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患者 教育 护理

2022年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精选6篇)

篇1:2022年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

7月24日,我院在科技楼三才厅组织召开了上半年护理安全总结及警示教育大会,会议由护理部主任田继书主持,全院护士长及临床一线护士共计49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护理部副主任向凤玲对20上半年的护理安全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上半年的245件护理缺陷按缺陷性质、缺陷类型、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13个典型案例进行根因分析,找出流程或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下半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一是加强护士沟通、服务技巧的培训,真正落实文明服务、礼貌服务、主动服务;二是加强低年资护士(<3年)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科知识的培训;三是加强环节质量的管控,重点督查核心制度的落实,提高查对制度的执行率;四是加强重点病人、特殊病人的病情及心理评估,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五是强化护士长的执行力,加强护士长对重要时段、重点病人、重点员工、关键环节的监控力度。

最后,护理部田主任总结发言,一是强调全院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护理安全工作;二是要求护士长在科室认真传达、组织学习本次安全教育的内容;三是安全警示教育形式多样,可结合我院低年资护士多的实际情况开展互动,以达到更好的教育培训效果。

安全无小事,警钟长鸣!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我院下半年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减少护理缺陷、杜绝护理事故,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2:2022年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

为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2014年岁末,护理部举办了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讲课。护理部主任陈晓云授课,在课堂上,陈主任总结了2014年第四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质量缺陷,通过发生在身边和院外的典型案例,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警醒;并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紧绷护理安全这根弦,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提高技术操作能力;同时强调护士长还要加强管理,在行政业务管理中对安全进行隐患分析排查;做好年轻护士的培训、带教;做好病区患者、药品、护理文件的管理并且做到责任追究。全体护理人员都要提高安全服务意识,保证临床各个护理环节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将最好的服务提供给患者,才能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提升本院的护理队伍形象。在主任的带领下,大家再次学习护理核心制度等,为形成安全、可靠的医疗护理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堂上,陈主任与台下的护理人员密切互动,热烈讨论,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篇3:2022年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

关键词:案例教学,接受式教学,护理安全教育,临床护理案例

护理学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每个环节与质量安全息息相关。护理安全教育是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序、高效运行的基础。作者应用临床护理典型案例对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培训,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培训对象为3所县级医院临床一线护士73人, 培训6期386人次。其中中级职称42.68%, 初级职称57.32%, 大专以上学历2.6%, 其余均为中专及以下学历。采取集中培训方式, 首先对典型失误或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找出发生问题的症结和护理成功的关键, 大家各抒己见, 提出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 教师再从理论高度讲解安全教育的意义及防范护理差错的对策, 总结评价。课后以问卷形式调查, 发放问卷60份, 回收率100%。资料经χ2检验, 两种培训结果 (P<0.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护士普遍认为临床护理典型案例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接受式教学, 见表1。

讨论

传统接受式安全教育大都以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为切入点, 制定出若干理论性预防措施或规章制度反复组织学习。这种方法使培训对象缺乏感性认识, 容易产生麻痹思想, 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差错或失误。单纯理论培训单调乏味, 使受训人员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强迫学习只能流于形式, 个人行为不能很好地付诸于临床实践。案例教学是依据教学目的, 在教师指导下, 以案例为基本素材, 把学生引入特定时间的场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最大的优势是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程度及防范意识, 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启发创造性思维[2], 为临床护士发挥主观能动性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尤其对低年资护士效果更好。典型案例来源于实践, 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针对性强的特点;答案具有不确定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 有利于临床护士应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融入临床实践, 促进了年轻护士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3], 弥补了传统培训方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陷, 开阔了护士视野,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训过程中引入典型案例能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4], 提高培训效果。98%以上的护士认为, 典型案例形象具体、生动直观, 学习兴趣浓厚, 短期学习, 终生受益。通过对案例多角度思考、全方位剖析、全过程跟踪, 教师学员共同探讨, 互相启发, 积极思考, 加深印象, 有效提高培训效果。

有利于培养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护士工作通常是单独进行的, 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因此, 慎独修养是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特殊品格, 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可靠保证。真实案例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了慎独精神在预防护理失误中的作用及对护理工作的意义, 领悟到了慎独精神的可贵之处。

实践证明, 培训过程中引入典型案例能有效提高防范意识, 激发学习兴趣, 启发创新思维, 提高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一种弥补传统培训方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促进临床护士尽快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成功案例使护士感受到了护理工作的社会价值, 增强了护士的成就感和事业心, 激发了护士的工作信心和工作热情,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在职培训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梅, 李艳菊, 等.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7) :3.

