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产学合作中的“产”指的是产业界, 具体细化解释就是企业, 而“学”是学术界, 也就是各大教育机构和院校, 所以产学合作也被称为校企合作, 在电子信息专业中, 产学合作能使教学工作的成果得到实际上的展示, 提高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基本素养, 是当前教育界普遍认同的模式之一。
二、产学合作的优势分析
在传统的教育中, 往往只注重了课本知识的传授, 学生对于教师课堂内的教学内容没有实践过程, 难以觉察到自身在学习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导致在考核中的成绩十分不理想, 逐渐失去了专业学习的兴趣, 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而产学合作模式下,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 印证了许多理论知识, 使课堂与实际生活之间完美的进行了结合, 加强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 完善其基本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技巧, 符合我国当前对于高素质人才教育的理念和要求, 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拥有着足够的优势。
三、产学合作在毕业设计与生产实习中的作用研究
在电子信息专业中, 由于接触到的知识与技能都比较抽象, 往往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已经很难了, 许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一知半解, 毕业后到了实际工作岗位上更是难以适应环境, 需要重新学习许多知识。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这一模式就很好的解决了这种现象, 使学生在毕业前就参与到了实际工作中, 取得了很多工作经验和专业技巧, 完善了自身的知识储备, 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便捷。而对于企业来说, 产学合作能为其带来许多先进的思想, 促进企业的技术革新与发展。
在毕业设计中, 产学合作能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更加贴近实际, 其理念也更真实有效, 课题选择不会过于浮躁, 设计方案可行性也能得到良好的保证, 避免一些过于天马行空的理念出现, 导致电子信息的实践作用受到影响。良好的产学合作能够将学生实际所得体现到毕业设计上, 从而让院校内的教师更加立体全面的了解学生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解决思路的提出, 也能够证明学生的实际临场应变能力。产学合作目前发展空间还比较广阔, 需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加强各方面的条件设施, 在企业角度要提供基本的实际工作环境, 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设备与技术。而在学校方面, 如何选择合适的企业去实践,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等问题也是比较棘手的, 可以在这方面多下一些功夫, 同时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 明确产学合作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切实加强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专业技术, 确保院校能够充分发挥出协同育人的实际效果。
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践分析
产学合作的本质是利用市场机制, 推进企业与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的合作创新, 实现互利互惠、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过程, 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要明确高等院校的主导地位, 不论是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内容, 产学合作都是为了学生这个主体而服务的, 所以要注意学生在产学合作中的实际内容, 这样才能使院校在合作中得到真正的收获, 达到协同育人这一目的, 所以高校要将整体项目的目标、方法、进度这些内容掌控在自己手中, 通过对产学合作的细致观察, 总结出相关的经验, 给未来的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除了学校这一主体之外, 企业也要明确自身的核心地位, 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 由企业来实现科技活动与经济活动的有机结合。在合作对象的选择、紧密程度以及利益分配方面占据主动地位, 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既要当生产的主体, 也要当研究的主体, 通过产学合作这一模式加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实现技术创新与利益增长。在产学合作中也要科学合理的设定项目, 项目一定是要在企业基础工作和生产上有所创新, 同时也要满足高校学生的个人实际能力, 确保其能够增长相关的知识, 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市场需求, 保证项目能够拥有实际的作用。
在产学合作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 比如相关法规的欠缺、产学之间的沟通不畅、利益协调与分配等, 这就需要在实际中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的产学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上的引导与推动作用, 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在利益分配、知识产权、税收信贷、职称评定等方面, 结合已经出台的有关政策来制定更加详细的计划与方案, 并详尽的体现在合同上。
同时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产学合作项目管理办法, 尽量减少外界不利因素的干预, 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工程, 加快企业的进步速度, 使企业在产学合作中能够取得实际的利益, 从而积极的参与到这一合作模式中来, 促进我国高校的教学实践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在宏观政策上也要设置专项基金, 使国家对于产学合作的鼓励体现出实际作用, 加强这方面资金的管理, 使资金的申报、使用更加规范合理。
对于电子信息专业来说, 产学合作能够实现与企业的紧密结合, 促进双方共同培养人才交流这一过程, 使专业知识在学生间得到良好的沟通, 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而企业也可以利用学生所学习的高新技术进行内部革新与完善, 提高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 满足利益增长的同时实现健康的发展。
五、结语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不断向前的,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人探索出了新模式, 新方向, 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鲜的理念与指导思想, 在实际应用中,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 科学合理的选择产学合作对象, 保证协同育人的质量, 为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产学合作是基于案例、项目、任务等模式, 从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 展开互动式教学的方法, 为了满足国家目前对于人才的需求, 相关教育机构就必须要在实践中积极的进行探索和思考, 总结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切实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产学合作,毕业设计,生产实习,协同育人
参考文献
[1] 丁鹏.校企合作如何为协同育人搭建新平台[J].教育家, 2016 (33) :40-43.
[2] 于博.产学合作协同育人[N].中国教育报, 2014-10-27 (010) .
[3] 徐冬冬.推进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思索[J].继续教育研究, 2014 (4) :43-44.
相关文章:
艺术品电商现状02-07
坚持国际利益至上02-07
背诵输入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02-07
人命关天安全至上02-07
快乐至上作文02-07
校企合作办学携手育人的实践与思考02-07
家校合作育人02-07
家校合作育人研究02-07
家校沟通 合作育人02-07
家校合作,提高育人效果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