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至九寨沟导游词

关键词: 九寨沟 瀑布 成都 导游词

成都至九寨沟导游词(精选6篇)

篇1:成都至九寨沟导游词

成都至九寨沟导游词

九寨沟有四大瀑布。熊猫海瀑布、诺日朗瀑布、树正瀑布和珍珠滩瀑布。下面是成都至九寨沟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成都至九寨沟导游词

各位游客,离开都江堰市,我们就要进入川西北高原地区,来到山青水秀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了。我们眼前这条大名鼎鼎的岷江,就发源于阿坝州的松潘县北弓杠岭南麓隆板沟,自北向南流经松潘、茂县、汶川三县,折东入都江堰市后,经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分流为数条河流流往各个灌区,主流在乐山与青衣江、大渡河汇合后,最后在宜宾汇入长江,全长736公里。在阿坝州境内长341公里。

也许坐在车窗边的朋友已经发现波涛汹涌的岷江河边,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有没有朋友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工地吗?不知道吧,那让我来告诉你们。这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环保水库” 的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这是全国今年开工的十大重点的工程之一、四川省一号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该工程不仅具有灌溉、供水、防洪、发电、环保、养殖及旅游等综合功能,同时也将极大地提高府南河的治污、防洪等能力,是一项造福千秋万代的民心工程。六年后当该工程建成后形成的水库,比杭州西湖要大 100倍,将像一座规模空前的“空气净化器”屹立在距成都60 公里的上风地带,不仅可以为污染严重的府南河“洗胃”,还可以随时为身居闹市的成都人带来洁净的空气和水源

前面大家看到的就是阿坝州的界牌,我们现在己经进了阿坝州的地界了,也许大家对阿坝州的九寨、黄龙己经有所了解,但对阿坝州的了解还不多,现在我把阿坝州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阿坝州,全称叫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四川的第二大藏区。辖13县,州府设在马尔康县。全州面积8.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海南省,但人口仅 80万,每平方公里不到10人,可以称得上地广人稀。在这块土地上,雪山耸列,江河纵横,沟谷交错,草地无垠,融气势磅礴与俊秀幽深于一体。这里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构成独特的地理环境,从而保留下世界上别的地方早已绝迹的动植物资源;保留了许多在内地难以找到的静谧、古朴的壮丽自然景观。也正是依赖于这样的地理环境,才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古老民风和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阿坝州的民族以藏、羌、回、汉四大民族为主体,其中藏族约占全州人口的48.29%,羌族占16.87%,汉族占 31.5%,回族占3.1%。今天我着重介绍阿坝州的民族情况,阿坝州的其他情况在今后的几天里我陆续向大家作介绍,我现在首先介绍藏族:大家都知道,藏族来自西藏,但他们又是如何来到阿坝州并在这里定居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七世纪。当吐蕃王朝在西藏强盛之后,便开始了一系列为扩大版图的东征。唐贞观年间,吐蕃军队征服了吐谷浑王国,也就是现在的川西北地区。为长期统治这片地区,吐蕃王朝不仅派驻大量军队,而且还从西藏阿里地区大量移民于此。这些移民在这里世代繁衍,成为州境内人口最多的民族。虽然他们已远离自己的家园,但一直?quot;阿里哇“自称,藏语意为”阿里人居住的地区“或”阿里人开发的地区“,后简称为”阿哇“,汉文写成 ”阿坝“这就是我们阿坝州地名的来历。

大家看看窗外,我们已经来到阿坝州的第一镇——汶川县漩口镇,漩口是阿坝州的门户,又是阿坝州的工业区,州水泥厂、华西电冶厂、州电解锰厂、州电解铝厂等都设在这里,这些工厂为漩口地区增添了一些繁华,但是也给这个地区带来了一定的污染,大家刚才看到滚滚浓烟的地方就是州水泥厂。大家向右边看,在寿溪河左岸和岷江右岸的汇合处台地上,耸立着一座九层石塔,高约20米,名叫回澜塔。此名得来是因为岷江在这里急转了一个大弯,并同寿溪河汇合后,激起层层波澜而取名回澜塔。另有一个说法,说人们认为这里二江斗水,易生水患,因此建塔镇水,以定波回澜,故名回澜塔。我看都有道理,或许正是一语双关吧。据《灌县志》记载,此塔系”大清道光24年,处士姚清澜建。“回澜塔历经170多年的风霜雨雪,仍然巍然耸立,不偏不倚,可见其建筑工艺的高超。每当夕阳西下时,塔影横江而过,因此,此塔又称为锁江塔。游口茶是此地的特产,其特点是雾气重、叶芽大、回味重、清香味浓、深受四川人的喜爱,素来与名山蒙顶茶,峨眉毛蕊茶、乐山竹叶青、青城雪芽茶齐名。游口茶距今己有1800多年的历史,现有8000多亩茶园,每年产茶500担左右,同时生产藏区所需的方包茶和砖茶。还有一点要告诉大家当紫坪铺水库建成后,这里将成一片宁静的人工海。大家眼前的这个小镇以及小有历史的回澜塔都将不复存在了。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藏族在我州的形成过程,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羌族的情况: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最早生活在我们祖国的大西北,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羌族自?quot;尔玛”羌,《说文·羊部》释为“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后汉书·西羌传》、《史记·补湟本记》等古代文献都说羌族是发祥于祖国西部的从事畜牧且以养羊为特色的一个古老民族。那么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为什么现在仅仅在我州聚居、人数又如此之少呢?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追溯到公元前4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当秦国强盛之后,一面向西拓展疆土,一面向东进人中原,先后征服了其它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征服西北少数民族部落时,许多少数民族部落在秦王朝强大的军事力量攻击下,土崩瓦解,绝大多数的羌族部落也未能幸免,但生性顽强的羌人不愿意受制于秦王朝,于是扶老携幼,集体逃离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开始向四方逃难,逃难到其他方向的羌人,以后渐渐融合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中,唯有向南来到岷江上游河谷的一支羌族部落,顽强地生存下来,至今还保留着自己民族所独有的生活习俗。

