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画大熊猫(精选7篇)
篇1:信息技术画大熊猫
二画大熊猫 教材分析:
本课为冀教版信息技术课本第二课内容,初学画图工具,本课主要介绍图形图画的加工处理方法,通过用“画图”软件画大熊猫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如何使用计算机提供的工具来绘画简单的图形和图画,处理图形信息。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学会运用画图工具绘画大熊猫,掌握画图工具的操作技巧。
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增强对计算机地学习兴趣。重难点分析:
各种画图工具和填充颜色的使用技巧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网络,熊猫画图作品。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
复备
一、谈话导入。
(一)了解大熊猫
教师:大家可能还记得,有一对很出名的大熊猫吗?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 生:团团和圆圆。
(教师图片展示“团团”、“圆圆”的游戏图片)
师:那们为什么要给它们叫做团团和圆圆呢?(代表着希望大陆和台湾可以早日团圆。)
(二)观察大熊猫
师:老师也喜欢熊猫,还给它画了一幅画呢(出示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问题)
①熊猫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学生回答是由头、躯干和四肢来组成的)②它身体的颜色有哪些?(学生一起回答有黑色和白色)
③教师:哪位同学们能说一说大熊猫身体的哪些部分是黑颜色的呢?(学生回答:耳朵、眼睛、四肢、鼻子是黑色的,其它部分是白色的)突出体现了熊猫的特征。(教师肯定):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用计算机画一个可爱的大熊猫。
板书课题:画大熊猫
二、讲解并演示:(一)绘画大熊猫
1、找工具
教师:同学们对大熊猫的观察真的很仔细。下面我们就要一起来画大熊猫了。那我们要用到哪个工具来画呢。同学们一起来和老师找一下吧。
(开始------程序-------附件----画图)同学们你们可以找到吗?自己来动手操作一下吧。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2、画熊猫
(1)学生观察熊猫每部分的形状
提问:用了哪些图形画出的大熊猫?(圆、椭圆、半圆和曲线)(2)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出来的吗?(想)
师: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画一下吧。老师找到了画图工具的左侧有一排工具,咱们管它叫做工具箱。大家来找一找哪个工具可以画出圆形呢。同学回答。
师:同学们你们太聪明了。下面咱们就来画一下吧。教师演示。师:同学们你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二)给大熊猫填充颜色
师:同学们,你们的初稿画好了吗?你们觉得我们画的熊猫还差点什么吗?(没有填充颜色)
师:之前咱们大家都观察了,熊猫的颜色是黑色和白色,哪些部分是黑色的呢?(耳朵、眼睛、四肢、鼻子是黑色的)
师:下面我们就来给大熊猫的这些部位填充上黑色吧。(教师讲解)
在燃料盒中选取颜色,用工具箱中的油漆桶填充颜色.(强调:图形必须是封闭状态,用铅笔来把它封闭好。)学生操作。指导
(三)保存图片
老师的大熊猫画好了。你们的画好了吗?
师:我们来把我们的成果保存一下吧,教师讲解保存方法。学生保存,展示
三、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画大熊猫。我们都使用了什么工具啊? 生:“直线”、“曲线”、“椭圆”、“橡皮擦”、“放大镜”、“用颜色填充”。
四、课后作业:
1、完成大熊猫绘画。
2、用今天学习的绘图工具,自由创作画画。
板书设计: 画大熊猫
1、椭圆工具:画头、耳朵、眼睛、鼻子、嘴巴
2、曲线工具、铅笔工具:画身子
3、颜料桶工具:填充颜色
4、保存在“F:班级文件夹”里面。反思:
篇2:信息技术画大熊猫
课题:第二课 画大熊猫
教学目标:
1、学生感受如何使用计算机提供的工具来绘画简单的图形和图画,处理图形信息。
2、通过画大熊猫的活动,考虑到大熊猫特征明显,画大熊猫只需用到简单的几何图形和黑白简单色,简单易画,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激发学生创造自己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绘画技巧。
教学过程:
一.出示视频,导入活动
1、播放大熊猫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大熊猫的特征主要是通过各种图形、结构、颜色来共同表现的,让学生们思考应该用哪些工具、材料来绘画,按什么样的顺序画大熊猫的各个部分,为绘画做好设计准备。
二.尝试工具,做好准备
1、学生逐个认识绘画工具;
2、找出画大熊猫所需要的工具如圆、椭圆、圆角矩形等,做好工具准备。
3、“提个醒”中介绍了“撤销”操作的功能,由此对比手工作画,可感受计算机作画的某些优势。三.创作作品
学生上机绘画。进行创作。
注意: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对各种工具可以随意选择,综合利用,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和途径。如利用铅笔工具,也可以画出椭圆、圆形等。
