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研究——以制度创新与企业文化建设及组织创新、优化为视角

关键词: 存货 企业 控制 制度

1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企业文化与组织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于存货的内部控制一般只有直接管理人员上心, 其他人员漠视、麻木不仁、视若无物, 对于危害企业的行为熟视无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然后是对于存货的内部控制监督、监管方法与手段不健全、覆盖面不宽、效果较差。

二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 执行不力, 震慑效果较差。还有就是管理者自说自话, 其他的员工参与制度设计与参与管理、群策群力的积极性较差。

以及存在信息沟通不畅, 信息交流手段落后等问题。

1.2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 企业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及积极性不高。然后是企业员工认为企业文化没什么用, 不重视。其次, 是没有真正把企业目标和自己的理想信念联系在一起, 没有中长期规划 (三年或五年, 等) , 有的甚至没有年度目标或月度目标。再次, 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效果、成效不佳。

1.3 组织创新、优化存在的问题

首先, 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其次, 没有最大限度发挥群团组织等各组织的作用。

2 存货内部控制制度、文化与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危害

2.1 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危害

一是责任考核及责任划分不明确, 导致有的员工觉得“无所谓”, 反正和自己关系不是很大, “干好干坏一个样”。

二是监督、监管方法与手段过时及不健全, 有一些监管的盲点、盲区, 监管覆盖面不宽、不细、不合理, 导致在内部控制的有的方面监控不到位, 甚至失效。

三是由于内部控制的制度较宽泛、不细致, 没有对存货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加以仔细深究、细究, 导致制度“线条”较粗, 而存货内部控制的有的方面没有考虑到、没有规范到, 故致使有的方面没有监管到。有的时候管理者对于有的员工碍于情面而没有监管到, 这也是执行不力的一个方面, 还有就是制度执行性不好, 管理者搞“疏疏亲亲”、拉帮结派, 甚至有的“搞山头”“团团伙伙”, 对于“自己人”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抬抬手放过去, 导致内部控制两重标准, 甚至多重标准, 导致企业内部热衷于搞关系、拉派系, 还没有把心思主要放在搞好企业效益上, 本来企业应该是“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标准, 搞成了“亲着上、一般者让、疏者下”, 那企业就会难于更好发展, 甚至生存都存问题。

四是没有充分调动企业全方位的积极性, 没有使员工真正地做主人, 而只是“打工者”, 甚至成了“看客”“凑热闹的”。

2.2 企业文化方面 (包括存货内部控制相关企业文化方面) 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危害

一是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足, 认为企业文化不重要、没什么用。其实企业的规章、制度、流程、标准等, 包括规章制度执行的标准, 规章制度本身及执行是“宽松软”, 还是“严紧硬”, 这些都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对于刚进入一家企业的员工或者老员工来说, 企业文化都会实实在在、时时刻刻深刻影响到众位员工的一言一行、行为举止。如果没有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监管, 企业管理起来会很累, 还没有好的效果, 简直“吃力不讨好”, 事倍功半。

二是对企业文化的监管、建设、宣传不到位, 有的员工不清楚、不明白、不认同, 有的员工“有关系”, 就照样“走关系”, 不当一回事、不执行。如果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那么企业就会处于危若垒卵、岌岌可危, 企业生存、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企业离被市场淘汰就不远了。

三是由于企业的发展目标、价值目标和员工的发展目标、价值目标不一致, 而员工目标取向、价值取向的偏差导致促进企业的发展的力量内耗, 没有发挥最大的效力, 没有形成最大的合力。

四是没有把沟通形成企业文化, 没有形成流程、制度, 而没有及时、有效采用新的沟通方法、手段互相沟通, 因循守旧, 没有与时俱进, 造成信息闭塞、不畅、信息孤岛等问题, 后果就是沟通与管理失效 (包括存货内部控制的沟通、管理失效) , 由于有关人员成了“聋子”“瞎子” (指的是不能及时听到、看到有关方面的信息) , 那么工作就会出现错误, 企业利益就会受到损失, 有时还会出现较大的损失, 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

2.3 组织创新、优化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危害

一是对企业中党组织的作用没有足够认识、不重视, 没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重要发动机没有有效发挥作用,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发展的凝聚力、战斗力, 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能力、发展水平。

二是对群团组织等各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 没有得到重视, 没有充分发挥党、群团组织等各组织的带动发展作用与化解矛盾、减少摩擦、凝聚和统一企业发展战略思想等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企业活力不足及有一些内耗, 甚至有的时候还出现矛盾较大而影响企业发展的局面。

3 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 企业应采取下一个环节 (或下一道工序) 是上一个环节 (或上一道工序) 的“顾客”或“管理者”, 上一个环节 (或上一道工序) 要对下一个环节 (或下一道工序) 负责, “顾客”或“管理者”要对上一个环节或上一道工序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检验、检查, 如果没有监督好、没有“管理”好、没检查或没检验出来, 那么这个下道环节 (或下道工序) 的执行人员 (即所谓的“顾客”“管理者”) 要负监管不力责任或连带责任 (其负较次要一点的责任) , 本环节或本工序的直接操作人员、直接执行人员与专职检验、检查人员及直接管理人员负第一责任或直接责任 (其负主要责任) 。因为这样监督、检查、检验较全面, 而完全靠检验人员、管理人员难于全面监控, 因为他们的人手有限, 难于面面俱到。对于这种方式有条件的企业除了可以应用到前述的生产环节, 也可以推广到内部控制和管理的相关所有环节。

