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南石林的导游词(精选6篇)
篇1:路南石林的导游词
路南石林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云南旅游观光,我是大家的导游员小贾,非常高兴与您相约于此,希望我们能有一个愉快的旅程。今天呢我们将要游览的景点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和“阿诗玛故乡”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路南石林。
石林,位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在1500米——1900米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上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与北京故宫、西安秦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是我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石林因其象生石之多,景观价值之高,世所罕见,所以在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2007年(8月7日),石林再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云南省继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的第三个世界遗产。
全区可分为八个旅游片区:石林景区、乃古石林(黑松岩)景区、芝云洞、长湖、飞龙瀑(大叠水)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月湖、奇风洞,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气势大度恢弘,山光水色应有尽有、各具特色。
而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李子箐(qing)石林,它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积约1200亩。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外石林和李子园等几部分组成,是石林景区内单体最大、最集中、最美的一处。相传有人在傍晚看见石崖上有李子树,结着又红又大的果实。第二天来摘时,却找不到李子树的踪迹,李子箐石林由此得名。
各位游客,说话间我们来到了大石林景区。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见识下石林的风采吧。大家请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著名的“石林湖”了。它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建议而建的。总理来石林游览时看到这里的洼地里只有很少的水,再看看石林的景观,就说“有山要有水,有水就不枯燥了!”听了总理建议,人们就建成了今天的石林湖。我们接着往里走。各位现在有个很严重的事我必须要和大家说一下,大家请往上看,在两峰之间夹有一块摇摇欲坠的巨石,所以为了大家的安全在通过的时候各位一定要轻手轻脚,屏住呼吸。好了,过了那惊险的一刻大家现在可以把自己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放下来了。其实啊刚才小贾和大家开了个玩笑,这块巨石在这里生活已经三百多万年了,经历了无数次地震的考验,是不会掉下来的,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通过。
走了一路我想有朋友会问“阿诗玛在哪儿呢?”大家别急,阿诗玛就藏在这茫茫“林”海中,我们现在呢就和她玩个捉迷藏。小石林位于大石林东北部,如果把大石林比作阿黑哥,那小石林就是阿诗玛了。而我们要寻找的阿诗玛就立于小石林中的玉鸟池畔。绕过草坪,沿夹道穿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玉鸟池了,各位我们正前方这尊天公传神杰作,她就是撒尼人心中的好女儿——阿诗玛。好了各位,接下来呢大家可以和阿诗玛拍照留念,咱们休息片刻后继续游玩,谢谢大家!
篇2:路南石林的导游词
路南石林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平时我们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都是在溶洞里面看的,而路南石林则是在地面上的,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分为大石林和小石林两个景区,其中小石林里面有路南彝族撒尼姑娘阿诗玛的化身。说道阿诗玛,就不得不提起阿诗玛的情人——阿黑哥了。路南彝族这一带都流传着阿诗玛与阿黑哥的爱情传说。传说中的阿诗玛也正是化作一块石头,屹立在小石林中。
我们先参观的是大石林,大石林就像一个大迷宫一样,也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凡是陌生的自己一个人进去就(肯定走不出来)很难走出来,就连走过一两次的人也不一定能很容易地走出大石林。不过我们的导游已经走过无数次了,走大石林像走直路一样轻松。大石林里面最奇特有三处,第一处是二叠纪海洋生物的化石,这块化石很小,因为成天有人去触摸,化石的下半部分已经被损坏了,只剩下上半部分。第二处是天然形成的一张石床,传说张果老成仙之前曾在这张石床上休息,现在坐上去一秒,能走财运,坐两秒,能走官运,坐三秒,能走桃花运,坐四秒,就走狗死运。第三处其实就是一丁点石头,看起来没有什么大不了,可它却是整个石林里唯一能敲出声音来的石头。
到了那里,许多石柱尽收眼底。这些石头有的是青色、有的是灰色,甚至还有红色,走近一看,这些石柱直冲云霄。这些石柱奇形怪状,有的像火箭,有的像金字塔,还有的像糖葫芦。在那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阿诗玛,阿诗玛是一个人形石柱。传说阿诗玛是一位名族姑娘,传说有一个坏人想用水淹没她的家园,她为了保护家园牺牲。她的灵魂寄生在这个石头里,所以石柱叫阿诗玛,这时我扔了一个垃圾,突然阿诗玛好像对我说:“不要乱扔垃圾,不然会被雷击的。”我被吓得闻风丧胆,马上捡起垃圾扔向垃圾筒。
