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每个环节

关键词: 做好 环节 演练 应急

做好每个环节(精选四篇)

做好每个环节 篇1

笔者认为, 想要让应急工作更“顺畅”, 就要认真做好应急工作的每个环节。

应急预案

企业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过程中, 时而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 因此, 必须提前制定措施对事故进行预防。事故预防工作, 主要是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手段, 尽可能防止事故发生。但同时, 也要结合作业环境, 明确作业环境的风险因素, 假定事故必然发生, 制订详细的应急预案, 切实做到“严、细、实”, 使应急预案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和科学化, 使应急预案启动时能够有的放矢, 从而使应急工作更“顺畅”。

人力与物资

人是应急工作的第一执行者, 也是最关键所在, 应急工作必须是由人来完成任务, 从而达到降低或减缓突发事故的影响, 所以在应急工作中, 救援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一定要强, 安全操作技能必须要过硬。同时, 救援人员必须明确了解事故现场和救援过程中的致害因素和应对措施, 这样才能使应急工作发挥其应有作用;在救援开展的同时, 物资是救援的有力保障, 一旦发生事故, 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不足或者状况不良, 就会贻误救援的最佳时机, 很可能会导致事故扩大, 所以救援物资必须齐全、到位, 才能让应急工作更加“顺畅”。

应急演练

开展应急演练能够有效提高作业人员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应急演练可以及时找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完善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开展应急演练可以及时检查应对突发事故所需的物质、装备、技术等准备状况;通过应急演练, 可以增强演练单位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并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提高单位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的应对能力;通过演练可以提高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的应变能力, 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现场及环境

将词汇复习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 篇2

1. 联想法——同类词归纳

利用联想法进行同类词归纳, 以旧词带新词, 用新词促旧词。这样学生可建立自己的单词网、单词屋及词汇金字塔等。许多单词彼此之间都有联系。有些词形近:如:quiet-quite, similarfamiliar;有些词意义相关, 可训练学生开展brainstorm等活动展开联想, 巩固记忆。在复习“stand”一词时, 学生可由“忍受”一词联想到其近义词“bear”“tolerate”, 进而想到相关短语“put up with和live with”。这样, 与忍受相关的五个单词短语就形成了一个word tree, 丰富了他们的词汇, 为其写作打下了基础。

2. 同词异意——语境中感悟

如: (1) We want to rent a bus which can__40 people for our trip to Beijing. (2006天津)

A.load B.hold C.fill D.support

(2) The fact that she never apologized__a lot about what kind of person she is. (2008山东)

A.says B.talks C.appears D.declares

教师通过选取经典例题, 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信息中体会、猜测同一单词的不同含义, 准确把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

3. 学以致用

如在复习名词和冠词时, 我设计了如下几个句子进行翻译。

(1) 懂得一点法律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 (2) 我校占地800平方公里。 (3)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和13亿人口的大国。

学生在翻译句子的同时, 不仅复习了所学知识, 也激活了其他相关词汇、短语的拼写、读音、意义和语法。

4. 完型阅读为载体——活学活用

完形填空是词语运用的最好载体, 最能锻炼学生在具体语境下运用语言的能力。如:

Cloze (2010全国I) Now I realize that in marriages, true love is 17 of all that is.The happiest people don’t 18 have the best of everything. (语境与构词法相结合)

17.A.agreement B.expression C.acceptance D.exhibition

18.A.necessarily B.completely C.naturally D.frequently

5. 指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 拓展巩固

坚持每天读一点, 写一点, 听一点, 背一点, 译一点。尤其是让学生晨读时朗读、背诵词汇、短语、经典句型、范文甚至是好的完形填空。这样, 既拓展了词汇量, 又及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做好每个环节 篇3

做到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就是企业各级领导共同抓思想政治工作, 实行“一岗双责”制, 做到目标同向, 思想同心, 工作同步, 形成合力。二是措施到位。在新形势下, 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艰巨性和复杂性, 如果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方法、措施一成不变, 就难以做好工作。所以, 在措施上, 要不断完善、充实, 在继承中创新, 做到在工作重点、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上的拓展, 实现与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有机结合。三是工作到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经常下车间、进班组, 倾听职工呼声, 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 有针对性地解惑释疑。同时, 要根据企业“扭亏增效”的工作重点, 配合行政做好调查研究, 寻找克难攻坚的突破口。