四.保存文件 欣赏作品
1、保存文件:教师指导学生保存文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里。
注意:存储是信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储的信息可以被重新调用。计算机具有存储功能。完成的画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为了避免突然断电或者死机等造成信息丢失,要及时地保存文件。
2、欣赏作品
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优秀的学生作品
注意: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提倡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像”与“不像”,应以赞扬为主,并给以适当的指导。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经验进行不同的要求与指导。
四.活动交流
篇3:浅谈大熊猫采血及血清分离技术
大熊猫采血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麻醉状态下采血, 二是在非麻醉状态下采血。
1 麻醉状态采血
1.1 麻醉
在大熊猫研究中心麻醉用药主要是盐酸氯胺酮 (Ketaminehydrochloride) , 用量为5mg/kg, 少数大熊猫需要添加甲苯噻嗪 (Xylazine) 又名龙朋 (Rompum) , 量为1.5mg/kg。
1.2 采血
让大熊猫处于仰卧姿势, 头颈稍微偏向一侧, 于颈静脉沟上1/3处交界部剪毛消毒, 一手拇指按压采血部位下方颈静脉沟血管, 促使静脉怒张, 另一手执针头, 与皮肤成45度角由下向上方刺入, 血液顺器壁流入容器内, 防止气泡产生, 待血量达到要求后, 拔下针头, 用消毒棉球按压针眼, 轻按止血。
2 非麻醉状态采血
在大熊猫研究中心, 通过对大熊猫爱心饲喂, 积极培训, 能让大熊猫伸出前肢, 在前肢浅静脉处采到大熊猫的血液。这一过程相当有难度, 需要饲养员和兽医紧密配合。尤其是兽医,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速度要快
要一针见血, 若时间太久, 大熊猫就会烦躁不配合, 危险性也就更大。
2.2 技术过硬
要胆大心细, 准确确定静脉血管的位置, 下手要准。
2.3 材料要好
最好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血液采集工具, 我们选用的是BD注射器, 密封性好, 针尖锋利。
2.4 时机适宜
采样时机要适宜, 选择大熊猫精神食欲好的时候去采样是保证成功的关键。
2.5 无菌操作
采样过程中必须无菌操作, 采样用具、容器必须作灭菌处理;采集部位要洗净并用酒精消毒, 操作人员双手要消毒, 戴医用手套。
在前肢肘关节内侧面浅静脉处剪毛, 用酒精消毒血管皮肤处, 采血时兽医一手用无名指和中指压迫该静脉向心端, 让血管怒张, 一手持连有针头的注射器或者无菌采血管, 针头由在远离静脉血管约2mm处的肌肉延静脉血管平行刺入血管内, 见到回血后即可进行采血。采血完毕, 拔出针头, 采血部位以酒精棉球压迫止血。
3 大熊猫血清分离方法
3.1把采集到的大熊猫血液在室温下倾斜放置2~4h (防止暴晒) , 待血液凝固自然析出血清, 或用无菌剥离针剥离血凝块, 将试管放在装有25~37℃温水的杯内或37℃温箱内1h或置4℃冰箱过夜, 待大部分血清析出后取出血清, 必要时经1500~2000转/min离心5min, 分离血清。
3.2将血清移到另外的小塑料离心管中, 盖紧盖子, 封口, 贴标签, 4℃冷藏。须长期保存时, 将血清置于-20℃冷冻分离血清分瓶后, 用蓝色圆珠笔注明内容物、编号、采集时间、大熊猫名字等, 放置于专用冷藏箱中, 上下层放上冰块, 保持箱内温度在0℃左右可达24 h。
3.3样品经包装密封后, 尽快送往实验室。应指派专人运送, 运送途中应防止容器破损, 避免高温、光照。
4 总结与讨论
大熊猫原本是一凶猛的食肉动物, 随着时代的变迁, 虽然大熊猫的主食从肉类转换成了竹子, 但大熊猫的天性还是很凶猛的。在大熊猫研究中心首创爱心饲喂前, 都是通过麻醉大熊猫后采血, 麻醉不仅风险大, 而且对大熊猫的伤害很大, 自从通过爱心饲喂以来, 加强了人和大熊猫的紧密联系, 通过脱敏训练, 能让大熊猫主动伸手采血。当然, 培训大熊猫每一个环节的脱敏训练是非常复杂而又艰辛的工作, 在培训过程中需要饲养员和兽医富有相当的耐心和爱心, 循序渐进, 坚持不懈。
在麻醉大熊猫采血的时候, 要控制好麻醉药的用量, 因为采血时间相当短, 不需要把大熊猫麻醉得很深, 尽可能减轻麻醉药对大熊猫的伤害。
在非麻醉状态下采血的时候安全是最需要注意的事情。大熊猫的爪子相当的锋利, 一旦被它的爪子抓到, 轻者破皮, 重者皮开肉绽, 甚至导致残废。这就需要兽医和饲养员配合默契, 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要求兽医和大熊猫尽可能的多接触, 不仅是采血的时候才和大熊猫接触, 平时在爱心饲喂培训的时候就要参加。采血时尽可能提高成功率, 以免大熊猫留下心理阴影, 对下一次采血造成困难。
当采完血后, 兽医要特别注意按压的手法, 一定要同时按住皮肤和血管的穿刺点, 如果只按住皮肤的穿刺点, 血管上的穿刺点就会不断渗血, 就会导致血肿和淤血, 注意观察, 不要移位, 时间不少于3min。对有凝血功能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分离血清一定要细心, 做好标记, 防止搞混淆。
关键词:大熊猫,采血,血清分离
参考文献
[1]张洋洋, 等《.动物采血技术及血清分离》, 兽医卫生[J].2010, 1671-6027.
