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古代神话类型说论文

关键词: 神话 选修 学期 文化

分析我国古代神话类型说论文(通用3篇)

篇1:分析我国古代神话类型说论文

三个国家各有一个帝王。南海国的帝王叫倏,北海国的帝王叫忽,中土国的帝王叫浑沌。

倏和忽管辖的地盘都是大海。大海一刻也不平静,每天晚上涨潮,早晨退下去。这活动量就够大了,可是大海还嫌不够,还要扬波、掀浪、卷涛、起澜,时常澜起涛卷,波浪滔天。白昼黑夜和大海耳鬓厮磨,两位帝王也有了海水般的性格,特别喜欢活动,一刻也不愿意平静。

倏最喜欢奔跑,一口气能跑出万里去。

忽也喜欢奔跑,一口气也能跑出上万里。

浑沌和倏、忽就大不相同了。他管辖的是中土大地。中土无海,土地连绵。虽然也有高山,也有深沟,那高山比浪尖还高,那深沟比波谷还低,但是,这都是凝固的,平静的,一动也不动。浑沌和这样的大地朝夕厮守,喜欢像大地一样宁静、安详。

如果说,浑沌的日子还有一点微波的话,那就是他要在自己的宫中招待倏、忽这两位大帝。前面说过,南海大帝和北海大帝都喜欢活动,南海大帝喜欢向北跑,跑累了,恰好到了中土大地;北海大帝喜欢向南奔跑,跑累了恰好也到了中土大地。

中土国成了二位大帝相逢欢聚的地方了。

中土大帝浑沌虽然不喜欢闹嚷,却是个老实厚道的热心肠,有朋友从远方来了,哪能不盛情款待呢!下榻,让他们住金碧辉煌的宫殿;就餐,让他们吃美味可口的山珍。当然,每次光临还少不了有大型歌舞欢迎嘉宾。

南海大帝玩得非常开心。

北海大帝玩得开心非常。

二位大帝时常在中土聚会,时常烦劳中土大帝。日子久了,心里都过不去,就想为中土大帝做点好事。做什么呢?送人家东西吧,自己有的,人家也有;划点地盘给人家吧,人家没有贪心,还嫌土地多不好管辖。二位合计来合计去,只有在他的脸面上打主意了。

原来,这中土大帝长得有头有脸,却没眉没眼,准确地说就是没有七窍。七窍是人脸上的七个孔洞,即眼睛、耳朵、鼻子和嘴。有了这七个小洞,人才能看得见,听得着,说得出,要不怎么会有耳聪目明的说法?中土大帝缺了这七窃就木木讷讷的,看不见,听不着,说不出,所以被众生唤做浑沌。要是能让浑沌有头有脸,有眉有眼,那可是对他最大的厚爱呀!

二位大帝将心思说给中土大帝,浑沌不喜不悲,是啊,多少年都是这么个样子,不是也过得不错嘛!可是,又不好冷淡朋友的一片热心,只好点点头,算是同意了。二位大帝赶忙行动,找来凿子、锤头,开始了打凿七窍的工程。

