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煤矿机电运输周例会

关键词: 运输 机电 煤矿 事故

孟津煤矿机电运输周例会(共4篇)

篇1:孟津煤矿机电运输周例会

孟津煤矿机电运输周例会

九月份第一周

(2010.8.31——2010.9.6)

孟津煤矿机电系统例会汇报材料

确保孟津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依据义煤集团公司文件精神和孟津煤矿机电矿长吕处长安排和指示,孟津煤矿机电区周日晚上19:00召开了对机电区上周工作的总结、对下周工作安排的例会。

会上由机电区区长张炳林、宋连成主持,副区长亓会坡等就上周各自分管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总结;班组长、技术人员及其职工代表谈了机电区具体工作的合理化建议;最后机电区张炳林区长对上周工作做了总结,对下周工作做了安排;并着重强调了保安全、保运转、认真落实好机电系统七预管理、对标活动的开展。

现就上周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七预管理、对标活动、经验与不足及机电区下周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1、经过机电区职工努力本周完成洗衣机房设备正常运转;

2、在公司领导吕矿长的带领指挥下,在区队帮助下机电区于2010年9月2、3、4日完成了西区强力皮带机尾处风机电缆敷设、开关的安装;

3、迎接上级执法检查,机电区组织对全矿机电设备进行检查。杜绝了井下电器失爆、确保了井下安全供电。

4、机电区革新更换了部分推车机轮的轴承,减少了对推车机轮的消耗,减少了检修时间。

二、七预管理

1、应集团公司及我矿机电零事故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各个机房的“两述”工作法,使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使操作有了更加详细步骤标准,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

2、对井下各个变电所的高爆开关及变压器进行了预防性检修,处理了中央变电所备用高爆合分闸机构不灵活的问题,以及对副井口、井底推车机跑道、摇台等操车系统进行了巩固焊接。

三、对标活动

1、继续开展“对标”活动、班组建设和质量标准化自查,我机电区以质量标准化规定为标准,认真对照检查表和标准检查设备,继续完善设备检查、检修内容。下周工作安排:

1、做好设备日常检修维护,保证正常供水、供电,服务好生产。

2、做好工作,迎接上级执法检查。

3、配合压风机厂家处理高压柜自动跳闸机构。

机 电 区

2010年9月6日

篇2: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

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事故案例分析,当前我矿机电运输存在的主要隐患是:

(1)煤矿机运事故的原因剖析。①轮眼管理存在问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②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③指令性的新来人员顶替。④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⑤安全基础工作要长抓不懈,设备的防爆失爆检查要放在首位。

(2)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①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②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③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④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

1设备更新换代要跟上,要尽快把无MA标志的电气设备进行更换

1.1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的台帐管理,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

1.2认真贯彻执行设备使用与维修相接合的原则,设备谁使用,谁管理,谁维护,负责安全直接责任并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做到定人、定机、凭上岗证操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操作规程,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大型设备均有运行记录。

1.3建立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验收管理工作,强化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工程的设计、选型、设备购置、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业务保安部门的管理职能,防止大型机电设备恶性事故的发生,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矿井主通风机装置

2.1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装置,其中一台备用,备用风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开动。

2.2矿井的主要通风机必须每三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

2.3生产矿井主要通风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40%。

2.4矿井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还必须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主要通风机的运行必须由二人及以上的专职司机负责。

2.5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

3井下防排水装置

3.1矿井必须配备三台及以上水泵,两趟及以上排水管路,水仓、泵房机电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78条规定。每年进行1次性能测定。

3.2排水系统配备与矿井涌水量是否相匹配。

4煤矿提升运输设施

4.1立井、斜井提升机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规定,装设保险装置和提升机后备保护装置,各种保险装置必须灵敏、性能可靠、在正常提升过程中严禁甩掉保护运行。提升机的电控系统,液压及机械制动系统必须可靠,各种闭锁关系正确,制动能力满足运行要求,专门升降人员及混合提升的系统每年应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其它提升系统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提升系统除常用信号装置外,还必须有备用信号装置。

4.2各种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19、420条规定。

4.3立井升降人员必须使用带MA(煤安)标志的罐笼和防坠器并按《煤矿安全规程》第413条规定对防坠器定期进行脱钩和不脱钩试验。

4.4升降人员与物料的罐笼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81条要求。

4.5在提升速度大于3m/s的提升系统内,必须设防撞梁和托罐装置。

4.6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规定

4.7提升斜井和行驶机车平巷危险区段必须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必须行人,要经信号工、把钩工同意,并停止行车;对通过人员必须清点人数,确定无人时才可发开车信号。

5煤矿供电及井下电气

5.1矿井必须有与实际相符的井上、井下供电系统图,该图的绘制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50条规定。

5.2矿井至少应有可靠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意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其它任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5.3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条回路。主通风机、提人立井提升机、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应设置双回路供电。

5.4井下防爆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5.5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5.6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必须严格执行《河南省煤矿电气性能检查细则》的规定。

5.7矿井严格按照《煤矿井下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装设过流、漏电、保护接地装置,“三大保护”装置必须动作灵敏可靠。

5.8井下电缆必须选用带有MA(煤安)标志的阻燃电缆。电缆的联结和铺设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468、469、470、471、472条规定。

5.9电煤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

篇3:煤矿机电运输隐患研究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隐患分析措施

0引言

煤矿机电运输隐患的排查在煤矿事故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个事故中居第4位。因此,机电运输设备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认真分析研究当前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吸取教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研究

1.1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指令性的新来人员顶替。由于代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

1.2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种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宣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1.3管理存在问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要加强绞车工和信号把钩工的技术培训,随抽随答,落实终端责任。