这里我们必须要暂停一下话题,因为我们又来到了汶川县的第二个镇——映秀镇。映秀镇是我州的重要电力基地,在这里有许多的大电站,如映秀湾电站、太平驿电站等,由于阿坝州境内的河流除黄河干支流外,其余均河床陡峻,水流湍急,天然落差大,水量充沛,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且主要分布在岷江水系和大渡河水系。州境内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近七百万千瓦,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水能基地。在众多的电站中,太平驿电站是最大的一个,它是由中国华能公司、阿坝州人民政府、国家能源开发投资公司合资建设,总装机26万千瓦,现有固定资产10亿元,每天的电量收入近150多万元,是阿坝州重要的财政收入大户。映秀镇又是通往卧龙大熊猫保护区和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的路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里车辆往来不断,商业、服务业也发展很快。

走过映秀镇,我们继续沿着历史的脚印去探寻羌族那神秘的历史传说。当我们遥望山腰那一处处的羌寨,就会发现羌族村寨的房顶边沿都立着一块块的白石。这些白石是做什么用的呢?有没有哪位朋友知道,请告诉我。这位朋友说的对,这的确是羌族供奉的神灵,但羌族供奉的白石实际上就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石英石。羌族又为何奉这种白石为神灵呢?这里有一个传说,虽说是传说,可正好可以验证出羌族远途迁徒的历史真实性。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支羌人从西北高原南迁,来到岷江上游,当他们看到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便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然而他们受到了当地土著居民戈基人的攻击,于是导致一场残酷的战争。远道而来的羌人屡战屡败,面临着灭族绝后的危险。就在这紧急关头,所有的羌人都在同一天夜里做了同样一个梦,梦中有老人指点打败戈基人的办法:用鸡、狗鲜血淋红白石头,再用这石头打戈基人。

第二天醒来,大家就照梦中老人的指点准备起来,等戈基人前来攻打时,羌人们就把准备好的白石头象雨点般投向戈基人,打得戈基人头破血流,一败涂地。羌人终于彻底战胜了戈基人,并在岷江上游扎下根,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因为是这种白百拯救了几近灭亡的羌民族,因此羌族就把白石当作神灵供奉起来,这一习俗直到今天仍盛行不衰。

故事讲完了,大家对生活在阿坝州的羌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现在又来到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飞沙关。关后大山称为石纽山,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之所以有名,这是与夏禹王有关的缘故,百纽山上有一台地,名叫到儿坪,相传这是治水英雄大禹降生的地方。也许大家不信,不过我可是有书为证,《汶川县志》中记载:“飞沙关岭上里许,地平衍,为刳儿坪,有羌民数家,地可种植,相传为圣母生禹处,有地址数百步,羌民称为禹王庙,又称为启云圣祠”。《路史》记载:石纽在波山西界龙家山之源。鲧,波山广袤人也,纳有莘氏女岁有二月,于六月六日生禹于道之石纽山,所谓到儿坪长于西羌、西夷之人也。

我国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寓居成都期间亦曾云游此地,并有《禹庙》一诗为证,诗曰:“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云气剩虚壁,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只可惜禹王庙毁于十年浩劫,只有遗址可寻了。但人们常来此烧香,缅怀大禹治水的丰功纬绩。

说到这里,各位可能要问,我前面说这里的羌族是被秦国赶跑南迁而来。这里又说大禹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夷之人也。前后不是矛盾吗?说对了,前面是民间通行的说法。其实羌族在川西北一带生息,应该是在远古时代就开始了。按正史记载,在远古时间,我国的黄河上游就主要是羌民族的活动范围,他们的生活方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称?quot;所居无常“,远在三皇五帝的时代,也就是在有文字记事的时代以前,他们就不断沿着青藏高原的横断山脉向南迁徒,一部分住在低地河谷和平原的羌人逐渐改变了游牧习惯,开始定居从事农业,成为我们所说的氏族,氏就是低,氏羌就是低地的羌人,他们还是蜀族的祖先呢。史实说明羌族早就生息在川西,但也并不排斥秦国扩张地盘,使一支羌族部落被迫南迁到阿坝的说法,只是这支羌人南迁之前,这里早已是羌族的天下了。