[2] 陈杰.以“情景再现真实, 还课堂于学生”构筑基础护理教学新理念[J].医学与社会, 2009, 22 (7) :66.

[3] 刘惠玲, 刘赛珍.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8, 13 (2) :150.

篇4:“安全教育”教学建议及案例设计

“安全教育”是江西省义务教育地方教材专题教育的模块之一。占总内容的15%,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以保障中小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范围及危险、危害。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应对措施: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知道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了解突发自然灾害和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对生命安全可能造成的威胁,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知道生命是可贵的。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及其发育特点,了解必要的生命健康知识: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知道要远离毒品,拒绝黄色诱惑;知道网络的用途,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知道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措施。

2能力目标:能够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正确的辨别和判断,学会恰当避险:有效预防自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具备应对安全事故的自救、自护能力;初步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能够作出有利于个人安全和社会安全的行为选择: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能采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救助他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社会安全责任感,形成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尊重生命、珍视健康的态度;富有爱心和责任感;树立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的自我保护意识: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人格。

(二)内容结构

“安全教育”专题在全套书1~9册的内容分布,是按照学生认知水平安排到各年级中的,体现螺旋递进式的结构,主题与内容要点具体见表1。

(三)编写特点

本模块是以中小学学生生活为基础,以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专题,编写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人文性。教材体现了珍爱生命、注意安全、和谐成长的原则,努力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施教学: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造成的伤害: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其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奠定基础。

2综合性: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把秀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六个方面的安全问题有机整合;把公共安全知识和与相关的法律、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有机整合;把地方课程的专题教学与品德、科学课程相结合,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通过家庭、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学目标。

3层次性。教材不是枯燥地进行理论灌输,而是将安全教育寓于鲜活的生活主题中,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培养习惯相结合,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统筹设计教材结构,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注意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4实践性。教材既注重教学情景的设计,又安排一定的活动性内容,从中小学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将可能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作为课程的主题,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增强安全意识,掌握方法技能,养成安全习惯,在生活和活动中进行安全教育。

5灵活性。为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教材提供了一些活动建议,教师可在这些建议的启发下,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有效地开展开放式教学,设计出对自主发展更有价值、更能促进自主学习的活动方案。

6通用性。安全教育贯穿于生命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中小学学生的全部生活。本模块立足于学生安全生活的需要,提供最基本的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以便科学、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保障中小学学生健康安全地成长。同时,在编写上既统一要求又照顾差异,考虑了城市与农村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注意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7趣味性。教材文字表达浅显易懂,生动活泼,有效地运用了图片、表格,做到了图文并茂。贴切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欲望,也便于自学。

教学建议

1坚持正确导向引领,全面落实教学目标。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发展,注意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注重培养其预防和应对安全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形成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全面落实教学目标,促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2准确把握教学定位,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时,教师应把握好三个定位,即教师角色定位——教师应当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基本课型定位——课堂教学不以讲读、阅读为主,而要以活动、探究为重,不能将书本内容作为教条死记硬背,而应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天地;教学载体定位——不把此教材作为课外读物,要在把握教学目标、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托,根据本地和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时补充、调整、选择、创新教学活动方式。

3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应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从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注重选取学生普遍关注和乐于交流的安全问题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开展思考、讨论、收集、调查、辩论、访谈、模拟演习、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丰富情感体验。

4加强课程资源整合,运用开放教学策略。应加强本专题模块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整合,避免简单重复,以发挥综合教学效益。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演练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安全教育:可以运用

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可以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组织演习活动。

5正确运用课堂评价,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教师要坚持鼓励性、发展性的评价原则,既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更要注重考查学生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另外,此教学内容不以任何测验或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手段。

《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第3课。

[教学过程]

(一)事例引入,揭示课题

1看课件,听故事。(一个小学生不注意交通安全,发生了交通事故,父母很悲痛)

2学生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交通安全事故会给自己带来伤害,给家人带来痛苦)

3教师小结:交通安全太重要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

(二)合作学习,掌握知识

1出示教材“启迪窗”部分的两幅图。(配图一:上学路上,小朋友跨栏杆,横穿马路:配图二:农村的小道上一辆农用车在行驶,几个小学生在爬车)

2要求学生想一想:他们这样做对吗?有什么危险?

3教师小结:不遵守交通规则非常危险。

4教师引入下一个环节:上学路上,小朋友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5小组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才是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6出示课本上主题图,让学生明确上学路上的基本交通规则。

7结合你上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上学路上的交通规则?

