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主人翁意识,安全从小我做起(精选3篇)
篇1:树立主人翁意识,安全从小我做起
树立主人翁意识,安全从小我做起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城市轨道交通是无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市政民生工程,是未来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纽带,凝结了全市上下、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殷切期望。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安全生产工作意义重大。一年一度的“安全生产月”到了,它来地那么准时,它就像一个定时了的,一个给我们敲响报安全的警钟,它的任务就是要告诉我们:凡事要讲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警钟与安全共存,麻痹与事故相连”。
作为新建地铁,从开建地铁到开通运营,无锡地铁两年内先后拥有了1、2号线两条线路,现如今3号线一期暨1号线南延工程顺利开工也标志了无锡地铁正向着加速成网的梦想高歌猛进。随着全域覆盖、畅通快捷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加快形成,安全工作的落实成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无锡地铁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避免步子迈的太大,亦或是大跃进式舍本逐末求发展而忽视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成为现阶段摆在我们面前首要解决的问题。安全无小事,一个烟头引起的火灾,一个零配件的缺失引起的设备瘫痪,汲取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经验教训更是让每一位地铁人清醒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作为一家年轻的企业,无锡地铁在诸多方面仍然存在欠缺,相比较于其他成熟的地铁公司,无锡地铁还需要更多时间的沉淀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作为后起之秀,在奋力直追的同时,离不开健全的安全生产体系为之保驾护航。
2014年12月1日,随着新《安全生产法》的正式实施,无锡地铁运营分公司对新《安全生产法》进行一系列的宣贯学习,先后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消防演练等各项活动进一步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依据新《安全生产法》规范各种安全行为,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各类台帐、制度。新《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发挥员工参与作用,激发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主观能动性尤为重要。
企业的生存与职工息息相关,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要有职工参与,企业只有让职工做主人,提升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将生产安全变成职工要安全的主观行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激发职工参与的热情,真正让职工的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实行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靠职工办好企业,保障和落实职工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建立企业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是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只有让职工明白在安全生产中有责任、要安全、知危害、会安全、能安全,才能将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变成生产安全和社会活动中的各种良好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让守安全、有习惯的职工成为企业各岗位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现在,绝大多数职工不辞辛苦,尽职尽责地忘我工作,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顾大局、公而忘私的本色。但也有一些人,他们对国家和企业的利益漠不关心,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不断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其次,要加强职工的行为管理。一是要讲请道理,使广大职工懂得安全生产是地铁运营的生命线,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变“要我安全生产”为“我要安全生产”;二是理顺情绪,对职工的困难要尽力为职工着想,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三是约束人的行为,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四是对违章违纪的职工敢抓敢管,不留情面。通过严格的管理,培养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职工队伍。
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要的是防范,是避免悲剧的发生;而不是马后炮,不是悲剧之后的责任追究!话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可对于我们的安全,付出的有可能是我们健康的身体,甚至是鲜活的生命!这样的代价谁又承担得起?
企业安全生产涉及各个方面和诸多环节,每一个流程、环节、岗位的任何差错,都可能给整个系统造成影响,甚至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无法挽回的后果。一钉损一马,一马失社稷。安全生产如果缺乏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我们就不可能看到问题和隐患;如果存在“差不多”就行,得过且过的心态,往往就会酿成事故。我们要摒弃及格就行的思想,用最严格标准对待安全生产,掌握百分之百的安全技能,投入百分之百的专注精神,才能确保百分之百的安全。
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必然会有方方面面的阻力,首先要面临的是执行力,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下发之后又有多少职工真正的按照要求去执行;安全生产观念的宣传,最后又会被多少职工放在心上。
班组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最小单元,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最终的贯彻执行者。所以,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的执行力度。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执行力,应当做到“讲、查、善”。
讲——讲安全。班组长要充分利用大会、小会、班前会等机会,不厌其烦地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讲安全,内容要结合实际、切中要害,形式要有所创新。首先,要在班组中树立“所有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安全理念,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重安全,时时抓安全”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发动班组成员通过单位集体活动等形式,利用手机短信、宣传展板等手段,或编辑一些琅琅上口的安全警句,创作一些短小精悍的文艺作品,使大家将安全规章印入脑海、熟记心中。
查——查隐患。班组在施工前,各种危险源的防控措施是否完善到位,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关键。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并非偶然,是有先兆和苗头的。因此,施工过程中要有措施做保障,要勤观察,善于发现事故苗头,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分析、整改和上报,并做好备查记录。同时,对于重大危险源要加强监控、重点防范,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不同环境,制订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控制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抓——抓典型。班组长在安全管理中,要不断总结安全管理经验,善于发现和培养先进个人,在班组中抓典型,造声势,树榜样。为此,班组长要经常把先进个人的经验进行总结,把先进个人的事迹进行宣扬。此外,班组长还要注意吸取事故教训,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要善于客观分析形成安全隐患的设备原因,做到超前分析,不仅就事论事,还要借题发挥,举一反三,既要分析设备运行现状,又要分析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超前控制、未雨绸缪。班组长还要学会分析人的主观因素,在班组中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强化班组成员的责任心。
“ 安全” 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时,安全则变得更为重要,和平安宁的生活需要安全、经济的腾飞需要安全、时代的发展更需安全。超前做好本职工作,注重安全工作过程中的细节尤为必要。只有我们牢固树立安全作业的超前意识,才能保证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这样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将安全工作进行到底,真正做遵规守纪的模范,勇于向各种危害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确实做到“时时处处想安全、人人事事讲安全”。让安全的警钟时常激荡在我们耳畔。
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坚守红线,树立主人翁意识,从小我做起,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来,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个人安全素质!