重视理论学习, 营造“知厂情、转观念、明职责、扭亏增效”的舆论氛围。把理论学习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任务来抓。领导干部通过每月一次的干部中心组学习, 提高思想认识, 增强驾驭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扭亏增效的能力。充分发挥班组职工小家的作用, 利用班前、班后会, 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 激励他们励精图治、克服困难、开拓前进。通过自办的企业报和闭路电视台、车间黑板报这些宣传阵地, 及时向职工公布企业经营状况, 宣传企业精神, 营造奋发向上的舆论氛围, 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做到培训工作计划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经常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素质的同时, 着重培养他们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工作方法, 以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卓有成效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在不断推进职工观念转变上下功夫。观念变则行为变, 行为变则效果变。重视做好职工观念转变, 通过企业内部各种宣传教育渠道, 大力宣传与市场接轨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品牌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改革意识, 引导职工思考如何挖掘生产潜力、降低成本费用、深化内部改革、拓展内涵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职工观念转变, 激发职工的积极性。

做到抓热点、解难点。在抓热点问题上, 如将厂情厂况说深说透, 让职工心平气和, 增强主人翁意识;在解难点问题上, 如就责任成本如何进一步降低问题, 发动职工献计献策, 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抓热点、解难点, 引导职工把个人利益、企业利益和企业责任感有机地统一起来, 真正意识到“厂兴我荣, 厂衰我耻”, 从而做到与企业同舟共济, 共创美好明天。注重抓好先进人物宣传, 发挥典型人物示范作用, 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 自觉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贡献聪明才智。

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又是包罗万象的“小社会”, 每天需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如果单靠经营班子来处理, 就很难抓准脉搏、细致入微、事事兼顾, 因此, 需要调动党、政、工、团各系统、各部门的积极性, 一起为企业排忧解难, 人人都对企业负责。

作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除应具备较好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外, 还应熟悉本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除干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外, 还应主动关心和过问本企业的其他业务工作。为达到这一目的, 要对企业内部的政工人员加强针对性培训, 使之及时掌握应知应会的东西, 不断充电, 帮助他们改变传统思维方式, 更新观念, 以务实的态度深入调查研究, 掌握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及其对象的特征, 不断更新工作内容, 创新方法, 力求工作上具有独创性、灵活性。

企业是由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 具有各式各样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这就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来加以协调, 排除干扰, 加以统一。也就是说, 应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于企业内部的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之中。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保持稳定, 企业的目标才能实现, 企业的发展才能顺利,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不断前进。

企业应该尽快构建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 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主要领导的议事日程, 做到在重大决策的同时, 考虑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定位跟上;在日常经营管理中, 考虑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配合先行;在发生突发事件时, 思想政治工作要摆在前面,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行和保证作用。

搞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企业党组织要在企业中真正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必须着眼全局, 周密部署, 合理调度, 全力完成这项任务。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各种矛盾不断出现的情况下, 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跟不上, 不能帮助职工转变思想观念, 认清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调整行为, 就会出或大或小的“乱子”。如果不能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从思想上正确地引导, 就不能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呢?应该在“深入”、“细致”、“量化”和“经常”四个方面下功夫。

“深入”, 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日常工作重心要放在下面, 放在基层, 要深入下去, 和职工交朋友, 拉近彼此距离, 贴身调查研究, 贴身宣传动员, 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生产经营和企业改革的实践中去。我们的政工干部要以普通员工的身份、平和的心态, 弱化“教育”、“说服”色彩, 尽其所能为员工提供服务。以平等的身份来进行沟通、交流, 在对员工了解、理解的基础上为大家服好务。在深入过程中, 对于目前企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职工群众中有哪些倾向性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等问题, 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和引导。

“细致”, 就是既要站在高处, 统观全局, 又要设身处地, 换位思考, 理解职工的难处, 讲情说理, 平等对话,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位, 做细致。要研究和解决具体矛盾, 使思想政治工作在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协调关系、调动积极性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真正激发职工与企业共荣辱的主人翁意识。

“量化”, 就是对于政工队伍的工作安排和考核要适当量化指标, 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单是开会, 而且为了不影响企业日常工作, 还要尽可能地多开小会, 少开大会, 尽可能少发文件。可对政工人员的工作做了如下规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大会, 传达上级文件精神, 发布党委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每半年对政工人员集中培训学习2次, 进行充电;每个月各单位的政工人员至少要召开5次小会, 开展具体深入的工作;每个政工人员每个月至少要找20个以上的员工谈心, 听取倾诉, 调研动向, 化解矛盾。

