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布2013年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方案(通用2篇)
篇1:安徽发布2013年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安徽发布2013年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记者昨日从省教育厅获悉,我省又新增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18所高职院校于2013年开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至此,今年我省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院校为42所,自主招生计划为21800名,被录取的考生将不再参加高考。
42校招21800人 考生不用高考
今年全省共安排42所高职院校310个专业(类)参加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自主招生计划21800名。未完成的自主招生计划转入各试点院校普通高考招生。
生源范围仍为应历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历届中职毕业生,包括具有高中阶段学历的农民工、退役士兵、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失业人员等。
按照要求,对中职学生可实行知识加技能的考试(测试)办法;对普通高中毕业生可实行以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为基础的考试(测试)办法;对其他各类报考人员,可结合其自身实际和学校办学特点,合理确定考试(测试)办法。
省教育厅要求,试点院校要在招生章程中,明确本校报考条件、文化考试科目、技能测试或面试办法、录取规则、咨询方式、监督机制、申诉渠道等,表述要准确、规范、清晰,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考生;报考条件必须依据招生相关规定设置,除专业或行业有明确限入规定外,不得设置性别、民族、身高等歧视性条款。
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录取、高校对口招生考试及录取。
禁收与推荐生源挂钩的费用
按照要求,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含对口招生考试)报名,凭高考考生号到试点高校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测试)。
凡属考试(测试)、录取中的重大问题,必须集体研究决定;凡有直系亲属当年报考本校者不得参与考试招生工作。不得以任何形式举办与自主招生试点挂钩的辅导班、补习班。自主招生收取有关费用,其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必须报物价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各有关高中阶段学校要认真准确宣传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政策,落实考生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严禁学校和个人收取与推荐生源挂钩的费用。
省教育厅还明确,将坚决纠正和查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中买卖生源、暗箱操作、徇私舞弊、失职渎职、考试违规等行为,对违规的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一经查实将予以严肃处理。(武静)
篇2:安徽发布2013年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2年安徽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新闻通气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安徽省教育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安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我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主要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组织”。为落实国家要求,我省在保持现行高职招生政策稳定的基础上,于去年12月出台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我省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是在教育部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进行的。2009年,我省首次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单独招生改革试点。2011年,招生试点工作的院校进一步扩大至8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参加单独招生的高职院校克服种种困难,保持3年来招生工作的平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以说,单独招生改革试点为我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省的自主招生改革又不同于单独招生。开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通过自主招生,进一步彰显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推进高教强省建设。2008年,我省对高校提出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指导思想。2010年印发的关于建设高教强省的若干意见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出对高校分类指导。随后,我省高校成立了行知联盟、医学教育合作委员会、教师教育合作委员会、示范高职院校合作委员会、商科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等。我们的出发点就是通过分类抱团,共同发展,推进高教强省建设。这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也是基于这个思路,在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中尝试将我省高职院校分为三类,即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市属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和民办高职院校。各高职院校根据各自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确定招生对象,开展自主招生。通过自主招生分类,为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通过自主招生,促进职业教育地方统筹,推进现代大职教体系建设。现代职教体系是一个“大职教”的概念,纵向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横向包括学历教育、技师技工教育、职业资格教育、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本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任务之一就是打通最基础的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的通道。打通中高职通道,做好中高职衔接,关键的就是地方统筹,特别是市级统筹。市属高职院校开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前提就是要成立人才培养联合体或是职教集团,将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组织起 1
来,在专业、课程、实训等内涵建设上进行对接。这中间最重要的就是依靠市级政府的大力统筹协调。
三是通过自主招生,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推进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高校可以通过自主招生,综合考虑招生、培养、就业,通盘考虑、综合设计。企业可全方位参与招生、培养、就业。高校根据不同的招生对象和就业需求重新制定培养方案,培养企业和社会能用的上的人才。
四是通过自主招生,扩大生源渠道,推进终身教育发展。我省高职院校以往主要招收普通高考考生。这次,我们提出高职自主招生的三个面向,一是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在一段时间内这仍然是高职院校生源的主要来源;二是面向中职生;三是面向具有高中阶段学历的社会群体。职业教育是伴随一个人终身的教育。从业技能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学习。所以,本次自主招生特别强调面向已经在岗的或者已经在社会上的具有高中阶段学历和一定技能的群体,面向复转军人、农民工、在职职工和失业人员招生。这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