一窍凿通了,浑沌看见了忙碌的倏和忽。

二窍凿通了,浑沌看清了倏和忽身处的殿堂。

三窍凿通了,浑沌听见了叮叮当当的开凿声。

四窍凿通了,浑沌听清了殿外的兽吼鸟鸣。

五窍凿通了,浑沌可以呼吸空气了。

六窍凿通了,浑沌可以闻到香味了。

二位大帝忙得手不停,脚不闲,腰也酸了,背也疼了,可是看见中土大帝在他们的努力下,一天天聪明灵动了,高兴极了!他们加快速度,继续开凿。

七窍凿通了,大功告成了。浑沌可以吃饭了,可以说话了,还可以唱歌。他放声一曲,感谢二位大帝的恩情。然后,高兴地放声大笑。

哈哈哈……笑声越来越高,浑沌兴奋不已。

哈哈哈……笑声越来越高,浑沌气绝身亡。

篇2:中国与希腊古代爱情神话文学分析

关键词:中国,希腊,古代爱情神话,分析

一、中国与希腊爱情神话概述

在希腊的发展历史上大致经过了氏族部落、社会君主制、贵族专制及民主政治几个具体的社会形态,而与之相对应的文学形态是 :神话、史诗、抒情诗以及戏剧。对于希腊的文化整体发展来讲,神话是其最为核心的部分。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希腊的文学、艺术以及哲学等形式都是从古希腊的神话演变而来的。神话不仅仅是希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最为本质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整个人类的文化历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我国的神话发展于上古时期,并以口头的形式相流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我国的神话文学形式也得到了内容的补充,并经过一定的手法和表达形式的加重,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神话归根结底是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其本质的价值也在于它所讲述的故事。人们通过语言这一媒介了解神话。神话虽然是对过去时间的陈述,但是却是以现实的事实为陈述的根本。也就是说,神话实际上就是想人们讲述了在过去某一个时刻发生的事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流传盛行。而与神话这种意识形态最为契合的形式就是政治意识。当然, 也有一些人则是利用神话来表达一切难易解释的现象以及人类的基本情感,例如,死亡、爱情以及一些陈述的永恒的秘密。

二、审美与叙事的分析

作为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发源地的中国和古希腊,其爱情神话成为人类文学发展史上的灿烂瑰宝。对于中国的神话来讲,其本身具有明显的简单、肃穆和灵毓的特点。这些特点与中国劳动群众的勤劳、善良的优良品格相对应。当然, 中国的神话文学水平与我国当时实际的生活水平是不相对称的。

首先,对于中国古代爱情神话文学来讲,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一方面,中国神话具有精妙的构思,情节之间的配合也非常严谨。这种配合不仅体现在文章的整体联合, 同时还涉及到主体、山川、建筑等方面的整合,为人们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情绪,这也是文学审美的最高层次。另一方面,中国神话中的女主人公的身份部分高低,却都具备善良、 貌美等特点。例如,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女,太元玉女以及孟姜女等等。而男主人公不一定有才或者有财,但是一定是具有优良的美德。例如,书生梁山伯和孤儿牛郎。随着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变迁,中国的神话传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但是其爱情神话中所蕴含的社会思想却依然有迹可循。

首先,变形意识与生命延续。在上古时期,受自然条件限制以及人类生存能力的影响,人们的寿命普遍较短,因而在中国古代爱情神话文学中,常常会出现生命变化,而延续美好愿望的现象。例如,在大禹治水当中,途中遇到九尾白狐,并将其娶为妻子,而最终大禹也演变为黄熊,窜入深山。这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寄托,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宗教意识。其次,反抗意识与暴力倾向。纵观中国古代的爱情神话文学,大都具有一定的反抗情绪和暴力倾向。例如,嬛娥与弈的神话爱情故事中记载,嬛娥偷到药材,抛弃后羿而飞向月宫,最终变成蟾蜍而且还被惩罚捣药。虽然,嬛娥的举动并不足以称为背叛行为,却也蕴含着在男权至上社会之下的女性反抗意识。这种意识对于当时的封建社会来讲,是非常宝贵的。最后,崇德意识转变为重情意识,同时女性的形象也逐渐清晰。这种意识的转变表现了人们开始关注女性形象,神话中的情感因素也得到突出和强调。

而古希腊的爱情神话文学却以古典西方中的理想艺术形象为根据,对女性的形象进行改造。爱情神话的文学创作艺术大家,除了是外形改造上的外壳一生之外,还兼职心理医生。从而向古希腊人们展现出一个具有饱满时空感的立体形象。并且,古希腊爱情神话文学的主人公形象的生活结构和价值观念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客观性,这种描述和刻画实际上是为了让读者能够从更多的角度进行自我的评价和认知。 另外,与社会形态的变迁紧密相连的文学形态,决定了古希腊爱情神话中的主人公具有明显的时代连续特征。这也是中国古代爱情神话文学所不具备的一个特征。除此之外,在古希腊的爱情神话文学中,为了保全美好的爱情或者婚姻,主人公会通过各种方式,甚至包括诉诸武力、击杀战败者等等。 例如,古希腊爱情神话文学中的比武求婚、神谕相爱以及爱神厄洛斯之箭等等。而中国的古代神话爱情去大都是自然发生,而且主人公的生活也将通过战胜恶势力而得到巩固,并最终回归平静。

三、结论

篇3:分析我国古代神话类型说论文

【摘要】世界上各个民族和地区都有其对应的解释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创世神话,它们是古人世界观的集中反映,充满着神秘感与奇特性,引人入胜。对比泰国与印度两国创世神话的类型可以发现:它们别具本国特色的同时又有相似的部分。本文旨在比较分析两国创世神话类型的异同,以对其作进一步的了解与阐释。

