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员的素质

关键词: 图书馆员 馆员 现代化 图书馆

现代化图书馆的内涵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 既要有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和设施, 又要有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馆员作为图书馆的主体, 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力量。馆员综合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图书馆的形象。因此, 要建设现代化图书馆, 就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即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 包涵着诸多的客观标准,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不断学习, 加强自身修养, 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 对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

1.1 图书馆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自有开放的图书馆以来, 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是天经地义的权利,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员的职责。因此, 馆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愿意投身于图书馆的事业中, 并在为图书馆事业的奋斗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敬业精神对于各行各业的人来说, 都是必不可少的。现代图书馆对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文化的繁荣, 具有重大的作用。图书馆员不仅仅是信息处理、再现、分析和组织工作者, 更重要的是教育者和引导者, 是信息导航员, 其所从事的工作是崇高的, 不可替代的。新时代给图书馆员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馆员应充分认识自身职业的价值, 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 任劳任怨, 甘为人梯, 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 又肩负着服务育人的重任。图书馆员应具有爱岗敬业的崇高境界, 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度专一的敬业精神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基础, 图书馆员要把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精神体现在爱馆、爱书、爱读者上。图书馆员劳动的成果, 多半是不能立见功效的, 图书馆隐匿性、利他性、服务性的特点, 要求馆员要静得下心来, 耐得住寂寞和清贫, 甘当园丁, 善做人梯, 通过自己默默无闻的劳动, 为科研服务, 为读者传播知识和提供信息。

图书馆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其他三要素的基石,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才能做到努力钻研专业技术知识, 不断加强自身文化修养, 正确地对待名利得失, 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

图书馆是一个学术性与服务性机构, 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窗口。图书馆员处在读者服务的第一线, 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其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读者服务的质量。因此, 图书馆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 以读者为中心, 主动开展服务, 树立服务第一, 读者至上的观念,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为社会服务, 大力提高服务水平。

1.2 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素质

专业知识是图书馆员提高服务水平, 为广大读者更好服务的首要条件。图书馆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直接影响到工作水平的高低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图书馆学、图书馆管理学、分类学、目录学、读者服务、参考咨询、中西文工具书等基础课程, 图书馆员要为广大读者提供精湛的服务, 就必须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涵养。

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知识是图书馆员的业务工作基本知识, 是馆员为读者服务的根本。馆员应精通图书情报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工作方法与技能。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专业本身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很快的专业, 社会的发展促使目录学、文献学、情报学的内容不断更新和丰富, 分类编目和信息检索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进步, 图书馆员只有不断地学习, 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才能在工作中驾轻就熟。做一名合格的图书馆员, 图书馆专业知识是我们服务读者的基石。不论在任何时候, 都是图书馆员们的必修之课。只有这样, 图书馆员才能对新事物和新思潮有敏锐的感觉, 为读者提供更广泛、专业和深层次的服务, 成为合格的信息导航员。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1.3 图书馆员的文化知识素质

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的积聚地, 要求图书馆员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素质, 也就是文化修养。它主要指的是作为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学历, 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 而且更主要的是具备文化修养和底蕴。从图书馆的服务方面看, 要做一名合格的馆员, 其文化水平越高越好, 掌握外语种类越多越好。图书馆员要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 提高服务层次。图书馆员, 只有具备较好的外语水平, 才能发挥现有外文书刊的作用, 并熟练地在网上检索、搜索、整理、组织国外最新科学技术成果, 快速、准确地将它们转换成为国内读者易于利用的形式及时传播出去。在高速发展的今天, 图书馆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计算机、外语知识教育。2 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 特别是计算机、外语专业人才更为重要。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使它在图书馆间广泛运用。这就要求馆员们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 以便更好的适应这一新环境, 新形势。图书馆服务主要是以计算机为平台的, 馆员与读者交流较大程度上是借助于计算机来实现的。这就要求馆员要系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简单维护与保护以及操作技巧、软件使用的知识等。随着知识经济不断发展, 图书馆员们把图书馆文化知识教育成为一项经常性教育, 不断使本身的文化素质得到逐渐提高, 使图书馆员为读者服务增添了有效能量。

1.4 图书馆员的心理素质

作为图书馆员, 在获取情报信息, 发挥其应有效应的过程当中, 自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因素参与活动, 并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 心理素质在图书馆员素质的构成中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馆员的心理素质包括气质、性格, 理想和情结等个人的心理体现。健康向上的心理体现给读者一种轻松的感受, 并专著于阅读之中, 有利于读者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图书馆员必须具备基本心理素质。

2 图书馆员的现状

目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中除了少数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外, 较多的是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情况而进入图书馆的人员, 如内部部门调整的人员、引进人才的配偶、由于年龄和身体等原因而调动的人员等。总体来说这些人员的社会背景、专业结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知识水平、思想修养等方面相差较多, 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 对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许多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认识不足, 习惯于被动服务模式, 对学术研究不感兴趣, 科研意识淡薄。而图书馆又是建立在网络化、国际化的基础上, 对英语、计算机水平要求较高, 而且需要一定的图书情报知识, 是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学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想做好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工作, 就需要不断提高馆员的素质与能力。

3 图书馆员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3.1 短期学习培训

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 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就某一专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短期系统学习, 学习内容包括信息处理、网络知识、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公共关系学、专业英语、心理学等各个方面, 提升其业务水平。

3.2 在职学习

根据图书馆的现状, 不可能有大量工作人员脱产学习, 所以应该鼓励多种形式的在职学习, 如在职攻读学位、在岗自学等。对非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在职学历教育, 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并获得第二学历;对低学历人员则可送入高校深造, 通过系统学习和技能培养, 为图书馆造就新型管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3.3 外出参观学习

参观学习是一种提升水平、发现差距的最直接的方法。通过有计划、分批、分岗位地组织图书馆人员到相关图书馆进行学习和交流, 才能切实使每位工作人员都有一个比较的标准, 才能开阔眼界, 拓宽思路, 发现外单位的先进经验与做法, 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总之, 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社会,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相对集中的地方。图书馆员工作服务性很强, 要提高服务性工作的质量, 就必须从以上角度培育和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从而使图书馆事业推向前进。

摘要: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社会, 针对目前图书馆人员的状况, 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培养和提高馆员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员,素质

参考文献

[1] 罗传玲.21世纪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图书馆1999 (6) :45-46.

[2] 吕文武.论新机制下高校图书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结构[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2, 20 (1.) :81-83.

[3] 覃凤兰.个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举措[J].情报杂志, 2005, 24 (7) :129-13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安全考试题库判断题 下一篇: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机理及其提升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