(2) 各级管理人员、领导者要加强对各级各位员工的监管、监督、检查, 各级领导应该对下级员工加强管理, 对领导人员对下属管理不到位、管理出现疏漏或管理方式与管理方法错误的及下属出现事故等问题的可以让其承当领导不力责任。这种管理方式可以一竿子插到底, 各级领导 (包括高级领导, 甚至企业负责人) 可以对其所有下属领导、下属员工直接监管、监督、检查, 可以采取“微服私访”等方法加于巡查、巡察及抽查与不定期核查、不定期检查、不打招呼突查等, 以提高对所属所有下属领导、所有下属员工的震慑力, 对于查出的问题要限期整改, 要处理的也要加于恰当处理。要一级管一级、一级督一级、一级检查一级, 加强垂直的监控。对于员工数量较多及管理较复杂的企业、组织可以设立监督、检查部门, 专门监督、检查各位员工及各位下属领导, 其直接受企业最高层领导的领导、管辖, 对企业最高层领导负责, 增加的监控人员要起重要监管作用。

(3) 应加强横向监督、监控, 可以采取鼓励员工互相监督, 对于反应的问题如果属实, 可以适当奖励, 但禁止造谣、诬告, 对于造谣、诬告的要加于批评、惩处。

(4) 应鼓励各位员工提出可行性合理建议, 对于提出建议被企业采纳且产生良好效益的要加于奖励, 奖励的幅度跟产生效益大小挂钩, 评优、评先及提干时可以加分、优先考虑。

(5) 对于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违规违法的领导、员工要加于惩处, 对于不对违规、违法、违章等员工恰当、合理、合法的处理的领导人员要加于处理、惩处, 以儆效尤, 这样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各位员工对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执行效果 (包括对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有力执行) 。

(6) 在年终或者中间节点时间, 如果企业存货内部控制有效、有力, 且企业各方面情况良好, 企业盈利较好, 社会效益及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可以适当地给予企业员工“分红”, 即根据各位员工的贡献适当加于奖励, 以提高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归属感、幸福感与为企业努力工作、努力服务的责任感。

(7) 运用现代化手段、现代技术加强管理, 包括加强对存货的内部控制, 比如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等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协调等, 比如加强对存货内部控制的沟通、协调, 消除信息不对称、不通畅、信息闭塞或信息孤岛带来的对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不利影响。

4 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措施

(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贯彻力度, 企业文化包括管理制度制定本身及制度执行本身, 还包括制度及执行方面的导向作用、对待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与方法, 还包括制度制定的规则与实施制度的流程、方法等, 包括制度制定与实施是“宽松软”, 还是“严紧硬”等问题。要对企业制度制定文化与制度实施文化加于宣传、贯彻, 对于做得好的加于奖励, 做得不到位的加于警告, 对于践踏、拒不执行企业文化的加于处罚。

(2) 各级领导要把有利于企业增强活力与有利于企业增强战斗力、增强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各项企业文化的建设措施“说在嘴上, 扛在肩上, 抓在手上”。

(3) 应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价值目标和员工的发展目标、价值目标尽量统一, 要加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归属感建设, 要统一好企业的向上、开拓进取的思想, 可以在开会议事期间鼓舞员工的努力向上、努力创新创业创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企业文化努力宣传、贯彻, 对于较大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取得优异成绩的也要加于奖励、宣传, 对于违规、对企业造成损失、造成不利影响的要加于批评、处罚。

5 组织创新、优化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 加强党的建设, 还要加强党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企业存在问题的时候, 要组织相关专业精干党员、精干力量冲在前列, 当然这些冲在前列的人员应该确实是专业的、能可靠、稳妥执行这些任务的最佳人选。还要努力把优秀的、业务精湛的技术、管理或技能人才发展成为党员, 并加强思想、精神、意识形态教育, 在思想上武装他们, 并使他们思想和行动一致, 思想上应是优秀的和行为举止都应该是没有问题、没什么大的毛病可挑剔的。要把业务精湛或熟练的骨干或优秀人才培养成为党员, 同时要把党员培养成为业务精湛或熟练的骨干或业务、创新创业方面的优秀人才, 以更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同时党组织还要在思想上、工作上、业务上继续不断培养党员, 使普通党员优秀, 又使本来优秀的党员更优秀。以上措施还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2) 加强群团组织等各组织建设, 包括建设团组织、工会、妇联等, 组织好青年向党组织、团组织、工会、妇联等靠拢, 使青年、员工等有生活上、工作上、家庭上等有问题、有困难、有困惑时会想到党组织、群团组织, 党组织、群团组织等组织的工作重心要主动下沉, 要主动联系好各位青年、员工和妇女等, 要及时、有效帮困难人员解决困难、解决问题, 包括工作、学习、生活、家庭、社会关系等各方面问题。要加强考核, 上一级党组织、群团组织要有效、可靠督促、检查、考核下级或下几级组织、下级领导、下几级成员, 可以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期、较大频率、直接抽查、检查、督查下级领导、下级成员或下几级领导与下几级成员, 以考察其是否认真、有效履行了主动联系群众、其他员工的职责, 并强化考核, 而且在联系群众、联系其他员工时高层级领导应该以上率先、起模范带头作用, 还要加强对下级领导、基层人员的督促、检查、监督等。

摘要:企业的存货内部控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或问题, 如在制度创新方面、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及组织创新与优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 企业要通过有效加强这些方面的创新、建设与优化,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使企业效益、效率与效果更佳及使成本降低、质量更好, 增加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阐述了加强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与组织创新、优化等有关企业实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等。

关键词:制度,文化,组织,创新,优化

参考文献

[1] 李三喜.企业文化内部控制评价实务[N].财会信报, 2013-11-11.

[2] 吕焕刚.管理让企业文化落地生根[N].中国建材报, 2018-02-10.

[3] 于而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控制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 201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以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报道为例 下一篇:基于文化产业新型业态下文化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