篇3:石林旅游发展的思考
一、景区特色及发展优势
(一)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作为自然界的奇迹之一,“喀斯特地貌”以其险、秀、美、奇等特点素来颇受地质学家和旅游者的喜爱,“喀斯特地貌”不仅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更是时间的见证者和地质地貌变化独特的产物,因此,近年来,“喀斯特地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了游人争相参观的景点。
我国的“喀斯特地貌”分布虽然十分广泛,但因其气候和地质不同,所形成的自然景观也大不相同。在这其中,我国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石林县因为气候较湿润、降水较丰沛、流水作用显著,并且地表层存在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因此形成了许多奇特、险峻的自然景观。顾名思义,云南石林就是“以石为林”,它不仅分布有石牙、峰丛、溶丘等,还分布有大量的溶蚀湖、瀑布、地下河等,可谓是“喀斯特地貌”的集大成者,享有“世界喀斯特精华”的美誉。这不仅是石林景区的特色景点,同时也为景区的深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自然基础,只有以“喀斯特地貌”为依托,石林才能更好的实现从观光型旅游模式向复合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石林县不仅拥有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而且还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次在全国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比如民族长诗《阿诗玛》的改编和相关影视作品的上映,民族歌曲《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彝族的火把节等都使得石林县的民族特色多次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旅游的角度来看,如此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不仅是吸引游客停留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旅游模式转型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除了观光风景之外,文化氛围的体验和追求也是旅游的一个预期目标之一,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现代旅游模式更加趋向于对于知识和文化的追求,因此,要想大力发展旅游业,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就必须抓住这一契机,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景区文化,使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之余也能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有所收获,提高景区知名度和游览频次。
(三)区位优势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不管是发展经济还是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交通便利程度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从其区位来看,石林县位于云南省的东部,毗邻多个县市自治区,是云南东南部多个县市进入昆明的必经通道,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公路、铁路、高速铁路、旅游专线等交通网络逐渐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游客的出行,与此同时,也为景区的人流涌入奠定了交通基础。
二、旅游转型具体措施
(一)旅游业与特色农业相结合
除了旅游业之外,农业也是石林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地的农业人口数量和土地分布情况决定了农业在产业发展中的比重,因此要探究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模式,农业是避不开的重点。况且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旅游观念和度假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农家乐”的盛行就是很好的例子,旅游业正在朝着自然、休闲的方向发展。在出游时,人们渴望接近大自然,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体验农家种植、采摘的乐趣和天然无污染的农家美味。面对这一现状,石林县就该迎风而上,紧紧抓住时代潮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真正的“留住客人”,吃、住、玩、乐,做好旅游产业的一条龙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推动景区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旅游与农业的双赢模式,做到“施惠于游客,收益于农民”,此外还可以大力发展相关的刺绣等手工业,让旅游富有特色,让游客流连忘返,以达到留客与发展的双向目的。