“经常”, 就是通过深入和贴近, 通过必要的工作数量保证, 将思想政治工作经常性地开展到职工群众中、开展到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 切实了解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 形成不断创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使之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从而拓展充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摘要:企业是由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 具有各式各样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这就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来加以协调, 排除干扰, 加以统一。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于企业内部的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之中。

做好每个环节 篇4

记者DNV在全球,特别是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白浪女士:DNV是从最初的海事业务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海事业务一直以来都是DNV最为传统和专长的业务,同时也是公司名称的由来。随后不断将在海事风险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应用于其他领域。目前,DNV在全球100个国家地区设有办事处,总共有超过9000名员工。早在1888年DNV就在中国厦门成立了办事处,随着业务的发展和需要,至今我们已在国内20个城市设立了36家办事机构,形成了大中国地区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并以上海作为DNV大中国地区的总部。DNV大中国地区的业务内容包括了DNV所有的业务领域,其中DNV Business Assurance在大中国区共有13个办公室,业务中的食品安全业务是2009年年底最新设立的业务内容,在今年4月获得了中国质量监督认证委员会的批准,可以从事独立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认证和审核工作。对于一家外资从事第三方认证的公司,能够得到中国政府有关机构的批准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情,同时也代表了DNV在行业中的实力。

记者:您刚谈到对于一家外资从事第三方认证的公司,能够得到中国政府有关机构的批准代表了DNV在行业中的实力,那么在您看来DNV具备哪些优势和条件?

Stefano CREA先生:DNV在全球认证超过5000家食品公司,如家乐福、丹尼斯克、麦当劳、卡夫、可口可乐等等,这些全球大公司的成功合作案例有利的佐证了我们在业务上的实力以及行业的领先地位。此外,DNV还是GFSI Technical Committee的会员,GlobalGAP Certification Body Committee的主席,新风险管理标准IS031000的合著者,新的产品可持续性标准的作者(ProsustainTM),这些均表明了我们的专业的资质和极强的话语权。

白浪女士:在中国,第三方认证公司进行独立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认证和审核,是必须得到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而且审批的手续和条件都相当严格。据我了解,国内第三方认证机构可以拿到这样资质的并不多,外资公司得到批准就更难了。其中首要的条件是要拥有至少10名CCAA注册的审核员,才可以获得业务方面的营业许可。当我们着手招聘工作时发现,目前中国只有约300名具备这样资质的审核员,且他们工作在政府部门及行业竞争对手的公司。最终我们选拔了12名审核员加入我们大中国区的队伍,尽管在人员招聘的过程中我们的选择面有限,但我们依旧坚持对审核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是行业最为严格的,这为今后开展业务奠定了专业基础。因为在我看来,认证公司的优势除了注册资本和行业背景,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尤其重要。我们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公司,我们的员工拥有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多年来,DNV通过与中国各行业的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引入DNV在全球范围积累的广泛的风险管理经验和研究成果。DNV在全球几大标准的技术委员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借助我们的丰富经验,DNV能够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提供关键技术专长,为中国企业增加企业价值做出贡献。在全球认证机构中,DNV对审核员的要求最严格,同时为审核员提供最完善、系统的培训,以确保我们提供最新最先进的方法论。

马东先生:第三方认证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提升企业管理和市场地位的方式,能否切实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反映了认证机构的水平和实力,是对认证机构的人员素质、技术能力和机构获得信息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量。DNV作为全球领先的认证机构,这些方面都是非常擅长的。以技术能力为例,我们不仅是为客户提供标准和标准体系认证,还为客户提供多种可以说是量身定做的技术工具,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工具是我们研发部门自行研发。DNV通过提供一系列全面的评估、认证、培训和技术服务,帮助客户在运营过程中管理风险、降低风险、规避风险,实现最终的成果既符合认可的标准又能达成最佳的实践,为客户带来竞争优势。获得认证只是进入市场的门槛而已,运用认证体系持续提升效率才是认证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是DNV不同于其他认证机构的业务指导原则和不同之处。

记者目前,DNV在中国食品行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如何?

