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园贷方面银校合作的现状
1.1 银校合作模式的现状
近年来, 全国各地进入高校学习的大学生数量有着明显提升, 而这代表着对校园贷有所需求的学生数量直接增加。由此, 需要贷款维持大学日常开销的学生不在少数, 很多有需求的学生会选择从社会渠道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在校园贷的运行过程中, 学校由于缺乏金融机构的专业性, 无法在校园贷监管中发挥主要作用。从银校合作的角度出发, 银行作为专业性角度较强的金融机构, 与高校直接合作对学生的校园贷款使用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监管, 具有重要意义, 因而进行银校合作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从2004年广发银行在国内的第一张大学生信用卡开始发行之后, 校园市场便渐渐受到关注。目前,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已进入首批试点校园贷产品的正规银行业金融机构之列。从2017年5月开始, 一些银行重新回到校园贷市场, 除了上述机构及其相应产品, 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以及一些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纷纷推出大学生信用卡和贷款, 如下所示:
中国银行:中银E贷·校园贷
中国建设银行:龙卡大学生卡/名校卡
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学生卡
中国农业银行:优卡
招商银行:Young卡
广东发展银行:Fantasy卡
中信银行:I卡
1.2 中国银行大连分行银校合作发展情况
中国银行自1999年起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截至2016年末, 中国银行累计为全国400余所高校的180万余名学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 为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经过多年的摸索, 中国银行助学贷款业务逐步形成了产品特色突出、申请流程简便、服务覆盖面广的良好发展局面。目前, 中国银行大连分行凭借成本低、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优势成为大连分行校园合作今后业务发展的重点。同时, 大连分行积极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地, 延长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期限和还本宽限期, 提供弹性还款计划, 减轻学生毕业后还款压力。
2 校园贷方面实施银校合作的优势
2.1 对高校的优势
对高校而言, 各大银行将自身的业务范围拓展至校园贷, 意味着现有的校园贷市场将得到专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支持, 预示着校园贷市场中存在的高利贷、裸贷等各类忽视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将得到有效的解决和进一步预防。高校自身也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契机, 保护学生安全, 维护自身声誉。通过银校合作, 更准确地掌握学生消费情况, 及时对过度消费的学生做相关工作, 能够避免高利贷校园贷历史的重演, 进一步完善校园管理。
2.2 对学生的优势
校园贷诱导大学生有了错误的金钱观念, 会对大学生的学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在银校合作中, 银行提供一系列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结合个人信贷和教育储蓄, 并且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和金融品种, 如信用卡、个人储蓄、消费贷款等个人金融业务, 解决了学生费用的不足。在与银行的合作中, 学生得到资金, 弥补资金缺口, 学生可用来改善生活水平, 为个人价值进行投资, 也可进行创业、投资。由于银行系校园贷主要有纯信用、低利率、有额度限制等特点, 能够为学生减轻负担。
3 校园贷方面实施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3.1 合作模式存在局限
首先, 在银行与学校的直连合作方面, 主要的联系渠道是电子结算, 银行提供公网银代扣功能, 便利高校收取各类学杂费, 实现从学生储蓄卡上直接扣收学费, 免除了大量学生排队通过POS或现金缴费的麻烦, 但其扮演的角色较为局限, 着力于收取费用而非拓宽校园贷模式。其次, 在人才交流方面, 由于业务的限制, 银行与高校之间的人才交流, 仅仅局限于在校内开设网点等, 没有提供优质的金融专业人员入驻高校。最后, 在信息共享层次, 由于账目独立, 业务存在托管意味, 银行与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3.2 缺少专项贷款产品
目前银校合作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是缺少专项贷款产品。在校大学生虽然消费能力较弱, 但消费理念并不落后, 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 而资金需求与供给不相匹配。资金不到位也导致学生在接受课程培训等学习需求上, 电子产品等消费需求上以及创业初期所需创业费用上有很大缺口, 而专项贷款产品的研究和使用少之又少。同时, 由于商业银行服务方式传统、中间业务缺乏、经营管理体制缺乏创新动力, 导致很难创新出符合高校要求的专项贷款产品。
3.3 风险防范机制薄弱
首先, 在贷款审核方面, 银行方常常忽视所发放贷款的资金用途, 对于使用校园贷的学生而言, 个人的消费需求预算往往涉及一部分隐私, 仅仅能将贷款行为的管理义务截止到发放贷款的层次。其次, 从第二还款源考虑, 银校双方对于学生的第二还款源落实不到位, 仅以学生单方面提供资料作为依据, 不进行核实, 而对于使用校园贷的学生而言, 也没有一个合理的征信评估体系包括所有申请贷款的学生, 难免出现部分学生及第二还款人缺乏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最后, 从偿付手段角度来说, 银校合作的贷款、信用卡等业务需要使用货币资产按期向银行直接偿付, 手段单一, 缺乏灵活性。
4 校园贷方面实施银校合作的对策
4.1 建立针对性的银校合作新机制
(1) 开启银校直连合作方式。首先, 银行可以结合目前较为高效科学的计算机技术, 设计银校直连系统, 设计学生和校方登录入口, 通过与学校签约模式共享数据, 建立合作数据库, 将相关校园贷参贷人的信息加以规制化, 规整化。其次, 在校内设置专门的校园贷处理窗口, 安排专业工作人员和校方进行对接, 加大实际业务运作程度, 对使用校园贷的学生进行审核。最后, 促进学生办理校园贷业务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2) 建立人才双向交流模式。首先, 高校可以制定长期输送人才计划, 定期优先优质地向银行输送经济、管理、金融、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为加强银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服务, 从人才的角度拓宽校园贷管理的稳健性。其次, 高校和银行共同组建师资队伍。高校要想促进教师集知识与技能于一身, 最佳的场所莫过于与院校合作的相关企业。通过与从业人员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 又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工作, 通过这样的交流互动增强彼此吸引力。最后, 通过银校合作能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让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最大化的锻炼。
