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莫扎特音乐在音乐疗法中的特殊效应

关键词: 音乐疗法 治疗师 治疗 音乐

音乐疗法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 作为治疗的动力来帮助患者达到健康的目的。因为音乐具有生理、治疗、感情、道德认识、集中注意力、记忆、智力、植物、动物等九大效应, 所以音乐疗法是在音乐的影响下, 以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莫扎特音乐的风格明朗、乐观、旋律优美, 音乐细腻、华贵、典雅。

1 音乐疗法的概念与现状

1.1 音乐疗法概述

音乐疗法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的。一方面, 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 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 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 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 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另一方面, 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 提高应激能力。

1.2 音乐疗法的应用现状

自上世纪40年代起, 欧美的一些大学开始率先开设音乐治疗课程, 从此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在西方国家迅速地推广。近代音乐治疗学的兴起, 使音乐在生理、心理方面所起到的治疗功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从目前音乐疗法在国内的临床研究来看, 音乐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神经症、抑郁症以及自闭症、精神创伤、儿童智力障碍等有显著与确切的疗效。同时, 音乐疗法也应用于一般人群的心理辅导中, 消除人们的心理障碍, 减轻压力和情绪调节等。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 在临床上可分为单纯音乐疗法、音乐电疗法、音乐电针疗法。

音乐电疗法是患者接受音乐治疗的同时, 还接受音乐电流治疗, 电流与音乐是同步的。音乐电针疗法是音乐疗法与针刺疗法相结合。在进行音乐电针治疗时, 病人一边用耳朵听音乐, 一边进行音乐电针治疗。主要用于神经痛、肌肉萎缩等疾患及电针麻醉。

音乐疗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中也有应用。众所周之,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受焦虑和抑郁等不好的情绪、工作紧张和家庭环境不良等影响。“心理应激理论表明, 生活事件的发生引发负性情绪, 个性中的高精神质和高神经质使负性情绪反应更强烈, 持续时间更长久。进而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异常反应, 影响胃粘膜的营养、胃肠蠕动。”[3]

2 莫扎特音乐优越性

在音乐疗法中, 许多音乐都被认为具有治疗效果。不过, 莫扎特音乐的特点和治疗效果有独特的优越性, 这都跟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和他一生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莫扎特的许多作品是在苦涩的逆境中完成的, 但总体风格却是明朗乐观、积极欢快的。在这样悲惨的生活中, 莫扎特还是终生不断地创作。贫穷、疾病、妒忌, 日常生活中一切琐琐碎碎的困扰都不能使他消沉乐天的心情一丝一毫都没受到损害。他自己得不到抚慰, 却永远在抚慰别人, 但最欣慰的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幸福, 能在精神上创造出来, 甚至可以说他先天就获得了这种幸福。所以他反复不已地用音乐传达给我们快乐和幸福。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 听他的音乐能使人放松、心情愉快, 人们往往更喜欢听莫扎特的音乐, 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3 莫扎特音乐的特殊效应

“莫扎特效应是法国心理医生拖麦提编撰出来的一个术语。他认为, 在各种形式的乐曲中, 莫扎特的音乐对人体有很强的治疗效果。”[7]在很多人眼中, 莫扎特不仅是一位音乐神童, 还变成了一个音乐治疗专家。

说到”莫扎特效应”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品《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k.448) 》, 关于K 4 4 8的故事, 有许多传奇的经历, 首先它是莫扎特效应的代表作品之一。国外的评论为“神乎其神的莫扎特效应”。

3.1 莫扎特音乐对成年人的特殊效应

(1) “莫扎特效应”这一说法最早为公众所熟悉是在1993年。当时弗朗西斯·劳谢尔博士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36名心理学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测试。在聆听了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 (K448) 》后, 所有接受测试的学生的IQ测试成绩普遍提高了8到9分。虽然这种提高只是暂时性的、只在听完乐曲后的10到15分钟内有效, 劳谢尔博士和她的同事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IQ成绩的提高正是莫扎特音乐所具有的某些特殊作用的一个表现。传媒界随即把这一发现冠名为‘莫扎特让你更聪明’。这一消息公布后的第二天, 美国各地的音像店里挤满了满怀期待的顾客, 他们把货架上的莫扎特作品一抢而空。”[8]

(2) 把莫扎特的音乐也被应用到癫痫病的治疗中, 科学家再次选用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 (K448) 》。结果参加实验的癫痫病患者脑部的典型癫痫病活动症状大多都得到了控制。利用计算机对数位作曲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后, 发现了莫扎特与巴赫音乐的共同点:它们的“旋律周期”都较长, 即:同一作品中旋律有规律地重复, 但重复的间隔较长。对空间判断思维或癫痫病无效的音乐则不具备这些特点。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音乐对健康的益处不只体现在莫扎特的音乐上。不管对“莫扎特效应”的证实现在还需要多少实验证据, 进一步研究音乐与人体身心健康的联系都是必要的。

3.2 莫扎特音乐对婴幼儿的特殊效应

在美国的临床一项研究中发现, 聆听莫扎特的音乐对治疗儿童多动症也有帮助。生活在伦敦的杰姬·欣德利也非常相信莫扎特音乐的特殊效应, 认为自己6岁的儿子劳伦斯从中获益良多。“欣德利说:劳伦斯从小就发育迟缓, 并有多动症和语言障碍, 当别人和他说话时, 劳伦斯要一声不吭地想上半个小时才会作出回答。用莫扎特的音乐进行了几个疗程的治疗后, 欣德利说:他现在很喜欢说话, 对别人的问题也能立即作出回答, 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大为提高, 社交技巧也有较大改善, 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8]

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莫扎特的音乐不光只是在成年人, 儿童、动物、植物这些方面有如此神奇的效应, 但在某些方面可能还没有被我们发现。所以在不久的将来, 对于音乐的特殊作用, 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摘要:自上世纪40年代, 音乐疗法的兴起, 至今音乐疗法已经很广泛的作为一种医疗手段被大家使用和认可。莫扎特的音乐是音乐疗法中的首选音乐, 他的音乐之所以能给大家带来诸多的特殊效应。

关键词:音乐疗法,莫扎特音乐,特殊效应

参考文献

[1] 高钒.听音乐会变聪明“莫扎特效应”遭质疑[N].新华每日电讯, 2007-3.

[2] 万红.音乐疗法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 2004, 18 (10) .

[3] 覃江, 张法灿.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04, 10 (1) .

[4] 郝琦, 麦清.莫扎特与音乐疗法[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 4.

[5] 佚名.听莫扎特乐曲可提高智商[J].健康必读, 2001 (5) .

[6] 章益.心理学的回顾与前瞻——读西方心理学史随感[J].心理学探新, 1981 (1) .

[7] 张田勘.莫扎特与婴幼儿[J].发明与创新 (学生版) , 2005, 1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莫扎特风格的诠释 下一篇:莫扎特钢琴作品演奏风格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