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价值澄清法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运用

关键词: 回放 辅导员 谈话 老师

1 案例回放

小莫同学是2008级某班新生, 找到辅导员老师想申请办理“绿色通道”入学, 但其无法出具任何家庭困难证明。辅导员老师与其进行了谈话, 以下是谈话内容的简单概述:辅导员:你从何处得到办理“绿色通道”入学的想法?办理“绿色通道”入学必须要按照规定出具有效证明, 如果你的申请没有被批准, 你会怎么想?

小莫:如果我的申请没有被批准, 我可能会选择退学了。

辅导员:退学?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能上大学多么不容易, 如果你家庭经济确实困难, 我们可以先为你办理“绿色通道”入学, 然后你及时把证明手续补齐。

小莫:老师, 我一直在犹豫来不来上学, 我不喜欢这个学校和专业, 高考考差了, 没有考上本科院校, 我觉得在家人和朋友面前很不好意思。我的学费还没有交, 我家里经济情况确实存在困难, 另外, 我担心交了学费, 万一我想退学了, 到时拿不回来怎么办。

辅导员:请你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你选择了退学, 对你而言将意味着什么?

小莫沉默。

辅导员:你是否已非常充分地考虑了这个问题吗?你考虑过自己也许会渐渐喜欢上所学专业的可能吗?你现在对你的专业了解吗?你的目标是想读什么专业?

小莫:老师, 我对专业不太了解, 但是, 我就是不喜欢这个专业, 我觉得这个专业没有前途。

辅导员:大学里设置的每一个专业都是有依据的, 现在社会上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 往往就业方向不一定对口。

小莫:我想先了解我的专业。

辅导员:你觉得了解专业对于你达到这个目标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重要?

······

在谈话过程中, 笔者借鉴了价值澄清法, 了解到小莫想办理“绿色通道入学”的主要原因, 了解了其对学习目的、人生价值的想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谈话, 小莫打消了马上退学的想法, 主动了解专业知识, 了解学习的价值, 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 进一步培养了小莫的评价与批判性思考能力。

2 新生入学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刚刚跨入大学校门并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时期的大一新生给予及时而科学的指导, 使新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 开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

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应该要注重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在采用集体教育、个别谈话教育等方法进行新生入学教育, 帮助新生认识自己, 认清形势, 确立人生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集体教育的形式主要是班会、报告会、课外活动等, 个别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个别谈心、个别辅导和个别帮助。特别是个别谈心要注意方式、方法, 要针对所发生的不同事件和不同新生的个性特点, 选择好谈话的地点和谈话的语言技巧, 以便使谈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新生轻松地谈话, 新生会感到对他 (她) 的关心和重视, 会促使他 (她) 产生新环境中争取新表现的强烈愿望, 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

3 价值澄清法的内容和优势

价值澄清法是西方德育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 于20世纪60代形成为对西方道德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学派。价值澄清法以其显著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首先在西方被学校和教师广泛接受。价值澄清法在哲学上接受了存在主义的伦理学的观点, 在心理学上吸收了人本主义的思想, 在教育上则受杜威经验论教育哲学的影响。它以反对只注重灌输和规训的传统道德教育方法为前提, 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重新确立了学校价值教育的基础和原则。它强调道德或价值不是靠教导获得, 而是经过个体自由选择, 内省和行动澄清出来, 教师不能直接教给学生现成的道德观念与标准, 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评价与批判性思考能力, 提高学生自己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形成适合于本人的价值观体系[1]。

价值澄清法的代表人物之一拉斯等人经过研究, 认为价值的澄清过程有选择、珍视和行动三个阶段, 整个价值获得的过程就是个体对选择的行为思考、评估, 最后通过行为检验并形成一定的生活方式的过程。这三阶段分为以下七个步骤: (1) 选择。 (1) 完全自由地选择; (2) 在尽可能的选择中做出选择; (3) 对每一个选择的结果审慎地思考后进行选择。 (2) 赞赏。 (1) 喜爱和珍视自己的选择并为这一选择感到满足; (2) 乐于向别人公开自己的选择。 (3) 行动。 (1) 按做出的选择行动; (2) 重复这种选择并使之成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只有这7个步骤完全被经历之后, 才算真正澄清并获得了个人的价值。教师主要采取与学生个别交谈、对话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价值澄清过程每一个阶段的实践。在运用价值澄清法时, 教师应注意学生在思想、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及时引导他们进行价值思考和评价, 要避免道德说教, 要启发学生就价值问题进行充分思考, 训练其评价能力。价值澄清的方法与策略在实际应用中产生良好的效果, 使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趋于一致, 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别人的能力, 提高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沟通和团体协商的能力, 对提高人们的自信心、形成自我概念有积极影响[2]。