1.4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从设备的地面维修、井下安装到运行维护都需要加强隐患排查。地面维修没有严格执行验收制度,标准要求低,对设备的各项性能没有全面检查,井下安装基础固定不牢或位置不当都易造成事故的发生,没有按时全面的进行日常维护,对老化锈蚀的部件没有及时更换,都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2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防治措施

2.1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2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2.3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2.4建立机电运输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验收管理工作,强化机电运输设备安装、改造工程的设计、选型、设备购置、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业务保安部门的管理职能,防止机电运输设备恶性事故的发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5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2.6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及检修制度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的台帐管理,妥善保管机电运输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认真贯彻执行设备使用与维修相接舍的原则,设备谁使用,谁管理,谁维护,负责安全直接责任并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做到定人、定机、凭上岗证操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操作规程,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机电运输设备均有运行记录。

3结束语

篇4: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

1、煤矿机运事故的原因剖析

(1) “轮眼”管理存在问题,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麻痹大意, 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要加强“轮眼”绞车工和信号把钩工的技术培训, 落实终端责任。井下使用的电车头驾驶室内要有明显的操作示意图说明。

(2) 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 熟悉程度不够, 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3) 指令性的新来人员顶替。由于代岗人员顶替时间短, 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 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 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

(4) 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 岗位的调整, 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 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 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 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 不讲究用工要求, 而是当作好工种, 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 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 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 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5) 安全基础工作要常抓不懈, 设备的防爆失爆检查要放在首位。

2、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

(1) 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 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 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 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 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 要严格考核发证, 持证上岗。

(2) 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 以岗定人, 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 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 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 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 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 划分工资等级, 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 对优胜者给予重奖, 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 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 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 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 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 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3) 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 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 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 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

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 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4) 加强安全工作力度, 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 要抓好安全工作, 离不开有效的监督, 失去了监督作用, 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 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 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 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 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 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 通过经济杠杆, 严格考核, 兑现奖惩, 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机电运输工作要想上一个台阶, 必须做到

一、设备更新换代要跟上, 要尽快把无MA标志的电气设备进行更换。

1、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的台账管理, 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

2、认真贯彻执行设备使用与维修相接合的原则, 设备谁使用, 谁管理, 谁维护, 负责安全直接责任并实行专责制, 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 做到定人、定机、凭上岗证操作,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操作规程, 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 操作工人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 大型设备均有运行记录。

3、建立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验收管理工作, 强化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工程的设计、选型、设备购置、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强化业务保安部门的管理职能, 防止大型机电设备恶性事故的发生, 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 并严格执行。

二、矿井主通风机装置

1、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装置, 其中一台备用, 备用风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启动。

2、矿井的主要通风机必须每三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

3、生产矿井主要通风必须装有反风设施, 并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 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

4、矿井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 还必须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 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 主要通风机的运行必须由二人及以上的专职司机负责。

5、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 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

三、井下防排水装置

1、矿井必须配备三台及以上水泵, 两趟及以上排水管路, 水仓、泵房机电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78条规定。每年进行1次性能测定。

2、排水系统配备与矿井涌水量必须相匹配。

四、煤矿提升运输设施

1、立井、斜井提升机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规定, 装设保险装置和提升机后备保护装置, 各种保险装置必须灵敏、性能可靠、在正常提升过程中严禁甩掉保护运行。提升机的电控系统, 液压及机械制动系统必须可靠, 各种闭锁关系正确, 制动能力满足运行要求, 专门升降人员及混合提升的系统每年应进行一次性能测定, 其他提升系统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提升系统除常用信号装置外, 还必须有备用信号装置。

2、各种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19、420条规定。

3、立井升降人员必须使用带MA (煤安) 标志的罐笼和防坠器并按《煤矿安全规程》第413条规定对防坠器定期进行脱钩和不脱钩试验。

4、升降人员与物料的罐笼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81条要求

5、在提升速度大于3m/s的提升系统内, 必须设防撞梁和托罐装置。

6、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规定。

7、提升斜井和行驶机车平巷危险区段必须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 行人不行车”的规定;必须行人时, 要经信号工、把钩工同意, 并停止行车;对通过人员必须清点人数, 确定无人时才可发开车信号。

8、提升装置使用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 对磨损、锈蚀断丝超限的钢丝绳和不合格的连接装置必须及时更换, 不得违章使用, 严禁超载提升。箕斗提升必须采用定重装载。

9、井下绞车安全保护装置、制动系统灵敏可靠, 提升系统做到“三固定” (开车司机固定、把钩工固定、信号工固定) 、“四保险” (保险闸、保险峒、保险杠、保险绳) 。信号系统声光齐全。

10、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输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4条规定。

11、井巷中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送人员时应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5条规定。

12、井下使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3条规定。皮带必须选用带有MA (煤安) 标志的阻燃带。

五、煤矿供电及井下电气

1、矿井必须有与实际相符的井上、井下供电系统图, 该图的绘制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50条规定。

2、矿井至少应有可靠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意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 其他任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3、井下各水平中央变 (配) 电所、主排水泵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条回路。主通风机、提人立井提升机、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应设置双回路供电。

4、井下防爆设备入井前, 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5、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 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 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 严禁继续使用。

6、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 必须严格执行《河南省煤矿电气性能检查细则》的规定。

7、矿井严格按照《煤矿井下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装设过流、漏电、保护接地装置, “三大保护”装置必须动作灵敏可靠。

8、井下电缆必须选用带有MA (煤安) 标志的阻燃电缆。电缆的联结和铺设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468、469、470、471、472条规定。

9、电煤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启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幼儿园最新例会主持词 下一篇:煤矿防治水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