Stefano CREA先生:当今的食品行业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行业,而中国在这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也越发重要。针对食品行业,DNV可以提供完整的食品安全服务,即第三方认证、培训、评估和解决方案三大领域。其中,第三方认证是我们最核心的业务,我们可以为食品企业提供一揽子食品安全管理系统认证服务。去年,中国政府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企业的产品可追溯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食品企业要建立产品的可追溯性系统,使整个供应链变得高效、安全、透明和尽可能可持续。安全、可持续发展和可追溯性这三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认为每个环节都是企业品牌的组成部分,合适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将风险转化为企业的收益。这些DNV都可以提供,这也是目前我们在中国市场非常重视的一块业务。

白浪女士:我们在中国食品行业的业务开展,一部分是服务于我们的国际客户,如可口可乐、卡夫、联合利华、利乐等等,这些国际性的公司通过我们对他们在中国的供应商或国内的工厂进行审核和评估。另外,近些年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的龙头食品企业开始重视风险管理。在他们的战略中食品安全不仅是必须有的,而且是要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品牌战略的重要元素,从而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中粮、青岛啤酒已经开始向DNV申请FSSC22000认证.。最近,我们正在同蒙牛合作,对其在国内的市场进行评估,实现市场策略上的进一步提升。

记者:在DNV大中国区开展业务的过程中,食品企业最关注的是什么?通过与贵公司的业务合作,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Stefano CREA先生:首先是关注可追溯性。食品链的可追溯性标准有助于完善供应链管理,追溯食品安全和质量。通过向前追溯,可强调产品某些无法察觉的质量属性,提供可靠性。通过向后追溯,一套适当的追溯系统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事故中的产品召回。其次是关注国际标准。为了保护本国市场,许多国家制定了许多严格的标准、法规,甚至用法律明确规定进口商品必须符合进出口标准。目前,欧盟拥有的技术标准就有10多万个,德国的工业标准约有1.5万种,日本有8000多个工业标准和近400个农业标准。食品安全涉及很多方面,如生产、包装、饲料、物流等等,对于国内的食品企业来说,很多国际标准是非常广泛和专业的,而在这方面,DNV能提供大部分主要国际认证服务,能够为中国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并成为业务发展的可靠伙伴,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难题。

白浪女士: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下,如何获得通行证进入国际市场,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食品企业遇到的问题,安全法规、标准、合格评定、认证等应该是中国产品出口最隐蔽、最难对付的障碍。然而中国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广开展时间不长,企业和产品的认证数量以及认证的组织机构、认证标准等和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这就使得企业迫切需要找到正确的途径获得相关认证。与此同时,中国各级政府和外经贸部门也推出一系列办法,鼓励中国企业开展技术和质量认证。于是近些年来第三方认证也成为中国食品企业的关注点。从我们角度来说,认证不应仅仅是一张纸。而应把认证体系当作一种工具,不断改进管理、效率,发挥更多功能。DNV同样希望提供给客户的不仅仅是一张开展出口贸易的通行证,而是将我们在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方面额理念注入到客户的品牌建设,协助客户了解现有的风险和未来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马东先生:中国食品企业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国际著名食品企业需要几十年走过的路,其年销售额甚至超过许多国际老牌企业。近年来许多中国本土企业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遭受了很大的冲击,甚至有些已经退出市场。事实证明企业规模大,不意味抗风险能力强。这让许多中国本土企业认识到,通过市场营销树立品牌是重要的,但掌握科学的风险管理工具,降低、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给品牌带来的冲击则更为重要。正如Stefano CREA先生刚刚提到的,一套适当的追溯系统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事故中的产品召回。在我看来召回主要涉及两层意思,首先是应对危机。当危机发生时产品仍处于销售过程中,如果可以很准确的获得产品信息,就可以知道产品范围有多大,从而做到精确的召回,使得损失降到最低。其次召回主要是来自法律的压力。企业实施追溯系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需要保护的自己的品牌,确保消费者一如既往的信赖以及确保它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一旦发生危机或事件时,企业必须能够有效地召回产品,尽量减少对企业,产品品牌的损失和会发生的成本。我们可以看到,这跟法律责任一样重要。因此,未来对任何企业尤其是大品牌的企业而言,产品的可性追溯体系的建立将越发重要。可追溯性的低水平将使企业面临巨大风险,甚至面对被市场淘汰的可能。这点在我们明年的业务中将是一个重点开展的内容。DNV在风险管理方面积累了100多年的经验,食品企业与DNV合作可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为成为百年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采访接近尾声时,担任翻译的DNV Business Assurance亚太地区业务开发经理及中国区食品部经理白浪女士表示:“中国的企业越来越希望与全球最佳实践接轨,越来越关注可持续发展和品牌价值。未来,DNV希望能同更多的像中粮集团、青岛啤酒、蒙牛这样的中国企业开展业务往来与合作,将DNV在风险管理、掌握世界领先的技术与科技信息、标准认证和实践方面的专长,助力国内食品企业战略经营的提升。”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高中化学学习策略 下一篇:农村机构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