[2]符生武《.活体动物血液采集方法》, 中国牧业通讯[J]2008, 34-35.
[3]陈莉红, 等《.采血拔针后两种按压方法效果比较》, 实用中医药杂志[J].2010, 660-02.
篇4:麦秸画的制作技术
二、工具。中小号轻便剪刀、裁纸刀、绘画用品、玻璃纸、调色工具、水盆或大铝锅、毛巾、电熨斗、毛笔、板刷、各式刻刀、针、粉扑、镊子。
三、选料。宜选粗壮、圆挺、有光泽的麦秸。选好的麦秸去掉顶梢和根节部,只取中间部分。用小尖刀将麦秸从中间剖开,压成条片状,刮去里面的薄膜。
四、染色。经过挑选的麦秸用漂白粉溶液漂洗,使其润白、洁净。如果设计要求只用原色(不需染色),应精选色泽一致、无脏污的麦秸。虽说是原色,但也可将麦秸做成麦秸纸后,用电熨斗烫成浓淡、深浅不同的赭、棕、黄等色调。凡需染色的麦秸要经水煮脱脂,也有用米汤浸泡的,之后才能放入颜料液中染色。染色时要勤翻动麦秸,防止色调不匀。
五、制麦秸纸。经染色后晾干的麦秸,逐条紧靠用胶水贴在棉丝纸上,制成麦秸纸。要求麦秸之间没有空隙,也不要重叠。粘贴时,刷胶要均匀,用胶量要适宜。胶多了,易从麦秸缝间溢出,弄脏麦秸;胶少了,粘不牢,使麦秸纸出现漏缺。
六、设计。麦秸画的设计与绘画大致相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麦秸上的自然丝纹,利用它剪贴后呈现出的横、平、竖、斜的光亮,来表现画的色彩和品位。设计中要使麦秸的色调和光泽自然和谐,主调明确,主题突出,不可杂乱无章。
七、作底稿。小图案不用作底稿,较大幅或复杂的图案需要底稿。方法是:将透明玻璃纸放在设计图稿上面,按照图样轮廓用针扎刺出许多小孔。然后将扎刺出图案轮廓的玻璃纸放在准备加工成麦秸画的底板上,以粉扑在其上不断拍按或轻擦,图样即清晰地印上底板。
八、剪贴。把麦秸纸按照设计图样的需要剪成若干部分,然后用胶粘贴在底板各相应部位上,即成一幅画。剪贴的技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平贴法:主要用线或面来表现物体的形状、色彩和透视、解剖关系等。
2.拼堆法:运用两片以上的麦秸纸部件拼贴而成,适宜表现人物的佩饰、器皿上的纹饰和古建筑上的彩画等。
3.层递法:运用麦秸染色加工后色泽深浅、浓淡的不同,层层粘粘,以表现物像的远近、虚实等关系。
4.排列法:根据物像的形状,有次序、有规律地排列粘贴,如表现鱼鳞、鸟羽及房屋上的琉璃瓦等。
篇5:教案第二课 画大熊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大熊猫的体态和颜色特征,了解圆形工具的使用技术,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
能力目标:通过用“画图”软件画大熊猫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如何使用计算机提供的工具来绘画简单的图形和图画。
心里目标:培养学生喜欢计算机画画,人兴趣。教学重点:使用画图程序的椭圆工具画出大熊猫。教学难点:工具的实际操作练习。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演示教学与辅导 教学过程: 1. 活动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熊猫吗? 学生:喜欢。
老师:这节课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只可爱的大熊猫,请大家欣赏,请看大屏幕,你看看他们可爱不可爱。(出示课件)
在欣赏的过程中,用大熊猫请小朋友给他画像的请求引出本课的课题,(板书:第二课 画大熊猫)展开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特征,(先引导学生分析大熊猫的特征,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颜色、形状等特征。最后总结出大熊猫的特征,主要是通过各种图形、结构、颜色来共同表现的,最后找到合适的工具来画大熊猫,让学生们思考应该用哪些工具、材料来绘画,按什么样的顺序画大熊猫的各个部分,为绘画做好设计准备。2. 教师示范、学生尝试工具与教师指导
教师示范画大熊猫的过程中的细节提示: 1)、注意编辑菜单中“回复”工具的应用。2)、颜色填充工具、椭圆工具、刷子工具的应用。3)提示学生可画各型态的大熊猫。
第一个同学要求5分钟画完,然后把微机交给同桌同学画,时间也是5分钟。
学生在逐个尝试工具的过程中发现画大熊猫所需要的工具如圆、椭圆工具、刷子工具的操作方法,熟练操作过程。
注意学生时间上的安排,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对各种工具可以随意选择,综合利用,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和途径。如利用铅笔工具,也可以画出椭圆、圆形等。
“提个醒”中介绍了“撤销”操作的功能,由此可感受计算机作画的优势。在
3. 保存作品:
存储是信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储的图画可以被重新调用。计算机具有存储功能。完成的画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为了避免突然断电或者死机等造成信息丢失,要及时地保存文件。“小本子”也是保存信息的方法,它保存的是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培养学生对重要、易忘信息及时记录的习惯。通过小本子记录文件名和保存位置,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作品。4. 学生画画活动完成后,评出光好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讨论手工画画与计算机画画的异同,说出计算机画画的优势。5. 小结:作品评价与指导