现在我们终于来到汶川县城,汶川是阿坝州的门户,集中了阿坝州的工业厂矿,在阿坝州13县中人口第一,工业产值居第一,税收居第一。1985年就已成为全国首批5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之一。全县幅员面积4084平方公里。人口 96054的人,县城所在地威州镇,也算得上历史悠久了。大家看到对面山坡上的古城墙没有,这就是姜维城。据《元和志》载:”蜀将姜维、马忠等征伐波山羌夷,此其地也。今姜维城,即维所筑“《旧唐书》载:”蜀到禅时,蜀将姜维、马忠征伐汶川羌夷,即此也。今州城即姜维故垒也,武德七年,白苟羌酋邓贤佑归蜀,乃于姜维城置维?quot。按此史实,姜维征西至汶川一带,修城筑垒,习兵练武,当有此事。

离开汶川县,我们上行似公里,就到达茂县县城风仪镇了,茂县古称茂州,唐代至民国初期均用此名。1958年曾名茂汶羌族自治县,阿坝藏族自治州更名为藏族羌族自治州后,复改称茂县。全县幅员面积4064.33平方公里,人口 90956人,羌族占 88.92%。大家感觉到岷江河谷有什么变化没有,(河变宽了)对了,岷江河谷素以山势陡峭、河谷深切著称,偏偏凤仪镇这一段平坦宽敞,本来气势汹汹直贯而来的山脉,到了凤仪镇后变得温柔起来,窄窄的峡谷突然成了宽谷的盆地。这里盛产苹果,大家看到的公路两边的树木大都是苹果树,在全国苹果大赛中曾一举夺魁的“黄冠”“红星”苹果献出产在这里。由于气候的原因,这里的苹果大味甜,久放不变。尤其到了秋天,茫茫绿烟下,苹果树上硕果累累,金黄黄、红艳艳、令人陶醉,只是近几年品种有些退化,正在下功夫改良。除苹果外,这里还盛产川菜烹调中不可缺少的调料——花椒,茂县的大红袍花椒,品种十分优良,销路很好。大家看到的对面山上细小的树木,这就是花椒树。每到八、九月,到处都散溢着花椒的芳香。

茂县是开展羌族风情之旅的主要目的地。旅游者在这里参观羌寨,拜访羌氏家庭,参观羌族歌舞,欣赏羌族服饰艺术,很受欢迎。今天因为赶路,只能安排大家到羌族风味的餐厅午餐时,稍微领略一点他们的民族风情了。

(从茂县凤仪镇上行至叠溪60公里,沿途没有太多有价值的景观,加之午餐后,游客大都比较疲倦,可让游客适当休息)游客朋友们,我们在经过1个多小时的休息后,我不得不打断大家的美梦了,因为我们又来到了一处非常有名的地方了,这里是茂县的较场。较场,我们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一定会想到这是个士兵练武之地,的确如此,此处为通往松潘草地的交通咽喉,加之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传说唐代女将军樊梨花曾屯兵于此,故名为较场。不过星移斗转,现在这里只是一个羌族村寨,而没有一兵一卒了。现在大家向左下方看,大家可以看到两个波平浪静的高山湖泊,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叠溪地震遗址。1933 年8月25日,这里曾发生了7.5级的大地震,一个本来还热热闹闹的小镇,顷刻之间使不复存在了,被崩塌的山体深深地埋在地下,垮塌的土石还堵塞了整个岷江河道,形成了大家眼前的这两个高山堰寨湖泊。叠溪地震废墟保持十分完好,有人称其为 “东方的庞贝”。因此它本身又是研究、探索地震规律的重要场所,每年都有一批一批的中外学者前来考察和研究。

走过叠溪海子再往上,我们就要进入松潘地界了,大家再向窗外看看,一直陪伴我们而行的岷江现在己经变得非常的温顺,再也不象我们刚看

当然,传说归传说,而且多属牵强附会,今人大概谁也不会当真,但它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的愿望,寄托了先民们主宰世界的理想,并且丰富了民间文学。也许大家注意到了,我们今天的行程全部是上行。到这里我们已经接近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山势也没有刚进阿坝州那么陡峭,整个地势的落差也没有汶川、茂县一带大,水流平缓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自然现象。