(二)特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在,也是游客所追寻的目的。因此大力发展景区文化,营造文化氛围,实现景点与文化的双结合,是旅游转型的有效方式。从石林县的具体情况来看,石林不仅是旅游大县,与此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特色县,石林县向来享有“阿诗玛的故乡”的称号,以此为旗号大力弘扬阿诗玛文化,让人们对当地文化产生向往,形成文化效应,与此同时,民族特色歌舞也有待进一步被挖掘,在观赏自然景观的同时,可以增加相关文化体验项目,加深游客印象,增加游客的逗留时长。此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可以将当地民族文化系统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民俗文化,以形成文化产业链,增加文化产业的附加值。
(三)突出自然景观特色
对于石林县的旅游景点,自然、壮观、怡人可谓是其中的特色,因此在实现产业转型时,可以重点突出当地天然无污染的景观环境和自然地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染也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因此出游时人们倾向于选择宜居、清新、自然的旅游环境,而石林完全具备了以上条件,因此对此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石林的旅游影响,从根本上提升旅游内在价值。此外,在进行旅游宣传时,也要多借助网络这一新型营销模式,紧跟时代潮流,抓住自驾游这一旅游发展趋势,完善当地产业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新基础生活设施,让游客有世外桃源的惊喜感和家的自由感,增加景观的参观频率。
篇4:石林美景导游歌
当我们精神抖擞地走进石林,一个变幻无穷、千奇百怪的石头世界便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大小小的石头,鳞次栉比,一石一景,景景相扣。争奇斗艳,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那多彩多姿的石头,以云南特有的红土壤作底衬,绿树翠竹夹杂其间,怪枝老藤攀于其上,绘出了一幅幅天然古朴的风景画。
这一切,在导游,卜姐的点化下,立刻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或物,变成了一个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传奇故事。
两位导游是当地的撒尼族少女。一身特有的民族服装,热情大方,质朴纯厚。那一脸的笑,满身的稚气,使人想起《聊斋》里那个天真无邪笑声朗朗的“婴宁”来。在她们的带领下,我们且行且住,边走边看,对这奇异的迷宫,石头的海洋,由纷繁而条理,由薄发而积厚,渐渐形成了一个总体的印象。
眼睛顺着导游的指点,耳里听着导游的描绘。一个“申着宝宝回娘家”的盛装少妇,立即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妈妈右手牵着可爱的宝宝,步履轻盈,我们越看越逼真,越看越传神,甚至看到了那位年青妈妈长裙的飘动;在导游小姐:“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背着一个胖娃娃……”的歌舞中,我们的眼前浮现出了更多的少妇回娘家的形象。
我们正沉浸在美好的暇想里,前面又传来了导游小姐清脆的歌声:“马铃儿响来玉鸟唱,我和阿诗玛回家乡……”阿诗玛在优美的旋律中复活了。她亭亭玉立,踮起脚尖,正在翘首遥望。她那飘动的头发,优美的身姿,还有那因长久地遥望而凄楚地颤动着的眉毛……栩栩如生。导游小姐含着深厚的感情,讲述了她们撒尼族的灵魂——阿诗玛,反对强暴,追求自由,与相爱的恋人阿罴永别的故事,讲得情真意切,讲得热泪滚滚。
听着导游小姐一个画面连着一个画面,一个故事连着一个故事的连歌带舞的解说,我们深深地陶醉了。忘却了旅途的风尘,忘却了攀登的劳累,忘却了世态的炎凉,忘却了人生的坎坷。
篇5: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导游词精选
云南昆明路南石林风景名胜区,有奇石组成的石头森林,梦幻般的溶洞,秀丽的高原淡水湖泊,飞流奔腾雄伟壮观的瀑布。大自然最美丽动人的景色,都集中在35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里,与居住在这里的彝族风情相辉映,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石林风光,观赏角度不同,景物展现的就不同。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石林景观的真实写照。登高远望,扩大视野,石林就像一片刚出土的幼苗。绿树红亭把灰黑色的石林,点缀得十分秀美。远观石林没有遮挡,石林又像层层叠起的积木,疏密有致。
游人感叹到:这是电影里见过的龙宫!这像大海的海底世界!这就是真实的海底。站在高处看瀑布、气势磅礴的大叠水瀑布隐藏在万绿丛中,在脚下翻腾跳跃,响声如雷灌顶,水花纷飞如扬花吐絮。 从高处往下行,有要去海底观龙宫的喜悦油然而生。
篇6:云南石林的导游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云南石林的导游词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云南石林的导游词1云南石林(路南石林)位于中国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1982年11月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时法定名称为“路南石林风景名胜区”。唯路南彝族自治县已于1998年10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因此现在“路南石林”名称多已不用,是否获国务院批准则不得而知。
