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叙事做教师的幸福
教育叙事——做幸福的教师
一位老教师在退休前这样对我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
光荣?幸福?我细细咀嚼,不禁有些懵懂。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想,它还是给了我们一些东西的。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一名孩子王,往往都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 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我又因为什么幸福?你们呢?有没有一个可以不加思索就说出来的答案呢?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魂的问答。于是,我问我自己:你因为爱人而幸福过吗? 你因为被爱而幸福过吗? 工作累了,父母来电话,朋友来短信,如果不是做老师,这也许就是我的幸福的全部。可教师这份职业,让我获得了额外的关爱,它丰富了我的人生,我幸福的内涵。
试想一下,有什么能比从事教育事业所收获的精神财富更多呢?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样的情景:课堂上,看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你能三心二意吗?课外,一个个学生围着你,用崇拜的眼神期待着你,你能不热血澎湃吗?节日来临,一张张饱蘸着学生敬意的贺卡飞向你的时候,你能不激动吗?夜深人静,就着一盏孤灯,品读着一封封信件的时候,你能不感到幸福吗?这一幕幕,只有为人师者,才能亲身经历;也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坚定你的选择。
以前也许我们总是很担心:与一群活蹦乱跳的顽皮猴打交道,我们的付出他们能读懂多少?恐怕过了今天也就忘记了吧!朋友们,我想请您听听我做班主任短短一年来的感触:一位学生在作文“老师,我想告诉您一件事”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老师,我要谢谢您,时间过去了一年,您老了一岁,我们耗了您一年的青春和经历,您天天为我们操碎了心,看我们比看自己的小孩还重,起早贪黑的,我们真的十分感谢您,您辛苦啦!”。看着学生真诚的话语,瞬间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是幸福的。有一次,我的咽喉炎又犯了,嗓子嘶哑充血,当我艰难地吐出第一个音时,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我们知道你喉咙不好,你不要讲了,你布置点作业给我们吧。我们会管住自己的。”“对,老师你别担心,我中午带药给你吃。”„„中午,不知什么时候,我的桌上摆满了“西瓜霜”“金嗓子”,还有一根金灿灿的大香蕉。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忽然想起了《冰激凌的眼泪》中蕴含的故事:那是一位支援西部的年轻教师,他步行四十里山路为的只是给全班每一个孩子买一支冰激凌。孩子们在作文中这样写到:我们的老师是个好人,他很爱我们,给我们每人买了一个冰激凌。我们从来没吃过冰激凌,真好吃。大家很感动,都流泪了。冰激凌也很感动,流着白色的泪。是啊,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工作六年来我教过很多个班,大约也有两三百人,甚至有很多我都叫不上来名,。假定其中有一半是爱我的,那么在亲人朋友之外,我的人生额外的收获了一百多份关爱。收获别人的关爱,这是一笔旷世的财富啊!
听了上述的感触和故事, 你是否还有疑惑呢?你因为付出而幸福过吗?你因为失去而幸福过吗?
我们身边的许多年轻朋友,崇尚前卫的生活,酒吧歌厅是他们热衷的场所。洋房洋车是他们今生的最大追求。可是,他们怎能体会到我们平凡、忙碌背后的幸福呢?
在座的各位朋友,每天早上看见你们自信的笑容,从容的脚步,我想,你们一定已找到幸福的所在。而我,仍像一只小鸟,有时低落有时高翔,那是我还在寻找:找寻那隐藏已久的幸福的种子,它将成为你我源源不断的能量。
最后我要提醒你:那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影,将不再是老师唯一的形象;那那一盏清灯,伏案深夜,将不再是老师单调
的写照。我们应该长久地拥有年轻的光芒,青春的朝气;我们应当骄傲地招展博大的关爱,美丽的心灵;我们当以全新的教师形象汇聚成一幕崭新的特写: 一名忠诚的教师,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2016年6月24日
第二篇:教育叙事:做一个积极幸福的教师
“当阳光照进心灵,黑暗自然消失”,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只有自身充满阳光,才能让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灵,所以,请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幸福教师吧!
