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 在互联网、云技术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引导和推动下, 全世界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给人们的数据和知识冲击的同时, 作为传统的信息中心和知识中心的图书馆, 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其知识检索速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由于图书馆资源大多是静态的、结构化的科研文献、基础常识, 已经不能满足各行业对于多数据种类、批处理和高通量的数据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 大数据时代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大转折点, 在未来如何对图书馆资源加以利用成为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建设亟需考虑的问题。
一、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资源利用现状
在大数据时代, 图书馆资源一方面面临着用户对信息量种类需求量增加和服务速度质量提高的挑战, 另一方面面临着资源用户流失的危机。在信息爆炸的今天, 信息的获取不再仅限于新闻报纸、消息和调查报告, 而是各种各样的网络媒体, 一大批网络社交网络、网站信息及网络媒体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并加以应用, 这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而用户数据库查询体验中更偏向于快捷、便利、高匹配的智能查询方式, 以满足用户获取更适合自己需求的信息, 并对无效信息忽略和过滤;此外, 用户对公共媒体信息的需求由原来的单一查询信息变成多元化互动需求, 个性化和全方位的服务成为用户需求的重要需求, 整体走向信息化服务。
在用户流失上, 虽然图书馆并不缺乏读者, 但图书馆资源是非盈利性质的国家资源, 其资源利用率反映着一个国家知识水平的发展, 但目前我国图书馆资源的用户逐年流失, 究其原因是图书馆资源人性化服务较低、信息可靠性减弱、用户需求性下降等原因。从用户的角度来讲, 只有不断完善用户的图书馆资源库, 才能让图书馆得到读者的认可, 进而增强图书馆的公众信誉度, 才能让图书馆存在有意义和价值。
二、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资源有效利用的价值
在大数据环境下, 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渠道提出了新的需求和要求, 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数字需求和图书馆资源信息存量存在着矛盾。为了满足用户对大数据环境下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 实现图书馆资源的社会化职能, 必须对图书馆信息网络资源进行优化建设, 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方式能够实现图书馆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断满足用户的数据需求, 从而提高图书馆资源的整体效益和服务水平。因此, 在大数据环境下, 图书馆资源通过多渠道的文献资源共享, 多元化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才能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三、大数据环境下, 提高图书馆资源有效利用的方法
(1) 根据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的特点, 促进图书馆资源的结构优化。在大数据发展的大背景下, 只有充分掌握图书馆资源的特点, 才能抓住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关健。大数据下的图书馆资源文献的特点是数据的多样性、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和服务信息化。大数据资源下的数据优势能够极大的提高图书馆资源信息搜索率和查找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图书馆服务功能。在大数据环境, 只有加强信息获取方式和功能的改变, 才能建设和优化图书馆资源, 图书馆资源的结构优化是新信息时代对图书馆资源提出的新的要求。传统的纸质文献已经不能满足图书馆用户的需求, 更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馆藏存量。对于新兴信息出版物有选择性的进行收集加工, 用合理科学的图书馆资源结构, 实现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进行互补, 提高馆藏信息从容量。
(2) 创新图书馆资源模式, 实现图书馆资源之间的共享。大数据时代的资源不再局限于馆藏现有数据的资源, 数字化的图书馆资源允许每个图书馆间共同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沟通和资源共享。根据各个图书馆资源的特点, 建立互补、共享的资源联合体系, 共同搭建馆藏资源平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一方面能够降低维护成本, 减省劳动量, 另一方面也为信息化数据资源的质量提供可靠保障。目前, 我国已拥有了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资源的共享, 这些数据库的共享为我国现代图书馆资源的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和途径。
(3) 创新图书馆新服务, 提高数据情报的利用率。在大数据环境下, 图书馆的竞争力不再局限于所拥有馆藏纸质资源的多少,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库存资源服务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程度, 一个图书馆馆藏的知识含量是判断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标准, 因此, 隐性资源和非正式出版物资源, 已经成为数据库图书馆的新服务。图书馆资源首先可以进行知识咨询服务, 大数据时代, 信息咨询服务已经成为知识服务的重要模式, 知识信息服务不仅需要高素质、高专业技能的人才, 更需要的是高质量的数据进行支撑。由于咨询服务的专业性领域很强, 涉及到各个领域, 所以要定期对数据资源进行跟踪、分析。如今, 数据资源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竞争力, 谁掌握了数据谁就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无论从时效性、深度和维度上均比传统数据资源的具有竞争优势。大规模的数据媒体数据库为分析数据来源, 调整图书馆建设具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
(4) 建立和完善运行机制, 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资源管理和运行机制, 是保障图书馆资源科学、合理、完整运行的关键手段。大数据时代, 图书馆间资源共享, 建立和完善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收益分批机制。通过对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完善, 转变图书馆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 用服务性的知识和管理水平, 借鉴当今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 促进图书馆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整理和利用, 促进我国图书馆资源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健康发展。在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管理上, 要积极培训, 让图书馆的员工学会信息技术下, 对图书馆资源进行管理, 以满足图书馆资源用户的各种需求, 完备的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能够为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便利的沟通环境, 进而促进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用户的知识水平。
四、结语
在大数据环境下, 社会信息渠道和信息量的爆炸, 使图书馆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满足用户的需求, 加快图书馆资源文献的共享, 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 创新图书馆资源的服务水平, 加快资源共享, 建立共享的资源平台, 才能促进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大数据环境的生成, 改变了人们对社会信息资源, 特别是图书馆资源的需求, 针对目前图书馆用户对文献资源的多元化需求, 要积极促进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图书馆资源建设, 是创新文献信息获取的通道和有效工具、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和网络通信技术, 为大数据环境下提供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异地借阅服务及文献检索等。以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为目标, 创新图书馆处处建设, 创新图书馆的运行管理模式, 完善图书馆大数据环境下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端人才的引入模式, 实现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 实现新时期下的数字图书馆的社会资源职能。
摘要:随着互联网、传感网络、社交网络、智能移动设备等技术的发展, 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 数据结构类型也复杂多样, 海量数据充斥着每个角落, 种种特征表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怎样在信息海洋中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 为用户提供真正意义的信息服务, 是当下图书馆面临的重要挑战。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资源,利用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天泥.知识咨询: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增长点[J].图书与情报, 2013 (02) :74-77.
[2] 张兴旺.大数据知识服务体系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 2013 (02) :12
[3] 张兴旺.图书馆大数据体系构建的学术环境和战略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 2013 (02) :12-17.
[4] 王捷.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对策[J].现代情报, 2013 (03) :81-83.
相关文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2-26
高校图书馆应如何提高期刊文献利用率02-26
图书馆藏利用02-26
提高图书馆期刊利用率02-26
医院图书馆的资源利用02-26
图书利用率02-26
浅谈高校图书馆期刊的管理与利用02-26
浅谈电大师生有效利用数字图书馆的方法02-26
怎样利用图书馆02-26
图书再利用角02-26