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地层运动)、(填海造陆)等。
二.问答题
1.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采集了鱼龙的化石。同时,人们还在山体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根据上述资料,你能推测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吗?
答:在远古时代,现在的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可能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2.什么力量是地球表面变得千姿百态? 答:地球本身的能量,在太阳的照射和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3、岩石是无比坚硬的,为什么一些巨大的岩石最后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呢? 答:虽然岩石是无比坚硬的,但它也会风化、崩塌,被流水、风、冰川、海浪、重力等作用,最后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4.什么叫风化?什么叫侵蚀?
答: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坏的过程叫做风化。5.什么叫侵蚀?
篇7: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 ) 1 New York is ____ the east of America. A in B on C to
( ) 2 There are ____of things to see. A a lot B lots C lot
( ) 3 ____ a big cake it is ! A How B What C Where
( ) 4 Where is _____? A the Mexico B Mexico C the Canada
( ) 5 __ Beijing ___Lhsa, it’s such a big country.A To, to B From , from C From , to
( ) 6 He has got _____ apple. A such a big B such an big C such big an
二、 英汉互译(每题4分,共24分)
1 一张中国地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长城__________________3 五千三百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
4 in the east_______________ 5 ten million__________________
6 lots of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入适当的单词补全句子(每空2分,共10分)
1 New York is in the _________of America.
2 The America flag’s got __________stars.
3 What _____ I ?
4 Tell me more _________China . Where is Qingdao?
5 ___________ New York to Tennessee , it’s such a big country.
四、连线(每题2分,共10分)
1 How long is it ? A It’s in the east of America.
2 How big is Beijing ? B Beijing’s got about fourteen million people.
3 Are you a teacher ? C It’s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4 Where’s Harbin? D Yes, I am .
5 Where’s New York ? E It’s about two thousand kilometres.
五、选词填空(每空2 分,共20分)
things more map night white
1 What a big ____________of America !
2 Tell me ______________about the Great Wall .
3 There are lots of ______________to see.
4 The American flag is red and blue and ___________________.
5 You can always see it , every day and __________________.
lots in of million more
A: Where’s Beijing ?
B: It’s _________ the east of China.
A: Tell me _________about Beijing.
B: Beijing has got about fourteen __________people. It’s the capital ______China. And there are ______of beautiful things to see.
六、句型转换(每空2分,共16分)
1 Tell me more about your country.(变为否定句)
________tell me _________ about your country.
2 Are you a teacher?(做否定回答)No, I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 It’s six thousand seven hundred kilometres long.(对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is it ?
4 New York is in the east of America.(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New York ?
七、阅读理解,选择正确答案(每空2 分,共8分)
Lucy is my friend. She lives in a small house near a park in Canada. I am ten, Lucy is ten , too. Lucy tell me more about Canada. I know Canada is such a big country. So I want to learn English. And I tell Lucy more about China. Lucy likes China and she wants to learn Chinese . We usually write emails to each other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 ) 1 How old is Lucy ? A Ten B Eleven C Twelve
( ) 2 Does Lucy like China ?
A Yes, she does . B Yes, I do . C No, she doesn’t.
( ) 3 What do they write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
A Letters B Emails C Homework
( ) 4 Is Canada a big country ?
篇8: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春秋时期, 有一个人名叫伯牙, 随成连先生学古琴, 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 常常是理解不深, 只是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 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个真正的艺 术家。有一天, 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 , 居住在东海, 他能传授培养人的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 让他给你讲讲, 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他们备了干粮, 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 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 我去寻师父。”说罢, 就摇船渐渐远去。
过了十天 , 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 每天调琴之余, 举目四眺, 空寂无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 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 郁郁葱葱, 深远莫测, 不时传来群鸟啁啾 (zhōujiū) 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 使他不觉心旷神怡, 浮想联翩, 感到自己 的情趣高 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欲望, 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 把满腔激情倾注在琴弦上, 一气呵成, 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 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伯牙感情真切的演奏, 先生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 你回去吧! ”伯牙恍然大悟, 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 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 终于成了操琴的天下妙手。
相关文章:
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练习卷01-23
六年级上册二单元优秀作文01-23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英语说课稿01-23
建筑语汇读书笔记01-23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200字——祖国在我心中01-23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01-23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800字:父母的爱01-23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01-23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