五是通过自主招生,探索建立省级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分类考试。目前,部分985、211高校,采用自主选拔的方式遴选考生;一般本科院校采用统考的形式选拔考生;高职院校怎么考,由各省自主决定。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就是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省级高职招生考试制度。
六是通过自主招生,强化以服务为宗旨的职教观念,提升高职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时要考虑确定合适专业,专业要和产业对接,要服务于当地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教育部提出实现“五个对接”的第一个对接就是专业对接产业。要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推动高职院校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试点的主要内容
一是分类招生。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对象分为应历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历届中职毕业生、具有高中阶段学历的农民工、复转军人、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失业人员。
试点高校分三类:第一类是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侧重招收学有所长或有技能特长的考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彰显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第二类是市属高等职业
院校,侧重通过市级统筹,建立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通道,招收市(含下辖县、市、区)所属中职学生。第三类是行业、企业和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侧重面向行业、企业和特殊岗位需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行招生、培养、就业联动。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考生意愿和办学实际,采取以上多种招生形式和培养模式。
二是多元录取。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多元是指试点院校可以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自主制定招生政策;第二个多元是指试点院校根据不同招生对象,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考试(测试)办法,包括使用普通高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考评结果,对中职学生实行“知识+技能”测试,对在职职工和失业人员凭技能等级证书注册入学等多种方式。当然,多元也有统一要求,就是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必须具有安徽户籍,必须参加高考(含对口招生考试)报名,凭高考考生号到试点高校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测试)。试点高校于2012年5月20日前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并办理相关录取手续。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录取、高校对口招生考试及录取。
三是联合培养。包括三个联合,第一是校企联合。试点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第二是中高职联合。通过加强市级统筹,建立市属高等职业院校牵头、中职学校参与的人才培养联合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第三是校际联合。试点高校之间也可加强合作。
(二)试点的招生计划
2012年度全省自主招生总计划数按当年全省高职招生计划总数的5%确定,今年的计划数是1.1万多人各试点院校自主招生计划实行单列,属于竞争性指标,未完成的自主招生计划不得转入普通高考招生。
(三)试点的主要特点
我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遴选了优质高职院校和专业参加自主招生改革试点。2012年参加试点院校都是我省优质高职院校,包括8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10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以及6所办学较好的行业、企业和民办高职院校。这些院校全部通过申报、答辩和专家评审“竞争上岗”的,各校试点招生的专业都是社会认可度很高的专业,有的是本校的国家示范建设专业,有的是行业示范建设专业,有的是省级特色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供不应求,较为抢手。
二是扩大了招生对象范围,复转军人、农民工、失业人员等均可参加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拓宽到应历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历届中职毕业生、具有高中阶段学历的农民工、复转军人、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失业人员等。
就业是民生工程。复转军人为保家卫国甘心奉献,退役后,政府应为其提高就业能力想办法。农民工通过参加自主招生,一方面提高学历,另一方面学习一技之长。失业人员一直是政府关注重点,可以通过自主招生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帮助他们重新就业。
三是更加突出引导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市级统筹和中高职协调发展,注重构建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注重引导高职院校科学定位、分类发展、特色办学。四是保持现行招生制度相对稳定。自主招生计划总体规模只占普通高职招生计划总量的5%。
三、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为落实国家要求,教育厅在去年经过大量的调研,制定了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考虑到招生工作改革的复杂性,我们先后征求了有关高职院校、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认真研究,吸纳了合理的建议,对方案进行了多轮修改。省教育厅先后多次召开专题办公会议,对方案进行研究、论证。最终,于去年12月出台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确定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目标、试点内容、试点院校范围。
今年1月,我省49所高职院校自愿申报参加试点,报送招生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和订单培养协议等申报材料。教育厅组织专家对申报院校材料进行了评审。在材料评审的基础上,组织申报高校进行答辩,产生拟参加试点的24所院校。教育厅将拟参加试点的高校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公示结果无异议,确定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24所高校参加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2月,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紧接着,省教育厅又印发了自主招生有关问题解答。各试点院校积极开展自主招生的准备工作,目前各校招生工作方案和招生章程即将公布,马上将进入实质性的报名考试(测试)阶段。
今天教育厅有关处室、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和24所试点院校的主要负责人、招办主任都在这里,记者朋友们有什么问题需要提问的,我们将现场回答。
相关文章: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2010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水厂建设工程招标公告02-03
公路隧道施工监测方法及应用02-03
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比较研究——以江苏省和安徽省为例02-03
20花的勇气导学案02-03
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实施方案02-03
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区别02-03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02-03
连续不确定02-03
测量不确定度的验证02-03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