(站务二中心 王子卓 604109)
篇2:树立主人翁意识,安全从小我做起
——与东莞建行全体基层员工共勉
进入建行工作已有9个年头了,在这9年中,各级领导对我们基层员工教导最多的便是“合规”。范题行长在2012年
。作为一名基层员工,我将我对合规的一些认识进行了总结,并希望与东莞建行全体基层员工共勉,让我们扬起合规的风帆,为东莞建行各项业务健康、安全的发展保驾护航!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第三条所称“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法律、规则和准则”界定为“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设绳墨而取曲直,立规矩以为方圆”合规既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文化,构建良好的银行合规文化,有利于银行本身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金融秩序。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刘备对诸葛亮托孤时留给少帝刘禅的遗言,其中第一句话非常适用于我们银行的基层员工进行日常自我警醒,意为微小的错误坏习惯如果平时不加以重视改正,天长日久将有可能导致大患。据统计, 某国有商业银行10年发生的107个经济案件中,基本都涉及柜面业务,十案九违规。“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与?”违规问题和操作风险的发生,归根到底在于合规意识淡薄,规则不规范、合规风险管理能力不高。尤其是我们基层员工,有时会认为自己位置低、责任轻,对一些微小的违规行为不以为意,殊不知某个细小的违规也许就会酿成惊天大案!
广为流传的一个铁钉毁掉一个国家的故事就是小违规大悲剧的典型案例: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开决战,此役将决定英国王位新的得主。战前,马夫为
国王备马掌钉,铁匠因近日来一直忙于为国王军队的军马钉掌,铁片已用尽,请求去找。马夫不耐烦地催促道:“国王要打头阵,等不及了!”铁匠只好将一根铁条截为四份加工成马掌。当钉完第三个马掌时,铁匠又发现钉子不够了,请求去找钉子。马夫道:“上帝,我已经听见军号了,我等不及了。”铁匠说:“缺少一根钉,也会不牢固的。”“那就将就吧,不然,国王会降罪于我的。”结果,国王战马的第四个马掌就少了颗钉子。战斗开始,国王率军冲锋陷阵。战斗中,意外的不幸发生了,他的坐骑因突然掉了一只马掌而“马失前蹄”,国王栽倒在地,惊恐的战马脱缰而去。国王的不幸使士兵士气大衰,纷纷调头逃窜,溃不成军。伯爵的军队围住了国王。绝望中,国王挥剑长叹:“上帝,我的国家就毁在了这匹马上!” 战后,民间传出一首歌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朝。
故事告诉我们:小事、小人物也会影响历史。一些看似细节的东西不容忽视,有时看似不起眼小差错也会铸成大患!我们的基层员工就好比故事中的铁匠,明知少了一颗钉子的马掌可能会导致国王“马失前蹄”,但在上级领导“马夫”必须即刻完成任务的命令下,仍旧违规操作,最终害得国王输掉了战争、失去了国家。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想必最后铁匠和马夫的结局也必定是可悲的。
在我们建行的合规制度中要求:合规从高层做起。从一定程度上说,领导合规是构成银行合规文化的基石,实现人人合规的首要前提。可毕竟在建行中占绝大多数的都是我们基层员工,每一笔业务的第一个接触者、第一个审核把关者、第一个签名的人也都是我们基层员工,我们能直观的、详尽的去了解每一笔业务的来龙去脉。如果我们能够合规的把好自己手中的每一道关,就会极大的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将业务的风险防患于未然。但是如果我们基层员工违规操作,我们上级领导又不能审核出每一笔违规事项,就相当于在我们建行中埋下一颗颗“不定时炸弹”,一旦哪颗引爆,不仅会让我们建行这个大家庭遭受经济、名誉等方面的损失,当初埋下炸弹的人也必定会受伤。再者,我们建行的各级领
导也都是从基层员工的岗位上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不养成良好的合规习惯,又怎能保证以后在自己的领导岗位中不犯错,不“马失前蹄”呢?。《荀子》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民间亦有谚语:三岁看到老。话虽不同,但要表达的意思却一样。我们的基层员工就是要在最平凡的岗位中增强自己的合规意识,培养自己的合规品行,对岗位负责、对建行负责,也为了自己的将来负责!