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提倡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像”与“不像”,应以赞扬为主,并给以适当的指导。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经验进行不同的要求与指导。
板书:
第二课 画大熊猫
工具:椭圆、颜色填充工具、刷子,铅笔,圆角矩形、、、、、、作画顺序:由上到下,由大到小。颜色:黑、白。
篇6:信息技术画大熊猫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大熊猫图片,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大熊猫、大熊猫图片、录音机、磁带、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小椅子、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着音乐全体小朋友学着大熊猫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壮,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欢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朋友们看磁性黑板,出示熊猫图片,请幼儿观察静止的熊猫的样子。
3、老师在卡纸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1)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
(2)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
(3)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
(4)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
(5)给大熊猫进行着色。
4、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
(1)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帮助。
(2)画简单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3)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
(4)给大熊猫进行着色。注意画面的整洁,涂色要均匀。
7、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进行讲述活动,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合能力。
8、小朋友,今天我们把大熊猫的一家打扮的这么漂亮,它们可高兴了。让我们一起祝贺一下,来做一个《大熊猫钻圈》的游戏,好不好?(好!)
老师讲明游戏的玩法、规则和注意事项。
玩法:幼儿排成两队,第一个幼儿学习大熊猫的模样,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后,返回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依次类推,看哪一队的小朋友先钻完,哪队便为胜方。
规则:必须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
注意事项:不能碰倒呼啦圈。
三、活动延伸:
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太棒了!现在让我们把大熊猫送回家吧。
听着音乐,组织孩子们张贴自己的作品到互动墙壁上。
四、结束部分:
随着音乐,老师组织孩子们学着大熊猫的样子,出去寻找东西吃。教育孩子们要爱护大熊猫,发动家人和朋友一起爱护国家一级动物--大熊猫。
【教学反思】
第一个部分: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这节活动课的喜爱
第二各部分: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小朋友们了解大熊猫,初步知道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喜爱什么?这节最大的难点是,幼儿对画椭圆与圆形掌握不好。所以在幼儿实际操作中,老师要给予幼儿帮助。多鼓励幼儿。
第三部分:通过贴画,来鼓励幼儿。
最后,我认为通过这节美术课,能让幼儿简单了解熊猫,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圆与椭圆,让幼儿知道大熊猫喜欢吃竹叶,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
篇7:给熊猫画嘴巴小学作文
这时,老师把我们分成两组,我么事第2组,他们是第1组,老师首先请了我们组的高衡同学,和第一组的孙钲皓同学,来给熊猫画嘴巴,并拿出四面红纱巾,分别把四面红纱巾蒙在了两位同学的眼上,在原地转三圈,孙钲皓像僵尸一般地走着,很快就走到了白板前,随便的画了画,呀!画错了!
高衡好像不慌不慢,他慢慢的走着,摸索着身旁的桌子,终于走到了白纸板前,他拿起笔,不知画在哪个地方,这时,有个同学大喊,往左往右,往右往右,但他还是没有画到正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