2001年3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石林建立“云南石林岩溶峰林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石林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6月27日,石林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喀斯特的精华”。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景观,以形成历史久远、类型齐全、规模宏大、发育完整,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在世界地学界享有盛誉。石林形成于2。7亿年前,发育经漫长地质演化和复杂的古地理环境变迁才形成了现今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它涵盖了地球上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分布世界各地的石林仿佛汇集于此,有马来西亚的石林、美洲的石林、非洲的石林;在相差不到500米的高差上有着最丰富的类型:石牙、峰丛、溶丘、溶洞、溶蚀湖、瀑布、地下河,错落有致,洋洋洒洒,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生态系统和最丰富的.立体全景图。
景区范围广袤,气势大度恢弘,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保护区为350平方公里,山光水色应有尽有、各具特色。按景观空间分布及景观特点,全区可分为八个旅游片区:石林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景区、芝云洞、长湖、飞龙瀑(大叠水)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月湖、奇风洞,其中开发为游览区的是:石林风景区(中心景区)、黑松岩风景区、飞龙瀑风景区、长湖风景区。以石林景区最有代表性,为核心区,景点百余,“石林胜境”、“千钧一发”、“凤凰梳翅”、“阿诗玛”等等游人熟知的景点多集中于此。进入景区,仿佛步入时间的隧道,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禁令人叹为观止。悠游海底迷宫,峭壁万仞、石峰嶙峋,像千军万马,又似古堡幽城,如飞禽走兽,又像人间万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构成一幅神韵流动、蔚为壮观的天然画卷。
除此之外,景区内尚有众多神奇的外围景观和储备景区有待逐步开发,展现于世人。
“中国阿诗玛的故乡”。石林的魅力不仅仅在自然景观,还在于独具特色的石林撒尼土著风情。在丛丛石峰和漫无边际的红土地上,石林拥有极其丰富宝贵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及人文的璀璨光芒。
云南石林的导游词2各位游客大家好。
石林位于昆明市东,是世界罕风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在路南广达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百亩不等。只见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峥嵘,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李子箐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积约1200亩。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区内单体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石林四周的彝、汉等各族群众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石林欢庆佳节。人们在白天举行摔跤、爬杆、斗牛等比赛活动,夜晚则燃起熊熊篝火,耍龙、舞狮、表演民族歌舞。阿细跳月、大三弦舞则是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
外石林
外石林主要指位于大小石林之外的周围风景区。这片风景区方圆数十里。在野岭荒山,鲜花绿树丛中,又有许多奇峰怪石点缀其间。这些异石个体庞大,形象生动,加上周围环境生机勃勃,视野也较为开阔,游览又别有一种情趣和感受。
乃古石林
乃古石林位于“石林”以北13公里处,也叫新石林或摩寨石林,占地5000多亩,新辟游路6公里多。与“石林”相比,这里又是另外一种特色和风格。
进入乃古石林,只见黑森森的一片怪石如大海怒涛冲天而起,气势磅礴,又像壁垒森严的古代战场,令人思绪万千。景区内还有神奇瑰丽的地下溶洞,人们称之为地下天宫或水晶宫,属地下岩溶地貌。
大叠水瀑布
大叠水瀑布位于路南县城西南20公里,有公路相通至叠水电站,舍车步行二三公里便可到达。瀑布的水源系南盘江的支流巴江,落差88米,最大流量达150立方米/秒。洪水季节,只见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声震山野,数里之外可闻其声。干旱季节,飞瀑则分两股下泻,有如银链垂空,纤秀柔美。
长湖
长湖位于路南县城东15公里的维则村旁,系岩溶湖泊。湖长3公里,宽仅300米,故名。湖中有蓬莱岛,湖底布满参差错落的石笋、石柱。长湖深藏在圭山的怀抱里,故又称“藏湖”。
芝云洞
芝云洞位于石林之西北约5公里处,又叫紫云洞,由大,小芝云洞,大乾洞、猪耳朵洞组成,总面积约2.55平方公里,它是岩溶地貌的地下奇观之一。
奇风洞
奇风洞位于李子箐石林东北5公里处。它由间歇喷风洞、虹吸泉和暗河三部分组成。每年8至于11月,会时有大风从大小数十厘米的喷风洞出,安静的大地顿时呼呼儿响,尘土飞扬,并伴有隆隆的流水声。2、3分钟后,一切复原,数分钟后又再次喷风。雨季间隔15至30分钟喷一次风,旱季约隔一小时。
相关文章:
朱自清散文《春》美文赏析02-20
我们成功了课文教学反思02-20
我们的距离优秀散文02-20
我们成功了教学方案设计02-20
我们怎么看待成功和失败02-20
创协主持人选拔赛策划书02-20
街道办事处实习总结02-20
街道办事处工作安排02-20
街道办事处工作报告02-20
街道办事处主任总结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