【关键词】泰国;印度;创世神话;类型

印度神话纷繁复杂、神秘多彩,其中创世神话主要有“原人型”和“梵天创世型”两种;而泰国的创世神话同样别具特色,关于天地开辟的神话较少,多数是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主要有“老公公老婆婆型”、“葫芦生人型”以及“天神下凡食香土型”三种。对比两国的创世神话不难发现其具有一定差异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旨在比较分析两国创世神话类型的异同,以对其作进一步的了解与阐释。

一、泰国创世神话的类型

泰国的创世神话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老公公老婆婆型。“老公公老婆婆型”神話是指由一男一女两位天神或先民创世造人的故事,这源于泰民族的“恬神”信仰,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泰国东北部称之为“桑格萨公公”和“桑格西婆婆”,而泰北地区则称之为“桑西公公”和“桑赛婆婆”,这是典型的“神创型”创世神话。

2.葫芦生人型。“葫芦生人型”神话是指人类由葫芦破裂产生而来的故事,这类故事在世界许多民族和地区都有流传,特别是傣泰民族、壮族等地区,这类神话和洪水型神话关系密切。故事一般是这样的:由于世界水灾,许多人都被淹死了,后来水里生出一个大葫芦,凿开之后,源源不断地有人类从里面出来,出来先后顺序不同,肤色不同……,这类神话往往和族群相联系。

3.天神下凡食香土型。“天神下凡食香土型”神话是指世界经过火灾之后,泥土散发着香气,吸引天神纷纷下凡食用,他们吃了泥土之后失去神力无法返回天界,便留在人间繁衍生息的故事。这类故事被认为是明显受到了印度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影响,是“天降型”创世神话。

二、印度创世神话的类型

印度的创世神话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原人型。“原人型”神话是指世界是由一个巨大的人转化而来的故事。故事一般是这样的:世界原本就是一个人,他有千首千眼,世界就在他的身体里,天堂、人间、众神以及妖魔皆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后来他被分解:四肢和器官成了神灵和人类,嘴、手臂、大腿和足成了四种种姓的人类……,这是“进化型”神话。

2.梵天创世型。“梵天创世型”神话是指世界是由一个叫“梵天”的人类始祖创造而来的故事。故事一般是这样的:起初,世界一片混沌,只有汪洋大海,在火的热力作用下水中冒出了一个金蛋,蛋壳破裂,从里面诞生了人类的始祖——梵天,他把蛋壳一分为二,上半部分成了天,下半部分成了大地……,这也是典型的“神创型”神话。

三、泰国与印度创世神话类型的比较

对比分析泰国和印度两国创世神话的类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泰国创世神话多为创造型而印度创世神话多为进化型。日本学者大林太良把创世神话分为“创造型”和“进化型”两种。对比两国创世神话的类型,泰国的创世神话对于世界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似乎不太关心,总是一笔略过,更多的是解释人类起源的神话,虽然在天地开辟神话上有“进化型”的痕迹,但更多的是关于人类起源的“创造型”神话。而印度的创世神话则更多的是“进化型”,不论是“原人型”还是“梵天创世型”都是“创造型”神话。

2.印度创世神话比泰国创世神话更加强调人与神的关系。纵观泰国创世神话与人类起源神话,几乎都涉及神与人的关系问题。这是由于傣泰先民认为自己是神的后代,这一点不论从创造人类的是神、凿开葫芦的是神以及下凡食用香土而不能返回天上的也是神都能看出,但侧面也反映出“人神分离”的特征,因为虽然人类是神创造的,但人类被创造之后,开始自己的生活,这就和神的关系不那么大了。

3.泰国与印度创世神话都是“水生型”创世神话。对比两国创世神话可以发现,泰国有“葫芦生人型”神话,世界水灾,葫芦产生,葫芦破裂,人类诞生……,而印度创世神话中也是认为世界起初是一片汪洋,慢慢地在火的作用下产生金蛋,梵天从金蛋中诞生……。可以说两国的创世神话都是“水生型”的创世神话。这是由于就人类的起源问题来看,人类本就多起源于河流附近,而印度与泰国两地人类的起源也与水有密切关系,因此,两国创世神话中具有这样的情节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两国创世神话中都有关于火的情节,泰国创世神话明显受到了印度创世神话的影响,虽然两国处于不同的文化区,先民们的原始信仰与观念有一定差别,但强大的印度文化对泰国的影响却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王增永.神话学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尚会鹏.印度文化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金勇.泰国民间文学[M].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刀承华.泰国民间故事选译[M].民族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李俊(1992-),男,汉族,四川德阳人,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泰国文学。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升旗仪式主持人主持词 下一篇:升旗仪式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