积极幸福的人不是没有问题,而是能够恰到好处地应对问题,并建设性地去解决问题。面对6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300多个拥有不同性格不同习惯的独立个体,怎么会没有问题呢?但面对问题,我从来不是消极地抱怨和逃避,而是想办法去解决,因为我知道,我必须要给学生起积极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才能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所以我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下原则:
一、尊重每一个学生,把每个学生都作为有个性、有人格、有希望的人予以关心,把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看作是有意义的,值得重视的事情予以注意。
三、信任,用言语和行为对他们进行积极的期待,给于正确的指导,培养良好的习惯。
真实案列
六年级一班的何同学,从五年级我接他们班的英语教学开始,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是因为她的优秀,而是因为她的“懒惰”,第一次布置的英语作业她就没有完成,和几个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在一起她特别的显眼,因为只有她一个女同学。我问了她原因,她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清楚,但我说“老师相信你,下次不会再这样了。”她也没有给我明确表态,低着头就走了。上课精力也不是很集中,有时看到她课堂走神了,就提醒她,引起她的注意。但整个五年级,她的状态始终不是很好,依然经常不做作业,上课走神,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她的教育,我相信,总有一天,我的话会触及她的心灵,唤醒她内心那个积极的“小天使”。我期待着……
终于,这一天来了,记得那节课是上午第一节课,刘老师外出学习,我就去代课,那天孩子们的状态特别不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知道班主任刘老师外出学习,所以很放松,还是因为什么原因,反正那节课学生的状态懒散,我本来是精心备课,满怀热情的去上课,结果他们的状态就像一盆冷水从头淋到脚,我停顿了一分钟,把英语课堂变成了德育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仅是给他们传授知识,情感的教育有时更重要,我和他们谈心,分析他们的状态,站在他们的角度看课堂,看问题。他们听得很认真……
第二天在英语作业本中夹着一封心形的纸条,内容不多,我打开,看到里面的内容,既感动又激动,眼里真的含着泪水。但我没有找这个同学,因为我怕我找她谈话,打破了她对我的承诺,我小心的把这封信放进抽屉,我坚信我会再次打开这封信,到时不是我一个人来读,而是当着全体六一班学生。
从那以后,这名学生再也没有不完成作业的情况,上课精力特别集中,爱回答问题,脸上总有笑容。半期考试,英语从原来的不及格,到这次88分。半期后,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这个同学,并把这封发自内心的短信读给每个学生听.我们需要积极的榜样,所以我坚信“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天使”,不是她不积极努力,而是我们还没有唤醒她。
第三篇:迈过门槛奔幸福------教师体验幸福的教育叙事分享
迈过门槛奔幸福
------教师体验幸福的教育叙事分享
教师要幸福,有道门槛-—尊重,得先迈过去。尊重,学生要尊重教师;但更多的是教师要尊重学生,从心里尊重学生。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真正尊重,是不会收获教师工作的幸福的。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有了更深的体会。话先从一件小事说起。
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去教室拿东西。教室里有三四个学生,他们都在埋头学习。前面有个女生,丽,边写作业边嗑瓜子。
“这学生……”,我心里叹惜。
从丽身旁走过准备离去,半开玩笑,说了一句“嘿!还吃着呢。”她像被惊了,抬起头,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勉强应了一声。
我不禁摇头……
正要离去,声音虽小,却在我的耳朵里炸起“事多!” “你这学生?!”我火冒三丈,“咋怎没礼貌?!” 其他的学生都抬起了头。
“咋的!”丽毫不示弱,“你不在时我好好地。” 可不就是。我一时语噎。 ……
一切归于平静,只是有一阵子我不大想去理会丽,“爱咋的咋的,管我啥事。”
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后来我跟她多次沟通,讲危害,树榜样,传生理知识,改进学习方法,费了不少事……关系好起来,丽的成绩也上了不少。付出有了收获,觉得以前的别扭也没那么不快了,自己也开心地不得了。
以后的工作中我还多次碰到类似的事,处理的经验也多起来。幸运的是,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对丽的事,我体会到其中更深的东西:
首先,认为自己是教师,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不容侵犯。 学生“资历浅,得听我的,我是老大。”认为所有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对教师尊重,即使是在自己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时,也觉得自己是正确的,高高在上的,不容侵犯。丽有她的明显不对的地方,但我也不该一听粗话火冒三丈。
其次,不尊重学生。
“出于对你的负责,我才管你。否则谁揽那嫌事!”“你是我的学生,就得象样,就得听我的,服我管。”“不管你,你就完了。”认为我是被学生强烈需要地。在教育学生时,不尊重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内心需要。丽边吃边学不好,但做为教师的我有责任有义务去开导她,前提是我应该尊重丽。
最后,自身心理素质有限。
我想和丽的拌嘴,主要是因为我的情绪过于激动,不能很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调控自己的情绪也是个技术活,要好好地修炼。
倘若我能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如果我能在当时对他的内心需要进行了解,认真揣摩他的想法,尽量帮助他走出困境;如果我能把他和自己放在同等的位置,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也许这一切是不应该发生的,也许他会和我成为知心的朋友⋯⋯
通过培训学习,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学生是有人格尊严的,有被他人尊重的内心需要,教师应把学生和自己放在同等的地位上进行教学。作为教师,不但会教学,更要会教育,更要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作为教师,要对自己的心理不断调适,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教师,也要深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
尊重学生,真正地尊重学生,真诚指出她的不足,不计较学生的过激、幼稚的言行,想方设法帮她改进。 迈过了这道门槛,教师的幸福就不远了。事实也是这样。随着多方的努力和时间的推移,形势有了变化。渐渐地,学生的行为美了,成绩好了,后来又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当我看到这一切,心中油然升起多少快慰,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工作多么快乐,多么有价值;当个教师又是多么地幸福!