(3) 构建贷款信息共享网络。为了完善校园贷的合理发展, 银校合作双方必须构建完善的校园贷款信息共享网络。主要包含如下四个模块:一是以对等原则建立数据中心, 银校双方之间权利义务对等, 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享有查询共享信息的权利。二是根据合作业务的特点和风险控制要求, 针对性地对提出借贷申请的学生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处理, 并按照统一的数据规范提供共享查询服务。三是共享查询结果中屏蔽数据来源信息。四是根据对方需求, 加强信用信息安全管理, 重点关注网络安全问题, 增加数据查询的监控功能等, 全面保障使用校园贷的学生的信息安全。
4.2 开发专项贷款产品
(1) 创新助学贷款模式。首先, 将申请端适度前移, 便利于相关参贷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预算管理计划, 同时升入大学之后可进行应急申请, 确保贷款要求的及时性。其次, 在贷款模式的管理架构上进行拓展, 利用多个供贷方交汇运行的模式, 适度对冲风险, 将银行贷款风险降到最低。最后, 与高校直接对接, 通过创新的助学贷款模式尽力完成所有学生使用校园贷的需求。由银行提供、高校负责审核资质, 并将有关信息资料送给银行等相关机构, 将银校合作进一步推广到更深层次。
(2) 提供优惠创业贷款。首先, 银行机构选取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大学生创业贷款评估, 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的效益与可行性进行严格甄选, 进而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其次, 银行可以采取建立创业贷款数据库的形式, 便于相关学生提出申请, 并直接通过银校直连系统中的学生创业贷款评估体系数据判断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可行性以及家庭情况。最后, 开通创业绿色通道, 将贷款直接发送到学生账户, 提供包括适当延长贷款还款年限等的优惠政策, 解决高校学生解决创业难问题。
(3) 开发消费金融产品。在银校合作的基础上, 银行方面也可以选择与商家合作, 将高校学生作为主要目标客户群体, 设计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金融产品, 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主要切入点, 服务大学生为主, 将违法消费贷款的业务纳入自体管理范围。具体的金融产品开发方案, 可以主要分为几种模式。一是具有普惠金融属性的产品, 根据大学生资信状况给予5000~20000元授信额度, 能够满足大学生基本的学习、消费需求;二是具有低利率的产品, 贷款利率年息低于目前校园网贷平台利率, 也低于银行信用卡利率;三是具有灵活还款特征的产品, 可选择等额还款或按月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方式, 手机银行在线还款, 随借随还。
4.3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贷款风险
(1) 严把贷款审核关。首先, 银行深入了解高校信誉和其学生的贷款历史情况, 通过网络数据和参贷学生的个人情况、征信水平对学生偿还能力做出风险评估。其次, 严格审查学生资金用途, 避免带来高风险, 防止偿债能力低下的学生利用资金流进行风险较大的投资活动, 确保其偿债能力。最后, 银校合作中必须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 监督学生及时履行偿还机制, 建立完成的配套机制。
(2) 落实第二还款源。首先, 银行必须从大数据模型当中获得申请者来源保障的全部信息并做实时监控, 防止贷款风险。这一过程主要深入了解贷款者及第二还款源的资产状况和负债状况等方面判断分析借款人的偿付能力。其次, 对固定单位的借款人与通过与该单位协商, 如果借款人在很大风险下不能及时还款, 可直接有单位扣还。最后, 对借款人的家庭成员形成连带关系, 以家庭固定财产为抵押, 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及时掌握变化情况。
(3) 偿付手段多元化。首先, 在偿付时间的选择上, 可使用期满、期中、延期偿付等方式。在高校学生获得专项贷款后, 学生有提前偿付、延期偿付意愿, 则可在担保人、高校方面、银行三方同意后进行偿付。其次, 在偿付方式上的选择上, 使用直接在银行办理偿付或者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合作的办法进行偿付。便利了高校及学生, 同时为银行降低部分风险。最后, 可以采取在法律法规内选择一定抵押物的方式, 进行抵押, 综合采取多元化的偿付手段, 在降低贷款坏账率的同时, 保护学生这一弱势群体。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消费、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方式让当代大学生无法抗拒, 他们在电子产品、衣食住行、娱乐活动、旅行度假上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 但大学生所面对的现实便是自己在经济上不能独立, 主要靠父母提供, 而很多的父母所提供的生活费难以满足其需求。正规金融机构与高校合作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办法, 银校合作可以保护学生利益不受侵害, 也能够使银校合作双方受益。
关键词:校园贷,银校合作,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 吴昀霖.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危害及解决对策探讨[J].法制与社会, 2017 (7) .
[2] 刘锦铭, 魏敏.我国高等院校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 (19) .
[3] 田云玲, 王恒安.构建银校合作新机制的思考[J].财经界, 2014 (19) .
[4] 卢颖林.浅谈银校直连平台在高校财务中的应用——以工商银行为例[J].当代会计, 2016 (4) .
[5] 黄亮亮, 周辉, 史建伟.银校合作, 春华秋实——河北邢台宁晋支行“宁晋中学校园一卡通项目”投产纪实[J].中国城市金融, 2014 (2) .
相关文章: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励办法(试行)02-21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02-21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院02-21
大连市最新落户规定实施细则详解02-21
大连落户网上申请02-21
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复试超声专业原题02-21
大连的作文:大连的海鲜02-21
大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院关于02-21
大连理工大学在读证明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