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课
(一) 微课的内涵
微课是由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在2008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2010年, 我国教育学者胡铁生首先将其引入国内的教学活动中, 并获得了成效。
David Penrose将微课表述为“60秒微课程教学”, 具体来说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一种教学方式。David Penrose强调在微课教学的微视频中学习内容和目标要紧密结合, 产生“更加聚焦式的学习体验”。他为微课程建立了五步法:第一, 列举教学核心概念;第二, 撰写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 为概念提供背景;第三, 录制时长为1—3分钟的小视频;第四, 设计引导学生课余阅读和探索的任务;第五, 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
(二) 微课的优势
(1) 便捷简短。微课可充分利用课堂上的零散时间或课余的时间, 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一次微课教学, 这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变得十分灵活和充裕, 注意力会变得集中起来, 解决课堂教学中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同时短视频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会引发视听疲劳, 解决了学生不想上课或上课期间精神不集中的问题, 让学生能够聚精会神地进行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1]。 (2) 重点突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是45分钟, 教师为了讲授更多的知识点基本上就是一整节课都在上课, 以便学生能充分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的知识, 但实际上效果有限, 学生也集中不了这么长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尤其是在知识点繁难复杂的情况下, 就更难发挥效用了。而采用微课教学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因为微课教学是针对某一个问题或知识点进行讲授, 重点突出, 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难问题, 以便学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3)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微课教学的视频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进行自主的观看学习, 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视频进行自主的学习。学生能根据视频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 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即使在课堂上没有及时明白教师所讲授的知识, 也可通过视频进行回顾。微课教学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2]。
(三) 微课的制作
在制作视频之前, 首先要查找和收集相关资料, 经过再次的创作和加工才能制作成教学视频, 这个过程是影响视频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为了提高视频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来获取最佳的教学素材。微课的出现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提升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所以微课教学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内容, 可适当加入新颖或具有时代性的素材。在录制结束时, 尽量设置对应的习题来测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水平。视频的制作要精益求精, 不能粗制滥造, 声音和画面要统一, 教学内容的准备要充分。
二、微课在中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教学与兴趣相结合
在中高职计算机的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 其目的是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以及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提高学习效率, 并有效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同时也能满足中高职计算机的教学目标, 利用微课的优势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来培养人才, 所以微课为中高职的计算机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教学条件, 对建立新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传统教学与技术手段的结合
微课教学具有时间的灵活性, 占用课堂的时间也不多, 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积极性, 但不易过多使用或全程使用微课, 应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不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新的技术方式, 都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 都需要掌握好分寸, 不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不失去微课教学的意义。
(三) 微课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采用微课进行计算机教学, 应该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 以便能更好地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在微课视频的观看环节,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观看兴趣和激发其思考的积极性, 通过视频让学生尽快获取这堂课的知识重点并有所理解, 以微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热身”, 让其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从而更好的、更快的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课堂讨论阶段, 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 通过不同的组队方式对视频提出问题并进行交流, 然后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 发言时间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但也要有所限定才不至于导致完成不了教学目标。小组讨论人员可以相对固定下来, 但发言学生要进行轮换, 才可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学生讨论和发言结束后要作出总结, 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回答, 对知识点的错误理解要及时纠正, 通过这种形式能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利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 将微课与实践结合起来
中高职的人才培养侧重于技术型就业人才的培养方向, 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实践的锻炼,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要求学生形成知识理论体系, 并具备能用理论去指导自身进行实践的能力。所以在中高职的计算机教学中, 上机操作是最困难的同时也是最关键的, 在这一方面,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 即教师在对某一理论进行了讲解之后, 可播放关于实际操作流程的微课视频, 将知识融入实践操作中, 做到微课与实践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对操作有直观的印象, 这对实际的操作指导也有重要意义。视频的制作要精益求精、画面清晰、细节突出, 有利于学生的反复观看,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总结
微课的广泛运用为中高职计算机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时要准确把握微课教学的内涵, 对计算机教学进行创新, 并结合当前的相应条件进行具体的教学分析, 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 这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变革, 才能有效提高中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摘要: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微课作为多媒体技术的一种在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受到师生的欢迎。在中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引入微课, 能有效提高计算机的教学质量。本文首先阐述了微课的内涵、优势以及制作, 然后分析了当前中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通过分析并结合微课对中高职计算机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中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婉嘉, 徐晶.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 2013, (11) :87.
相关文章:
多膛炉取代回转窑、反射炉的技术先进性探析02-17
浅析担保物权的行使期间02-17
试析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问题02-17
《食用菌栽培》实践教学的研究02-17
普遍联系在留学生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02-17
浅谈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2-17
基于“团队学习”的实践教学法的设计与运用——兼论《HRM》、《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02-17
运用双语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思考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