各位朋友,说着说着,我们就快进入松潘县城了,松州古城始建于明洪武12年,也就是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据《松潘县志》记载:“城周九里七分三,高丈五,深一丈九尺,广三丈,开五门。”可见刚建成时规模之大。即便是现在,虽然历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使人们无幸观瞻整个全貌,但仅从残存的城墙。城门洞上那巧夺天工的龙凤狮鹏石雕,你也不得不对松州人的聪明智慧和气魄油然而生敬佩之情。由于当时生产技术条件所限,整个松州城从开工到完工整整花费了 60年的时间。负责建城的官员不知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多少能工巧匠,但其中绝大多数人是从西北地区征集而来,这些人大都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修城时间如此长,这些人也就完全失去了返回自己家园的可能性,于是只好在松州定居下来。前边我已经讲到阿坝州是由藏、羌、回、汉四大主体民族构成。那么大家也一定猜出了回族是如何来到我们阿坝州的了。的确,他们很多都是修筑松州城的工匠的后裔,这是回族第一次大规模迁居阿坝州。虽然以后又陆陆续续有数批回族进州,但从规模上都无法与此次相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阿坝州的回族,大都集中在松潘及周边地区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回族是一个极善经商的民族,因而松州亦以商业繁荣而饮誉海内,旧时城里就有大小商号、座商百余户,商家达数千人之众。这在现在也许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数量,但在当时一个不大的古城里有如此多人经商,的确不是一个小数了。

走过松州城,我们现在经过的集镇叫川主寺,这是四川省的 100个小城镇试点镇之一,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现在已是宾馆林立,热闹非凡了。川主寺镇是九环线上的交通枢纽地,由此向西,便进了川西北高原,就是当年红军走过的雪山草地了。向北便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九寨沟、向东便是我州的另一个重要风景区,我们后天要去的黄龙风景区。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碑是“红军长征纪念碑”,山脚下是“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其碑园园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所题。这是经中央军委批准,全国唯一的叙述整个长征过程的碑园,其碑身为三角立柱体,象征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紧密团结,坚不可催。24米高的碑顶巍然矗立着14米高的红军战士像,双手高举成“V”字形,一手持鲜花、一手持枪,象征长征的胜利。山下的碑园由园墙、群雕和红军长征陈列馆组成。“告别苏区”、“艰苦历程”两组群雕,充分表现了苏区人民和子弟兵的鱼水深情以及红军战士前仆后继、英勇向前、历尽艰险、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整个雕塑群像气势恢宏地再现当年红军战士的英勇悲壮。最令人激动的是在晴空万里时,每当夕阳斜照在用亚金铜贴面的碑塔上时,整个纪念碑闪闪发光,远远地看去,象一团火球,使碑顶的红军战士更加清晰可见?quot;金碑夕照“ 亦成为人们竞相观看的难得一景。这也许是连设计者都未曾料到的意外效果。

现在我们看到的村寨叫漳腊,而眼前这条小溪流就是一直伴随我们到此的岷江,谁也没有办法把它同我们在都江堰市所看见的岷江联系起来,因为我们己经快到了岷江的源头。现在的岷江虽然不起眼,但却依然倍受人们关注。因为举世闻名的漳金就产自这里。漳金的成色非常好,一般都为9.999,小数点后面3个 9,而且藏量大、品位高、颗粒粗、熔耗低。在这里,打水时桶里沉着金子,挖泥烧砖,砖里镶着金子,刨土时冷不丁闪出几粒沙金,早在三四十年代,国民党政府己对这里的藏金情况作了详细的勘察,探明的矿点有29处,总面积达28.5平方公里,漳金从1913年正式开采以来,至今已开采黄金100万两,约33 吨。1985年有位农民在淘金时,曾挖到一块卵形大的金块,重达 224.65克,含金量高达98%,大家现在向右看,这片农田有个名字叫飞机坝。为什么叫飞机坝呢?原来在解放前,国民党曾在这里修过一个军用机场,还建了油库,抗日战争期,日本侵略军为了炸毁漳腊机场和油库,曾派飞机前来轰炸,结果误将松潘当作漳腊狂轰滥炸了一遍。漳腊却得以幸免。现机场已开垦为农田,而油库却至今都未发现,据说设在某座山里,曾有好事者到附近诸山探寻,结果一无所获而归。随着九寨沟、黄龙的知名度提高,来阿坝州旅游的人数成倍增长,为此,政府准备在漳腊山坡上修建一个中型的旅游机场。届时,去九寨沟就再也不会象我们现在这样乘整天的车了。

现在我们终于来到了岷江的源头——弓杠岭,这里又被称为小西天,小西天在藏区可以说是闻名遐迩,之所以闻名遐迩,全在于她的神秘,据说从古至今,四面八方的鸟类到了垂暮之际都要积蓄力量,然后千里迢迢飞到此山安息归西,所以藏族称此山?quot;夏德”意即“乌的墓地”“小西天”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了。藏文古籍《夏德嘎恰》中有此山“鸟羽禽骨累累”之说。各方鸟儿为什么非要葬身此地,至今仍是一个难解的谜。