我们基层员工的“合规”对于我们建行的健康、安全来讲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在多年的建行工作经验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可能导致我们基层员工违规之处:
一、人员结构不合理,工作经验明显不足或知识结构老化,同时业务培训又不够,导致一是不知不该为:新员工岗前培训不够,没有足够的演练环境,老员工没有跟踪培训;二是不知怎样为。员工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在工作中,自己意识不到缺乏必要的知识,不主动查阅、学习相关制度,按照自己认为正确而实际错误的方式工作;三是为所欲为。员工对自己支离破碎地掌握的一些业务常识盲目自信,想当然操作,很容易产生操作风险。
二、脑规手不规,具体可体现为:清楚“规”与“不规”,但工作中嫌麻烦存侥幸而“不规”;合规意识淡漠,无所谓“规”与“不规”,致使各风险控制环节形同虚设。
三、碍于领导权威或怕客户吵闹投诉,勉心不规。认为领导交办的事情理所当然,出事了自然有领导承担,或怕客户无理投诉对自己造成不良影响,得放且放,一时之念导致违规。
四、内部员工的参与降低了我们基层员工的警惕性,免检不规。如相识的客户经理带客户前来办理业务,员工常常忽略某些基本要求,出于对同事的信任未验证客户身份等。
五、近些年来由于业绩压力大,考核指标重,“以存款论英雄”、“以绩效论英雄”等观念仍直接导致了重业务发展,轻风险防范,利益不规。合规文化建设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
利润,却致某些可以获得很大利润的“创新”行为会被限制甚至否决掉,为了创造业绩而把合规有意忘记。
该如何增进我们的合规意识,确保我们每一个行为都是合规的?鉴于以上几点,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将合规贯穿于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流程和步骤,做到“无缝对接”。通过为业务部门提供解决方案来体现合规价值,包括参与内部规章制度、流程的制订和设计,为新业务或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合规支持等。
二、培养我们基层员工的“主动合规”意识,建立起共同的合规管理价值观。要让员工对合规风险的构成包括执行风险、信息风险、关系风险、法律风险、人员风险、系统事件风险等形成全面、足够的了解,并充分认识各类违法违规活动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真正从内心深处提高警惕,把防范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员工教育管理,从道德法律、规章制度、规章规范、奖惩机制等方面入手,强化员工职业操守教育,全面提升员工政治和业务素质。要将禁止性规定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其明白“能为、不能为”的界限。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业绩观,业务发展固然重要,绩效考核固然重要,但风险防范更是“高压线”,触犯必受罚。强化员工行为监督。要切实对重要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尤其是8小时之外行为的教育、监测和管理。要高度关注有不良行为苗头的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尊重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价值,适时对表现好的、素质高的员工进行正激励;对出现管理型、责任型案件的,除对当事人进行惩罚外还将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分别追究领导人员或相关人员的责任。切实发挥员工在业务中的作用,明确其在内部业务管理、事中控制、业务审查和监督检查中的职责、权限, 做到“ 责、权、利” 相匹配, 为其履行职责提供制度、权力保障, 确保履职不受干扰。
四、提高过程能力,体现合规创造价值。合规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行的风险控制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否定。合规要敢于说“不”,更要敢于说“行”,如果一项业务只是某一点上存在不合规,不能因此就否认整个业务的可行性,应该力图将合规升华成为一种存在可能性的艺术,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优化方案。只有这样,合规的价值才能体现,合规的功能才能发挥,才能得到全行的尊重,合规文化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篇3:树立文字规范意识,从小事做起
【关键词】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弘扬文化;学生;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育是一种母语教育,母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承民族文化。如何来传承,必须把语言作为载体。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语言文字作为最基本的传达知识、传承文化的基础工具,必须对其重视,并强化学习。话人人都会说,汉字每个人从一读书就开始学习写,但是否说得规范,写得正确,却存在极大的问题。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语言文字规范化尤为迫切,它有利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规范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可以增进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在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以下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增强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具体做法:
首先,作为语文老师,必须主动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语言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良好的语言环境,是确保交流通畅的前提条件,规范语言需从口语开始。由于地域的关系,再加上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从小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别说是说标准的普通话,能开口说都是一个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必须严格地要求学生:最起码在课堂上交流,回答问题必须说普通话,在正式的场合与语文老师交流也必须说普通话。这首先必须要给学生灌输能开口说普通话,进而提高为能说标准动听的普通话是自豪的事这一意识,并采取一定有效措施帮助施行。比如,能坚持说普通话的同学,不论说得好与坏,只要有端正的态度,在期末评先选优上,还是班级的贫困名额补助金上等方面优先。在此基础上,说得好的同学,通过语文老师,把这部分同学推荐到学校的“校园之声”演播室当播音员,主持学校的相关学生节目,还可推荐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演讲比赛,那些想有机会锻炼的同学,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在课堂上、课堂下坚持说普通话。这样就能形成一种氛围,带领那些说得不够好,甚至开不了口的同学进步。
当然,这种氛围要想营造好,首先语文老师应起带头作用,语文教师应积极提高普通话水平。近年来,教师普通话资格考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不少语文教师发音不标准,口语表达能力欠缺,一离开课堂,又回到方言的自由天空纵横驰骋。语文教师要从职业需用的高度,认识普通话的重要性,努力讲好普通话,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应提醒和鼓励学生多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像新闻联播、电视诗歌散文等节目,通过这些优秀的语言类节目,在听的过程中刻意去纠正自己习惯上的一些错误读音,增强对普通话的感悟能力。我所带的高三(2)班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在正式的场合都能开口说普通话。
其次,在实际行动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朗诵、演讲比赛,使学生有一种说普通话光荣的思想,促进他们形成互相学习、竞相比赛的良好风气。这类活动除了通过学校在一定的时间,比如五一、国庆、元旦等特别的日子举行外,这样的次数还不够,更多还需要班主任,或者是语文老师充分地利用平时的班会课,下午第三节的活动课在班级内举行,这样才能让绝大部分学生参与到其中。可由班主任或语文老师自主拿出一小笔经费,对活动中的优胜者进行鼓励,这样大部分学生既参与了活动,又有了思想上的动力。
另外,教材是语文老师教习语言的主要载体,对于教材当中学生容易读错的多音字,要强调,要及时纠正,比如有一次我在讲李白的文章《梦游天姥吟留别》,讲到“天台”时,把“台”念成“tái”,第二声;有一位学生当即提出应该念“tāi”,第一声。我于是说:“可能我念错了,这个字究竟读什么音呢,让我们查一查字典吧。”一查《现代汉语词典》果真是读第一声,至今难忘。这些是指在字音上要求学生从最细微的地方开始关注,开始积累。
在字形上,要让学生具备严谨认真的态度,要规范化。有些学生却以会写繁体字、异体字为荣,必须正确指导学生,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作为教师应加以正确引导:繁体字因笔画太多、不易于书写而被简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我们鼓励学生多了解繁体字),“二次简化字”、异体字根本没有形成体系,应坚决加以杜绝。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从正楷字入手练习书法。练字一定要用字帖,没有字帖,就没有规范。有些学生写字“自成一家”,就是不用字帖、没有规范的不良后果。很郑重地告诉学生,这样会影响高考的成绩,也不符合规范字的要求。告诉学生,读不准字音,写错别字不是小问题,不是小事情,不是细枝末节,而是关系一个人的基本语言素质。例如“即”与“既”分不清,“暴躁”写成“暴燥”, “一夜飞度镜湖月”中“度”写成“渡”,“欢度春节”写成“欢渡春节”,“题纲”写成“提纲”等等语言现象举不胜举。这些情况一是要求学生必须及时更正,另外是给学生强调语言的规范化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
总的来说,作为语文老师,要从教学、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并从小处做起,身体力行地去积累每一个微小的语言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法》明确指出,语言文字规范化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深刻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对教育教学和培养年轻一代的重要意义,在工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地为语言文字的规范作出努力。
相关文章:
树立创新意识促进教务管理02-15
树立服务意识,提高管理工作水平02-15
树立信息意识信息化生产论文02-15
论在民航工作中树立持续安全理念02-15
以树立安全发展理念02-15
体育行为和意识02-15
小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02-15
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论文题目02-15
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控02-15
加强安全意识 共建和谐社会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