4 价值澄清法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运用

新生对大学学习环境、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专业认识等方面认识不清, 在大学奋斗目标, 人生目标, 人生价值问题上往往会面临迷茫和选择, 因此,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合理地运用价值澄清法, 具有借鉴意义。在采用集体教育、个别谈话教育等方法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可以根据拉斯等人价值澄清过程的七个步骤, 设计一系列针对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澄清应答题。

4.1 完全自由地选择

(1) 你从何处得到想报考我们学校 (院) 的想法?

(2) 你想报读 (某某) 专业的这种想法有多长时间了?你为此曾作出哪些努力?

(3) 如果你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会有其他人说些什么, 特别是你的家人和同学?

(4) 你的这些关于本专业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你还需要对专业概况、教学计划及学科发展的现状作进一步了解吗?

4.2 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自由选择

(1) 在制定这个大学生活的规划之前你还考虑些什么问题呢?

(2) 在参加哪个社团这个问题上很难做出决定吗?靠什么做出此决定?谁帮助过你?你还需要得到更多的帮助吗?

(3) 你考虑过转专业的可能吗?

(4) 你觉得现在对大学生活熟悉吗?

4.3 考虑结果后的选择

(1) 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对你而言将意味着什么?

(2) 你是否非常充分地考虑了参加社会实践这个问题吗?你准备怎样为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而努力?

(3) 你的意思是…… (曲解愿意看看学生是否会纠正)

(4) 你在选择中包含了哪些假设?让我们来看一看……

4.4 珍视和珍惜作出的选择

(1) 你喜欢在入学时为自己确定大学奋斗目标这样的想法吗?

(2) 你持这种对大学生的爱情和友情的想法已有多久?

(3) 制定大学规划对于你达到什么目标有好处?为什么重要?

(4) 据你观察, 同学中有多少人与你有同样的想法 (如尽早为自己确定大学奋斗目标) ?

4.5 公开认可自己所作的选择

(1) 你有没有将你的大学规划告诉班上的同学?

(2) 你说你认为…… (复述某一想法)

(3) 你的意思是说你认为…… (复述某一想法)

(4) 假如你 (某方面) 作出了优秀成绩受到了表彰, 要求你向同学们介绍经验和感受, 你愿意吗?

4.6 根据所作的选择去行动

(1) 你的努力我体会到了, 假如你制定的奋斗目标无法一一实现, 你有什么想做的吗?

(2) 为了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改进学习方法, 你第一步怎样做?第二步呢?

(3) 你会努力多少年将你的职业生涯规划付诸实现?

(4) 有没有什么团体努力的目标与你一致?你会加入它?

4.7 重复这种行动并使之成为个人的生活方式

(1) 你是否有过要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大学生的想法?

(2) 你已经为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做了些什么?你是否经常这样做?

(3) 你打算怎样为实现自身的奋斗目标多做些?

澄清应答是在交谈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而不是机械地运用。因为澄清应答法的目的并非要改变行为, 而只是要造成一种谈话的气氛;并不试图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也不暗示学生迎合谈话人的想法回答问题, 因此澄清应答法没有固定的答案模式[2]。谈话人从中可以帮助新生澄清大学学习的价值, 引导新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这样的谈话与问答, 能够较全面地考察新生对学习目的、人生价值的想法, 对新生是否适应大学生活有个较全面的了解, 即使个别学生隐瞒了观点, 也会对学生的思想有所触动, 强化新生对专业学习的了解, 坚定新生的理想信念, 同时也可以通过谈话明确新时代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 使新生能找到自身存在的差距, 发现努力的方向。

摘要: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新环境有多方面的不适应, 新生入学教育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价值澄清法是西方道德教育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设计新生入学教育的谈话内容, 有助于教师考察学生对学习目的、人生价值等的想法, 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知识学习、成才报国等一系列问题的价值评价, 有利于新生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价值澄清法

参考文献

[1] 易莉.赵磊.冲突与交融—西方德育“价值澄清法”之借鉴[J].思想教育研究, 2004 (3) .

[2] 王秀勇.价值澄清法在学生入党谈话中的运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10) :140~14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内容分发网络CDN技术及市场应用分析 下一篇:“破窗理论”与“护花原理”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