在这里还有一个嘉绒藏区闻名遐迩的苯波教寺庙——尕米寺。据载,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西藏穷波地由仁青坚赞喇嘛路过此处,但见地势开阔,呈凹形,南面缓坡,牧草丰美,西临岷江,东面所靠山岩中,有天然本教教徽,当地人称之为“雍忠岩”。喇嘛心动,遂发愿于此建寺院,取名尔米寺。“尕”意为高兴,“米”意为安静的处所。又因此处称为小西天,连起来故?quot;小西天尕米寺"。

走过尕米寺、弓杠岭,我们就进入南坪县,也就是现在的九寨沟县。九寨沟县古时隶属松州,1953年建县,全县面积5290平方公里,人口51366人。由于九寨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1999 年将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

我们现在已经离今天的目的地——九寨沟近在咫尺了。经过一天的旅行,我想大家也有点疲劳了,现在大家稍微休息一下,养精蓄锐,以便明天我们有一个充沛的体力来欣赏我们美丽的人间仙景——九寨沟,我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篇2:成都至九寨沟导游词

松潘至九寨沟途中

各位团友:大家好!

我是成都友好旅行社导游员,司机叫莫敬天,藏族,简称帅哥莫师傅。昨天住在黄龙的晚上秋高气爽,宁静安逸。今天上午我们又在黄龙风景区看到了“人间瑶池”的风景特色,感受很深。这几天一路走来,我俩能够为大家服务,感到十分高兴,并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合作,谢谢。

现在是下午1点钟,中午我们在川主寺岷江源酒店里面给大家安排了午餐,稍事休整之后我们出发了,前往九寨沟风景区还有80公里的车程,时间大约2小时左右。

现在,我们的旅游车正行驶在川主寺前往九寨沟的途中,前方不远的地方是著名的弓杠岭。请大家往左前方公路边草地上看看,那边有一块灰色的大石头上面写着岷江源头。

岷江自潺潺小溪从这里出发,百川汇流,经过川主寺、松藩古城、镇江关、茂县、汶川、都江堰、成都、乐山,在宜宾汇入长江。汇成了连绵700多公里长的岷江河源。

好啦,各位团友,刚才我们看到了岷江源头,现在我们马上就要穿过一个迎宾门,上面有:“九寨沟人民欢迎您”这里是弓杠岭,松藩草地与九寨沟森林区交界处,海拔约3400米。

各位团友,一路走来,我们的旅游车经过30分钟的车程,现在在公路前方的两旁,有一些藏族的村寨,大家也都有看见在村寨的周围插有很多五颜六色的彩色旗帜,在藏族地区这些旗帜被藏族同胞称之为”经幡”。这里当地藏族同胞所信奉的教派是藏传佛教里面最原始的教派-----苯波教.所谓的苯波教就是大家俗称的黑教,而黑教它所崇拜所信奉的就是”山有山神,水有水神,万事万物都是神灵所恩赐”,所以一草一木都要很好的保护起来.藏族人非常虔诚,一日三餐,餐餐饭前必须念经诵佛,但是在农忙时节,他们就没有时间去念经了,他们非常聪明,就把那长长的丝织品拿去寺庙里面,先由**喇嘛念完一遍经然后在印刷到丝织品上,拿回去把它挂在高高的旗杆上,让风为他们祈祷,风每吹过一遍就表示念过一遍经,称之为”风念经”,也称上天梯。

经幡有五种颜色:红、蓝、白、绿、黄.它每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也有所不同:红色代表着万物之神太阳,蓝色代表蓝天,白色代表白云,绿色代表森林;黄色代表土地和母亲。他们插在不同的地方也代表不同的意思,如果插在路边或者桥边,就代表着祝过路游人一路顺风!一路平安!插在房前屋后,村寨里面就表示为村寨里的人祈求平安,健康与长寿;如果在一面山上插有密密麻麻的经幡就代表这座山是藏族人心目中的神山,他们每年都会来这里朝拜,转山。如果有机会去登高望远的时候,在很高的山上有稀稀拉拉的几只经幡,代表着那里是藏民最后的驿站。因为藏族人和汉族人的生活习性不同,所以丧葬法也有所不同,汉族人死后 是一个坟墓;而藏族人死后,则会插上一只经幡,他们则认为高高的旗杆是把死者的灵魂带往天堂的天梯的意思.各位团友,我们途经了甘海子风景区,九道拐,上四寨和彰扎镇。在不知不觉中,大家一边聆听着小张精彩的讲解,一边都在浏览两边车窗外美丽的风景,我们今天下榻的酒店九寨国际大酒店就在前面,等会儿车停稳后,请各位带好自己的手提行李下车,我去给大家安排房间,准备入住酒店。今天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准备进入九寨沟风景区参观游览。