第四篇:做一名富有教育情怀的幸福教师
郑小菊
每个工作岗位都有他存在的意义,那么我们教师存在的意义何在呢,我想只有真正理解了师德师风的含义,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对得起社会的教师,在本次师德教育月的学习中,我对于师德师风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要做一名富有教育情怀的幸福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那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这都是师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我还认为我们教师的出发点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利益,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让他们将来能够学有所用,才是我们的出发点,这也是我理解的师德,师德的力量在于对学生的付出价值是不是有所升华,有所历练,而我深信,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做到,把师德师风的力量传达下去,深入下去,才是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次讲稿,认真对待每一堂讲课,想方设法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真正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这样对学生的学习肯定是相当有利的。
教师应该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从心里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平时也就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同时老师遇事要冷静,不要随便发怒,以威压人,处事要尽量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不管是不是自己教过的,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现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父母的期望也高了,再加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个性,使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优越感的失去,生活上的不顺心在心理上造成了阴影。这就更要求我们广大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每一位学生,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也肯定了我们教师在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让我们把师德师风彻底的发扬光大,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样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无愧于社会,才能真正做一名富有教育情怀的幸福教师。
第五篇:教育让我成长 做幸福的教师
————听郑立平老师报告反思
北宋一中小学部
张琳琳
2012年8月22日在利津县实验一小的阶梯教室有幸听到郑立平老师的报告,深有感触。 他用自己的质朴、诚恳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个老师。而我也在其中,一直聆听完郑立平老师的讲座,不曾离开过座椅。当听到职业与人生时,听来有些触动与震撼。郑老师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职业就如同爱人,若每天多爱一点,就不会有职业倦怠,就不会有每天茫然而无规划的人生。是啊,如果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自然永远也不会有成就感与创新的喜悦。想想自己现在就是这个样子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疲惫不堪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去教学。体力上都已感觉透支,而精神上也亦疲惫不堪。忙忙碌碌,只是在穷于应付一件件的分内的事,而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即使偶有所思,也仅仅是有所思而已,没有形成小结性的文字付诸笔端。
面对工作、面对生活,我不是没有过牢骚和抱怨,但是我想我们都是正常的人,我们不是神仙,我们也有正常人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抱怨、唠叨,这是一种发泄的方式,抱怨过了、牢骚完了,该做的工作我还是会不折不扣地完成。我觉得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地积极,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尽快地投入到应该做的事情中。
郑老师说成长分为相对成长和绝对成长,相对成长是别人赋予的、可以随时被拿走的,而绝对成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毋庸置疑,要想真正地成长就要追求绝对成长。在郑老师所提到的专业成长和自我信心这两方面,我在专业成长这一方面非常欠缺 。
最根本的原因是态度。我一直以为自己的态度很端正,今天认真地进行了思考,发现自己的思想存在很多的问题:惰性、三分钟热度、计划不如变化快、借口、理由、琐事、娱乐„„这些都是我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我找到了它们,就要用理想、信念、决心、行动把这些绊脚石一一踢走。学生让我不断成长。既然是一名教师,我就担负着教育培养孩子的责任,既然要教育孩子,我就要具备教育孩子的资本,既然要具备教育孩子的资本,我就要不断地学习、充电,所以是学生让我要不断地成长。
教育离不开学生, 从郑立平老师的报告中,感悟到反思应大于苦干。我平时做的多、思考的少,动手的多、动脑的少,结果就像一头牛一样埋着头不停地工作,却没有多少进步。没有反思,我就看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没有反思,我就看不到工作的成效;没有反思,我就看不到自己和别人存在的差距。看看我的教学案例,也是教案多、感悟多、反思少。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进步得这么慢,原因就在于自己反思得太少。合作应大于独行。这一点一直很有体会,就拿平时的备课说吧,集体备课的效果就是好,既节省了大家的时间,又提高了备课的质量。不管做任何事情,合作都很重要。关键要大于整体。任何事情都有其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对我们教师来说,在教学上关键是要抓好课堂,在素质提高上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能力发展上关键是要多读书,积极参与教科研。行动要大于思想。这个不等式用得好。其实,自己常常会想我要怎样做,我要做什么,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了很多,但是都没有付诸行动,或者坚持不下来,于是思想就成了空想。只行动,不思考的是蠢人;只思考,不行动的是做梦;先思考,后行动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我就要成为“先思考、再行动”的人。
郑立平老师的报告,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这些启示我记录下来,更要在平时教育教学中用行动去实践。感谢郑立平老师的精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