8读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闪闪心中明;过马路,走横线,转弯车辆要看清:安全护栏不能翻,行驶车辆不追赶;马路不是游戏场,安全出行最要紧。

(三)活动延伸,体验拓展

1引出交通标志。(出示课件)繁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特别多,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交通的畅通,马路上有许多的交通标志和设施。同学们。你们能从屏幕上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交通标志是依照警告、禁止、指示和辅助的需要来设置的)

2认识交通标志。以四人为一小组,将准备好的交通标志小卡片拿出来认一认,互相说一说它的作用。尔后教师将已和同学们交朋友的交通标志图贴到黑板上。

3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交通标志和设施,各有什么作用?

4你还知道哪些交通标志?

(四)思维冲浪,巩固新知

1提问:是不是马路上有了交通标志和设施,就一定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2上学路上,只要有大人接送,就可以不管交通规则吗?

3请学生说说发生在身边的交通事故以及给自己的启示。(课件出示车祸的图片、数据)

4小结:为了防止受伤害。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五)总结全课,启发思考

1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篇5: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精选

会上,综合科护士长李永华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分级等进行了讲解;对全院1-9月份发生的压疮、跌倒和坠床及用错药等多项不良事件做出了分析和反馈,并指出各个典型案例中护理工作存在的偏差和不足,对导致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杜绝护理缺陷发生的方法进行了指导。建议各科室从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人员培训和质量督导等环节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查找原因,降低安全隐患,要求各位护理骨干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思路,总结管理经验,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

通过这次培训讲座,使护理人员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受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了工作责任心。这将会有效增强护理人员防范差错事故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院护理安全防范意识,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铸造了一道重要防线。

篇6:2022年暑假安全教育班会方案

为了让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文明、快乐、有意义的假期,上周班会主题课上,全校进行了一次安全警示的教育。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围绕“安全”这个主题再次进行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确保自身安全。

一、防疫卫生安全

1.关注卫生和疾病预防知识,预防传染病及暑期中暑、中毒,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2.讲究个人清洁,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不共用毛巾、杯子等卫生洁具,不随意用手揉眼睛。

3.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定期通风换气,不随意把室外不清洁、未消毒的物品带入室内,垃圾分类投放。

4.不吃“三无”食品,不吃未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

5.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二、防溺水安全

1.不在河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坑等区域玩耍。

2.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河道边洗东西、抓水草、鱼虾、青蛙等。

3.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

三、心理健康安全

1.正直开朗、积极乐观,多与老师、父母、同学及亲朋好友沟通交流。

2.积极参加健康、活泼的集体活动。不盲目参与社会辅导,不参与无资质社会培训机构培训。

3.遇到问题尽力自己解决,同时学会请他人帮助解决,遇到挫折不气馁,树立信心。

4.不欺凌他人,不打架斗殴,不沾烟酒,不打牌、吸毒。

5.不轻信网络信息,不传谣言,不参与迷信、邪教、传销等非法活动。

四、交通安全

1.过马路走斑马线、天桥或地下通道,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注意要走人行道,靠右行。

2.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

3.不在马路上、停放车辆周围玩耍,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机动车道骑车。

4.不坐无客运资质的车辆(如农用车、三轮车等),不坐超速、超载、酒驾、毒驾、疲劳驾的车辆,发现立即报警。

5.不在暴雨、雷电等天气环境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环境逗留、玩耍。

五、外出活动安全

1.不在飘窗、阳台上嬉闹,不到无护栏的平台玩耍,不拥挤、攀爬护栏设施。

2.在大众场所出口、楼道要慢行、不拥挤,讲究通行秩序,远离拥挤场所,避免拥挤踩踏。

3.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工地、轨道、高压线等危险区域玩耍。

4.不玩色情、暴力等不健康游戏,不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慎交网友,不与陌生网友见面。

5.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去网吧、酒吧以及歌舞娱乐场所。

六、家校协作

1.学生未按时到校要请假,提前离校要报批,家校及时沟通配合。

2.学校经常性向家长告知相关安全知识和防范要求,提供指导和提醒。

3.家长主动学习安全防范知识,掌握安全要求,认真开展家庭安全教育,履行监护责任。

4.孩子假期外出活动,家长要知去向、知内容、知归时、知同伴,提前做好安全教育防范。

5.学校和家长要积极支持学生参与政府组织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安全工作合力。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事业单位员工正式辞职申请书报告 下一篇:2022年一级建造师考试:精选辅导练习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