篇3:成都至九寨沟导游词

成都至青城山段线路运营长度为65.132km,成都至离堆公园段线路运营长度为59.997km。根据沿线城市布局和发展规划,结合线路走向和客流预测,本线近期设有成都、安靖、金牛、犀浦、红光、郫县东、郫县、郫县西、安德、聚源、都江堰、青城山等12个车站,远期预留崇义、中兴2个车站;支线新设迎宾路、李冰广场、离堆公园3个车站。全线平均站间距5.38km,最大站间距13.443km(安德站至聚源站),最小站间距0.94km(迎宾路站至李冰广场站)。

1 客运服务系统

客运服务系统是以铁路基础设施为基础, 应用先进的数据通信传输、自动化控制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技术, 为旅客提供出行前、进站、候车、登乘、中转、出站和换乘等各环节中查询、订票、购票、旅行指南等全方位的服务, 为客运运营人员实现服务业务的可视化、可控化和自动化;为决策者制定客运列车开行方案、票价及客票销售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 系统构成

客服系统包括票务系统和旅客服务系统,如图1所示。

2.1 票务系统

票务系统是以席位管理和交易处理为核心, 建立广泛的销售渠道, 适应多种售检票方式、多种支付形式和灵活的营销策略, 售票以人工与自助式售票相结合、检票以自动检票为主的实时交易系统。

在车站设置业务管理监控终端,完成日常业务管理。车站设置客票销售终端 (窗口售票机、自动售票机、补票机) 和检票终端 (进站检票机、出站检票机) , 并通过网络设备接入客运专线铁道部中心票务系统。

2.2 旅客服务系统

旅客服务系统以信息的自动采集为基础,以为旅客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为目标,实现客运车站信息自动广播、导向、揭示、监控等功能,运用多样化的服务手段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实现旅客服务的信息化。

旅客服务系统的设置旨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旅客出行前、进站、候车、乘车、换乘、出站等各环节上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通过对引导、揭示、广播、监控、查询、求助、寄存、站台票发售等服务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统一的旅客服务平台。

3 运营特点

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同时兼具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及城际轨道交通的特点,线路短、站点多。客运服务系统需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短途旅行乘客的进出站及转行引导;二是客运服务人员的配置及系统集成的简洁实用。

4 系统集成方案

系统集成在满足既有业务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化IT技术,提高系统自动化管理,便于修改业务,减少系统管理维护人员的投入,同时提供预留外部接口,便于增加新的业务设备。

4.1 系统平台架构

系统平台以数据库服务器为核心,采用多种接口形式,通过应用处理器及接口控制器完成核心业务和设备管控。集成管理平台体系架构示意如图2所示。

4.2 接口管理

集成管理平台主要提供TCP/IP、C/S接口,完成与外部接口及内部系统的接口;接口层针对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集成的特点,采用分布式客户端/服务器体系架构,平台软件体系结构和主要组件见图3。

集成管理平台的接口主要分为三类,见表1。

平台外部接口主要为C/S结构,以外部系统服务器作为服务端,集成平台服务器作为客户端,收集各类信息,存入数据库,为平台各管理模块提供信息来源。平台内部接口以TCP/IP为主,通过系统接入交换机,收集、处理、发布各类信息。

4.3 集成方案解决

方案一:传统集成模式

采用传统集成模式,各车站客服系统通过管理平台集成各分系统,由铁路专用通信网与上级连接,各车站直接由信息中心获取运调信息,其组网如图4。

方案二:集中管控模式

成都至都江堰铁路是连接成都市中心城区和都江堰市的一条以服务市域居民出行客流为主,兼顾两地直达客流和旅游客流的快速客运铁路,是具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并兼顾城示轨道交通的特点。由于车站设置较密集,集成管理平台使用“集中管控”模式。在全线内选择几个大站为信息的汇聚点和系统的控制中心,所管辖的车站通过汇聚点获取运调信息,在正常情况下中心站代管下属的小型车站,各小型车站的日常作业业务完全由中心站生成和管理,在网络通讯中断或发生紧急情况下,小型车站集成管理平台也可独立运行,完成本站业务。其系统如图5。

采用“集中管控”模式,在中心站设置集成管理平台数据处理主机,辖区内小站即可取消数据处理主机,可以减少设备投入使用

4.4 集成方案实施

成都至都江堰旅客服务系统共涉及新建车站14座,分别是安靖站、犀浦东站、犀浦站、红光站、郫县东站、郫县站、郫县西站、安德站、聚源站、都江堰站、迎宾路站、李冰广场站、漓堆公园站、青城山站。其中犀浦站作为中心站,分别管辖安靖站、犀浦东站、红光站、郫县东站、郫县站、郫县西站;都江堰站作为第二个中心站,分别管辖安德站、聚源站、迎宾路站、李冰广场站、漓堆公园站;青城山站独立运行。犀浦站、都江堰站汇聚点接入成都路局信息处,正常情况下,犀浦站及都江堰站代管下属的车站,车站的日常作业业务完全由犀浦站和都江堰站生成和管理,青城山站日常业务独立生成和管理,在网络通讯中断或发生紧急情况下,被代管车站集成管理平台独立运行,完成本站业务。

5 结论

我国铁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建设铁路客站的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国内第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京津线于2008年8月1日顺利开通,高铁客服系统是以早期铁路客服系统繁衍而来,施工技术和集成方案至今仍在不停的探索更新中。本方案对客服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采用集中管控模式,有效的节省了基础设备的投入,使系统简洁易控。

篇4:成都至贵阳铁路建设大动员

成贵铁路是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和铁道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铁路建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又一具体行动。建设成贵铁路,北与成西、成渝高铁和成兰铁路,南与沪昆、贵广高铁相衔接,形成西南地区南下北上的高速客运通道,对于加快西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发展旅游业、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成贵铁路,将结束云南威信不通火车的历史,对于改善革命老区交通基础设施、带动当地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加快老区脱贫致富、造福各族人民群众具有重要意义。

December 26, Chengdu-Guiyang Railway Construction mobilization meeting was held in Yibin City , Sichuan Province.Secretary of the Sichuan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the director of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Congress, Liu Qibaoattended the meeting and announced the project started. Secretary of Ministry of Railways Party committee, Liu Zhijun attended the meeting and gave speech.

Chengdu-Guiyang Railway is another concrete action which Sichuan Province, Yunnan Province, Guizhou Province and the Ministry of Railways implement the order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 seventh session of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and the Central Economic Work Conference, to speed up railway construction, to develop the in-depth strategy of the western region.

Building Chengdu-Guiyang Railway, link Chengdu-Chongqing-Lanzhou Highspeed Railway into north, link Shanghai-Kunming Highspeed Railway, form a highspeed passenger corridor insouthwest region from south to north.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western region, building the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crea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highlands in the western; building Chengdu-Guiyang Railway will end the history that Weixin county, Yunnan province does not have train.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mineral and tourism resources, speeding up the areas become rich, benefiting th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篇5:成都至峨眉山途中导游词之一

成都前往乐山途中

各位团友: 您们好!我是四川运通旅行社导游杨欣。今天请由我陪同大家前往乐山市去参观世界之最乐山大佛,好啦,让我们现在开始又一段崭新的旅程。

各位团友,大家好!前两天,我们按照团队运行计划,小杨和司机周师傅带领大家已经游览了武侯祠,杜甫草堂以及其它一些景点,今天离开成都前往乐山市。车程共有162公里,沿途会走过成雅高速公路和成乐高速公路,途经双流县、新津县、彭山县、眉山市、夹江县5个地方,待会儿中途我们还将去眉山地区的彭山县仙女山参观。

好啦,现在是上午9半点各位团友,我们的旅游车已经驶入了眉山地区彭山县的境内,早上8点我们乘车离开成都市区一路走来,已经经过了双流县、新津县,现在进入了彭山县境内。现在小杨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彭山县的一些情况以及它的长寿文化。

那彭山呢位于成都平原的西南部,古代的时候这里叫做武阳。古代蜀国开明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就是被秦军追到这里被杀的。彭山县的境内其实没有大山,只有平原和丘陵,但是有很多低山交错分布,岷江从境内穿过。而彭山的得名其实是因为城郊的彭祖山是被称为“东方第一寿星”彭祖出生地和归隐后的养老之地。所以彭山县也因此获得了“忠孝之邦,长寿之乡”的美誉。而且彭祖老寿星对彭山县的民风民俗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两千多年以来,这里的居民养成了珍惜生命、尊老、爱老、敬老的习俗,人们都学习长寿之道,追求长寿,所以当地人的平均寿命比其他地方要高,据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这里100岁以上的老人高出全国平均比例的22.8倍,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

我想在各位的心中可能都觉得彭祖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奇式人物,据《山海经》、《列仙传》等资料记载,彭祖他真正名字叫钱铿,是中国古代五帝中颛顼帝的玄孙,轩辕皇帝的第八代孙子,他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曾经做过商大夫。《华阳国志》书中也记载了彭祖的家乡就在今天的彭山县。彭祖晚年回到了老家象耳山中,后来移居到现在的彭祖山,修炼长寿之道,传说他活了八百多岁,死后就葬在了彭祖山。彭祖山的海拔只有610米,周围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山峰,而且近年来人们发现站在远处观望彭祖山,它与周围的群山之间正好构成一幅八卦太极图,而彭祖墓正好位于太极图的“鱼眼”上。因此人们说彭祖山是一个天然采气场,彭祖长寿可能与此有关。

其实,彭祖长寿的秘诀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现在人们至少已经弄清楚了三个方面的秘诀。今天小虞就把这三个秘诀告诉大家,希望大家回去都修炼长寿秘诀,像彭祖一样活到八百岁。现在请大家听好了:

第一是彭祖活八百多岁的科学性问题。其实彭祖真的是活了八百岁吗?肯定不是。是因为在殷商时期的历法,所谓一年的时间比现在的公历和农历都要短的多,如果按照现在的年历推算,彭祖实际上只活了130多岁,当然也就不可能像好多书上写的彭祖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

第二是彭祖确实发明并修炼了一套养生之道,后来的人把他的养生之道归纳为:烹饪术、房中术和导引术。现在我举例讲讲烹饪术、导引术,烹饪术又叫膳食术,彭祖呢很擅长烹饪之法,采集当地的新鲜蔬菜、瓜果、鸡鸭、药材进行配制,根据季节不同,选择不同的膳食,很注重饮食卫生营养,达到了良好滋补强身的效果,所以他可以称的上是我国烹饪技术的鼻祖,世界上第一位营养师;还有呢他发明了一套科学的健身方法,也就是现在气功所练的深呼吸法,吐故纳新,增强体质。因此可以说,彭祖是中国和世界最早的气功大师。

最后一个秘诀是必须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社会上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必然会出现更多的长寿老人。彭祖就是长期在武夷山,彭祖山修炼,与世无争,心平气和,家庭关系和睦,因而心情舒畅。这恐怕也是彭祖长寿的一个重要秘诀。

我想各位团友来到这里,就是要实地体验彭祖的长寿秘诀,去拥抱青春。所以我们赶紧去彭祖墓采气场,养生殿,彭祖祠等景点仔细参观,阅读有关碑碣,联语,细细揣摩或许会有所收获。

好啦,各位团友,刚才我们从彭山县城经过江口镇来到这里,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山就是彭祖山,我们的旅游车会停在入口处的停车场。我们在仙女山景区游览时间为2小时,请各位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和我一起下车。

我们现在就开始入山,大家可以边走边听小杨的讲解。彭祖山以前叫做仙女山,是因为彭祖的三女儿在这里修炼成了仙女。在这座山上保留有彭祖墓、彭祖祠以及唐代摩崖石刻造像——齐山双佛和佛教寺庙等文物古迹。

篇6:成都九寨游记游记作文

9月27日 星期六

今天,我和妈妈以及圆圆和圆妈一起乘飞机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你一定有点晕,这是去哪儿啊?我要是直接告诉你“九寨沟”,你就不陌生了,阿坝州是九寨沟的大名。

飞机在九黄机场上空盘旋了近一个小时,才终于降落。听说,我们是当天下午第一架成功迫降在九黄机场的飞机,看来我们还挺幸运!九黄机场的海拔高度近3500米,因为地处高原,又被群山环绕,所以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故有“十飞九黄”之说。你们知道杭州的海拔有多高吗?一般在4米左右。地理学上通常认为,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会下降6℃。在杭州时,我还穿着短袖T恤和短裙,一下飞机,妈妈就赶紧给我穿上了夹棉裤、毛衣和羽绒服,甚至还有围巾。我觉得妈妈有些夸张,可是一出机场大门,一阵冷风吹来,还飘着小雨,我就觉得最好还能再多穿点,可真冷啊!

九黄机场,因位于九寨沟和黄龙景区之间而得名。机场距九寨沟还有88公里,在平原地区,这段路程大约40分钟就可以到达,可是在山区,又下着小雨,这段路就要开上一个半小时了。一路上,我们拐了很多道弯,我被甩得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迷迷糊糊中,我们终于到达了入住的九寨沟酒店。

209月28日 星期日

今天的行程安排是游玩九寨沟。“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们七点半就从酒店出发了,希望可以避开高峰客流。空气中有些清冷,杭州的冬天才会有这种感觉。我的手有点冷,我赶紧把手插进了羽绒衣的口袋里。

车子开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到达沟口,景区大门外已经聚集了很多前来旅游的人们。排队进入景区的队伍有些长,我有些烦躁,一抬头看见远处山顶上湛蓝的天空和雪白的云朵,心情立刻好多了。

九寨沟,因沟内有树正、荷叶、则查洼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我们到达的第一站是“诺日朗瀑布”。“诺日朗”在藏语中是“高大伟岸”的意思,所以又名“男神瀑布”。诺日朗瀑布宽达270米,高24。5米,宽阔浩大,声震山谷。我们去前的一个星期刚下过雨,瀑布的水量充盈,水花四溅,腾起蒙蒙水雾。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长海。长海是九寨沟最长的一个海子,这里的人把大点的湖泊称为“海子”。长海的水呈墨蓝色,岸旁林木茂密。一眼望去,水似明镜,巍巍雪峰,沐浴在蓝天白云之中,壮观奇丽。

九寨沟最好看的地方莫过于五彩池了。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色彩这么丰富的水,有浅蓝、淡黄、墨绿和蓝绿,听说,要是再过半个月,这里的水的颜色还要好看!大自然的魔力真是无穷,这片水是那么清,又那么绚丽,难怪介绍中说,这里是“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成都杜甫草堂对联 下一篇:杜甫草堂简介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